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 陈赓义愤辞校长 第70节 贺龙恃勇收烈马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血染的足迹第69节 陈赓义愤辞校长 第70节 贺龙恃勇收烈马
(88106 www.88106.info)    第70节  贺龙恃勇收烈马

    就在蒋介石马不停蹄地从国民党机关清除GCD人的当口,一致听命于吴佩孚的湖南军阀赵恒惕被湘省民众逐出长沙。因湘军第二师师长唐生智在这之前,已在ZG的运作下倾向广东革命ZF,就被湘民推为代理省长。唐一上任就宣布接受广州革命ZF的领导。吴佩孚闻讯大为恼火,即命令孙建业部进攻湖南。唐生智力不能支,4月3日退出岳阳。北洋军长驱直入,24日攻入长沙。唐生智退守衡阳,求援于广州国民ZF。

    25日,吴佩孚任叶开鑫为湘军总司令兼湖南省省长,继续进攻唐部。唐部若再后退,即威胁到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的防线。军长李宗仁接报后,即派李明瑞师兼程前进,与吴佩孚追兵激战,使唐生智暂时稳住了阵脚。李宗仁因其部李明瑞师在湖南与叶开鑫部打得难解难分,即到广州向蒋介石请求增援。并提出,借援湘之名实行北伐。

    蒋介石想了想说:“你初到广州,不知道广州的复杂性。现在对北伐还没有做好准备,不可冒然用兵。”

    李宗仁见蒋不支持,就到处找中央要员游说。许多人不置可否,只得到第四军军长李济深支持。适逢国民党中央开政治会议,李宗仁在会上又提出北伐的问题,请中央速定大计,择日出兵。在大家默不作声时,李济深起身说道:

    “我支持李宗仁军长北伐的提议。为免第七军和湘省部队孤立无援,我愿将第四军驻琼州、高州的张发奎、陈铭枢两旅北调赴湘增援,现驻肇庆的叶挺独立团可以立即出发。戎机不可坐失,第七军已在浴血奋战,第四军也已准备牺牲,希望各位袍泽一致响应,共襄盛举!”

    二李的发言,入情入理,颇有鼓动性,很快为与会者接受。蒋介石见大家都同意北伐,就起身提出了自己关于北伐的主张和策略:

    “第一,联络北方冯玉祥的国民军,使其退守西北,保留固有之实力;第二,联络苏俄,以增进革命之势力;第三,派员联络川、黔,以牵制滇、鄂两军;第四,联合湘、赣,作攻守同盟之势,约其共同出兵之期限,以牵制吴军之南下;第五,联合孙传芳,使之中立,不为敌用;第六,两广决于三个月内,出兵北伐……”

    李宗仁听了蒋介石的主张,会后对李济深说:“你看蒋介石的主张,根本没有马上出兵的意思。战场形势瞬息万变,等到三个月后唐生智和我李明瑞师早被吴佩孚吃掉了。这可如何是好!”

    李济深说:“不管中央如何决定,我先令叶挺独立团按前定计划出兵。你我二人再找谭延闿、朱培德活动,我想中央不一定就按蒋介石的主张行事。”

    李宗仁听了,摇了摇头说:“我就想不明白,蒋介石叫喊北伐比谁都早,可真到该北伐的时候了,为什么又不着急了呢?”

    “是啊,蒋介石这人真让人捉摸不透!”

    “是不是他觉得自己只是军委主席,没有实际军权啊?”

    “对,对,有可能!”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去征求一下谭延闿、朱培德意见,为实现早日北伐,就推举蒋介石来担任国民革命军的总司令。你看如何?”

    “行,行!”

    经过二李的活动,谭、朱二人也同意蒋介石出任总司令。可当二李和谭延闿到蒋介石官邸劝他担任总司令时,蒋介石却装腔作势地说:“不行,不行,我哪能当得了这个总司令呢!谭公德高望重,还是由谭公来当这个总司令吧。”

    谭延闿说:“你就别推辞了,就这样定了。明天,我以国民ZF代理主席的身份,任命你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蒋介石戴上了总司令的帽子,手握军事大权之后,顿时活跃起来,当天下午就召开干部会议,组织成立总司令部。总司令部下设参谋、政治等部。由李济深任参谋长,白崇禧副之;邓演达任总政治部主任,郭沫若副之。

    白崇禧,字健生,广西桂林人。辛亥革命前,从广西省立初级师范学校毕业,民国一年,入武昌第二陆军预备学校学习。民国三年毕业后,又入当时中国军界最高学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民国十二年,曾被孙中山任命为广西讨贼军参谋长,后一致在桂军与李宗仁共事。因他在军中的卓越才能,素有“小诸葛”之称。

    郭沫若,四川乐山人,民国三年留学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学医。虽是学医,但却热衷于写诗。六七年后,出版了一本冠名为《女神》的新诗集,从而成为中国新诗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民国十一年,又与郁达夫等人在上海成立文学学社——创造社。之后,他即与鲁迅、胡适等人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旗手。鉴于郭沫若在文化界的影响,蒋介石便把他拉到了自己的旗下。

    7月1日,蒋介石发布了北伐动员令,9日在广州东校场举行总司令就职典礼和北伐誓师大会。党政军要员及5万多军民参加大会,由谭延闿授印,张静江授旗。之后,蒋介石发表了就职演说:

    “现在北洋军阀与帝国主义者已来重重包围我们,压迫我们了,如果国民革命的势力不集中统一起来,一定不能冲破此种包围,解除此种压迫。所以本总司令不敢推辞重大责任,只有竭尽个人的天职,担负起来,把生命交给党,交给国民ZF,交给国民革命军各位将士。自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昱日,蒋介石又发表了《告将士书》、《告广东人民书》、《告海外侨胞书》,宣告了北伐战争的正式开始。并宣布了参加北伐的军事主官:第一军军长何应钦,第二军军长鲁涤平,第三军军长朱培德,第四军军长李济深,第五军军长李福林,第六军军长程潜,第七军军长李宗仁,第八军军长唐生智并兼任前敌总指挥。

    蒋介石正在向第四军签署命令:陈铭枢、张发奎两师,即日自琼州、高州出发,迅速援湘……

    副官进来报告:“报告总司令,原建国川军贺龙之师的参谋长刘达伍求见!”

    蒋介石听了,不免一惊:“贺龙?我已经把他的总司令杀了,他又来干什么?”

    蒋介石的副官回答说:“据刘达伍讲,贺龙请求参加北伐!”

    蒋介石听了,想了想说:“哦,我想起来了。据查,熊克武奉胡汉民之命叛变时,曾令贺龙随军入粤,但他却没有服从。这个贺龙,还算识时务……”

    贺龙,原名文常,字云卿,乳名常伢,湖南桑植人。从小习武,智勇过人。12岁那年,桑植县官府有一个领班,骑马过街,不管人或货摊,随意乱撞。贺文常愤然喊道:“有种的朝老子来撞!”

    那领班真的向他撞来,贺文常上去便打。因为街上全是姓贺的,见文常一上手,贺秦封、贺锦斋等哥哥弟弟全都帮忙。不到半点钟功夫,领班便被打得头破血流,落荒而逃。

    贺文常14岁就干起了赶骡马运货的“骡子客”。一次,他随着众骡子客赶着一群骡马来到四川东部的黔江县。这里是西南数省买卖骡马的大集市,各路客商云集,三教九流汇合,热闹非凡。贺文常也与众骡子客到集市相马,如果价钱合适,买几匹贩到湖南、湖北赚些钱。

    这天,一个云南的马客赶来了一匹烈马。此马浑身墨黑,极为神骏,一看便知是一匹好马。但它野性未改,异常暴躁,众人多不敢碰它。这匹马吸引了许多马客围观,贺文常也来了,而且挤到了最前面。

    云南客想借此炫耀一下他这匹马,扫了众人一眼,看见了稚气尚存的贺文常,便想跟他开个玩笑。他走到文常面前微笑着说:“要是你小哥敢骑我这匹马跑上一圈儿,这匹马就奉送给你,分文不取。怎么样?敢不敢?”

    贺文常心想,他这是瞧不起我。哼,老子就骑给你看看。于是对云南客说:“大叔,说话算数?”

    “当然算数。不过,丑话说在前头,你要是想逞强,摔伤了,与我可不相干!”

    “那还用说!”文常严肃地点点头,从云南客手上接过马缰绳,纵身跃上马背。

    同来的伙伴十分为他担心,一个劲地喊:“常伢,算了,别逞能,这不是闹着玩的!”

    谁知,你越这么喊,他越要骑。他那股犟劲上来了,谁也拉不回来。文常刚跨上马背,那马便长嘶一声,前蹄突然腾空。这马没有鞍子,文常只得紧紧抓住缰绳,两腿夹紧马肚子,死死地贴在马背上。一会儿,那马的前蹄落下,后蹄又猛烈地踢蹬起来。很显然,那马不愿意生人骑它,要用一切办法把他甩下来。

    好一个贺文常,小小的身体伏在马背上,任你怎么折腾,一动也不动,两腿反而越夹越紧。烈马无奈,长啸一声,冲开人群,狂奔起来。

    人们一看这匹烈马狂奔而去,不免为这个小骡子客担心。可是不一会儿,马又跑回来了,它浑身浸湿,喷着响鼻,老老实实停在一棵皂角树下。烈马被文常制服了,赢来一片喝彩声。

    云南客树起大拇指对贺文常说:“你真行,好本事!算你发财,马归你了。”

    文常很有礼貌地笑了笑说:“大叔,谢谢你!”

    云南客刚要走开,贺文常却喊住了他。从自己的褡裢里掏出一些银元,递到云南客跟前说:“大叔,这点钱是不够买这匹马的,不过我只有这么多钱,就算我送给你的一点盘缠吧。”

    云南客没有想到,这个小骡子客竟不愿意占便宜。他激动地拍了拍文常的肩膀。

    从此,贺文常的仗义豪爽便在骡子客中传开了,很多人都乐意同他交朋友,这对文常闯荡江湖帮助很大。

    民国二年,19岁的贺文常参加了中华革命党。之后,响应孙中山武力“讨袁”号召,积极筹划组织武装。搞武装就得有枪,但到哪儿搞枪呢?他想起了赶骡马运货经常路过的芭茅溪那个盐税局的卡子。要是把这个凶狠盘剥过往客商的卡子给端了,既可以夺枪武装自己,又能够为民除害,扩大声势。于是,他约了18名青年,带了两把砍刀,三把菜刀,一支火枪和若干匕首,连夜赶往芭茅溪。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血染的足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血染的足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血染的足迹》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