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 宋庆龄坚决反蒋 第157节 冯玉祥沁泌之误失战机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血染的足迹第92节 宋庆龄坚决反蒋 第157节 冯玉祥沁泌之误失战机
(88106 www.88106.info)    听了冯玉祥的话,孙连仲忧心忡忡地说:“讨伐蒋介石,我们自己的实力不够,但看我们的联合战线里,孙殿英、刘镇华靠不住,阎锡山更靠不住。再说,西北境内的土匪也没有全平,现时还不宜发动大规模的战争。我认为,眼下除了伐阎而外,应以保境息民为主。”

    宋哲元也起身说道:“仿鲁(孙连仲字仿鲁)兄之言甚是,我们新败不久,元气未复,还需要一段时间休息整补。”

    其余将领听了都默不作声。

    冯玉祥看到大家都不赞成他的主张,就气愤地说:“你们都不愿干,我自己和阎锡山干,就剩我一支手枪,也要和蒋介石干到底!”

    众将领见主帅决心如此之大,只得表示服从,但内心却并未想通。会后,孙良诚悄悄对孙连仲说:“我看先生一点觉悟都没有,我们这几年来,一直受‘阎老西’的害,为什么还要和他一起干!”

    刘郁芬也对鹿钟麟说:“你的意见是对的,应先除去肘腋之患。如果与阎合作,即使打胜,也过不了长江。只要蒋退到江南凭险固守,我们和阎之间就会发生问题。到那时候,我们又将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地位。如果打败,就更不堪设想,甚至想求得退踞关中的局面亦不可能。”

    鹿钟麟深以为然,他叹了口气说:“但先生的决心已下,难以挽回……”

    蒋、冯、阎大战终于拉开了序幕,蒋方自称“国军”,以第一集团军为主力,连同杂牌军总数达70余万人;反蒋联军自称“中华民国军”,以晋军和西北军为主力,连同桂军及其他地方军,人数也与“国军”相当。其中晋军约20万人,西北军约30万人。

    蒋介石采取的是“先攻坚、后攻瑕”的方案。即沿陇海线主攻,沿平汉线助攻,在津浦线采取守势。打算先把河南境内反蒋联军中的冯军打垮,然后再攻山东境内的晋军。

    反蒋联军采取的作战计划为:冯玉祥率本部及晋军一部,负责河南境内的陇海、平汉两线作战,分别向徐州、武汉进攻;阎锡山率晋军主力,负责山东省内津浦、胶济两线作战,与冯部会攻徐州,沿津浦路直趋南京;石友三率其大部主攻津浦线上的济宁、兖州,以一部协同晋军会攻济南。

    国人皆知世间会有“阴差阳错”,谁知道还会有“沁泌之误”呢?但这个“误”,就在蒋冯阎大战之初发生了。

    阎锡山和冯玉祥在联席军事会议上决定,双方各派出一支精锐部队,在河南北部的沁阳会合,集中兵力,分进合击,聚歼驻扎在河南的“国军”。之所以将沁阳作为两军的集结地,是因为沁阳离山西较近,进可攻、退可守,非常有利。

    散会后,冯部的作战参谋很快就拟定了一份命令:“刘汝明,现命你部昼夜兼程,直插河南沁阳,与阎锡山部会师……”

    刘汝明接到军令,一查地图,十分惊讶。因为电报中写道:“……直插河南泌阳,与阎锡山部会师……”泌阳在河南南部,紧靠湖北。刘汝明心中疑惑道:“总部到底是怎么搞的,怎么会到泌阳与阎部会师?这可是靠近蒋介石势力范围的危险之地啊!”

    但因为冯玉祥治军颇严,一旦计划付诸实施,部下只有执行的份。刘氏因而不敢向总部询问,立即带领部队星夜兼程赶赴泌阳。

    读总需知,这泌阳与沁阳相距将近千里呐!

    再说阎锡山的那一部人马按预定时间赶到沁阳,左等右等,就是看不到冯部的影子。这支伍队因人数少,不敢单独作战,立即打电报询问冯玉祥。冯玉祥一查,刘汝明正在往泌阳急赶。而“国军”部队却已经在湖北集结,这里离泌阳很近,眼看这支部队就要被“国军”包饺子。冯玉祥大惊,急令该部迅速北撤。又经追查,始知是机要员在编码时,误将“沁”字编为“泌”码,就因为这一误,使部队南辕北辙。虽然这个机要员受到了军法处置,但想完成原定的作战计划已经来不及了。

    冯玉祥赶紧改变作战部署,令刘汝明部开往淅川、南召一带,监视南阳方面已声明拥护中央的杨虎城部,并牵制湖北方面的“国军”。

    李宗仁为配合冯军,挥师北上,迅速攻占了湖南岳阳。冯玉祥得到战报,即下令向平汉线蒋军发动全线进攻。激战两昼夜,“国军”不支,纷纷向漯河以南溃退。

    当李立三得知蒋冯阎开战的消息,立刻意识到发展工农革命的机会来了。恰巧这时他又接到共C国际发来的指示信,共C国际在信中针对中G近期重乡村轻城市的斗争方式,批评说:共C国际认为,中国共C党内存在着消极、妥协、动摇的倾向,如果中国共C党不用警觉的激烈的自我批评来对待这一切右倾的错误和动摇,来加以预防,则右倾会变得更加可怕和危险。

    此时,周翔宇去共C国际汇报工作去了,他李立三可不想背上这“右倾”的恶名。于是就以中央名义起草了一个《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案,交付中央政治局讨论。

    此间,因精通革命理论的蔡和森和瞿秋白也不在中央,总书记向中发只能依重于李立三,一切大事基本上都是李立三在拿主意。因而他的这个“决议案”一拿出来,没费多大周折就通过了。

    因在起草这个“决议案”的过程中,李立三的脑子又进了“水”,于是重新回到了他先前形成的“以城市为中心”的思维模式上,重新强调起:“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右倾观念。”

    中G中央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立刻制订出了以武汉为中心的全国总暴动和集中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冒险计划,重点是武汉暴动、南京暴动和上海总罢工,并要求各路红军“会师武汉,饥马长江”。

    李立三还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我们发现了妨害红军发展的两种障碍:一是苏维埃区域的保守观念,一是红军狭隘的游击战略。最明显的是四军的毛润芝同志,他有整个的路线,他的路线完全与中央不同。因此必须予以彻底的纠正……”

    共C党有个传统,就是每当中央政治局召开一次重大会议之后,都要派出一批特派员到全国去贯彻落实,这一次当然也不能例外。因此,涂振农作为中央特派员,来到红四军所在的江西瑞金。

    对于涂振农所传达的中央精神,尽管毛润芝和朱玉阶都表示怀疑,但因他们久居山区,对国内和国外的局势都不很了解,因而也无法对中央的分析发表不同意见。可中央“会师武汉,饥马长江”的口号却颇有鼓动性,使林彪等一些指挥员和地方干部倍受鼓舞。尤其是江西省行动委员会书记李文林,坚决拥护中央的进攻路线,力主把红军拉出去打,先取南昌、九江,再攻武汉。

    话说这个行动委员会,是根据李立三“党组织需要‘军事化’”的口号设立的,从中央到地方都有这个组织,隶属于同级党委,专门负责督导军事行动。

    这天晚上,赣西南苏维埃主席曾山设宴招待涂振农特派员和毛润芝、朱玉阶等人,曾山和李文林轮流向客人敬酒。本来就不甚饮酒的毛润芝,此时因中央精神闹的忧心忡忡,杯中之酒就更难下咽。但毛润芝有一长处,就是善于克制自己,如非留心就不易发现他的情绪变化。但细心的曾山,还是察觉到毛润芝表情的细微变化。宴会散时,他走近毛润芝,轻声说道:“润芝兄,我同你出去走走!”

    二人来到瑞金的大街上,曾山说道:“您的顾虑我清楚,一着不慎,全盘皆输。硬把弱小的红军拉出去与强敌对垒,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润芝叹了一口气说:“知我者,如柏(曾山字如柏)也!红军和苏区的危机,不是潜在的,而是显见的。李文林怎么就看不到呢?”

    “他呀,就知道坚决执行中央的指示,巴不得明天就打下南昌、九江,然后直驱武汉!”

    “不对,要说在中央主持工作的李立三,以及涂振农、林彪等人有这样的想法,我信。可李文林不是这样的人呀!他当独立二团团长时,为使队伍不受损失,他从来不与敌人明火执仗地硬干。怎么现在就变了呢!”

    “此一时彼一时也!他的脑子现在也发胀了,真以为可以‘饮马长江’呢!”

    “哼,饮马长江!恐怕不到长江,马就丢了!”

    曾山已大体知道毛润芝在想什么,于是,稍作思考即说道:“既然这样,不若先向南昌开进,待可变时再变。”

    “你的意思是……”

    “部队可以慢慢朝南昌移动,至于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停下来,就大有文章可做了。”

    毛润芝惊异地看着曾山说:“你的意思我晓得了。可我生性只与对手斗智,对待组织和自己的同志,向来是直来直去的!”

    “可你的直来直去,现在行不通呀,硬顶着不行,何不迂回一下呢?”

    “对,对!你比我聪明,这是迂回,不是斗智!”润芝说罢大笑起来。

    第二天,毛润芝根据中G中央指示,将红四军、红三军和前不久由红四军第三纵队与赣南地方武装合编而成的红十二军,整编为红军第一军团。朱玉阶任总指挥,毛润芝任总政治委员,朱云卿任参谋长。并成立了红一军团总前委,由毛润芝任书记。

    又经过5天的给养补充,朱、毛德即根据总前委作出的决议,向部队发出了以下命令:本军团为配合江西工农群众夺取九江、南昌以建设江西政权之任务,决定离开瑞金,经广昌、乐安,于10日内到达樟树镇……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血染的足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血染的足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血染的足迹》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