一、宫廷波澜 (二十七)随驾南巡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琬情禛心一、宫廷波澜 (二十七)随驾南巡
(88106 www.88106.info)    再大的新闻,总会在更大的新闻中淡去,我们三人的谣言也在康熙即将南巡的忙碌中渐渐被淡忘。

    如果清穿女们搞聚会,大家可能会用嫉妒的眼神在我身上射几十个洞,因为我居然幸运地到了清朝一年多,便可以随着康熙和太后刚结束东巡行围又陪同去南巡,大有走遍大江南北、世界东西的迹象。

    黄河、淮河年年水患,康熙于是下了诏要南巡视察河工,此次南巡太后也随同出行,于是我作为最得太后喜爱的格格,也有幸陪凤驾出巡。

    我对烟雨江南自然很是憧憬、向往,知道了能够陪驾后便早早开始打点一切,如果说这次出行有什么不足,那就是十四也在随行人员之中,见面是难免了。自从太后准了我不跟他们学蒙语,又出了十三、十四二人的争执的风波,我便尽量不与十四打照面,免得又另起波澜。阿哥们一般早上给太后请安,我就依旧在上午学习,如此一来居然还真没见过了。

    二月初三,一切准备妥当一行人便出发了。因为康熙下了诏,一切用度均由京中准备,不增加沿途各州府的负担,也不惊扰百姓,所以除了必要的侍卫,没有再增加太监、宫女等闲杂人等,一切轻车从简倒是和一般商队没什么两样。虽然,在这一行人里我也算是半个主子,但因为侍候的人少,我却变相成了下人了。

    因为怎么也算是皇亲,我勉强能够得上与康熙一家子坐一起吃饭的身份,可惜我年龄最小,地位也最低,所以每天烫碗筷、斟茶倒水,因为向来是我为太后布菜,这时候连着还要为康熙布菜,到后来发展到那些阿哥们也都饭来张口,由着我为他们布菜,我夹什么就吃什么。结果,他们吃饱时我才刚刚开动,几乎天天食不果腹啊。

    这天,一行人在清口留宿,康熙和一众阿哥们乘船去视察高家堰、归仁堤和烂泥贱三个堤防,回来后商议了一阵,又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命当地官员尽快改善。过了几天,又去了视察黄河大堤。我知道这时候水患是很多的,每年几乎都会有洪灾,旱年小浸、水年大浸,百姓苦不堪言,所以康熙对河堤的施工质量很重视。此时,康熙虽只有四十六岁,但古代的人寿命短,他年近半百已然已步进老年人的行列了。但见他带着一众阿哥,一整日在船上堤上来回视察,也能感受到他爱民如子之心。

    离开清口,我们继续南行,康熙也是没有一刻闲着,每到一处均亲自登堤视察或乘船观察水况,不可谓不用心。三月初一康熙召见了桑额、徐廷玺和于成龙,对治河工作详细指示,又让于成龙抓紧疏通出海河口。

    一行人经过扬州、苏州,到了杭州,此时我的舅舅郭世隆是闽浙总督,早已在此迎驾。一路上,康熙听到不少百姓疾苦,也知道不少田地遭风浪冲塌,特地交给我舅舅办理。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舅舅,一个已经五十四岁的老人,虽头上已有华发,但仍是精神霍霍、身子硬朗。他在官场打拼多年,深得康熙器重,因此也是在朝廷上说得上话的人,因此各位阿哥虽受了他的礼,却也没有端起架子。

    康熙在杭州停驻办公,我也得了恩准,由几名侍卫陪着到舅舅家里用一顿家宴。因为曾与舅妈见过一面,对她的印象是极好的,对于能够再见我很雀跃。舅妈知道我得到恩准,早早就准备好一桌酒菜。

    我没有急于入席,而是让下人准备好茶水,先向舅舅、舅妈奉茶。我虽身为格格,却没什么值得倚重的背景,爷爷看似对我不错,实质只是看中了太后对我的宠爱和将来的福晋身份,用以维持科尔沁的荣宠。倒是这舅舅、舅妈,真心实意提点着我,这份情是难得的。

    我如此乖巧,舅妈捧着茶已是泪流满面,泣说我的难过遭遇。

    舅舅毕竟是见过风浪的人,接过茶关爱却又平淡地说“‘一入侯门深似海’,二十九年你母亲嫁到科尔沁,从此便不曾再见。想你外公、外婆去世得早,我们夫妻二人便长兄为父、长嫂为母,一直看着你母亲长大,在书信看看到你父亲待她宠爱有加,也为她高兴,想不到竟阴阳相隔了。如今你小小年纪,就被选为帝媳,是福是祸均在你一念,舅舅无法指点,只能提醒你事事三思而后行。”

    我听罢,也忍不住眼泪迷离,宫中险恶虽还未经历,但众口铄金的强大威力却是亲眼目睹,自然知道他是在提醒自己慎思慎行。当初以为舅舅、舅妈虽关心,也不过是亲人间的真心,如今看来,我的母亲实由他们教养长大,感情自然又是深了一层,难怪他们对我总是谆谆教诲、处处提点。

    于是轻轻点头说“琬瑜知道,定当谨言慎行。”

    于是,大家才开始用餐,席上又与舅妈闲话家常的聊了一些事情,舅舅并不多话,只是偶尔默默为我夹菜。两个表哥表嫂则有些拘谨,他们不是长辈,对我的身份还是颇为忌惮。

    席间,舅舅忽然说“如有困难,可写信告知,我们掂量着能办会为你办的,总归是一家子。”

    舅舅当然是真心话,但我也明白,身在皇宫,如果真有难事怕也是天大的难事了,又如何敢连累他们呢。但也不好推了他的好意,便说“琬瑜谢谢舅舅。”

    散了席,我必须赶回驿所,又与舅妈依依不舍寒暄了几句,才上了马车,对于这对夫妻的关爱,心里觉得温暖,也害怕。温暖是亲情难得,害怕是担心自己将来会连累了他们,一路上惴惴不安。

    江南一带的绿旗兵,骑射一向不好,所以康熙第二天决定亲自到江宁阅兵,检验当地士兵们的骑射技术,还举行了一场骑射比赛,我与太后也去了观战。众阿哥们各自点了十名士兵组成队伍进行较量。校场上阿哥们各自领兵站好队,整整齐齐精精神神,不禁让人肃然起敬。阿哥们脸上都很是严肃,可见大家对康熙这次一时兴起的举行的比赛都很重视。皇家的孩子,何尝不知道康熙的心意,士兵们的骑射技术固然重要,但好不好并非他们训练出来的,因此让他们选兵比试,实质是看他们选人的眼光,看他们在短时间内鼓舞和团结士兵的能力,这是康熙爷在考核他们。七队各有一靶,七个士兵划一站在发箭处,每人骑在马背上发一箭,共三轮,最后七位阿哥连发三箭,以总数中红心最多的一队为赢。

    随着发令的将领一声一声“出发”,众士兵分批骑马发箭,第一轮结束了,此时老三的队伍以八中红心领先,第二轮结束后老三、老八、十四的队伍均十五中红心并列第一,而第三轮结束后老三、老八的队伍均二十四中红心列第一,从队伍的选择来看,无疑老三和老八获得了成功。不过,阿哥们自己也要上场,十三和十四的队伍与他们的只差一箭,也是有可能最后获胜的。

    三轮过后,各位阿哥各自就位,指令一发,七匹马一同奔出,他们连发三箭,毫无间断,可见平日里训练有数。底下的士兵一见这些阿哥们看起来文雅潇洒,却箭法如神,都欢欣鼓舞。最后,检查了靶子上的箭,各位阿哥都没有脱靶,而且都是围着红心周围,但三箭均中红心的只有十四,老八和老三中了一箭,于是,小小十四的队伍多得了头名。

    十四乐得开了花,与自己的队伍大呼胜利,不但得了第一,还在康熙面前连中三个红心,足以让他忘形,小小的年纪,似乎已有将来大将军王的意气风发。只见台上的康熙也甚高兴,对着这些儿子们连连点头。虽然并非都中红心,但这连发三箭不停顿,与一箭一箭拿定了再射是不一样的,瞄准的时间短、速度要快,准绳自然差些,但他的儿子们基本都没射偏太多,他也算是满意了。不过他依然说“众阿哥只有胤祯能连中红心,看来日后仍要勤加练习,将勤补拙。胤祯,你虽连中红心,却未必不是因为运气,所以也不能骄傲懒惰。”

    阿哥们刷的跪下“谨遵皇阿玛教诲。”

    一场轰轰烈烈的射箭比赛结束后,康熙看到士兵们士气高涨、阿哥们亦甚为出色,心情很好地赶往驿站,随行人员也因此一路很是振奋。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琬情禛心》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琬情禛心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琬情禛心》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