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 第31节 豪放英杰终聚首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血染的足迹分卷 第31节 豪放英杰终聚首
(88106 www.88106.info)    第31节  豪放英杰终聚首

    三辆黄包车,相隔不远不近,车速不快不慢地相继向前驶去。车里坐的三个人,全是西装革履,只因都是半躺在黄包车里,头上的礼冒几乎遮了半个脸,根本看不清面孔。如果仔细去瞧也许会发现其中有一个外国人,这个外国人就是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另外两个,一个是出狱不过三天的陈独秀,另一个是马林的翻译杨明斋。

    为营救陈独秀出狱,马林确实费了不少心思,不仅动员社会知名人士担保,还请了一个法国律师为其辩护。与其相反,张国焘却炮制了《伟大的陈独秀》和《陈独秀生平》两篇文章,并印成传单准备散发。这两篇文章从表面看,是为陈独秀歌功颂德的,但如果被警方拿去,那就成了陈独秀的罪证。幸亏被马林发现制止,要不,马林的营救活动就算白费。通过马林等人的周旋,巡捕房以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有过激言论定案,罚款500元了事。这一切费用最后都由马林支付。

    陈独秀出狱之后,对马林和共产国际的看法有了很大转变,逐步接受了马林的主张。现在他们就是去和孙中山会谈的。为了会谈方便,马林事先与苏俄驻北京使团团长趆飞取得联系,他现在的公开身份是趆飞的私人代表。虽然他有了合法身份,但陈独秀的活动却受着巡捕房的约束,因而,每每外出活动都须乔装打扮。尽管如此,他们的行踪还是被巡捕房的包打听盯上了,于是,三辆黄包车的后边又远远跟了一辆黄包车。

    为了甩掉包打听的跟踪,马林让黄包车在市里绕来绕去,终于甩掉了尾巴。这才经过法租界运动场的那个美丽的花园,来到莫利爱路29号。

    这是一所不很大的用石材建成并且具有西方风格的二层楼房,楼前边是一片绿茵茵的草坪,沿着院墙栽种着冬青、香樟和玉兰等花木,秀色满园,花木飘香,环境幽雅。二楼还有一个奇巧的阳台,房子虽不华贵但却显得十分精致。这是加拿大华侨五年前赠给孙中山的居所。那一年,有四位加拿大华侨来拜访孙中山,从仆人马湘口中得知孙中山没有住房,每月光租房就要花六七十元。四位华侨回到加拿大便召开了一个股东会议,倡议凑一笔钱给孙中山买一处象样的住宅。股东们一致赞同,就买了这栋小楼送给孙中山。

    马湘见是陈独秀来访,知其与孙中山私交甚好,便不多问,将这中外三人引进客厅,然后上楼向孙中山通报。

    客厅中的家具虽说是一半中式一半西式,但却是珠联璧合,颇具新意。马林十分欣赏这中西折中的陈设,尤其对那架占居客厅一角的钢琴露出浓厚的兴趣。他从这客厅的摆设似乎看出了主人的视野、知识和思维方式。

    少时,孙中山和廖仲恺随着马湘从楼上走了下来。

    人世间巧合的事情太多,陈仲甫刚出囹圄便来拜会孙中山,在这里竟遇上了脱离魔掌不久的廖仲恺。所不同的是,陈仲甫获释有赖于多方救助,而廖仲恺能够摆脱险境,完全是何香凝的功劳。

    何香凝告别孙中山之后,通过朋友四处打听陈炯明的行止,终于得到陈炯明在白云山召集会议的消息,就冒雨爬上白云山,又找到洪兆麟,让洪兆麟把她带到会场。

    正在开会的陈炯明见到何香凝,马上起身说:“啊呀,廖夫人你怎么上山来了,有什么事打个电话不就行了!看看,衣服都雨湿了!勤务兵,赶快陪廖夫人去换换衣服!”

    何香凝见了陈炯明,气就不打一处来,忿忿说道:“我可不敢劳陈部长的大驾。雨湿有什么要紧,我这次来还打算血湿呢!你告诉我,仲恺有什么对你不起?你们说仲恺帮孙先生筹款,要把孙先生的荷包锁起来,就囚禁了仲恺。但仲恺何尝没有帮助过你?你在广州两年多,把孙先生在上海的房子典押了两次来帮助你的不也是仲恺吗?同样都需要帮助,孙先生为什么就不能帮助?你说说,仲恺哪里对不起你了?”

    陈炯明面对何香凝这义正辞严的发问,理屈词穷无话可答,只好推托道:“都是部下不懂道理,胡乱来的,我也是刚刚才知晓,正准备派人把廖先生接到白云山来呢!”

    “算了吧,你也不要说那些哄人的话,反正仲恺在你手中,要杀要放都由你,但你今天一定要给我一个决断的答复:就是放他或是杀他。你做事要磊磊落落,要杀就说要杀,要放就叫他跟我一同回家,不要解到白云山上来,押上白云山就是明放暗杀!”

    陈炯明见何香凝逼的紧,也觉得贸然杀害廖仲恺于已不利,只好下令释放了廖仲恺……

    孙中山身穿一件不中不西的上装,这是他自己设计的款式。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觉得中式衣服中庸古板,穿着总给人一种没有精神的感觉。西装穿着虽然可以使人年轻潇洒,但又难以显示中国人的气质。于是决意设计一种既能显示国人气质又能使人富有朝气的服装来。有一天,他带上一件日本陆军穿的士官服来到大马路上的荣昌祥呢绒西服店,让店主改制。这家西服店因其做工精湛、待客和蔼,深受中外顾客好评,孙中山曾多次到这里做西服。店主按孙中山的意思把士官服的领子改为直翻领,两边前襟的上下各加一小一大两只有盖的贴袋,两只小袋的袋盖做成山形笔架式,意为革命离不开知识分子。又把七粒钮扣改为五粒,象征实行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监察权、考试权各自独立运作并互相监督制衡的五权宪法。衣服做成后,经孙中山一试,果然美观大方、英姿焕发。于是这一款式立即在上海、南京流行开来。因为这种服装是孙中山设计的,人们就称之为“中山装”。后因北洋军警和租界巡捕房把“中山装”作为革命党人的标志,见着此装者,必要跟踪追捕,人们才不敢在户外穿着。

    马林只顾打量孙中山的装束,连孙中山对他们说些什么都没有听清楚,直到陈独秀给他们相互介绍时,才把注意力收回来。

    “这位是苏俄驻北京使团团长趆飞的代表马林先生!这位是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摊开双手,苦笑着说:“惭愧,惭愧!连民国政府都不复存在,还有什么大总统!请坐下来谈。”

    大家落座之后,马林又接过孙中山的话头说了两句俄语,杨明斋翻译给孙中山:“马林先生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关键是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

    “是啊,我孙文率领本党同志为民国奋斗近三十年,中间出生入死,失败之数不可偻指,但从没有这一次失败的惨啊。历次失败虽原因不一,但其究竟是失败于敌人。此役则敌人已被我屈服,所代敌而兴的却是我培养、庇护十余年的陈炯明,而且其阴毒凶狠更甚于敌人。”

    陈独秀说道:“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凡事就怕后院起火。近来我分析了一下,民国以来,这些军阀,不管是北洋军阀还是地方军阀,全是为了维护本地方本集团的利益,没有一个能为国家为主义而竭尽全力的。当国家利益和他自身利益一致时,他可以为你冲锋陷阵,当他自身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便要与你决裂。陈炯明现在已经蜕化成了新军阀。”

    孙中山颇有感触地说:“是的,是的。必要时联合地方军阀是可以的,但绝不能完全依靠一派军阀去打倒另一派军阀,或者培养象陈炯明这样的新军阀去打老军阀……”

    在陈、孙二人谈话过程中,杨明斋不停地小声给马林翻译。听到这里,马林立刻通过杨明斋翻译说:“孙先生说的很对。以往中国的革命,过于借重军阀之力,因而常导致失败,国民党必须建立一支象苏联红军那样的,真正为国家革命奋斗的军队,也就是说,应当建立一支党军。但要建立一支军队,还必须首先办好一个军官学校。”

    孙中山说:“马林先生所言极是,但要办到这些,首先的首先是必须有一块稳固的地盘,可这偏偏是我现在所没有的。”

    “先生现在虽然没有,但不要多久就会有的。据我所知,孙先生正在筹备收复广州的事宜,但不知先生是否需要我做点什么?”马林眨了眨他那双蓝眼睛说。

    孙中山笑了笑说:“马林先生的情报来的可真快!不瞒诸位,我眼下最需要的,那就是援助了。如果能得到贵国的援助,那我国三民主义的实现就有了指望!”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血染的足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血染的足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血染的足迹》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