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紫禁城 第一百六十一章 帝党核心肃六登场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逃宫第一卷 紫禁城 第一百六十一章 帝党核心肃六登场
(88106 www.88106.info)    手机阅读

    每天批阅百余份奏折的工作,是咸丰皇帝最为头痛的事情,上午的时候,他和内务府的大臣们在湖边筹备康慈太妃的礼佛仪制,所以奏章看了一半就不得不暂时搁置。品书网 到了下午,积累的奏折已在御案上高高地叠了三四座,咸丰皇帝从午饭后便坐在御案前,直到寅时还没有批阅完一半。

    所有奏折里最为紧急的是直鲁和两湖的军报,在这两处,清军正与太平军的北伐和西征大军对峙,军事动向每天都在变化,稍有不慎,就会丧地失城,所以对于这些奏章,咸丰皇帝需要保持十倍的清醒来批阅。除了这些紧急的军报外,其余的奏章对于咸丰帝来说,都算不上什么重要的事情了,所以,他把标记有“八百里加急”和“六百里廷寄”的奏章批完之后,就命勤政亲贤殿小太监金环把其余的奏章进行分类,以便于他选择审批。

    其实,每天由内奏事处送来的奏折大致也就分为军情、民生、仪制、劾举以及无关痛痒的“请安折”几类,所以小太监金环很快就把奏章给分捡完毕。

    “万岁爷,”金环走到窗口,对向外张望的咸丰皇帝道,“折子已经归类完毕,爷不如歇会儿再看吧?”

    “倒是想歇着听出戏,”咸丰皇帝望着殿外的花草,轻叹一声,“可是,哪来的闲工夫啊!”

    金环虽说不过十**岁,但在咸丰身边当差已有三年,对于咸丰皇帝的习性颇为了解,此时见他虽然有些抱怨,但也有些欲罢不能,便提议道:“万岁爷,不如先把劾举的奏章批完,其余各省世态民情的折子不如交军机议一议算了!”

    照例来讲,太监是不能妄议朝政的,但咸丰皇帝身边对于处理政务还没有一位合适的助手,所以金环的话虽然有些越制,不过,咸丰皇帝倒也不以为意,他舒展了一下双臂,转身回到御案前,说道:“把劾举的折了拿过来吧!”

    “嗻!”金环抱起一摞各省官员及各道御史参劾的奏章摆到了御案之上,咸丰皇帝从最上面拿起一份,一看封面,见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柏葰参奏上官周祖培的“核典徇私折”,不禁一怔,心中暗道:“下属参劾上官,这道折子倒有点意思!”

    既然“有点意思”,咸丰皇帝就提起了兴趣把柏葰的奏章读完,柏葰是蒙古旗人里少有的进士出身,才学深厚,奏章读起来也颇为顺畅,所以咸丰一口气把奏章阅毕。看完之后,让咸丰皇帝更为上心的是,折子里提到了前湖广总督吴文镕、前湖北巡抚崇纶以及其后任湖北巡抚青麟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这桩公案由于涉及太平军进攻湖北的大背景,也牵涉到一位总督和两位巡抚的责属问题,并且还涉及到让咸丰皇帝极为敏感的枢廷派系问题,所以不由得使他反反复复地将奏折看了数遍。

    “万岁爷,”这时,金环凑上前来,轻声禀报,“銮仪使肃顺请见!”

    “哦?肃六来了?”咸丰从思绪中转了回来,一听是肃顺来见,便忙道,“快,快传他进来!”

    肃顺,是郑亲王端华的异母弟弟,同属于满洲镶蓝旗的宗室,字雨亭,是清朝开国元勋郑献亲王济尔哈朗的七世孙,是郑慎亲王乌尔恭阿的第六子,所以人称“肃六”。他以宗室亲贵的身份,从少年时开始就在宫里当差,在道光的时候,被封为三等辅国将军、照例授派散秩大臣,在内廷当值,后来又授为“奉宸苑卿”,管理圆明园的园林事务,于是从咸丰继位后,得以与皇帝亲密接触。

    肃顺虽非郑亲王府的嫡子,但才学远见要比其兄端华要好得多,并且他做事果敢、对事分析缜密,颇有一副做大事的风骨,这是咸丰皇帝身边那些老年大臣所没有的风采,于是,咸丰自和肃顺相识之后,便屡屡召他入宫,谈论朝政时局,肃顺的见解也让咸丰极为叹服,所以,自咸丰即位之后,肃顺便不断升迁,先是擢升内阁学士,兼副都统,然后又授以护军统领、銮仪使、御前待卫等职,升迁之快,有清以来,只有乾隆时的和珅可比。

    肃顺戴着红缨凉帽、身着圆领内侍官服进来,咸丰皇帝见他英姿飒爽的样子,心里顿时有了依靠感,他还没等肃顺跪下来行礼,便上前拉住他:“老六,来来来,快看看这道折子!”

    “皇上,……”肃顺十分不解,略带惶恐地跟着咸丰来到御案前,从咸丰手里接过柏葰的奏折,匆匆读过一遍,说道,“皇上,青麟一案原本就十分蹊跷,只不过武昌的的确确是在青麟任上陷落的,所以他这个巡抚坐定了‘弃城’的罪名,按照大清律来说,判他死罪是勿庸置疑的。崇纶这帮人也正是利用这个逃脱不掉的罪名,想借朝廷的手,一刀杀了青麟,然后再遮掩他们在背后的那些见不光的勾当,并且把遮掩不掉的事情再推到死人的头上,使他们自己一身清白!”

    咸丰笑道:“肃六,你这双眼睛可够毒的,一眼就看到骨髓里了!朕也觉得崇纶这么做,是大有文章的!”

    肃顺拿着奏折又看了看,说道:“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奴才还记得一些。一个月前,武昌陷落之时,奏报由湘省官员奏报入京。当时,在朝堂之上,由恭亲王领头,兴起一片追责青麟的声音,一些翰林御史气势汹汹,颇有些不杀青麟难以平愤之感!”

    咸丰皇帝仰靠在椅子上,一边回忆一边道:“是啊,当时朕也是在气头上,所以一怒之下,便给青麟判了个‘斩罪’。事后,朕反复地想了想,觉得这其中定有预谋。前一阵子,青麟的弟子来京给青麟会谳举证,似乎让崇纶背后那些人阵脚大乱!”

    肃顺想了想,说道:“私下里,咱们已经把唐子清给保护起来,官面上,现在柏葰也上了参奏的折子。青麟的会谳之期不足一个月了,如果现在把柏葰的折子交部议处,奴才以为,咱们还是有胜算的!”

    “交部议处?”咸丰沉吟道,“说起来,朕现在有了唐子清这张牌,应该可以公开青麟一案的疑点了,只不过,此案涉及的关节太多,并且崇纶背后的动机仍不明朗,若轻易将此案交部,朕怕会另生枝节!”

    肃顺也仔细地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分析了一遍,说道:“皇上若怕胜算太小,那不如让奴才先去和这个姓唐的讼师会会面,争取拿到他手里的关键证供,这样的话,供证俱在,咱们就能够先提审那个崇纶,然后再顺藤摸瓜,拉出他背后的那些人!”

    咸丰点了点头,说道:“朕也是这么想的,揭开此案的关键就是崇纶!要抓崇纶,就得先拿到唐子清手里的证供!”

    肃顺深明圣意,他立刻说道:“事不宜迟,奴才现在就去会一会这个唐子清!”

    “肃六,”咸丰皇帝又交待一句:“此事一定要机密!”

    肃顺拜伏在地:“奴才遵旨!”

    本书来自 品&书#网

    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逃宫》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逃宫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逃宫》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