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零七章 经济基础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打造宋帝国正文 第一百零七章 经济基础
(88106 www.88106.info)    【中文网】,为您提供精彩阅读。

    待赵雪离去还不过半个时辰,赵雍就一副风风火火的样子跑到戴言的住处,向他诚心请教戴言所说的胡服骑射之策。

    同行的还有满脸无奈之色的赵雪。

    赵雍一见到戴言就恭敬的问道:“师父,如您所说,我赵国如今确实是一个地处四战之地的危国。我也一直认为,我国最大的威胁就是中山国。要想使赵国强大,就必须除掉这头中山狼。然而我赵国内部也是矛盾重重,要想使我国强大就必须进行变法。师父所提的胡服骑射之策,能否为我仔细的讲解?”

    戴言大有深意的看了一眼跟着赵雍一起过来的赵雪,随后说道:“在我看来,一个国家要想强大,就必须最大限度的整合这个国家的资源。

    在三家分晋以后,赵国乃是领土最广阔的国家。赵人之悍勇也远远超过魏人和韩人,然而为何赵国在对外的战争中,却多次败给了魏国。在如今,还要加上一个秦国。公子可知道这是为何?”

    赵雍恭敬的说道:“敢请师父赐教。”

    “这都是因为赵国没有很好的整合赵国国内的资源而已。”戴言回答道,随后他又问赵雍道:“问你一个问题,赵国的地域远超韩魏,为何赵国的人口却一直上不去?”

    “弟子不知。”赵雍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赵国和中原各国都有些不一样。据我所知,除了少数地区乃是适宜种植的农业区域外,赵国大部分的领土都只能作为放牧的牧场来使用。

    如果将整个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的话,生长于土地上的植物无疑就是生产者,而以植物为生的动物,像牛、羊、兔子这些都是初级的消费者,虎与狼这些以牛、羊、兔这些初级消费者为生的肉食动物,我则将其称为次级消费者。

    一块地区,可供种植的植物随处可见,多到人数都数不清。然而像牛羊兔这样的初级消费者数量就不会很多了,而类似虎狼这样的以牛羊等初级消费者为生的动物就更少了。

    这样的现象反映到了国家与社会上面,也有类似的现象。如果一个地方是农业区,以地里长出来的粮食作为主食,那么这个地方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能够达到最大。因而也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同时在国家上,也能够产生更多的兵力。

    赵国的人口上不去,无非就是赵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是适合放牧的牧场,并不适合种地。赵国的人口偏少,也就不足为奇了。”戴言一一解说道。

    “师父,既然如您所说,赵国因为大部分地区是不适宜种地的牧场,由此而导致了赵国的人口偏少。那么按照常理来说,我们就应该尝试将那些牧场转化为农田啊,然而您的策略里似乎没有提到这样的方略吧?”赵雍疑惑着问。

    “你的思路确实是正确的。赵国要想真正的强大,必须要有更多的人口,以及能养活更多人口的产粮区。然而你却忘记了一件事:人是不能够逆天行事的。赵国除了位于邯郸附近的农耕区外,无论是赵国的晋阳,还是赵国的代地,都不适合农耕,我说得没错吧?”戴言问赵雍道。

    山西六大盆地中,面积最广大的大同盆地如今还是林胡、楼烦这些游牧民族所占据。而太原盆地以及忻州盆地这两个面积较大的盆地在如今则是属于赵国所有。

    赵国晋阳,也位于后世的太原盆地上。在如今的时代,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其实是粟,而晋阳盆地也只有极少部分地区种粟,大部分的地区其实还是在放牧的。

    而位于太原盆地北方的忻州盆地,也就是此时人们所通称的代地。代地以前是代国的领土,三家分晋时,赵国的家主赵襄子为了灭代,将自己的姐姐嫁给代君以麻痹代君。而后赵襄子在一次与代君盟会时,请代君喝酒,由此设计杀死了代君。而赵襄子的姐姐得到了代君死亡的消息,于是就在路上将自己头发上的簪子磨尖,自刺而死。其在后世也被称为摩笄夫人。

    代国就是纯粹的戎狄所组成的国家,而归属于赵国的代地,其主要经济同样也是以放牧为主。

    赵国在晋地的部分,除了这两大盆地以外,其他地区就几乎都是山地了。那些地方都是戎人杂处,山贼众多的地方。平时不给赵国添麻烦就算烧高香了,就更别说能给赵国提供资源了。

    “确实如师父所说,赵国除了邯郸以外,其他地方并不适合农耕。”赵雍答道。

    “赵国目前的形势摆在这里了,占据小部分领土的国都邯郸附近是赵国的农耕区,而占据赵国大部分领土的地方却是只适合放牧的地区。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经济对于赵国来说,要改变它们,亦或是将它们统合到一起都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在我看来,在这两种不同的经济形态中,赵国必须要做出一个选择,具体是由这两种经济中的哪一种来做主导!而从赵国如今选择了迁都邯郸以后,看来是农耕经济占据了上风。不过在赵国做出了如此的选择以后,赵国的北方代地却时有内乱,其实这不仅仅是因为代地原为异族,不甘心为赵国所统治。更重要的原因,还是赵国游牧区的经济与农业区的经济完全不同,双方有着天然的利益冲突!”戴言郑重的说道。

    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在一个国家里,经济更是决定了政治势力的实力!

    赵国从三家分晋以来就历经多次内乱,在戴言看来,这绝不仅仅只是赵氏宗族内部的矛盾,而更是赵国游牧区与农耕区之间的矛盾!

    事实证明,一个国家,其立国的根基必须要有一个是主导性的经济基础,一旦其统治的地方有了其他的经济形式,那么这个国家内部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力量就会自发的与其他的经济形式展开斗争。要么是新经济代替原本的经济基础,要么是原本的经济基础将新经济排挤出去,亦或是将其收编。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协调的可能!

    这也就是所谓的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了!

    后世的大航海时代来临时,中国闭关锁国而导致中国最终落后,很多人都将这种原因归结为皇帝的错,认为就是皇帝的一纸诏令就导致了这样的恶果,因而所有的责任都在皇帝的身上。

    然而很多人却是压根没有注意到中国农业文明的特性,以及其内部的强大经济力量。

    在明朝永乐大帝时期,郑和下西洋,中国的船队一直都开到了东非海岸。然而仅仅在第七次下西洋以后,明朝的官员就将所有下西洋的资料全部烧毁,连带着所有宝船的资料图也全部烧掉了。

    按理说,在永乐大帝的统治下,有了下西洋带给国家的巨大利益,使得永乐大帝五征蒙古,收安南为郡有了可能。国家应该不存在做这种自毁长城的动机。

    然而事实却是发生了。其原因非常简单:对于明朝的文官集团来说,由太监所带领的船队下西洋,就能够为皇帝带来足够的财赋,那还要我们这些读书人当官干嘛?国家是由我们说了算,还是由太监说了算?

    于是将下西洋的资料烧掉,宝船的资料也烧掉就可以理解了。而他们在做了这样的事以后,更建议皇帝推行海禁的政策。而这样的政策却并不是为了彻底的断掉中国和外界的联系,而是要大力的打压海贸势力这种新经济的力量。

    在执行了海禁的政策以后,那些希求利益的海商们大部分转为了海盗。虽然他们在海上有实力,然而如果海商们不来求他们这些本土的实力派的话,这些海商就必然无法得到进行贸易的货源,由此这些海商就逐渐的变为了这些本土实力派的附庸。如此,从南宋开始就能为国家提供一半财税的海贸势力,就这样被本土以地主阶层为主导的势力收编了。

    而在赵国的内部,农耕区和放牧区的矛盾也是极为明显的。农耕区一直作为赵国朝堂上的主导力量,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打压放牧区岂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他们能为赵国提供大部分的财税,使得他们在朝堂上的实力雄厚。因而抬高粮食的价格,压低牛羊马等牲畜的价格,几乎就成了这些人的本能。因为这样做不仅符合他们本身的利益,同时也能让赵国的放牧区不能提供足够的财富,也就没有崛起的经济实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被分封在代地游牧区的赵国封君会起兵造反也就可以理解了。

    换做是谁,同样是赵国的宗室子弟,有资格继承赵君之位,却被分封在赵国的落后地区,这些地区本身就穷,不能种田,只能放牧。都到这地步了,那些农耕区的还要来剥削一把,剪一把羊毛!

    而有了底下人的撺掇,他们本身又有实力,能不造反吗?手机用户请浏览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打造宋帝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打造宋帝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打造宋帝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