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 宋庆龄坚决反蒋 第161节 张云逸血战天河县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血染的足迹第92节 宋庆龄坚决反蒋 第161节 张云逸血战天河县
(88106 www.88106.info)    张云逸等邓岗说完,与邓希贤交换了一下意见,然后说道:“这样吧,我们先按中央的指示办,待行不通了再说。”

    因此,前委决定,将红七军4个纵队的战斗人员整编为第十九、二十两个师,随军部出征北进;只将原第三纵队的几十个年老体弱的战士编成一个特务连,留与韦拔群,并给他一个第二十一师的番号,让其在根据地发展、补充和坚持斗争。军一级的职务不变,龚鹤村任第十九师师长,李谦任第二十师师长,韦拔群任二十一师师长。这时,红八军因损失惨重,军长俞作豫牺牲,剩下的几百人,辗转来到右江,统一编入红七军主力部队。

    部队临行时,邓希贤和张云逸紧紧握住韦拔群的手,依依不舍,却也未曾料到,这竟是他们与韦拔群的最后诀别。这位与毛润芝和彭湃一同被列为早期农民运动三大领袖的韦拔群,在10个月后,将他的一腔热血洒在了这片热土之上。

    11月2日清晨,张云逸率领身着单衣的红七军,冒着初冬的寒风从河池出发了。

    由于李宗仁这时已将桂军主力从湖南撤回,并且与地方民团相配合,已经布下了全歼红七军的大“口袋”。当张云逸率红七军行至距柳州80余公里的天河县的四把时,白军(因国民党的军旗有“青天白日”党徽,人们称其白军)韩采凤师尾随紧追,杨腾辉师从宜山(宜州)赶到罗城一带阻截,已经形成合围之势。

    红、白两军从14日上午11时起交火,激战至15日下午5时,包围圈越来越小,而白军还在不断增兵。面对如此态势,龚鹤村急于冲破白军的包围,就亲自率领红十九师冲向敌阵,但因伤亡太大,只好撤回。

    张云逸反复观察白军阵地后发现,西北阵地敌军衣着复杂,有头扎巾带的,有赤膊上阵的,枪支也很杂乱,从而判断其为民团。于是,立刻命令道:“集中炮火向西北敌阵打击,打开突围缺口!”

    邓希贤亲自发令:“把李明瑞总指挥请来!”

    龚鹤村提醒道:“邓政委,炮弹不多,中央特派员特意关照要留着打柳州一仗。”

    “唉,都什么时候了!”邓希贤反驳道,“现在敌人三面合围,要置我于死地,多呆一刻钟就多伤亡一批人!炮弹打了可以再找,战士阵亡却难以补充呀!”

    李明瑞从前沿阵地赶来了。他观察了一会儿,就指导炮兵开炮。随着山崩地裂的轰鸣,西北山头冒起浓烈的烟火!民团乡丁没见过这样的大阵势,一个个吓得发呆。上峰说是围歼从柳州败退下来的残敌,谁知遇到了红军的正规部队,还有这种地动山摇的家伙!众乡丁舍弃了免租、赏田的诱惑,纷纷逃生保命。

    张云逸立刻率领大部队向天河进发,终于杀开了一条血路,撤向融水县的三防村。此战,红七军伤亡300余人。红七军虽然在三防村得到一个喘息的机会,但还是没有摆脱桂军的追击。

    张云逸只好又率领红七军在柳州、桂林西北的融水、融安、三江、龙胜一带与桂军厮杀,虽然打得英勇顽强,终因敌众我寡而节节失利,始终未能突破桂军的封锁线。并且由于部队不间断地在白区行军打仗,指战员们忍饥挨饿,受冷受冻,弄得十分疲乏。为了解决部队的给养和得到一个短时期的休整机会,张云逸经沉思熟虑,决定奔袭全州城。

    民国二十年的新年一过,红七军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全州县城。

    一个多月以来,由于红七军所面对是远远强过自己的桂军,因而,不仅没能接近柳州、桂林,而且伤亡、减员十分严重,不少卓有才干的指挥员都血染沙场。部队从河池出发时有7000余人,如今只剩了不足4000人,士气也因而受挫。并且部队的冬衣无着落,粮弹紧缺。

    中G南方局代表邓岗看到由他带来的中央指示,使红七军连连受损,觉得无颜再呆下去,就以回上海汇报工作为名,离开了红七军。一贯支持邓岗的红七军政治部主任陈豪人,更感到抬不起头来,邓岗离开之后,他也不辞而别。

    鉴于红七军面临的困难状况,邓希贤在全州召开了讨论红七军前途的前委会议。会上,张云逸和邓希贤分别从军事和政治上,总结了北上作战以来的经验教训。最后决定,彻底放弃攻打柳州、桂林和夺取广州的计划,在全州休整一段时间以后,向广东的小北江一带进军,在那里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根据地,并在适当时机向毛润芝、朱玉阶领导的中央革命根据地转移。

    冯玉祥看到“国军”溃退,知其主力不在豫南而在豫东,于是决定放弃在平汉线乘胜追击敌军,将平汉线兵力调向陇海线与蒋军主力决战。

    反蒋联军总参谋长刘骥劝说道:“平汉线的敌军多属杂牌军,不需太多兵力即可将其打败,并可争取其投降,将战线向南推进。还可以造成震动全局的声势,促使陇海东线的敌军分兵于平汉线。这样一来,整个战局将有利于我军。”

    但冯玉祥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增派吉鸿昌部协同孙良诚,从杞县方面给“国军”精锐陈诚师以迎头痛击。

    孙、吉两部英勇善战,陈部遭受重大损失。反蒋联军其他各部也同时出击,使“国军”全线动摇,迅速后撤才稳住阵脚。

    双方激战时,冯军郑大章骑兵部队于夜间急驰八十余里,奇袭了“国军”的归德飞机场。归德距商丘火车站仅15里。当时蒋介石正在这个火车站,仅有200多名卫兵护卫。

    可郑大章因消息不灵,不知蒋介石即在附近。只烧毁了“国军”飞机12架,俘虏了驾驶员及地勤人员50余名,随即飞驰而去。

    蒋介石得知这一消息,吓出了一身冷汗。遂根据战场局势,改变了战略:由攻坚改为攻瑕,在陇海线采取守势,将主攻方向转移到津浦线的晋军。计划先打败晋军,回头再集中兵力对付冯军。

    从南昌撤退之后,毛润芝、朱玉阶坚持从实际出发,灵活机动地使用兵力,不断改变进军方向,避强击虚,因而不仅避免了“左”倾冒险可能造成的损失,还使红军人数增长了近一倍。

    这时毛润芝获悉,红三军团已被迫撤出长沙,并在平江地区受到何键部的追击。于是,立刻命令红一军团向湘赣边境西进,策应红三军团。

    几日后,在万载得悉湘军追击红三军团的右路纵队四个团已突进到两省交界的浏阳文家市一带,和其他两路距离较远,态势较为孤立。毛润芝当机立断,当夜发出奔袭文家市的命令。

    第二日拂晓,红一军团主力在朱玉阶和毛润芝的指挥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入文家市内。占驻文家市的湘军正在四处打听彭德怀的去向,一听说“朱毛红军”已经打进文家市,惊得四处逃窜。战斗只进行了短短几个小时,这个纵队的3个团又1个营就被歼灭了,纵队司令戴斗垣被击毙。俘敌官兵1000多名,缴获枪支1500支(挺)。

    两日后红一、三军团在浏阳会师。

    当在上海的李立三得知,红一军团只是在南昌虚晃一枪,为纪念“南昌起义”三周年闹了点响动,就撤围北上;而第三军团虽然打下长沙,但紧接着又退了出去,只让他当了7天的湖南省苏维埃主席,还是名义上的。其实,李立三并没有看重这个湖南省的苏维埃主席,因为中央已经有计划,如果打下南昌、武汉或长沙,就在其中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到那时,在共和国当个主席或副主席也不是没有可能。可这个计划却一再落空,因而,心中很是不爽。但又不得不承认,这两个军团都得到了发展壮大,红一军团已达到18000余人,红三军团也达到17000人。于是又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将红一军团扩编为第一方面军,红三军团扩编为第三方面军。

    彭德怀向来不大赞成在兵员不足的情况下盲目扩编,认为那是虚张声势,搞空架子。不仅不能提高战斗力,反而会因增加了指挥层次而浪费干部,减弱战斗力。于是,当他接到中央的指示,即刻找到毛润芝,建议道:“老毛啊,眼前,两个军团加起来不过35000人,实无必要成立两个方面军。从战略角度看,我主张将三军团编入第一方面军建制,不再设立第三方面军。这样有利于统一指挥,有利于革命发展!”

    毛润芝对彭德怀这种不计名誉、地位,只重实际的作风极为赞赏,他拉住彭德怀的手说:“老彭啊,你能这样想,我很感动。不过,这是中央的精神,我们说了不算啊!”

    “你是中央委员,你就向中央建议一下吧!”彭德怀诚恳地说。

    毛润芝想了想说:“这样吧,咱们先开个一、三军团前委的联席会议,如果大家的意见一致,就给中央写个报告……”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血染的足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血染的足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血染的足迹》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