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二十二章 变法(一)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打造宋帝国正文 第三百二十二章 变法(一)
(88106 www.88106.info)    当完成了迁都,并给了贵族们教训以后,戴言在宋国国内的工作才算顺利起来!

    而剥离了宋国贵族们的根基以后,他就开始谋求彻底的理清宋国国内的状况,并完成整个宋国的整合了!

    在戴言看来,宋国虽然是一个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古国,更是一个比周部落存在时间更长的文明!这样的一个文明,在如今战国时代这样一个大争之世中,已经到了接近灭亡的时刻了!若是宋国不能从这场大争之世中挣脱出来,整个宋国的荣光,将会永远逝去;作为宋国贵族的他,乃至其后代,都会在未来陷入极其悲惨的境地!

    若要继续奋起,必须以快刀斩乱麻式的方式,完成变法,使整个国家强大起来!

    虽然戴言拥有了整个宋国,然而仔细的观察宋国的实际状况,就能知道,这是一个多么糟糕的国家了!

    在他接手宋国之前,整个国家总体上实行六卿制,地方上则基本上由贵族自治。六卿,分别由右师、左师、司马、司徒、司城和司寇组成。在春秋时代,因为贵族们掌握了军权,因而控制着最强大军队右师就成为六卿之首,也即是宋国执政了!

    在被世家大族掌权的宋国,宋君的存在感是非常弱的,仅仅能够依靠祭司们的宣扬,能够成为神之子从而在宋国民间拥有强大的声望!而就是凭着这种声望,乃至民间那浓厚的宗教氛围,宋君方才能够拥有较大的影响力,并影响政治!

    可以说,正是宋君作为天神之子的存在,宋国方能凝聚成一团,没有因为叛乱而分裂为多国,也没有被外族取代而失国!

    当子喜取宋以后,他也尝试着对整个宋国做出改变,以集权的方式来增强国君的权力。比如建立由国君掌握的正规军“武卒”,来控制整个宋国的军权!而对于地方的控制,子喜则是通过“两条腿走路”,用分封和设置流官并行的方式,来掌控地方!

    像戴言正是因为子喜亲弟弟的身份,方能在刚满15岁,刚好能参军的年龄就拥有丰邑这么一座城邑!并且在后来,他也能够拥有更大的封地——陶丘!

    而另外控制地方的方式,则是在各邑任命邑守,让这些邑守来统治地方!

    不得不说,子喜的两项改革,从思路上来说,是没有错的。然而这种收权的计划,在整个宋国却几乎陷入了彻底的失败!各地方官员,虽然是由他亲自任命的,但是因为地方贵族的强势,在进入地方时,很容易就会被地方给架空!即使少数不被架空的官员,也很快会与贵族们走到一起,沦为贵族的代言人!

    改革的成果,从整个宋国每年的税收,仅仅只有十万金就能够看得出来了!

    可以说,子喜对于地方的改革,唯一成功的区域,就只有在皇氏占据绝对主导权的地方实现了!而这些地方,哪怕没有改革,原本也是由皇氏贵族们牢牢掌控的!

    子喜的改革,在地方上还养出了戴言以及陶丘这么一股强大的势力,而自身所培养出来的正规军武卒,也在于陶丘的战争中战败!可以说,他的改革无论是中央,亦或是地方都完全的失败了!

    戴言既然接手子喜手中的重担,控制了整个宋国,自然会吸取子喜改革的教训!

    在戴言开来,子喜的改革,从方向上来说,自然是没有问题的。收紧中央权力,并削弱地方势力,完成中央集权架构,这即是这时代变法改革的标配!然而他最大的问题,莫过于他本身的意志不够坚定,也并没有将变法改革进行到底的勇气;外加他手中没有一支能够执行他意志的队伍,也即是合格的官僚队伍,他只能选择旧贵族继续去当各邑邑守。

    被任命下去的邑守本身就是贵族,子喜自身的变法本身又是触犯贵族利益的,那些贵族们会愿意将他的政令传达下去吗?一个阶级不会背叛阶级本身,这就是子喜失败的最大原因!

    也幸好子喜本身变法的意志不够坚定,他才没有太过触动贵族们的利益,否则起兵掀翻他的,可能就不是戴言,而是其他的贵族们了!

    对于戴言来说,他权力的基础,与子喜不同,并不完全来自于贵族,而是来自于商人和士人。考虑到贵族在宋国的雄厚实力,他在平定宋国的时候,也并没有一下子将他们全部掀翻!因为他很清楚,贵族势力遍布整个宋国,他没有办法,如今也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来让他将宋国手中的权力夺过来,那么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贵族们边缘化了!

    当然,戴言的边缘化,其实还是给了贵族们很大的活动空间的。左院和右院的设立,算是第一次将贵族们纳入宋国完整的政治势力,并让他们拥有了册立国君这种看似极大的权力!但是在戴言看来,贵族们统治宋国的时间够久了,如今他们已经不适合再亲自统治了,他们就作为整个宋国的“股东”好了,拥有话语权,能够在大事上有发言权,也可以分享整个宋国发展所带来的红利,但是戴言不允许他们掌握实际权力!

    真正应该掌握权力,作为宋国统治者的,不应该是这些躺在祖业上的贵族,而应该是专业的官僚!戴言不像子喜,只能够使用贵族来统治宋国,整个陶丘在他的教育改革之下,拥有着充足的识字人才,这些人都是戴言眼中潜在的优秀官僚!

    由官僚阶层统治的国家,能有多强大,看看强大的秦汉帝国就知道了!而官僚阶层最大的缺点,则莫过于在失去制衡后迅速腐化,所以戴言还需要通过贵族来制衡官僚,让他们好好干活,努力工作,让整个宋国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因此,在戴言的设置中,整个宋国的中央权力,大致划分为三部分,分别是行政权,监督权,与军权!这种设置,就是帝国的架构!从这一刻开始,宋帝国才开始真正有了萌芽!

    戴言所设置的权力划分,并非是他自己单独想象出来的,而是参考了后世诸多王朝的设定!中央集权起源虽早,但是真正奠定成为一个成熟的体系,还是在秦始皇时代所奠定的三公九卿制!

    其中的三公,分别就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正好完美对应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行政权、监察权和军权,并且掌控实际权力!而九卿,就是在这一行政架构下,具体掌握细分权力的人!

    这样的一种权力架构,乃是集法家之大成的顶层设计!哪怕到了后来,官职的名字发生了改变,但是实际上的权力划分,却依然还是遵循如此框架!这样的权力结构,无论是被后人称为三省六部制,还是民主集中制,其实在总的框架上,并没有在行政权、监察权和军权三分下发生本质性的改变!

    戴言也遵循此种顶层设计,对整个宋国的权力结构进行了调整。

    掌握整个宋国行政权力的,就是相府,相府的主官即是相国,也就是执政,辅助国君掌管宋国国内外一切军政大事!当然,为了分担相国的压力,戴言也同时设置了副相作为相国的副手来协助!

    而在相府之下,戴言基本上遵照后世的标准,划分出了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以及商部等数个部门!

    首先是吏部,这是掌控整个宋国官员考察、升迁以及任命的部门,这即是戴言眼中的“中组部”!如此一个部门,自然是相国之下,权力最重的部门,乃是当之无愧的“天官”!

    随后,就是户部。这一部门,掌控全国疆土、田地的测量,户籍的登记,以及税赋的收取,官员俸禄、军队军需的发放等一切有关财政的事物!在管人的天官之外,管钱的“地官”自然就是仅次于吏部的实权部门了!

    在户部之后,则是礼部。礼部主要负责整个宋国的教育系统、外交系统和礼仪系统三方面的事物。在戴言的设想中,外交事物将会由他自己和相国分担一部分,因此礼部的实际权力会受到一定的削弱!然而即使如此,拥有三大系统的部门,也是一个权力深重的部门了!

    礼部之后,即是兵部。作为一个官僚部门,兵部不是军队,并非直接执掌兵权,而是掌管军需军械的调动,装备采购,军令发放以及国际形势观测的部门。兵部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在发生战争时,能够给前线的军队充分的军需补给!同时在和平时期,兵部需要对他国的行动来预判对宋国的危害,基本上是一个剥离了军权的国防部!

    兵部之后,就是刑部。此部门主要管理宋国国内的治安,负责侦破案件,抓捕犯人,维护国内秩序。然而此部门与后世刑部最大的区别,则莫过于它没有制定法律的权力,相比起其他各部,刑部的权力缩小了许多!

    刑部之后,即是工部了。工部主要负责管理整个宋国国内,一切与工业生产相关的部门,整个陶丘的工厂,都要纳入工部的管理。同时,工部还需要负责管理宋国国内,所有的大型工程!

    在工部之外,戴言考虑良久,又设置了一个新的部门——商部。商部主要负责整个宋国国内,商人以及商业的管理,与他国的商业纠纷、国内外商业航线的畅通等。

    整个宋国的行政权,即由相府与七个部门组成。而七个部门的主官,戴言也并没有用后世“尚书”之名来称呼,而是直接以“卿”来称呼,吏部的主官,即是吏卿!毕竟在这时代,人们对于官员普遍的认知,就是卿、大夫和士。给一部主官以卿的身份,就能让人清楚的知道其具体的身份地位,也便于宋国与周边国家的交往!

    各部除了一位主官卿以外,还分别有着数位亚卿,这基本就对应着后世的副部长。在亚卿之后,则是众多的上大夫、中大夫和下大夫,分别掌控各部内部具体事务,由此在中央形成一个个完整的部门!

    而宋国的监察权,就掌握在左院和右院手中。左院和右院,分别是由戴言所任命的贵族以及民选出来的议员组成,基本上与各级官僚不是一路人!他们不仅拥有立法权,甚至拥有册立国君的权力,其自然就拥有监督官员的权力了。

    在戴言想来,有了左院和右院的监督,哪怕官员有做得不当的地方,想来也不敢太过分了!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打造宋帝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打造宋帝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打造宋帝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