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子 第三百九十二章 好大的小事(一)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声色犬马之风情大宋锲子 第三百九十二章 好大的小事(一)
(88106 www.88106.info)    兴许不是所有人都见利忘义,但是大部分男人都是重色轻友的,尽管他们大部分时候都不承认这一点,李清就是这样,一想着可以回京城和谢大娘、云三娘及若英团聚,什么李元昊啊,什么轰天雷的,连莫高窟都照样被扔到脑袋后面去了。

    这可不能怪他,要按他自己的算计,来了大宋朝之后,最大的好处就是有了几个如花似玉的红颜知己,不仅可以名正言顺的左拥右抱,而且还不带争风吃醋,这种在后世早已绝迹的优良品德,不知道可以让多少现代男人羡慕的牙齿痒。

    准保是小天子想咱了,有良心啊,不负咱当初那么多的抱抱,看来以后还要继续发扬才行,刚才李清还饶有兴致的陪人闲话,现在一甩手全扔给了刘叔,反正他就是个样子货,谈具体事情的时候还是刘叔拿主意的。

    “可是圣上在太后面前替我求了情么?他现在。。。。。。圣上现在如何?过的可开心?徐指挥使,咱们可以回京城了。”李清知道有些话宋祁不好当着人家讲,便把宋祁扯到院子里去问,厅上刘叔正在和吐蕃及回鹘谈轰天雷的买卖,徐指挥使觉得自己坐在边上有些不妥,便也走了出来,李清一见徐指挥使,就把这好消息告诉了他。

    能回京城了?这当然是好事,徐指挥使还有一大家子人在京城等着呢,听李清这么一说,忙凑上前问道:“回京城?不是说笑罢?公子不是说要进击。。。。。。哦,几时可动身?”

    动身当然没那么快,折腾了石小公爷那么多银钱,好歹也得有个响动才行。不过这事也不用李清操太多的心,论水战陈彪才是行家里手。至于做个临战指挥的,慕容一祯或者刘叔都比他强哪去了。只怕若风都不输与他。

    “也不忙在一时,等我交代交代,最迟三、五天便可动身,徐指挥使休要心急,反正天恩浩荡。咱们总算可以回家了。”李清笑道。

    “三郎却是太势利了些,休说宋某日夜兼程、一路颠簸之苦,便是在圣上面前亦不乏美言,奈何三郎不谢我?”宋祁见李清高兴的有些忘形,便插口揶揄道。

    谢你?谢你什么,小天子面前还用你美个屁言,这事最后还得太后点头才行,难道这小宋现在太后面前也吃香了?“小宋倒说说,你如何说动太后应允我回京城的。”李清反问道。

    宋祁一愣,“此番党项人进袭清风寨。被三郎打得大败而回,料的短时间必不敢再犯虎威,诸事已毕,留此何为?三郎自该回京城才是。奈何要太后应允?圣上恐三郎耽搁了行期,便借机要宋某来催行地。”

    李清的笑容在脸上僵住了,“小宋,莫非此行不是太后叫你来地?可有公文?对了,临行前王相爷可有嘱咐?快说快说,叫我回京城究竟是怎么回事!”李清有些急了,扯着宋祁的衣襟忙问道,宋祁见李清发了急。也不再卖关子。忙把自己出行地详情给李清说了一遍。

    “什么,太后不知晓?你不知道太后不允我回京么?”李清大声叫道。宋祁茫然的一个劲摇头。

    完了,白高兴一场。

    靠,小宋你好歹在京城也是官场中人,莫非天天风花雪月么?这脑子肯定进水了,你当咱李清喜欢打打杀杀?沙场又不是宏毅寺,咱可没那么精忠报国,不是我不想回京城,话说咱两老婆还大着肚子盼我回去呢,小宋居然不知道李清逗留在清风寨是因为太后不准他回去,还以为李清脑子发热非要建个什么不世功名。

    只是李清还真不甘心这美梦就这么破灭了,管他呢,咱又不是官,又不吃朝廷的俸禄,再说本来就有守边御寇应分的人,现在又有了皇帝的口谕,咱就是回了京城,只怕太后也奈我不何,好歹清风寨也打了个胜仗,收拾我总得要个理由吧。

    想着有可能得罪太后,李清有些犹豫不定,可心里着实牵挂若英和云三娘,这年头女人生孩子还是件凶险地事情,尽管回去也帮不上什么忙,可在跟前看着到底心安些。

    思前想后,到底是亲情占了上风,走一步看一步再说,话说咱原本就打算去当海盗的,要是太后真给小鞋穿,发配崖州又怎地,那地方出海还方便些;想多了头疼,李清把手一摆:“不管了,回京城再说罢。”

    徐指挥使见李清决心回京城,喜笑颜开的很正常,反正李清去哪他去哪,可以和家人团聚当然高兴,可宋祁的表情让李清起了疑心,李清没决定回京城时,宋祁过分紧张了些,等李清决定回了,宋祁象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李清犯嘀咕了,不对头,咱又不是美女,宋祁也不是玻璃,早一天晚一天回京城的他那么在意干什么?

    “小宋,你且住,说,京城出什么事了!”宋祁见李清答应回京城了,转头就往客厅里跑,准备着这就和那些番使们说,到了清风寨,他这个护送钦使的差使就算做完了,谁知道身后李清一声大喝,把宋祁吓了一哆嗦。

    “京城出什么事了么?我在途中如何知晓?没事,真的没出什么事,怎么会出事呢?要出也是小事,小事亦是时常有的,三郎何必在意?”宋祁又摇头又摆手。

    一瞧宋祁的做派,李清就知道肯定出事了,好小子,居然敢到清风寨来忽悠咱,你就是当你如李元昊一般英雄又如何?没了小**地男人能牛到哪里去!李清嘴歪歪的一笑,又开始撸袖子,这回可不是装样子,不锤上一锤,这家伙未必说真话。

    “别介,真没出什么大事。就些小事,且不与三郎相干。很小的事,回京路上再说也不迟的。”宋祁有些结巴地说道。

    李清忽而展颜一笑。走近宋祁身边抬手在他身上装摸作样的拍了拍,似乎在给人家掸尘,然后贼兮兮地说道:“小宋兄车马劳顿,一路辛苦,本当为你接风洗尘。待你好好将息两日再问不迟,可你不知这清风寨既少丝竹,又缺歌舞,却不把人给闷坏了,且我李清素来就好闻巷长里短,这便当是洗过尘了,还请小宋兄将这些许小事一一道来,以慰离人之情。”

    如果李清给他两老拳或者抬腿踹上几脚的,这一幕当初在水云庄时已经是老情节了,宋祁还真不怕。兴许打几个哈哈就敷衍过去,可李清突然变地温情似水,倒把宋祁给吓着了,象个犯错误的小学生一般结巴又详细地说了起来。开头一句就是“真不与三郎相干的。”

    李清听了啼笑皆非,好么,这还算是小事,那大事是什么?非要有人造反才算?上千人开片地场面要换那个岛国就是战役级别了,何况还打地轰轰烈烈,而且还是在京城,天子脚下,首善之地!

    “王德显呢?他不是禁城巡卫么!怎生不管管!”李清有些气愤的质问道。可话才落音。不用看宋祁扭捏地神态,自己已经先明白了。有这样规模的群架可打,他小将军不参与已实属难得,可还要他不在中间扇风点火使坏,那他就不是王德显,他是显德王。

    “唉!”李清叹了口气道:“小宋,你是将我李清往火坑里推啊!”

    这话可没冤枉宋祁,虽然表面上好象是不关李清的事,但只要李清一回京城,这矛头肯定就对准他了,再说当年为了妹妹而上宏毅寺揍太学学子的始作俑者是谁呢?既然他李三郎可以流传一段佳话下来,那自然别人也可以大流而特流了。

    只是这次绝对不会成为佳话,因为这些人太没有架品,不但伤及了好些“无辜”,连宏毅寺的和尚们都遭了池鱼之殃。

    我呸!

    话说京城要开竞技大会,咱大宋各州各府等十几路选送的健儿陆续汇集京城,也别怪拖了这么久,这年头又没飞机又没火车的,象说书段子里的举子赴京赶考来回就得三年,时间长才好发生故事啊;一转眼过了半年,人都还没来齐,比如广南东、西路和福建路的就没到,不过也没啥关系,竞技大会本来就预着清明之后才开始。

    只是人一多了,而且又闲得慌,那就会生事,另外这些健儿被人攻击是贩夫走卒之辈,这话也不能算说错了,的确很多人本来就是贩夫走卒,当然也会混杂些英雄在里头,可不管是贩夫走卒还是英雄,他们都是男人,男人么,那就只有一个臭毛病。

    咱汴梁是花花世界,能充分体现花花二字地,自然得数灯红酒绿了。

    于是自打大丧期以来一度有些沉寂的秦楼楚馆又喧嚣了起来。

    这就把太学里的士子给惹恼了,曾经何时,文人士子才是秦楼楚馆的娇客,尽管囊中有些羞涩,但姑娘们却偏喜欢出他们地局子,吟风诵月、诗词唱和,颇具风月本色,可有那么个龌龊人跑宏毅寺把陈大才子给打了之后,太学里的士子们在姑娘们眼里就不那么吃香,经常发了帖子请不到人。

    特别是大丧期规定官员三年不听乐,太学里公款叫姑娘们出局子的费用自然也给减了,穷文富武啊,哪是个个都象刘胖家那样小地主出身?士子还真是只能站在桥上看满楼红袖招了,心痒痒个要死。

    现在可好,一群个贩夫走卒因为参加竞技会,出的算是公差,倒有闲钱到楼馆里去会姑娘,岂不叫人义愤填膺!

    先是打旗进京威风八面,然后是城门捉婿好处占尽,现在居然倚红依翠,连风流都要夺去,士子们本来就恨李清,才刚联名攻击李清未果,这竞技会不是听说又是那个李三郎出的馊主意么,他们自然就把这些健儿也当成那个龌龊人恨上了,新仇旧恨连一块,士子们的怒气还就象个火药桶一般了。

    最初激发矛盾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已不可考,反正不是在酒肆里就是楼馆内,两帮人对上了。先是出言挑衅讽刺,然后就是破口大骂互相慰问女眷。本来论“斗口”士子们读的书多应该有优势地,不过那得看对方是什么人。你说地之乎者也人家根本听不大懂,而人家骂的“狗日、球攮、泼皮生地腌扎货”士子们可听的明白,骂脏话地“斗口”他们就不行了,更可气的是,人家还就欺负他们是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出言挑衅他们到宏毅寺去会会,看看谁不是爷们!

    宏毅寺现在名气可大了,咱京城头一号的旅游景点,外地人到京城不管是做买卖还是公干,要是没到宏毅寺前去看看京城人打群架,那压根就不算到过京城,和后世里不到长城非好汉一个道理,这些健儿来京城已有些时日,哪会不知道这个。

    读书人尽管文弱些,可大多也是正二十来岁、血气方刚的岁数。哪受得了这个激,好!去就去,谁怕谁啊!尽管最开始是士子们受了激,可他们并不笨。要论个顶个的单挑,他们大多不是对手,可宏毅寺兴地就是群架,人多力量大啊,那些健儿多是外地才进京的,人生地不熟的他们找不到多少人助拳,咱们广邀同好,肯定能把他们揍趴下。

    于是士子们便开始四处联络。消息一传开。暗地里帮他们的人还不少,归根结底还是李清在京城里得罪的人多。别看当初李清在京城里和一帮贵戚子弟横行街头、耀武扬威,其实那只是官宦子弟的一小部分,咱大宋的特色还就是官多,自然衙内也多,不是一路人当然玩不到一起去,比如文官子弟大多对李清不感冒的,掰着手指头数下来,除了王钦若的儿子因为和李清有了场莫名其妙的斗殴而接近,连丁谓地儿子李清都没见过。

    而且上次为范仲淹修堤募捐,李清脑子发热弄了场交谊舞会,结果和一帮文官子弟吵了一架,尽管后面有太子的支持算是赢了,但梁子从此结上了,再后来李清被太后逐出京城,罪名还就是办交谊舞会有伤风化,不过一帮文官子弟心里并未解气,因为听说这个李三郎是个属蟑螂的,在江宁照样混的风生水起。

    所以在朝堂附和钱惟演一起叫嚷着要收拾李清地文官不多,但私下里想让李清吃瘪的文官儿子不少,眼前看来是个机会,要是把那些所谓健儿都揍的断胳膊折腿,这竞技会还怎么个开法?看他们还牛皮哄哄的!看那个李三郎还出啥鬼点子!

    于是很多文官子弟便私下派人或修书与各地的学院联系,要求各地的士子们同仇敌忾,到京城来揍这些贩夫走卒,让他们见识一下圣人门徒的厉害,王曾的儿子就是其中之一,尽管他老爷子是支持办竞技会地,而且还是主要筹办者。

    王曾被蒙在鼓里,宰执自然公务繁忙,无暇其他,所以他见自己儿子与各地士子们频繁往来还很高兴,咱们文人就应该多交流,吟诗做赋地会文才能进益,他哪知道他儿子是约人打群架啊,否则只怕先将他儿子家法一通了。

    于是没多久,京城里就多了六、七百号京东西路和京西北路的读书人,其中南京应天书院就来了近三百,据说还都是文武双修地俊杰之士,多了这么些读书人这很平常,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读书人还就该多出门看看,别读死书。

    按说这事情进行的很隐密,何况读书人文绉绉的给人以好感,张口就是圣人君子,谁会想到他们是来打群架的?可这事要是真把所有人都瞒过去了,那逍遥会也不用在京城里开山立柜,而王德显也别再去宏毅寺扬名立万,而是应该去寺里念阿米豆腐。话说咱大宋朝文武不和已是很有些年头了,所以文臣武将的子弟互相看不顺眼也是渊源流长,只是如今他们却有了相同的认识,那就是都认为到宏毅寺去打一架是收拾对方的好机会。

    各地上京的健儿的确不是很齐心,这一点被士子们料到了,毕竟是进京啊,很多人不想惹事也不敢惹事,但这一点难不住王德显和高小公爷,他们心里还憋了一股气呢,李三郎在边关杀敌报国,你们居然还乱叫什么残忍,杀人有温柔的办法么?

    这简直是浑人!圣人书读狗肚子里去了,打,一定要打!

    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声色犬马之风情大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声色犬马之风情大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声色犬马之风情大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