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 第47节 济贫汉董必武解囊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血染的足迹分卷 第47节 济贫汉董必武解囊
(88106 www.88106.info)    第47节  济贫汉董必武解囊

    其他代表见贺忠汉要和张国焘动武,立刻上前阻止,连拉带劝,才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因是在异国他乡,张国焘一时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先忍下这口气,会后又在苏联考察了近七个月时间。回国后,张国焘立即向陈独秀告状,终于以目无组织的名义将贺忠汉开除团籍。

    贺忠汉并未因此而气馁,他觉得开除团籍有什么关系,自己照样革命。他通过亲友和同学借了一些债,创办了一个“先锋通讯社”,出版了一份《先锋报》。可是屋漏偏逢连阴雨,没过多久,他的“先锋通讯社”便被警察厅查封了,法庭几乎每天都在传讯他。现在的他,债台高筑,官司缠身,为了生计,他连一件旧棉袄都送进了当铺。想到自己屡屡碰壁,壮志难酬,不禁潸然泪下。朦胧中,他看见报纸上有一行大字标题《董必武引导青年正确认识世界》,这不是他采写的文章嘛!

    “哎哟!”他拍拍脑袋,自言自语地说,“我怎么将这位老先生给忘了,何不去找他碰碰运气呢?”

    他凭记忆,七拐八弯,总算摸到了董必武的住处并敲开了门。

    董必武看到站在门外的贺忠汉,抄着双手,身子瑟缩着,面颊冻得通红通红的。心疼地说:“快请进屋!快请进屋!”

    董必武给贺忠汉泡了一杯热茶,温和地说:“君山啊,近来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竟然如此落魄?”

    贺忠汉动情地喊了一声“董先生!”便泪流满面,讲不下去了。

    董必武拍了拍贺忠汉的肩膀说:“君山,坚强些,慢慢说!”

    贺忠汉擦了擦泪,控制了一下情绪,这才历数了自己去苏联之后的遭遇。

    董必武感叹道:“这个张国焘,还这么气盛!不过,团籍开除了也不当紧,只要你真心革命,还可以再加入嘛!从今天开始,你就改名叫贺衷寒,再申请加入‘青年团’行不行?”

    贺忠汉高兴地说:“行!”

    “你打算今后干什么?”

    “我还想办通讯社!”

    “一个青年学子创办通讯社不容易啊!革命是需要文武两条战线的,但笔杆子只能唤起民众,说它能横扫千军,那是一种浪漫的说法。俗语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要打倒军阀,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归根到底还要靠军队,要靠武装。你在苏俄考察有半年多时间吧?俄国十月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的武装革命。我们中国的辛亥革命不也是武装起义吗?光用笔杆子写文章,能把北洋ZF骂得一塌糊涂,批得体无完肤,但北洋ZF绝不会因此而把政权交出来!”

    “先生所言极是,但我目前究竟该如何办呢?”贺衷寒恳切地问道。

    “国民革命不仅需要文化运动、工人运动,更需要军人运动。孙中山先生提出‘以俄为师’,现正在广州的长洲岛上筹办陆军军官学校,指示在各省的中央执行委员秘密招收新生,你是个有为青年,何不去报考呢?”

    “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招生的事,我也听说过,但我的志向、长处在文。先生,你能不能介绍我去孙中山先生的宣传部门干点差事?”贺衷寒显得有点无奈,小心翼翼地提出了这个请求。

    “现在广州已聚集了许多像你这样的热血青年。可以预料,这所军校在不久的时间内,必将造就出一批精英。”

    “我可是对军事一窍不通啊!”

    “凡事皆学而知之,哪有生而知之?何况军校课程设计是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凭你的基础,大可不必担心学业。”

    “可已经错过了上海的考期了!”

    “没关系,我可以把你的情况介绍给廖仲恺。”

    “那就太好了!”贺忠汉转忧为喜。

    董必武一挥而就写好一封信,交给贺忠汉,嘱咐道:“你直接到军校筹备处找廖仲恺或者邓演达。”

    贺忠汉接过信似有难言之隐。董必武望望一向心高气傲的贺衷寒说:“君山,还有何事?你尽管说。”

    “我,我……”一向有铁嘴之称的贺忠汉这时却语塞了,且声音低微、颤抖。

    董必武心里一下子有数了,便进内室,不一会手捧10块光洋走出来:“君山,这是给你的盘缠,你明天就启程,早些到穗,以防夜长梦多……”

    设在广州市越秀山下的“广东高等师范学校”,这几天一下子热闹起来了。根据毛润之初试统计,全国有1200多名青年学子报考,黄埔军校根本容纳不下,只好将复试的地点放在这里。现在这1200多名考生已从全国各地聚集到这里,进进出出几乎都是这些前来参加黄埔军校复试的年轻人。按照黄埔军校现有的师资和校舍,只能招收400余名学生,这就是说报考和录取的比例是3﹕1,所以复试特别严格。首先是资格审查,按照黄埔军校《招生简章》第5条的规定,要进行身高、肺活量、视力、听力、体重等项的检查,军校考试委员会把身高放在了体检的第一位。

    早饭15分钟后,体检开始了。教授部主任王柏龄让考生排成一队,首先把身高不足1米60的考生一个一个从队伍里拉了出来,并且毫不客气地说:“你们根本不是当兵的材料,请回吧!”这也就是说,这些青年被取消了复试资格,他们一个个颓丧地离开了校园,可是有一个考生却蹲在地上大哭起来。

    他叫胡宗南,字寿山,浙江安吉人。8岁入私塾,13岁进高等小学,17岁时考入吴兴中学。中学毕业后,父亲硬逼他与不相爱的女子成婚,遂决然离家出走,报考了军校。经过初试,来到广州,可是还没有进总复试的考场就被刷了下来。他看着教官那张严肃的脸,没有一点通融的余地,再想到自己有家不能回,他越哭越伤心。可他举目无亲,没有一个朋友或熟悉的人来帮忙。哭了一会儿后,胡宗南突然停止了哭泣,并站起来慷慨陈词,责问把他拎出来的考官叶剑英:“你凭什么不让我参加国民革命?革命是每个年轻人的义务!个子矮怎么了?拿破仑的个子也不高,同样驰骋疆场!校总理孙中山先生的个子也只有1.68米,校党代表廖仲恺先生更矮嘛!国民革命怎能以相貌取人呢?”

    叶剑英见状惊得目瞪口呆,可胡宗南的嗓门却越来越大,他大喊道:“孙中山先生的主张为什么得不到实现,就是因为你们这些人让许多热血青年报国无门!”

    操场上这么大的动静,惊动了房间里的廖仲恺。廖仲恺出门一看,立刻乐了,他也对胡宗南大声说道:“这位同学,你到我房间里来一下!”然后转身回到房间内,写了一张字条交给胡宗南。只见上面写道:

    “国民革命,急需大批人才。只要成绩好,身体健康,个子矮一点也可以录取。”

    胡宗南看了纸条,立刻给廖仲恺鞠躬致谢。廖仲恺说声“免了”正要往回走,忽听门口传来吵闹声,就对叶剑英说:“你去看看怎么回事!”

    叶剑英马上立正道:“是!”转身向门口跑去。

    叶剑英来到门口,一问才知这十几个青年是从陕西前来报考军校的,门卫说报到的日期已过,不让其进门,因而吵了起来。

    叶剑英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说:“报名的日期的确已过。再说,你们在来的路上也可能看到了,已经有不少人被退了回去。你再看看操场上的这些人,还要被刷掉半数以上。实在抱歉,你们请回吧!”

    领头的年轻人哀求道:“我们这些人本来已到北京,准备报考北京大学,因从《新青年》上得知孙先生办的军校招生,就想参加革命军,才辗转来到广州。长官,您就通融通融吧!”

    叶剑英和蔼地说:“很抱歉,不是我不通融,就是通融了也没用。你们如果实在想报考军校,那就等下期吧!”

    那青年问:“下期啥时候招生?”

    叶剑英回答:“可能得半年以后。”

    另一个青年拉了拉那个领头青年的衣衫说:“揆要,不要再求他了,我们另想办法!”说完拉上那个叫揆要的青年要走。

    揆要问:“我们在这里人生地不熟,还能想出什么办法?”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血染的足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血染的足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血染的足迹》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