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节 斗奸商杜聿明使计 第49节 志向相同异姓兄弟共作弊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血染的足迹第48节 斗奸商杜聿明使计 第49节 志向相同异姓兄弟共作弊
(88106 www.88106.info)    第49节  志向相同异姓兄弟共作弊

    原来,这青年叫郑洞国,表字桂庭,湖南石门人。当时正在长沙商业专门学校读书,听说孙中山先生要在广州创办军官学校的消息,在经商还是从武这个问题上拿不定主意。犹豫了一段时日后,决定去找在长沙工业专科学校读书的表哥王尔琢商议,谁知王尔琢已经来广州报考黄埔了。他从小就崇拜表哥,觉得表哥的选择总是对的,于是也就追到了广州。可是已经错过了报名日期,第二天就要考试了,郑洞国急得团团转,王尔琢也一筹莫展。与王尔琢同住一室的黄鳌从外面回来得知这一情况,却仰头大笑说:“哈哈!苍天有眼,善恶有报哇!”

    王尔琢恼怒地说:“我说黄兄,我们两个心急如焚,你却幸灾乐祸。你们两个素不相识,你知道他做过什么恶!”

    这黄鳌又呵呵笑了两声说:“王兄误会了,我不是说他做过什么恶,而是说他上一辈子不知行了什么善,竟然让我来报答他!”

    “难道黄兄有什么办法!”王尔琢一脸的不解。

    “我因家中有事,晚来了两日,堂兄怕我误了日期,先替我报了到。我到了广州,不知情又去报了名,这样一来报到册上就有两个黄鳌。郑兄如果真想报考,就用我黄鳌的名字……”

    郑洞国讲到这里不好意思再讲了。

    蒋介石听了笑道:“于是,你就把你的姓给卖了!”

    郑洞国几乎将头垂到了怀里。

    蒋介石又笑了笑说:“好了,念你一片报国之情,就不追究你了。但你必须给我好好学!”

    郑洞国立刻向蒋介石行了个不标准的军礼:“是!”

    6月16日是黄埔军校正式开学的日子,军校要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为什么选择这一天举办“开学典礼”呢?因为两年前的今天,陈炯明率部叛变,将孙中山赶出了总统府。孙中山选择这个日子作为黄埔军校的正式开学日,是要人们记住这个沉痛的教训。

    其实军校的教官、学员早已入住学校,他们上的第一节课是教官给每个学员发了一张表格,让他们认真填写,集体加入国民党。这些学员中有不少已经加入了共产党,他们没有想到加入国民党竟这么简单,完全没有加入共产党需要二人以上介绍、审查、考验等等程序。因为他们事先接到过组织指示,都愉快地填了表,也就具备了两党党籍。接下来是接受正规的军事操练,虽然枯燥、乏味又疲劳,但由于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古训在激励着他们,个个都像小老虎一样,精力充沛。

    军校的校舍都经过了整修,说是整修,只不过是将破损的地方修复了一下,都还是原来的茅草房,倒是大门口的对联显示了军校的新精神: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清晨,学员和教官穿上了统一的服装:灰色的军装,坚挺的大檐帽,腰扎一条武装带,个个显得英姿勃发。他们整齐地排列在通往码头的道路两傍,迎接孙中山先生来军校出席“开学典礼”。

    七时许,永丰舰靠上了码头。孙中山和宋庆龄夫妇在苏联顾问鲍罗廷和大元帅府秘书长胡汉民等人的陪同下,缓缓从永丰舰走了下来。当孙先生的脚步刚一踏上长洲岛,蒋介石一声令下,军乐声和礼炮声一起响起。在雄壮的军乐声中,孙中山夫妇从行着军礼的学员队伍中间穿过,走进黄埔军校,巡视了讲堂和学生寝室,然后步入这所学校唯一的青砖瓦房——军校礼堂。他一进礼堂,立刻看到了主席台两侧悬挂在柱子上的青铜楹联,那是他题写的18个大字:穷理于事物始生之处;研几于心意初勃之时。

    当孙中山先生一行在主席台上坐下,教官和学员全部进入礼堂并落座之后,蒋介石立刻大声宣布:“开学典礼开始!”军乐队又一次奏响了黄埔军校校歌,学员们随着乐器大声唱道:“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做奋斗的先锋!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携着手,向前行,路不远,莫要惊。亲爱精诚,继续永守……”

    歌声落下之后,蒋介石又起立宣布:“现在请孙总理训话!”

    孙先生站起身,用他那特有的演说家的声调高声讲道:“同志们,同学们!今天创办这个学校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重新创造,要用这个学校为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有了这样好的骨干成为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如果没有好的革命军,中国的革命还是要失败的。所以今天在这里创设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建立革命军来挽救中国危亡。因此你们从今天起,便要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当孙中山正在军校开学典礼上侃侃而谈的时候,有一个基督教的传教士却来到了陆海军大元帅府,指名要见孙中山。卫士告诉他,孙先生外出未归,让他改日再来。这个传教士名叫马伯援,是受好友冯玉祥之托前来拜见孙中山的。

    冯玉祥,字焕章,祖籍安徽巢县。其父冯有茂,是淮军的一个小军官。冯玉祥十岁时,为了生计,冯父托朋友为其在兵营中补了个名额,以便领几两银子。第二年,冯即进入兵营当兵。父亲既是他的严父,又是他的长官。有一次,他在年长兵勇的纵恿和带领下,初次喝酒、赌博,即受到父亲的严厉指责。由于能得到父亲的指教与管束,冯玉祥很快便习惯了兵营生活和各种规矩。

    冯玉祥当兵前曾受过两年多的私塾教育,当兵后,又在营中一个比他多读几年书的兵哥哥的指导下,学了一些文化知识,能够粗通文墨。他在闲暇时,读过《封神榜》、《施公案》、《三国演义》等小说。书中那些除邪扶正、杀富济贫的精神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期间,他所在的部队溃逃,他在保定城东的一个朋友家里躲了几天。亲眼看到外国兵专门抓五、六十岁的老头抬东西,因为老头身体弱,抬重物时常常跌跤。这时,外国兵就在一旁鼓掌大笑。尤其是日本兵最惨无人道,经常拿百姓当靶子练射击,奸淫的事更是层出不穷。同胞们不堪忍受,有投河的,有跳城的。最悲惨的是一家十数口拴在一条绳子上一齐投井自尽……这些活生生的事实,使冯玉祥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民族的不幸,逐步形成了反帝爱国思想。他立志要强军、强国,除暴安良。

    立下大志的冯玉祥,觉得自己仅仅粗通文墨不行,还要多学知识。他为了能读书练字,特意买了一只箱子。一有空闲时间,就坐在地铺上,以箱当桌,埋头读书。除了文化知识外,他还刻苦学习军事知识,逐步掌握了有关战时军事指挥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战术,多次在军队举行的考试中名列第一。

    由于冯玉祥既精通军事理论又战功卓著,到民国三年,已成为第十六混成旅旅长。但后来因受孙中山影响,不满军阀混战,主张与革命军议和,曾几次被段祺瑞撤消旅长职务,但因冯玉祥带兵有方,一遇战事又不得不恢复原职。

    民国八年,冯玉祥领兵驻守常德时,曾经仗义教训过日本兵、商,给常常受气的中国人出过一口恶气。

    因常德是湘西重镇,为兵家必争之地。自北洋军阀执掌国家大权以后,南军北军不断在常德进行“拉锯”战,商家常遭到溃兵的抢掠。日本商户因此要求日本兵舰保护,许多商铺门前悬挂着日本国旗,街头张贴着日本兵舰保境安民的布告。冯玉祥进驻常德后,也贴出安民告示,声明确保全城工商业的安全,要求商户撤去日本国旗,撕毁日本布告。并同时去找日本兵舰舰长,宣布不许他们再有这种侵害中国主权的行为。为了维护治安,冯玉祥在城门口加派了岗哨,凡遇可疑的人经过,都要盘查。

    一天,几个日本水兵从南门进城,拒绝接受检查,并蛮横地打了守门士兵一巴掌,引起殴斗。结果,日兵三人受伤。为此,日本居留民会会长高桥新二和日本舰长来找冯玉祥交涉。冯玉祥针对日方蛮横无礼和无视中国主权的言论,予以严词驳斥。指出在这场冲突中,日本水兵先动手,中国士兵属自卫反击……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血染的足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血染的足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血染的足迹》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