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 宋庆龄坚决反蒋 第163节 曾山拥护诱敌深入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血染的足迹第92节 宋庆龄坚决反蒋 第163节 曾山拥护诱敌深入
(88106 www.88106.info)    冯玉祥看了晋军大败的战报,深感不妙。为减轻“国军”在津浦线对晋军的压力,争取全局主动,他又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势,以徐州为目标,兵分七路勇猛进击。他认为只要攻取徐州,就能控制津浦、陇海两线,战略上就能处于有利地位。如能与晋军在徐州会师,即可乘胜南下,进攻南京,平汉线的杂牌军必受震动,整个战局将全面改观。因此,冯玉祥对这次总攻,决心很大,除平汉路置部分兵力对“国军”监视外,其余兵力全部投入了陇海线的攻势。

    冯玉祥坐镇博爱村指挥全局。冯军一连奋战七昼夜,“国军”岌岌可危。但因连日大雨不停,冯军官兵疲劳过甚,远离后方,给养又极困难,攻势受阻。当时,冯军官兵二、三日吃不到一顿热饭,而“国军”却占有交通便利、给养充足的有利条件。“天时”和“地利”都不利于冯军,而“人和”对冯军就更为不利。担任陇海线正面作战的晋军徐永昌部,配备兵力达3个军,且有十多个炮兵团,可是,在冯玉祥的总攻击令下达后,他们不仅未能与冯军的主力配合,反而暗暗撤退。致使冯军在大雨滂沱、遍地泽国之中,尽管付出重大代价也无法取胜。这样一来,岌岌可危的“国军”又获得了喘息的时间,在濒于全线动摇的形势下,转危为安。

    徐永昌的目的在于保存实力,但由于他釜底抽薪,冯军攻势失利,未能尽到支援津浦线上晋军的作用,致使济南失陷,晋军退到黄河以北。蒋介石随即将津浦线的大部分兵力转于河南战场。从此时开始,“国军”在全局处于主动地位。

    10月2日,红一军团行进到吉安郊外,毛润芝和朱玉阶向部队下达了“于四日拂晓总攻吉安城”的作战命令。命令刚刚送出,从中央开会回来的李文林,说中央还是要红一军团去攻打南昌。毛润芝很平静地说:“我们正在打吉安,你看队伍已经开上去了!”

    李文林见命令已经发出,也不好再说什么。

    10月4日拂晓,红一军团对吉安发起了猛烈攻势,很快便突破防线,进入吉安城内。

    红一团军占领吉安后,一方面军总前委和赣西南特委在城内举行十万人参加的军民庆祝大会,成立了以曾山为主席的江西省苏维埃Z府。吉安、峡江、安福等地的群众因而倍受鼓舞,纷纷报名参军,红一军团一下子增至3万余人。

    期间,红军在整理缴获的“国军”档案时,从中发现了两份重要文件。

    其中一份是通报蒋、冯、阎中原大战态势的。

    原来,“国军”占领济南后,蒋介石旋即赶到陇海线的商丘及平汉线的驻马店,部署全面进攻冯军的计划,并宣布赏格:先占领巩县、郑州、洛阳者,分别赏银20、50、100万元。

    这时,冯玉祥又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还幻想在晋军协助下,背水一战,挽回被动局势。当他得知阎已丧失继续作战的信心并表示不再作战后,令部队集中于郑州附近,准备孤军背水一战。

    但蒋介石已派主力分途绕到冯军后方,连克军事要点,截断了冯军退路。冯令部队退缩到郑州附近,正中了蒋介石的圈套。

    观望了几个月的张学良,目睹冯、阎败局已定,遂发出了支持“中央”的通电,并派兵入关。

    冯部骁将吉鸿昌向冯玉祥表示要效仿“三国”中的黄盖,向蒋投诚。随后,梁冠英也接受蒋方改编,开封随即失守。次日,“国军”逼近郑州,冯被迫率总部人员退到黄河以北的新乡。刘汝明等残部也纷纷渡过黄河,退入晋南。

    宋哲元原为陕西省主席。当宋调往河南作战时,冯玉祥令甘肃省主席刘郁芬代理陕西省主席。当战争失败后,宋准备退守陕西,但刘不愿将陕还给宋。宋哲元只好率部退守潼关。此时,蒋介石又制造谣言,挑拨冯、宋关系,使冯怀疑宋哲元已不可靠。

    宋为表白心迹而秘密离开部队,带领高级幕僚数人及手枪队300余人,潜行渡河到山西,因而潼关守备形同虚设。次日晨,杨虎城探知实情,率部西进,轻松占领潼关。潼关失守,西安即失去屏障,刘郁芬事先无守城准备,遂离开西安向山西逃遁,途中所部被杨虎城部缴械。稍后,杨虎城部又未发一弹进入西安。至此,冯系的后方基地完全丧失。

    当冯玉祥得知刘郁芬已放弃西安,他返回西北重整旗鼓的设想最终破灭,便与阎锡山联衔发出通电,声明“释权归田”。退入山西的张自忠、刘汝明等残部,被张学良改编为第二十九军,以宋哲元为军长。冯玉祥先是栖身于宋部驻地绛县,后又迁到汾阳县峪道河隐居。至此,冯玉祥二十多年苦心经营的西北军全部瓦解。

    根据中原战场急速变化的态势,毛润芝判断,蒋介石一旦完全腾出手来,势必要转移兵力,对湘赣闽粤这些红军控制区域(时称中央苏区)实施大举进攻。若红军主力继续远离根据地,不但无法攻取长沙、南昌等大城市,而且还将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因而,他主张红一军团应迅速北进与红三军团会合,然后,全军移师赣江东岸,向根据地中心退却,用“诱敌深入”之策,粉碎蒋介石即将采取的军事进攻。

    朱玉阶听从毛润芝的意见,即率红一军团移师北进,在新余地区与红三军团会合。紧接着在罗坊召开总前委会议,确定对敌之策。会上,毛润芝首先发表自己的看法,他说:“根据目前的态势,蒋介石肯定会向我们进攻。在强大的敌人面前,红军决不能去冒险去攻打南昌。南昌是敌人重兵驻守的地方,红军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攻打大城市。红军必须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退却到根据地去,选择战场,创造条件,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实行人民战争。只有把敌人放进来,才能集中力量将其消灭。”

    听到这里,李文林有些沉不住气了。他以坚定的语气说道:“临阵退却,完全是违背中央指令的,这将断送革命的前途!所谓的‘诱敌深入’,是典型的保守主义!把敌军引到家里来,苏区人民是要遭大殃的。我们省行委根本不能接受这样的错误战略。”

    李文林的发言刚一结束,曾山立刻站起来说:“文林同志代表省行委作这样的表态,我非常理解。白军来到苏区,肯定要打破很多坛坛罐罐,使人民群众受到损失。但作为江西省苏维埃主席,我同意润芝同志的‘诱敌深入’战略。因为,敌人向我们进攻,在战略上常用速战,利用其优势消灭我们。我们应当避开敌人的优势,抓住他的弱点,站在主动地位与他们斗。润芝同志的‘诱敌深入’方针,就是要利用自己的长处消灭敌人。我们的长处就是依靠对地形的熟悉,依靠苏区民众的支持。这两条是极为紧要的,是胜利的基础。我们只有胜利了,才能保住根据地。因此,我们代表江西省苏维埃Z府,坚决拥护润芝同志的方针!”

    与会的17人中,地方干部只有李文林、曾山等3人,其余都是红一方面军的军以上干部。可这3人中的两位主要人物的表态竟如此差异,这使军队干部在惊讶的同时,对曾山同志顾全大局的精神十分敬佩。

    但李文林却坐不住了,他对曾山这个苏维埃主席丝毫不为苏区Z府和群众考虑感到气愤。他正要站起来进行反驳,朱玉阶却抢先发言了,他十分赞同毛润芝“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称这是红军击败强敌的唯一良策。

    总司令的表态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这个头一开,彭德怀、滕代远、朱云卿、林彪、罗荣桓等人纷纷发言支持毛润芝的主张。于是,会议决定停止执行进攻南昌、九江的原定计划,把红一方面军部署在赣江以东地区,用备战的姿态开展群众工作,筹措给养,做好反击白军进攻的准备。

    部队开赴赣江以东,对红一军团来说没有多大问题,但在红三军团,问题却不小。因为三军团的第五军和十六军大多是湖南平江、浏阳人,第八军大多是湖北的阳新、大冶人。他们的家都在赣江西岸,因而反对过江。这些人向彭德怀建议,一、三军团干脆分家,一军团到赣江以东,三军团在赣江以西,平时分兵游击,必要时可以过江支援。

    三军团的中下层甚至部分上层指挥员有了这种思想,关键就看彭德怀的态度了,如果他也家乡观念偏重,那么分兵就成定局。但这时的彭德怀却注意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一、三两个军团各自为战时,要消灭敌人一个师都很勉强。但如果两个军团合起来,便可以轻松吃掉两个师。因而,他坚决支持总前委的决定,并对部下说:“红军要打遍全中国,必须反对地方主义。在政治上要以朱、毛为旗帜,集中统一红军。总前委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我是一定要过江的,一、三军团不能分开。”

    大家见彭德怀态度坚决,也就放弃了两岸布阵的念头,与一军团一起东渡赣江。

    话说何键正在为成功守住长沙而庆幸,突然接到澧州救援电报,急令其新十一师、独立一旅和陈渠珍的湖南警备第一军向贺龙所率的红二军团包抄过去。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血染的足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血染的足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血染的足迹》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