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 宋庆龄坚决反蒋 第169节 徐向前奔袭花园镇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血染的足迹第92节 宋庆龄坚决反蒋 第169节 徐向前奔袭花园镇
(88106 www.88106.info)    话说徐向前虽然率领红一师西出平汉路,但却没有进攻武汉的打算。当他侦知杨家寨车站驻有川军第二十军的两个连,就立刻从大悟县的二郎店直奔杨家寨,将其歼灭在睡梦之中。

    川军军长郭汝栋接到报告,大为光火,立刻从广水和花园各调一个团,分两路挟愤而来,声言要为被歼的两个连报仇。

    川军大都是吸大烟的“双枪兵”,加上两个团相隔较远,是个好打的孤立之敌。徐向前决定在杨平附近伏击花园一路来犯之敌。

    这天拂晓,各部队按时到达指定位置。一支队在左翼山脚下埋伏,二、三支队集结在山上,都作好战斗准备。等到中午,还不见敌人踪影,师长王树声以为敌人不会来了,问徐向前怎么办。徐向前说:“不要着急,再耐心等一会儿。”

    中午刚过,发现了川军的尖兵,紧接着,大部队即经杨平向东开来。这支队伍根本没有临战的准备,有的解开衣服,有的倒背枪支,拖着疲惫的步伐,一步一摇地迈入伏击区。

    徐向前看到敌军完全进入伏击圈内,一声令下,一支队指战员一跃而起,迅猛地冲击;二、三支队也从山半腰压了下来。顿时枪声四起,杀声震天,打得郭汝栋的“双枪兵”四下乱窜,有的丢掉背包、烟枪纷纷向后逃去,跑不动的就跪在那里缴枪求饶。红军战士像虎入羊群,横冲直撞;一面冲杀,一面展开火线喊话:“缴枪不杀,发路费回家!”仅用了两个小时,川军的一个正规团就全部被歼。

    杨平伏击战,是徐向前担任红一军副军长之后,指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战后,部队重返二郎店休整,进行第二次扩编。全师3个支队扩编为3个团,每团两个营,每营3个连,共1500余人。

    修整结束后,徐向前与曹大骏商定,由王树声指挥二团留守二郎店,徐、曹二人率一、三两团及师直特务大队,再次出击平汉路。他们在攻克郝家湾车站后,又转至青山口。这时,徐向前得悉距离该地40里的花园镇,是才从武汉开来的“国军”钱大钧部教导三师第五团驻守。该团因惧怕红军袭击,白天挖壕赶修工事,夜晚放出排哨,严加警戒。徐向前和政委曹大骏交换了意见,认为花园的敌人虽然装备较好,但属于正在训练的部队,战斗力较弱,红军经过杨家寨和杨平两场战斗,士气正旺,决定出敌不意,夜袭花园镇。

    这天晚上,部队从青山口出发了。可这支部队毕竟刚扩编不久,未经过严格训练,行动十分迟缓,全师集中起来,就用了近两个小时。各级干部又缺乏组织大部队行军的经验,出发后走了十几公里,后卫就掉队了,走在前面的只好等待。及至进到花园车站东南15公里时,天已破晓。

    徐向前见已失去了夜袭的时机,显得有些焦虑。打吧,怕这支新部队在白天作战受损失;不打吧,失去了一次本来很好的歼敌机会。他拿不定主意,就召集干部会议紧急磋商。正在决心难下时,当地党组织送信说:敌军仓库昨夜失火,为灭火折腾了大半夜,因而戒备松懈。

    徐向前一听,当机立断:“原部署不变——打!”

    天已黎明。部队轻装后,由师直特务队化装成赶集的群众,首先清除敌人的外围岗哨,随后,部队主力分路跟进。

    太阳刚刚露头,红一师主力突然从四面八方冲进花园街。驻守部队正在洗漱,一发现红军,慌忙丢下脸盆去拿枪,但已经晚了。驻军顿时大乱,8挺重机枪一枪未打,就成了红军的战利品。战斗不到3小时,大部分敌人被歼灭。只剩下迫击炮营在副团长的指挥下,在李家祠堂负隅顽抗。

    徐向前命令在祠堂周围堆积柴草,准备火攻。同时组织力量,展开政治攻势。在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配合之下,守军士兵纷纷哗变,打死了副团长,缴械投降。

    战斗结束以后,战士们又说又笑地将缴获的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集中到镇外的空旷场地。徐向前仔细地察看,忽然对走过来的战士问道:“敌人的迫击炮呢?”

    “什么迫击炮?”

    “就是刚才敌人用来打我们的炮,你们不知道哇!”他用手比划着。

    “那玩艺太重,我们没要!”一个战士说。

    徐向前忙说:“那炮我们找都找不到,你们还不要!赶快去找回来!”

    战士们赶忙跑回去,把5门迫击炮扛了出来。

    又是一场漂亮仗,全歼敌人一个团1400余人。除8挺重机枪,5门迫击炮外,还缴获步枪、手枪800余支和大量弹药、物资。

    稍作休息之后,徐向前又将队伍转移到小河溪地区,进行了第三次扩编。将两个团由两个营扩充为3个营,另外一个团组建为机炮混成团,全师已达3000余人。当地工农团体看到红军迅速发展壮大,十分振奋,有人即编歌谣唱了起来:

    平汉游击五十天,

    三战三捷三扩编。

    红军声势震武汉,

    革命烽火遍地燃。

    此时,许继慎率领红二、三师在皖西北一带活动,连克英山、霍山、罗田等县,打开了皖西北的局面。红二师发展到1200余人,红三师发展到500余人。

    徐向前得到消息,即率红一师在四姑墩与红二、三师会合。两个月来,红一军3个师东西两线出击,连战连捷,共歼敌7000余人,自己的兵力也扩展到5000余人,增加了一倍以上,装备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前委又经会议决定了下一步的作战目标:克息县,渡淮河,攻克光山、罗山县城,重新向鄂豫边区靠拢。

    红一军回到鄂豫边区后,鄂豫皖特委与一军前委召开联席会议,总结前一段工作。会议批评徐向前等人只率部出击平汉路,而未按中央指示打武汉,是等待革命高潮的到来的机会主义者。会议要求必须贯彻中央路线,同时决定将3个师混编:红一师由3个团缩编为一、三两个团;二、三两师合编为第二师,辖四、六两团;一、二两师各抽5个连对调;独立旅和黄麻补充营与皖西独立第一、二师合编为第三师,统属红一军建制;全军共6000余人。会议还决定由郭述申写信向中央汇报近期工作。

    这时获悉,夏斗寅部向南部进犯,黄麻地区吃紧。经前委讨论,决定南下击敌,并伺机向长江沿岸发展,与在鄂东蕲春、黄梅、广济(武穴)一带新成立的红十五军接上关系,并商议共同攻打武汉的计划。

    中央接到郭述申的工作汇报,又派曾中生、旷继勋和余笃三到鄂豫皖根据地传达六届三中会议精神。许继慎、徐向前等人听了中央精神,憋在心里多日的闷气终于吐了出来。他们表示完全拥护三中全会关于纠正立三路线的决定,并决定放弃向长江沿岸和向蕲、黄、广发展的计划,挺进皖西。

    会议决定改组鄂豫皖特委,由曾中生任特委书记,旷继勋、余笃三等为委员。

    曾中生,湖南资兴人,黄埔第四期毕业后参加北伐,之后又赴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回国后在中央军委工作。

    会议休息时,曾中生与徐向前闲聊,曾中生说:“我在上海时听说你到了这里。应该说你是我的学长,在武汉时,你是学生队长,我见过你。”

    徐向前说:“我也早就听说过你,但没想到中央派你到这里来。”

    他们又谈到许多黄埔同学的情况,还回忆了黄埔的许多往事,交谈十分愉快。

    会后,红一军即开往麻城县的福田河,同红十五军胜利会合。这时候因不知中央苏区已有第四军的番号。鄂豫皖特委决定,将红一军与红十五军合编为红四军,归鄂豫皖特委直接领导。军长旷继勋,政委余笃三,徐向前任参谋长,曹大骏任政治部主任。全军共1.2万人,编为第十、第十二两个师,原红十五军军长蔡申熙任第十师师长,许继慎任第十二师师长。

    “围剿”鄂豫皖的“国军”,跟着红军游斗了两个月,损兵折将,得不偿失,被迫转入守势。特委因而认为,合编后的红四军,应该转入战略攻势,收复失地,扩展根据地,彻底粉碎敌人的“围剿”。

    2月上旬,旷继勋决定围攻新集(新县)。

    新集是“国军”在光山南部的重要据点,三面环山,东临潢河,城墙两丈多高,全部用长方岩石砌成,易守难攻。红四军包围新集后,以十师三十团担任主攻,围攻数日没有拿下。徐向前进一步察看了城外地形,之后命令团长王树声挖一条坑道接近城墙。王树声立刻组织突击队,连夜挖了一条通向城墙的坑道,然后把几百斤炸药装进棺材里,推进坑道引爆。城墙被炸开了几米宽的一个豁口,战士们顺着豁口冲入城内,全歼守军1000余人。从此,新集成为鄂豫皖根据地的首府。

    民国二十年二月,中G中央给鄂豫皖特委发来指示信,指出:国民党正在部署向鄂豫皖进行新一轮进攻,红四军应抓紧巩固鄂豫皖苏区,并不失时机地向平汉线发展。

    根据这一精神,3月1日,许继慎奉命率红十二师攻克李家寨车站,截住一列兵车,全歼车上“国军”新编十二师一个旅,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其旅长侯镇华被击毙。5日,又克柳林车站,歼灭守军一个营,击溃两个团。随后,又以一部兵力向信阳进逼。

    红十二师的行动使蒋介石大为震惊,急令豫鄂两省驻军迅速实施“围剿”计划。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不敢怠慢,立刻命令第六师大部驻防信阳,该师第三十八旅、骑兵一师、第二十路军之六十三旅等部,由信阳、罗山向南推进。武汉绥靖主任何成濬也同时令新编第二旅固守广水,三十一师由广水,岳维峻第三十四师由孝感火速向河南推进。企图南北夹击,将红十二师消灭于信阳以北地区,然后分路开向新集,“围剿”红四军余部。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血染的足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血染的足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血染的足迹》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