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 第45节 张申府给黄埔荐教官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血染的足迹分卷 第45节 张申府给黄埔荐教官
(88106 www.88106.info)    第45节  张申府给黄埔荐教官

    会客室的沙发上坐着一位西装革履的年轻人,他一见毛润之进来,马上站起来说:“润之,还认识我吗?”

    毛润之端祥了一会儿,立刻上前紧紧握住来人的手说:“啊呀,是申府呀,好几年不见,你好精神啊!如果在大街上碰上,我肯定不敢认你!什么时候从苏联回来?”

    来人姓张,名崧年,字申府,河北献县人氏。北大毕业后,曾在在北大图书馆与毛润之共过事。民国九年,赴法国担任里昂大学中国学院教授,并在那里建立了中国GCD旅欧支部,在旅欧留学生中发展了周恩来、赵世炎、朱德等一批ZG党员。今年经苏联回国时,因党的工作需要,在莫斯科停留了几个月。

    张申府摇了摇毛润之的手说:“我昨天才到上海,今天就来向你报到,不算晚吧!”

    “好,好!我们坐下说。你来信说蒋介石邀请你去陆军军官学校任职。蒋介石这个人是很不好结交的,你们是怎么相识的?”

    “说来也巧。我在苏联期间,住在赵世炎处,正好这时蒋介石和张太雷在苏联考察,赵世炎将我介绍给了蒋介石。我们交谈过几次,还算谈得来。蒋介石可能因此相中了我。”张申府回答说。

    “蒋介石知道你的身份吗?”

    “知道。对了,蒋介石还让我推荐一些优秀的欧洲留学生给他。不知中央是否同意?”

    “蒋介石这个人疑心很大,不愿让其他人插手军官学校,既然他让你推荐,你就多推荐一些我们的同志给他。你有人选吗?”

    “有,不过中央如果还有人选的话,我可以多推荐几个。”

    “我这里有一个武昌中华大学的毕业生,叫恽代英,虽然没有留过洋,但很有才华……”

    一条珠江弯弯曲曲地从广州流过,时分时合,在这个城市里分割出了很多小岛,长洲岛就是其中的一个。民国初年,曾在这个岛上建了一座陆军小学和一座水师学堂,孙中山计划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设在这两座校舍里。因为军校的校名太长,叫起来不便,大家就称它为“黄埔军校”。为什么叫“黄埔军校”呢,因为长洲岛隶属于广州市黄埔区。那“黄埔”这个地名有没有来历呢?有。珠江边上有一个古渡口叫“凤浦”,当时“凤浦”又称“凰洲”,据说远古时曾有凤凰来栖,故得这两个通用的地名。广州在唐代已是世界闻名的通商口岸,滔滔的珠江水不知迎来又送走了多少外国商船,两岸的码头上也说不清留下了多少外国水手的足迹。据说外国水手老是把“凤浦”“凰洲”两个地名记乱,常常称这里为“凰浦”。随着岁月的流失,“凰浦”又演变成了“黄埔”。

    因黄埔军校还在筹备阶段,来来往往过江很不方便,为便于筹办事项,军校在广州市区设有筹备处。蒋介石正在筹备处里自己的住所与一名军官交谈。只听蒋介石抄着浓重的宁波口音说:“茂如啊,我请你来担任黄埔军校的教育长,并兼任教授部主任,你愿不愿屈就?”

    蒋介石面前的这位军官,姓王,名柏龄,字茂如,江苏江都人氏。在保定速成学堂就与蒋介石是同学,之后同往日本留学,并同时加入同盟会,还结为拜把兄弟。王柏龄毕业后在日军中实习,辛亥革命时回国。辛亥革命后再往日本,进入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民国四年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次年在云南讲武学堂担任炮科科长。现在蒋介石刚一出任黄埔军校校长,就把他请来担任教育长兼教授部主任,足见对他这个拜把兄弟的器重。

    王柏龄说:“谢谢仁兄高抬!我只是不理解,我们的国民革命与苏俄的革命根本不是一回事,孙总理为什么要联合苏俄?”

    蒋介石笑了笑说:“仁兄说的没错,俄国人的主义是与孙总理的主义有些距离,但他们的钞票和枪炮可是我们所需要的。更何况俄国人在军事上确有一套,他们想尽义务,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难道苏俄帮我中国,就没有别的企图吗?”

    “我们联合苏俄是为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完全建立在以平等待我民族之意义上的。若苏俄一旦不以平等待我,一样压迫我们的时候,我们也同样会反对他们的。我们现在先不讨论这些,眼下我只管军校的事。”

    “不知仁兄打算效仿日本军校,还是——”

    “这座军校是苏联帮助办的,自然得按苏联军校模式设置。校本部之下,分设政治、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六部。教授部由茂如兄执掌,传贤兄为政治部主任,让敬之兄来担任总教官!”

    王柏龄道:“听说何应钦遭遇不测,他现在何处?”

    何应钦,字敬之,贵州兴义人氏。他比蒋、王晚一年进入日本振武学堂,不久便加入了同盟会,同时也与蒋介石拜了把子。他与王柏龄的经历差不多,也曾两次到日本留学。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后,与黔军总司令王文华之妹王文湘结婚。因他大舅哥的关系,何应钦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先后出任贵州讲武学校校长、省会警察厅厅长、全省警务处处长、第五混成旅旅长等要职。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他的大舅哥被仇家刺杀身亡,他也同样遭到追杀。

    蒋介石说:“他在出逃中受伤,但伤势还不算重,现在上海养伤。我已给他下了聘书,他回信说会尽快赴任。”

    “喔,那就好!对了,中正兄!我在云南讲武学堂有一个学生很出色,是个人才,你能否也给他安排个位子!”

    “他叫什么?哪里人?什么出身?”

    “他叫叶剑英,广东梅县人,19岁中学毕业后随父亲下南洋,第二年回国,进入云南讲武堂学习并由我介绍加入了本党。在讲武堂毕业后,参加了孙先生组织的驱逐桂系军阀之役。第二年10月,随孙先生出巡广西。陈炯明叛变后,他曾率海军陆战队护卫孙先生脱险。尔后,前往福建任东路讨贼军第八旅参谋长,随军入粤讨伐陈炯明。现任粤军第二师参谋长。这个年轻人有文才、有胆识、有谋略,不可小觑!”

    “这个人,我早有耳闻,但未曾见过面。既然茂如兄这样推崇他,就让他给你当下手,做教授部副主任吧!”

    “谢谢仁兄信任!”

    正说着,副官递上来一张名刺说:“这个人求见!”

    蒋介石看了看名刺说:“啊,是申府兄来了!请他在会客室少候,我马上就到!”

    王柏龄问:“申府是谁?”

    蒋介石呵呵笑了一声说:“一个曾在法国当过教授的共党分子!”

    “难道中正兄也让这个共党分子来当教官?”

    “正是。”

    “中正兄可要当心啊,GCD终究会成为我们的敌人!”

    “茂如兄所言极是。可目前是国共合作,谁与GCD走的近,谁就平步青云!就说汪兆铭吧,这个刺杀清朝摄政王未遂,又投靠袁石凯的小人,就因为支持联俄联共,居然在‘一全大会’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宣传部长,孙先生还内定让他担任国民ZF主席。可我呢,曾经为孙先生赴汤蹈火,只当了个军事委员会的委员。要不是我能打仗,恐怕连这个位置都捞不着!所以呀,GCD就是一颗炸弹,现在也得抱在怀里暖着。这是政治!”

    “中正兄现在也热心政治啦!”

    “不热心行吗!国家的所有工作都是为政治服务的!”

    “中正兄可得当心啊,不要让GCD把我们都吃了!”

    “茂如兄尽管放心,我靠近共党,只是权益之计!”

    “那好,中正兄政务繁忙,我告辞了!”

    “好,好!”

    蒋介石一推开会客室的门就大声说:“实在抱歉,让申府兄久等了!”

    张申府起身说道:“中正兄军务繁忙,没关系,没关系!”

    “申府兄何时回的国,今晚我要为你接风洗尘!”

    “不敢当,不敢当!这次能到军校供职,全靠仁兄青睐!”

    “说这话就见外了!申府兄在苏联的热情招待,我可是时时不敢忘怀!不像张太雷,事事与我作对!”

    “这可能是性格的关系。再说,现在是国共合作,一切都应服从大局!”

    “仁兄说的极是!我喜欢与您这样的人共事!怎么样,我也介绍您加入本党吧,就和贵党的很多同志一样!”

    “不瞒仁兄,本人对我党党员加入贵党,持保留意见。我的原则是‘只合作,不跨党’,还望仁兄见凉!”

    “好,好!我就欣赏仁兄的个性!希望我们以后合作愉快!”

    “但不知中正兄让我来讲什么课?”

    “申府兄的专长是哲学,您就去做政治部副主任吧!现在虽然确定戴季陶为政治部主任,但他还是本党中央宣传部的副部长,事情比较多,只是挂个名,仁兄负实际责任。就是在名义上让仁兄受委曲了!”

    “什么委曲不委曲,我来军校一是因中正兄的错爱,二是因国共合作的缘故,不是为了做官才来的!对了,仁兄让我推荐优秀学子,我认真挑选了15人。这是他们的基本情况,您先看看,合适的就聘用,不合适的不勉强……”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血染的足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血染的足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血染的足迹》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