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 宋庆龄坚决反蒋 第130节 决策英明捷报传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血染的足迹第92节 宋庆龄坚决反蒋 第130节 决策英明捷报传
(88106 www.88106.info)    大军压境,加上此前“左”倾盲动政策的破坏,朱玉阶所部在湘南应付敌人已缺乏坚固的基础。陈毅同在耒阳的朱玉阶交换了意见,并与湘南党政负责人商议后,决定退出湘南。

    4月上旬,朱玉阶率其第一师主力和部分农军由耒阳经安仁、茶陵向酃县(炎陵)进发。在毛润芝所率领的第一师第一团的接应下,摆脱了湘军的追击,而毛部第一团团长张子清却在阻击战中身负重伤。

    陈毅在撤退时遇到了一个难题:没有人愿意坚持原地斗争。原因是国民党军一到,土豪劣绅肯定会反攻倒算,这是其一;其二,因参加“反水”而被杀的人员家属和虽未受惩罚但仍对原县委不满的群众,都会成为对立面。因而,虽经陈毅反复说服动员,除坳上区委书记李杰愿意留下斗争外,绝大多数干部群众迫切要求随军转移。出发时,陈毅就带有第一师一部及湘南特委、郴州县委和农军共4000人。途中又不断有宜章、永兴等地的农军和当地群众汇集。等到进入资兴境内,队伍已剧增至近8000人。队伍庞大杂乱,既无协同行军的锻炼,又无统一的隶属关系,行进十分缓慢。尤其是这几个县的群众,挑担推车,拖儿带女,弃家跟随。他们都把自己的命运与共C党和工农革命军紧紧连结在一起,怎么劝说都不愿返乡。

    陈毅作为朱玉阶第一师的党代表,只能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支队伍的领导责任,从行军作战到吃、喝、拉、撒、睡都要一一过问。

    刚到资兴县城,就遇到方鼎英第十三军的一个团由永兴方向扑来。因第一师的那个正规营在前方开路,陈毅就指挥郴州农军第七师第三团迎击、断后。

    团长蒙九龄指挥队伍在城郊老虎寨以大刀梭标为主要武器,给敌人以阻击杀伤后,退入城内,展开巷战。方军付出惨重代价后占领资兴城。农军七师三团英勇抗敌,仅老虎寨一仗即牺牲200多人,团长蒙九龄因多处负伤而捐躯。但他们却为整个队伍安全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

    当郴州农军七师三团完成掩护任务追赶大队时,敌军跟踪追击。幸好袁文才、何长工率领的井冈山的二团一个营赶到。方军见工农革命军援军来到,即缩回资兴城内。

    这支历尽艰难的队伍终于在资兴以东的彭公庙得到休整。陈毅又与何长工各叙别后遭遇。

    在这里,陈毅与湘南特委、各县县委及农军的负责人和袁文才、何长工举行了联席会议。会上,多数人赞成去井冈山,唯有湘南特委新任书记杨福涛等认为,既是湘南特委,就守土有责,共C党员应该不避艰险,在湘南与敌斗争。陈毅、何长工等人的意见是:既然已经到了湘赣边界,在形势极端不利的情况下,还是暂时转移到井冈山为好。但杨书记等人却坚持要把骨干分子带到衡阳坚持斗争,就此带上湘南百姓与部队分别。几天后,得到消息,与杨福涛一同去的七八十名同志,在安仁、耒阳边境为掩护群众转移而全部遇难。陈毅与何长工连连叹息。

    为给从湘南撤出的部队准备好驻地,袁文才、何长工率井冈山的第二团的一个营先期开向砻市。但这时的砻市,因大部队开往湘南,宁冈的靖卫团趁机占领,并已在这里驻扎近两个月。当他们得知袁文才又领大军开回,立刻闻风而逃。何长工即将朱玉阶、陈毅、王尔琢等领导人和司令部等机关安置在龙江书院,其余部队也都安置相应住所。

    毛润芝率领第一团在酃县击退国民党的追击部队后,又命第一团南进桂东、沙田,监视汝城之敌胡凤章部。当胡部出汝城企图袭击退却中的湘南农军时,润芝即率第一团袭击汝城,迫使胡部放弃原有企图返回汝城。润芝见“围魏救赵”目的达到,即率第一团开向砻市。何长工得到消息,亲率一个连前来迎接。

    润芝见到何长工,高兴说:“长工啊,把你的匣子枪借我用用!”

    何长工把枪交给毛润芝,并不解地问:“您是从来不摸枪的,现在又不打仗,要枪何用?”

    润芝将枪挎到身上并拍了拍,诙谐地说:“背上匣子枪,师长见军长!”

    何长工等人都被润芝逗笑了。

    朱玉阶以前没有同毛润芝见过面,当他听说毛润芝今天可率部返回砻市时,早早地拉着陈毅来到龙江书院外的操场上。

    今天的天气好晴朗,巍巍井冈山像被水洗刷过一般清新,太阳喜气洋洋地爬上半空,葱绿的稻田散发出清新的香气。毛润芝随着何长工健步向龙江书院走去。

    朱玉阶一见,连忙偕同陈毅到上前迎接。何长工轻声对毛润芝说:最前边的那位就是朱玉阶同志,紧随其后的是陈毅。润芝听了,微笑着向朱玉阶招手。

    朱玉阶和毛润芝都加快了脚步,两人都远远地把手伸了出来。很快,朱、毛这两双有力的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过了好一阵儿,润芝才带着祝贺的口吻说:“湘、粤两省的敌人都没有把你整倒,可见朱军长用兵不凡!”

    朱玉阶听了微微一笑,说:“我们能够顺利转移,也多亏你们的掩护呀!”

    润芝和玉阶谈了一阵,转身对何长工说:“两军会师,咱们得开一个热热闹闹的联欢大会。你负责准备……”

    砻市南面的一块草坪上,用门板和竹竿临时搭了一个主席台,主席台两边插满了标语牌,标语牌写着:“庆祝两支革命队伍胜利会师”“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等标语。草坪周围,红色的杜鹃花,绿色的稻田,清清的溪水,把会场映衬地更加和谐。一大早,除在四周防守的部队外,两方面队伍都集合在会场,砻市附近的人们也三五成群地向会场上涌来,把偌大一块草坪挤得满满的。

    当由党、政、军、工、农各界人员组成的主席团成员走上主席台时,大会司仪何长工大声宣布:鸣炮奏乐!

    话音刚落,挂在树枝上的一串串鞭炮便噼噼啪啪地响起来了。主席台前,上百名司号员一齐吹响了军号,嘹亮的号声在山谷间回荡绵延。

    号音停息,大会执行主席陈毅首先讲话:“今天是‘五四’纪念日,我们在这里召开大会,庆祝两支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现在请我们的朱军长讲话!”

    朱玉阶不等掌声落下就起身说:“我们党领导的两支革命武装的胜利会师,意味着中国革命发展到了新的起点。今天,我们大家都很高兴。可是,敌人却非常难过。那么就让敌人难过去吧,我们不能照顾他们的情绪,我们将来还要彻底消灭他们呢!我们这两支队伍一定会更加团结,保卫红色根据地,保护群众分田以后的利益。”

    朱玉阶的话音刚落,会场上立刻响起了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

    毛润芝接下来说:“两支革命队伍会师,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今后,我们不光要打仗,还要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目前,我们虽然在数量上和装备上还不如敌人,但我们有马列主义,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一定能打败他们。”说到这里,毛润芝风趣地一笑,“敌人即使有孙悟空的本事,我们也有办法对付他们,因为我们有如来佛的本事……”

    毛润芝讲完话,陈毅宣布部队的改编方案:

    经党的联席会议决定,将两个第一师以及湘南的农军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玉阶任军长,毛润芝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陈毅任政治部主任。共辖3个师:第十师师长由朱玉阶兼任,党代表宛希先。辖两个团:即由南昌起义军余部组成的第二十八团,由宜章农民军组成第二十九团;第十一师师长张子清(因其伤重未愈,暂由毛润芝兼任),党代表何挺颖。辖两个团:原井冈山第一团改称第三十一团,原井冈山第二团改称第三十二团;第十二师师长由陈毅兼任,党代表邓允庭。辖两个团:即由郴州、耒阳两县农军组成的第三十团,黄克诚所领导的永兴红色警卫团改称第三十三团……

    在陈毅宣布改编决定时,毛润芝与坐在身旁的王尔琢小声交谈,当他得知王尔琢是黄埔一期毕业生时,就问道:“你可认识蒋先云,他也是黄埔一期的。”

    王尔琢回答说:“认识。”

    “你知道他的下落吗?”

    “去年4月,他从北伐军司令部调到第十一军第二十六团,担任团长兼党代表。5月中旬,他在率部攻打河南临颖时,因身中数弹而牺牲。”

    毛润芝听了,神情立刻暗淡下来,再也没有言语。

    庆祝大会之后,接着召开了湘赣边界党的代表大会,会上选举产生了中共湘赣边界特委,毛润芝当选为书记,谭震林为副书记,朱玉阶、陈毅为常委。

    两大起义部队的会师使井冈山部队的人数剧增。井冈山原有两个团共1600多余人,朱、陈部两个团有2000多人,而湘南农军就多达8000多人。三股力量总共11800人。井冈山地区产粮不足,1万多人的军队,吃粮就成了头等难题。

    此时,部队中客观存在的矛盾也逐渐加剧。湘南农军有浓厚乡土观念,觉得井冈山条件太差,三十和三十三这两个团的人强烈要求回湘南。只有以宜章农军为主组成的二十九团,因党的组织较健全,情绪还算稳定。井冈山的农民说朱、毛的军队好,湘南农军纪律不好。袁文才、王佐部队也不愿留湘南农军。军委与湘南各县委协商,认为井冈山吃粮确有困难,决定三十团和三十三团回湘南;四军直辖4个团,取消师一级建制,陈毅改任第四军政治部主任。

    朱玉阶和毛润芝在井冈山会师的消息传到蒋介石耳朵之后,使他万分惊慌,但因北伐正在紧要关头不能分身,急忙电令朱培德集中江西留守部队合力“进剿”。

    朱培德接到电报,随即命令第二十七师长杨如轩率部进剿,杨如轩即令其第七十九团经永新开往拿山,第八十一团经遂川开往五斗江,向井冈山分进合击。

    毛润芝和朱玉阶看到第二十七师的两个团分散行动,心中暗喜,决定采取“集中兵力,歼敌一路”的作战方针。于是将第四军主力隐蔽集中到五斗江附近。当敌第八十一团从遂川向五斗江前进时,第四军指战员在朱、毛指挥下,突然向敌人发动袭击。将其大分消灭。当朱培德得到杨如轩的败讯,重新调集兵力准备在五斗江地区围歼第四军时,第四军又神秘地转移到了永新的拿山,击溃了第七十九团一个营,其余慌忙逃回吉安。第四军又乘胜攻占了永新城,成功地击破了朱培德的第二次“进剿”。

    第二十七师在五斗江和拿山遭到第四军的连续打击后,朱培德真切感到井冈山已经今非夕比,再不剿灭,他在江西的日子就难过了。于是,又令金汉鼎派出两个团,配合杨如轩的第二十七师,用5个团的兵力再一次向井冈山根据地“进剿”。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血染的足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血染的足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血染的足迹》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