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龙潜于渊利江东 第017回 若民富国则强尔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国之猛龙过江卷一 龙潜于渊利江东 第017回 若民富国则强尔
(88106 www.88106.info)    “我等与山阴贺家交易的第一批私盐昨日夜间已经着李双押运了过去,而会稽、豫章二郡在李双的操控下亦已开始发卖,卖价比蜀井盐便宜了足足七成,销量上颇有些供不应求,光靠永宁一县之地晒盐已是不够,虎口岛上当需再增加人手自行晒盐,熬盐。”桌案前,张纮捧着厚厚一堆竹简,向李谨做着这些时日的汇报。

    张纮,国士也,对一县之地诸般政务皆是信心拈来,处理起来是紧紧有条,按李文的原话说,张长史虽只一人,但其所做出的事情,确确抵得上他们十个人绑在一起。

    而李谨自有了张纮这位内政好手之后,更可为是如鱼得水般洒脱的欢快,诸般政务一股脑的全扔给了张纮后,李谨自身是把全部的心思都扑在了军队之中。

    枪杆子里出政权,军队才是他生存的根本所在。

    如今整个永宁有张纮这等国士之才操纵诸般政事,诸事被张纮安排的井井有条,李谨只需要在事前做些大方向上的决定,事后观其成效即可,已经是不用如以前那般事必躬亲的事事操劳,而李谨的大力放权,同样让张纮感觉到一种浓浓的信任与才华得以施展的畅快感,二人可谓是两相皆宜了。

    李谨答道:“光靠永宁一县之地要预付整个江东甚至是荆州,徐州之地自然是不够,可着李双把晒海盐之法传入鄮县、鄞县、句章、东治甚至是交州等靠海区域,至时等贺家把商船送来后,让李双沿海岸四处收购盐胚即可。”

    “公慎为何把此盐铁暴利之物公之于众?而不隐秘私藏于海外?”张纮颇是奇怪的问道,他了解李谨,自然知道李谨并不是那种能够把私盐这种挣钱的利器公之于世的人,但如今李谨确实如此做了,更是要把此等密法公之于整个大汉,所以张纮的内心之中充满着满满的疑惑。

    见张纮疑惑,李谨轻笑道:“无他,唯富民强国尔!”

    “何谓富民强国?”张纮再问。

    民富则国强这等理论,自古来皆有,所在者无不是太平盛世,百姓殷实,国家富强。

    然人之私欲无限,人总欲把他人之物揽之于一身,寻常百姓如此,当朝权贵如此,天子亦如此,确不知如此作为正是自掘坟墓也。

    当下李谨解释道:“若想百姓生活好,并不是靠朝庭赈济些许,而应是让百姓有谋生之手段,或侍弄田地或行商买办或牙行伙计不一而足。”

    “然观我大汉之百姓,世代皆为大户人家佃户,今年种地偿前年债,年年都靠天吃饭,若风调雨顺还好,若是碰上灾荒年,非得卖儿卖女不可。”

    “古语云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百姓若不为大户佃农,何不自行其力,依谨之法以晒海盐以为生,他们从海水中晒出粗盐来谨派人来收,如此百姓得利,某亦得利。”

    “寻常百姓家中若有钱有粮,日子好过了,逢年过节的自然会去市集扯上几尺花布做几身新衣,偶尔买三两斤荤肉尝尝鲜,或是喝点小酒,走亲窜户的也能体面些,如此永宁城必繁华数倍,至时谨再苛以商税,官府有税入,商贩有生意能得实惠,百姓能得以改善生活,谨更是能凭此而赢得满城百姓民心,更甚者凭此优厚条件或可诱山中越蛮出山来我永宁安家落户,一解历年山越扰民之苦,如此一石数鸟之好事,何乐而不为耶?”

    其实说白了无非也就是个经济调控上的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而已,先决条件自然是要百姓手中有钱,百姓有钱了,自然就能刺激消费,有消费就有税收,有税收官府就好办了,有税收说明商贩的生意成了,商贩乐了,百姓能买到东西改善生活,百姓乐了,最后当官的又能收到个好名声,如此良性循环,只是付出一个让百姓能谋生的手段方法,何乐而不为?

    反之,若是照此下去,满城百姓只会如往常一般越来越穷,吃了上顿没下顿,碰上灾年就更惨,如此恶性循环下去,碰上太平道这等性质的教派一鼓动,好了,百姓全来造反了。

    如此,那又为何舍不得这区区盐利之法?何况对于李谨来说,挣钱的路子实在是太多太多,又岂会差这区区一样?

    深思了些许,张纮抚掌轻叹道:“子曰无为而治,当是如此!”

    李谨谦然道:“张公谬赞了,孟子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谨以为,使民富,国自强,国强则威天下也,治国治民当如是。”

    张纮亦颌首肯定道:“此上上之言也。”

    “如今海港处诸般工匠征召的如何了?特别是船匠,这些时日可有征召到几人。”撇开了此事,李谨又向张纮问道。

    本来这征召工匠的事情是李全在做,只是李全此时即要负责在永宁城及周边县城当中去征兵,又要管理虎口岛上熬盐之事,他亦是忙得不可开交的,正巧张纮这时来到了永宁,所以这征召诸多工匠之事李谨自然就交付予张纮去处理。

    这船匠之事对于此时的李谨来说自然是头等的大事,江东之地不比其它地方,江东之地水网密布,正是行舟走水路最上佳之地,特别是李谨此时报着窥视海外诸般大小岛屿,对于水军的需求更是空前,而楼船等物更是必不可少之物。

    “近来匠人倒是招了百来人,只是多为木匠泥瓦工,船匠确是少之又少,能造楼船蒙冲等水战利器者更是一个都无。”提起这个,张纮亦是颇多泄气,永宁这等穷困的下等县内,想要寻得一二人才说实话那是真的很难的,生活条件与环境所迫本来就是如此。

    “一个都没有吗?”这答案确是在李谨的预料之中,所以李谨倒也并没有什么不满意之处,只是感叹着这下等县果然是穷弊之地,虽近海确是连个好些的船匠都找不到。

    “也罢,此事先不急,告知李文、李武二人多加注意,吾等亦慢慢搜寻人才就是了。”叹了口气,李谨说道。“如今李全处已是征得六千余人马,只是六千余人所着衣甲确是五花八门,乱如市集看着就让人心糟的紧,张公少时且去寻李武,让其至永宁城中寻个老实本份些的裁缝老师傅来,着他为头,自往城中寻些能做女红的穷苦妇人,同来做这两万套甲衣,至时按衣算钱,即能让这些妇人挣些余钱贴补家用,亦能让我大军有统一的着装,张公以为如何?”

    “善,此亦为富民强国之善政耶。”张纮点头赞许不已。

    李谨又道:“温、梁、李三家所得之田地,暂时全部收归官府所有,百姓仍按往常佃户形式耕种,只是佃租且降低些。时值五月,正是一季早稻抢收与二季晚稻续播之时,这乃是百姓生存之根本,万不可有失,此事还需张公亲自把关为好,至于预防山越下山劫掠打粮之事,谨自会领兵亲自把守县城,张公当可放心。”

    江东之地,已经是能够一年二熟,此时正值五月间,正是早稻与晚稻更替之时,做好农忙时的诸般工作显得犹为重要,要知道今明两年的军粮可就全靠今年这地里的收成了,至于山越蛮要例年来皆在这个时候下山来抢粮,李谨表示他手头上这已经征召前来的六千多兵马,当可用在刀刃上了。

    “收粮续播之事纮早已是安排妥当,至于防山越之战事,纮倒是要向公慎举荐一人来。”谈及此事,张纮方才恍然想起道,“纮有一同乡,兵法谋略甚佳,武艺亦颇为了得,当可为军中大将也。”

    一听张纮有人才举荐而来,李谨不由大许道:“哦,确不知是何许人也,竟能得张公如此推许。”

    “此人姓吕名岱,表字定公,虽不相识然郡中传诵,某亦颇有耳闻,前番托人送信于广陵,算算时日,当是快要到了。”

    吕岱吕定公吗?虽不入江东十二虎臣之列,但其一生忠于王事,克已奉公,令整个江东南士相称赞,可谓是江东的老将廉颇,可见其人是何等样人。

    “吕定公之名,谨于广陵时亦颇有耳闻,恨无缘一见,此番若得张公荐于帐下,谨必不惜将位也。”李谨慨然承诺。

    吕岱若能前来,李谨的步卒统兵大将就有了,至于水军大将,如今水军确是连船都还没有,可谓是还没影的事情,一时半会间倒也是不急着这个,先把步卒给训练好了也是一样的。

    即得李谨允诺,张纮自是欢喜,只道:“如此甚好。”

    张纮的深谋远略确是非比寻常,张纮此举这不光是为了向李谨介绍一员大将,更是一种拉拢派系的方法。

    自古来派系之争不管在哪都是有存在的。而以张纮之智,自然是能早早就想到这些,而吕岱无疑就成了张纮一系的第一号人物,同样也是李谨目前乃至是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军方的第一人,有这些,那就足够了。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之猛龙过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猛龙过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之猛龙过江》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