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二十章 学术中心:小学(上)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打造宋帝国正文 第二百二十章 学术中心:小学(上)
(88106 www.88106.info)    【中文网】,为您提供精彩阅读。

    不能去牺牲未成年女子受教育的权力,戴言唯一能够考虑的,也只有去缩减孩子们所受教育的年限了。对于免费义务教育的最终年限,戴言经过了思考,并且与陶丘的官员们商议以后,最终将其定为四年。

    而在四年免费的小学义务教育以后,所有的学生都会接受统一的测试,其中的优秀者将有三分之一的人将可以接受继续四年的中学教育。剩下的学生,就只能自谋出路了。

    即使戴言如此缩减了小学的年限,以及对中学选拔的规矩极为严格,然而财政却是依然无法满足要求。尤其是在最初办教育的这几年,其投入绝对会是最大的!

    因为是刚开始办教育,目前整个陶丘6到12岁的儿童是最多的,这些人都会一起集中上学,整个陶丘就需要在短时间内建立二十多所新式的小学。

    这首先就对教师的数量提出了要求。好在戴言如此多年下来,与墨家和农家互相交流之下,让这两大学派的人数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有了墨家和农家的弟子存在,教师的问题暂时也算是解决了。

    不过戴言为了平衡整个陶丘的各大学派的力量,也不得不建立了一所新的师范学校,让各家学派都能够培育老师,使得各家学派在下一代中依然能够保持平衡。

    而学校的硬件措施,同时兴建二十多所学校,戴言若是完全动用自己手上的财富去做,也不是不能够做到。不过那样一来,整个陶丘官员薪资的发放,各项科研的拨款,军队中的投入,以及陶丘基本基础设施的建设,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许多大的项目将会直接停滞!

    戴言也不可能就因为要办教育就让整个陶丘停止运转的!

    因此他想到了借钱。在中国的历史上,官府来“借”钱,从来都不是真的借钱,而是直接摊派的,而戴言不想用这种杀鸡取卵的方式来筹钱。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若是以摊派这种类似抢劫的方式来直接,以后再想借钱就真的很难了。

    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以后,戴言在陶丘交易所,干出了另外一项大事:发行债券。

    戴言向整个陶丘发行了5000万钱的邑府教育债券。这些债券年利率为20%,邑府将通过五年逐步偿还。

    在戴言想来,债券有他亲自做担保,算是收益稳定的金融工具了,应当在整个陶丘市场上大受欢迎吧?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邑府所发行的债券一经发行,在市场上很快遇冷,只有极少数人感兴趣!

    戴言对此极为郁闷,后来找到了交好的商人私下询问,他方才知道了这些商人们的顾虑所在。

    得益于陶丘这些年的经济发展,目前各行各业都是极为兴旺,商人们手中的产业,每年的收益早就超过20%了,年利率20%的债券,他们还真没有多大兴趣!

    而戴言之前建立陶丘大学,也给商人们开了一个不好的头。虽然在戴言看来,建立陶丘大学乃是对整个陶丘乃至于所有的商人都有好处的大事,不过大部分商人并没有能从中看出好处来。他们开始支援戴言,也只是一种习惯性的回报而已。

    而且建立陶丘大学这样的学府,商人们也有看重大学内各大教授的缘故。名师出高徒,若是这所大学在未来出了几位类似于张仪这样的人才,未来成为大国之相,他们的这点投资也算是有回报了。然而投资去建立小学做什么?在商人们眼中,这是完全看不到任何收益的事!

    戴言见到此景,也是没有办法,他直想骂这些商人们见利忘义,乃至都想通过强硬的手段来筹款了,思虑许久以后最终还是忍下去了。

    随后,戴言为了将教育债券卖出去,直接将这一份债券以陶丘交易所的收益来做担保,有了这样的强制保证,债权人不用担心到期债务无法偿还的问题!

    随后,戴言又指示陶丘日报,乃至于受邑府控制的数家报纸,在整个陶丘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舆论宣传工作!

    他要让整个陶丘知道自己办教育的决心,让他们知道,办教育不是为了他戴言自己,而是为了陶丘的未来!

    戴言甚至亲自在报纸上刊文道:“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在未来,所有陶丘的少年人能通过教育获得一个有意义的童年。我梦想有一天,如今陶丘卑微的庶民后代,能够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我梦想在未来,陶丘的孩子只要愿意努力,愿意奋斗,他就能够成为整个陶丘的中流砥柱,乃至宋国的脊梁!”

    面对着陶丘的主君这种深情的呼唤,那些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可有可无的庶民们开始真正激动了起来!商人们不愿意购买的债券,他们掏出了自己仅有的身家,以几百钱,一千钱的价码一份一份的去买下了这些教育债券,并最终将这份五千万钱的债券全部吃了下来!

    这些债券,戴言以一千钱为一份,每一份债券上都用了最新式的印刷机印了一份戴言所画的图:一个孩子在书桌前接受着老师的教导,在那里努力练字的画面。

    在这时代,读书写字还是贵族的标志,陶丘的庶民们也从这份简单的图画上看到了希望:我的孩子未来也可以成为贵族。

    这一次发行债券,让戴言第一次对商人们开始产生了失望,他知道某些时候光靠拉拢和利益的分享,是不能够真正让这些商人们俯首听命的,某些时候也必须扶植起让他们重视的对手来!

    因此,在不久以后,当墨家在陶丘的工人中组织起类似后世工会的社团,并开始与商人所组成的资产阶级对抗时,戴言采取了默许的态度。很快,整个陶丘两大派别所组成的两党政治局面逐渐形成了,戴言不再完全站在商人一边,开始以仲裁者的身份来操控整个陶丘的局面了。

    而得到了如此一笔巨款,戴言很快就批准了第一期的10所小学的建设计划。这十所小学大部分将会比较平均的分布在整个陶丘地区,在陶丘城内的场地,大部分乃是陶丘原来游侠所占有的房子,在如今陶丘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以后,戴言就将其中的庶民们迁了出来,再将这些房屋全部推倒,重新用砖石乃至钢筋建立起坚固的校园!

    戴言对于学校的质量极为重视,因为这直接关系到陶丘下一代的未来!他派出了墨家要求最严苛的工匠来进行验收,有任意一点不合格的地方他都会找承包商的麻烦!

    在教育方面如此巨大的一笔投资,很快就使得整个陶丘生产的砖石、水泥需求量大为增加,许多人又开始进入这一行业。而在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以后,学校大批量的采购书桌、书本、笔墨纸砚等也同样使得陶丘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

    对于整个陶丘来说,这种无意间对于教育的投资,其实也是对经济的一种变相刺激!

    当第一批学校最终建好以后,整个陶丘的义务教育法也由此颁布。这条法令规定:凡陶丘领民,无论贫富贵贱,家有6岁至12岁的少年,必须将其送入学校接受邑府所提供的义务教育。凡有违抗者,陶丘邑府将对家长处以高额罚金!

    对于这样措辞强硬的强制性法令,在陶丘历来是比较少的,这使得那些少数有其他心思的家长心里都打了个鼓。而在义务教育法实行以后,陶丘邑府继续深挖,确实找到了几个不肯将孩子送到学校去的家长,戴言立即给予了严厉的处罚!

    不过总体来说,义务教育法这一项法令,在陶丘的施行,得到的支持远比反对的声音要多!家长们毕竟不是傻瓜,当然知道在学校读书识字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家长自己,乃至于家族都是极其有益的!

    而这样一份法令的施行,也在整个陶丘周边地区引发了震荡。尤其是四周各国的贵族,听说戴言这位陶丘君乃是通过借钱,免费教自己的领民读书识字时,他们纷纷对陶丘的行为表示了赞赏。

    陶丘周边的鲁国,自诩为继承周礼的邦国,自然不愿在教育这一项上落于人后!很快鲁国国君鲁景公号召全国的儒生、学士前往曲阜,开始商谈施行义务教育法的政策。不过以鲁国财富大多集中在地方豪族手中的现实,鲁景公手中没有多少钱,鲁国地盘又远比陶丘这一座城市大的现实,鲁国只能在首都曲阜附近实行了简单的三年义务教育法。

    而在丰邑附近的滕国,所做的比鲁国就强的多了。滕国以前有农家的协助,外加滕文公当政期间,君明臣贤,滕国虽是小国,然而其国民之富有,确实远非鲁国可比。滕国的地域也只有区区五十里,不像鲁国还有比较大的地域,因此滕国倒是很快实行了覆盖全国的义务教育法,并且和陶丘一样,都是四年的小学义务教育!

    而周边的其他小国,如卫国、邹国,还有魏国的山阳君等,都在其领地内实行了不同程度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逐渐成为周边小国的标配。而周边的大国,如齐、魏、赵乃至宋国,却都直接无视了这样一条法令。造成这种事情的原因也非常简单:大国若是有多余的财富,将其花到国家的军队上岂不是更好,何必要花这笔钱教泥腿子们读书呢?

    而推行义务教育的首倡之地,陶丘也被周边的学士极力称赞!原本和戴言有过争执的儒家领袖孟子,甚至当众在稷下学宮称赞戴言的做法是施行“仁政”,乃是王道之始!手机用户请浏览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打造宋帝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打造宋帝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打造宋帝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