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二十一章 困兽犹斗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戈林章节目录 第二十一章 困兽犹斗
(88106 www.88106.info)    新旧权贵玩权术,内外忧患交相困;

    夏季攻势被瓦解,北非战场遭厄运。

    话说德军在莫斯科城下大败后,一退再退,遂使希特勒攻占苏联首都的梦想成为泡影。同时,在克里米亚至库尔斯克以及列宁格勒一线,挨饿受冻的德军也遭到苏军猛烈反击,侵俄德军面临曹全线崩溃的危险。希特勒在他的大本营里,整日暴跳如雷,大本营中的每一个人都如履薄冰,提心吊胆。

    到1942 年2 月份,他几乎撤换了在苏指挥作战的所有的陆军将领。令戈林感到欣慰的是,希特勒不仅没有像对待倒霉的陆军将领那样对待空军将领,反而一再褒奖里希特霍芬等人。

    随着苏联战场情况的不断恶化,戈林逐渐感觉到,要想明哲保身,不惹麻烦,就得尽量避免参与具体的指挥工作。既然元首愿意事必躬亲,那么自己最好知趣地躲到一边去。由于抱着这样的想法,戈林对战争事务过问得越来越少,而热衷于一些琐事和战后问题的处理。

    1942 年1 月末,希特勒派戈林出肪意大利,目的是向墨索里尼表明德国在新的一年里继续战斗的决心。戈林很高兴,尽管他始终不愿同意大利人,尤其不愿同墨索里尼及他那个装腔作势的女婿——外长齐亚诺打交道,但这次毕竟是代表元首去安抚他的“小兄弟”墨索里尼的、大可抖抖帝国元帅的威风。而且,此行的任务极其简单,只要把希特勒的意思传达清楚就可以了。

    听完希特勒的指示,戈林带着大批随从,前呼后拥地上路了。

    戈林的专列一进入罗马,便受到热烈欢迎。看着眼前的盛大场面,戈林再一次触景生情,想起当年他同卡琳在这个城市处处受冷遇的情形,哀叹卡琳无缘分享他今天这份荣耀。戈林的思绪被喧闹的鼓乐声打断,他从人群中一眼看到了墨索里尼,这位昔日傲慢的独裁者亲自到车站来了,意大利外交部长齐亚诺——戈林在罗马最不想见到的人就站在墨索里尼旁边。戈林亲热地同墨索里尼拥抱,而只同齐亚诺握了握手。齐亚诺后来回忆道:“戈林对我怀恨的原因其实很可笑,只是因为我们曾将一个钻石项饰送给了里宾特洛甫而没有送给他,从那以后他就对我采取一种冷漠的态度。”

    在同墨索里尼会谈时,戈林先是直言不讳地承认,德国“正经历着一段艰苦的时期”,他将德军在俄国惨败的原因,完全归于他们“遇到了拿破仑时代以来俄国最寒冷的一个冬季”。随后,戈林活锋一转,给墨索里尼打气:

    “这种情况将不会继续,不管明年发生什么,元首都将加以制止并及时地克服冬天的困难。”提起北非,戈林立即毫不客气地指出,德军在北非遇到困难,同意大利军队的无能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以命令的口吻对墨索里尼说:

    “为了保证北非战场的胜利,意大利应该每月给隆美尔的非洲军团运送4 万吨给养。”当墨索里尼提出由于英国空军的轰炸,北非的供应线很难畅通时,戈林大声叫道:“那么就用海军,如果害怕英国人的军舰和飞机,那么就用潜水艇好了,无论如何,意大利方面要保证这个数字。要知道,德国的非洲军团不仅仅是在为德国人战斗。”戈林这种居高临下、目中无人的作法,使参加会谈的意大利人都十分不快,齐亚诺更是恼火,他决意找机会出出戈林的丑。

    2 月4 日,齐亚诺以墨索里尼的名义为戈林举行盛大的欢送宴会。在宴会的进行中,戈林自始至终不谈一件正事,只对齐亚诺大谈他的戒指和宝石,齐亚诺表面上很有耐心地听着,其实心里气得不行。宴会结束后,齐亚诺送戈林去车站,见戈林穿上一件黑色的貂皮大衣,就随口夸道:“您的大衣看起来十分华贵。”戈林不无炫耀他说:“这是真正法国货。”齐亚诺接着说了一句:“在罗马也经常看到有人穿您这种样式的衣服,不过大多是那些高级应召女郎在看歌剧时穿它。”戈林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齐亚诺却像没有看见一样,仍旧谈笑风声。

    从意大利回来不久,戈林碰到一件让他愤恨不已的事情。2 月8 日早晨,大权在握的军备和军需部部长弗里茨·托特博士在飞机坠毁事件中遇难。当天中午希特勒召见前面提到过的建筑总监施佩尔,直截了当地宣布:“施佩尔先生,我委任你接任托特博士的全部职务。”希特勒强调“全部职务”,是因为托特生前除任军备和军需部部长之外,还是掌管全国筑路工程和河流、航道及所有电厂的最高长官。施佩尔工要离开,希持勒的副官通报:。

    ‘帝国元帅到,并且希望立即同元首“谈活。”希特勒不耐烦地吩咐:“让他进来。”托特出事时,戈林还在离希特勒大本营100 多公里的罗明顿,看来他是一刻都没有耽搁地赶来的。

    戈林进来后,甚至来不及多寒暄几句,就急切地要求:“四年计划中托特博士的任务最好交给我,这样就可以避免我们过去由于分工交叉而产生的摩擦和困难。”

    “我已任命了托特的继任人,施佩尔将接任托特博士的全部职务。”希特勒冷冷地把他的决定说了一遍,而根本不想买戈林的帐。

    戈林怔住了。过了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不高兴他说,“我的元首,您是否同意我不参加托特博士的葬礼?我同他一直存在分歧,……”戈林说的是真话。托特博士作为军备部长,只能通过直接向工业部门下达命令完成希特勒交给他的任务,戈林作为四年计划负责人,则控制着整个国家的战时经济,他经常限制扎特的活动。就在托特死前两个星期的一次讨论战时经济问题的会议上,戈林还训斥了托特一顿,以致托特觉得自己不能再干下去了。

    不过,说归说,戈林后来还是顾全大局,出席了托特的国葬仪式。施佩尔在回忆录中追述过他当时的感觉:听了希特勒和戈林的谈话后,我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不要指望戈林成为我的同盟者,但希特勒似乎准备支持我——假如我同帝国元帅之间产生矛盾的话。

    败在尚属无名之辈的施佩尔手中,作为第三帝国第二号人物的戈林岂肯甘心?他要还对手以颜色。2 月13 日,米尔希出面邀请施佩尔参加讨论军备问题的会议,施佩尔不安地问,会议能否延期,因为他得先熟悉一下工作。

    米尔希则反问,全国工业部门的头面人物都已启程,难道新任部长想溜掉不成?施佩尔只好硬着头皮同意参加会议。而在前一天,戈林曾派人把施佩尔找去。他先亲切地谈到在施佩尔任建筑师时两人之间的友好关系,接着便趾高气扬他说:“军备部是为弥补陆军武器办公室的不足根据我的建议设立的机构,如果你要担任这个职务,首先必须保证军备部的工作服从四年计划,托特在任时就是这样做的。况且我个人认为你并不适于担任这个职务,有很多人都可以胜任这个职位,比如米尔希。”戈林还告诉施佩尔,托特就此问题同他订立过协议,现在他又为托特的继任者准备好了一份类似的协议,专门规定施佩尔不得由于为军队订货而干预四年计划。关于详细情况,施佩尔在同米尔希等人开会时就会知道。

    前前后后一联系,施佩尔预感到,在米尔希主持召开的会议上,将有一场麻烦等着他。施佩尔决非等闲之辈,不可能束手就擒,坐以待毙。他径直跑去找希特勒,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和顾虑,希特勒立刻表示将给他撑腰:“如果有人对你搞什么名堂,或者你遇到麻烦,你便提议休会,把与会人员请到内阁会议室来,我来向他们说几句话。”在施佩尔告辞时,希特勒又把他叫住,叮嘱说:“你要同帝国元帅搞好关系,因为你的军火部长要于的出色,还得依赖他。”

    军备会议开始后,施佩尔果然遇到了麻烦。在米尔希的诱导下,工业部门及海军、陆军的代表好像商量好了以的,纷纷提出,“必须有那么一个人,可以对所有的问题作出决定,能够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也就是说必须实现军备生产的一元化领导。经济部长冯克见时机已到,立即站起来说:“亲爱的米尔希,既然您深受我们所尊敬的帝国元帅戈林的信任,还有谁能比您更适于承担这一任务呢?”冯克后来承认,开会前戈林手下的人确实怂恿过他提出这一建议。施佩尔见势不妙,赶快打出元首这张牌,说出元首请大家到内阁会议室去的意思,并说这次会议将于18 日继续进行。米尔希只得宣布休会。在内阁会议室,希特勒谈了军备生产的重要性及其同戈林的部门的冲突,并且干脆言明:“此人(指戈林)不得在四年计划的范围内兼管军备。”戈林的一部分权力就这样被剥夺了。最后,希特勒郑重地介绍了施佩尔的情况,要求大家友好地对待他,支持他的工作。

    受希特勒的影响,人们迅速改变了起初对施佩尔那种歧视的态度,包括戈林身边的人在内,施佩尔则有恃无恐,接连向戈林的权威发出挑战。2 月18 日,13 日休会的军备工作会议继续进行,与会人员未经讨论便通过了施佩尔制订的组织计划,并授权施佩尔全权负责军备生产的一元化领导。施佩尔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份声明,要求大家签字,尽管有人犹豫不决,但迫于元首的压力,最后还是签了字。第二天,施佩尔向希特勒汇报了会议情况,希特勒表示满意。

    这时,戈林坐不住了,他再不能容忍施佩尔漠视他的存在,而如此为所欲为。施佩尔刚从希特勒那里回到住处,戈林便把他召到了卡琳庄园。可他并没有马上见施佩尔,让施佩尔在客厅里等了一个多小时,他才披着一件绿天鹅绒睡衣摇摇晃晃地从楼上走下来。彼此非常冷淡地问候了一句,戈林就在他那张巨大的办公桌后坐下,责问施佩尔为什么没有邀请他参加在内阁会议室举行的那次会议,接着,他又提起由施佩尔炮制,各部门代表签字的文件。戈林越说越气,素性站了起来,从房间的一头快步走到另一头,愤愤他说,他的全权代表都是没有骨头的胆小鬼,他们居然签了字,同意永远受施佩尔领导,这么大的事连问都没有问他。戈林的不满主要是冲着施佩尔的,但他又不能无所顾忌地直接把矛头对准他,这也说明戈林如日中天的日子已过。最后,戈林宣称,他不能接受这种一步一步地削弱他的权力的作法,他要去见希特勒,辞掉四年计划总监一职。他的对手施佩尔则认为,“当时,他要辞职并不会造成什么损失。戈林虽然开始时曾为四年计划的实施作过贡献,但到1942 年时,人们普遍感到他变得十分懒散,毫无干劲,而且越来越反复无常,不切实际。”然而,施佩尔也明白,不管怎样,出于对政治影响的考虑,希特勒宁愿妥协也不会同意戈林辞职的,而妥协会使各种关系更加复杂。精明的施佩尔当即向戈林保证,新的部署决不会有损于他作为四年计划负责人的地位,他本人也将作为戈林的下属在四年计划的范围内开展工作。施佩尔的话使戈林的虚荣心和权力欲得到满足,他眉开眼笑,却不知对方又设了一个圈套。

    三天后,施佩尔冉度拜见戈林,面交一份派他担任四年计划中军备生产的总全权代表的协议草案。戈林尽管抱怨施佩尔的权力太大,但踌躇了一下,还是同意了他的方案。3 月1 日,戈林正式签发了这份文件,并规定“在整个经济领域内给军备生产以战时应有的优先权”,这份文件所给予施佩尔的权力比2 月18 日通过的那份令戈林恼火的文件更大,戈林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过了几天,戈林似有醒悟,他对施佩尔说,意大利大使告诉他,外国有报纸评论,新部长在四年计划系统中的权力已超过了他,这种报道必将使他在工业部门的威信受到影响。能讨取希特勒欢心的施佩尔同样有办法把戈林哄得团团转,他建议召开一次有工业部门的头面人物参加的会议,他亲自在会上宣布自己是戈林的部下,戈林重又高兴起来。4 月2 日,又是在卡琳庄园,戈林同意了施佩尔和米尔希提出的在四年计划系统内设立一个中央计划局的建议。在新旧权贵的第一个回合的较量中,看似戈林占了上风,其实施佩尔完全达到了目的,而戈林则在不知不党中被人牵着鼻子走。从那以后,戈林总是算计不过施佩尔,他的四年计划系统慢慢被架空。用施佩尔的话说就是:“此后,亏得戈林很懒散,我才得以不受阻碍地工作。我在希特勒那里很吃得开,戈林往往很妒忌,但在此后的两年中,他几乎从没有试图改变我的地位。”两年后,戈林不得不承任,他败在了老谋深算的施佩尔手里,这是后话。

    戈林在1942 年初所经历的那场权力角逐暂且说到这里,话题还是回到日趋激烈的战事上去。

    就在德军在苏联战场上焦头烂额之时,英国人突然对德国人在法国的占领区进行了大规模轰炸。首当其冲的是巴黎,1942 年3 月初,大约数十架英国飞机在夜间轰炸了巴黎城区,800 多名法国人死于非命。这一事件在占领区引起极大反响,英国人即将反攻西欧大陆的传言如风助火势迅速蔓延开来。希特勒被激怒了,他派人把戈林找来,冲着他大吼:“德国空军不能让英国飞机就这样自由地来去,对这件事你要重视起来,要让英国人再尝到苦头,我们要对伦敦进行报复,这是最重要的!现在我要求空军最大限度地给英国人以震惊和恐怖,而不仅仅是经济损失。”没等戈林问什么时候采取行动,希特勒便对他说:“至于轰炸伦敦的时间,要听候我的命令。”3 月21日,希特勒打电话通知戈林暂缓轰炸伦敦,戈林满心疑惑,却又不敢问原因。

    他私下问那顺内克知不知道元首为什么改变了主意,耶顺内克沉吟了一下说:“我想元首不想招致对德国城市的攻击,您知道,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对西方实施毁灭性打击。”戈林忧上心头:“但愿英国人把行动限制在这种规模之内,否则恐怕我们又得把大批的飞机用于对付那些非军事目标了。”

    戈林没有如愿。3 月27 日,200 多架英国飞机又乘着夜色袭击了法国的吕贝克,并用燃烧弹摧毁了该城市的中心地带,事态有所扩大。

    第二天上午,戈林再次被希特勒召去。希待勒命令他的空军在最短的时间内,对除伦敦之外的英国城市实施恐怖性攻击。希特勒口沫横飞地对戈林说:“你要让每一个英国人都知道什么叫做恐怖的感觉,直到英国人放弃了这种‘恐怖爱好’为止。”戈林不敢怠慢,亲自安排了对英国的几个重要城市的轰炸。英国人也不示弱,又以4 月初狂炸波罗的海海滨城市罗斯托克为回敬。对轰炸非军事目标,戈林不太情愿,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做这类事情空军遭受的损失大,收到的效果却微乎其微。因此,戈林在汇报空袭英国的情况时,常常委婉地劝说希特勒放弃这种行动。可希特勒不仅坚决不同意,反而面有愠色地告诫戈林:“这是目前我们对付英国人的恐怖行为的最好的办法。”戈林不敢再说什么了,只得讪讪地走开。

    1942 年5 月30 日,戈林在卡琳庄园设宴招待米尔希等人。正当宾主喝得酣畅淋漓之时,戈林的一个副官走进来,附在戈林的耳边轻声说了几句活。

    戈林脸色大变,同客人打了一个招呼,便急匆匆地跟那个副官走了。客人们面面相觑,猜不出究竟出了什么事。不一会儿,人们听到戈林在隔壁接电话的声音。原来,电话是科隆的纳粹市长约瑟夫·格罗厄打来的,他向戈林喊道:“英国正在猛烈地空袭科隆,天空中到处都是英国人的飞机。”戈林粗声大气地训斥格岁厄,“那只是一次小规模的攻击。却让你这样惊慌失措,我们的空防部队完全可以对付……什么,你竟敢这样对我说话,你说我在说谎?”说完这句话,他“砰”地一声放下了电话。电话铃重又响起,这回戈林的声音放低了,并一个劲称是,客人们马上想到这个电话一定是希特勒打来的。仔细一听,戈林正在小声申辩:“最多只有70 架飞机参与攻击,是格罗厄故意危言耸听。”待戈林垂头丧气地回到客人中间,人们纷纷告辞。

    第二天一大早,那顺内克来到卡琳庄园,向戈林报告,科隆的空防部队昨夜打下了40 多架敌机。戈林闻讯大喜,连声说道,这是一个大胜利,要马上向元首报告。可是,就在这时,收音机里播出一则新闻:“丘吉尔在伦敦声称,英国皇家空军畔夜袭击了德国的科隆,1000 多架轰炸机参与了这次行动……,德国人民对于这种野蛮的行为表示了极大的愤慨……。”戈林无心再听下去,急忙关上了收音机。戈林看看那顺内克,两人谁都没有说话,他们知道丘吉尔说的都是真的。戈林心情沉重,倒不是为受难的科隆老百姓悲哀,而是怕希特勒知道真相,此刻他想的就是如何向希特勒交待。对英国人规模如此之大的空中行动,德国空军居然没有拦截,这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后来希特勒果然冷冷地责问戈林:“你自己能相信只有七八十架英国飞机参与了这次轰炸吗?如果那样,科隆的防空部队的战果可就真算得上是辉煌的了。”戈林无言以对。戈林走后,希特勒对留下的那顺内克说:“我再也不会相信这种所谓的事实真相了。我倒是要看看,这次我能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对于戈林来说,真正的麻烦还不是英国皇家空军对德国城市的轰炸,而是如何解决北非和俄国两个主要战场上的空军作战配合及空运的问题。此外,归“四年计划”系统所管的油料、食品问题,也摆在了戈林的面前。航空汽油的短缺已使德国空军的训练和作战受到影响,装甲部队的用油也无法得到保证,这些都是令戈林心焦的问题。虽然,戈林的专家组在提供给他的资料中声称,俄国的石油储量大约为20 亿吨,但至今未能占领主要油田,有谁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用上俄国的石油呢。在提供上述资料的同时,专家又向戈林报告,如果油田一旦在苏军撤退时遭到破坏,那么恢复它们就至少需要120 套钻探设备。而戈林发现他并没有储备足够的钢铁来制造这些机器,他真后悔当初自己为什么要把手伸得那么长,把那么多权力揽在手中。最让戈林担心的是,希特勒对他的态度越来越严厉。在这一段时间里,他每次去见希特勒,都要打起精神,陪着小心,生怕出什么差错。在7 月初希特勒主持的一次午宴上,一位不知内情的西班牙客人颇有感触地说,他看到戈林在午宴上所表现出的“对元首真诚的、无条件服从的忠心耿耿的态度,心里十分感动”。

    1942 年6 月以后,德军又在从列宁格勒、沃罗涅日到图卜鲁克的广大地区向苏联红军发起了夏季攻势。希特勒的意图十分明确,他要在夏天结束之前,将大部分兵力集中到南线,攻下高加索油田、顿涅茨克工业区和库班的小麦产区,然后拿下斯大林格勒,切断俄国主要的石油和粮食供应线。在即将行动之前,希特勒对第6 集团军司令保卢斯说:“我如果拿不到迈科普和格罗兹尼的石油,那么我就必须结束战争。”戈林作为四年计划的负责人,当然明白夏季攻势的意义,他亲自督促空军各战斗部队司令官一定要不遗余力地完成每一次任务。由于戈林工作得卖劲,他的空军在苏联战场取得了几次令希特勒满意的战果,同时戈林再次下令对英国城市进行大规模轰炸。在北极圈内的北冰洋上,戈林的空军更是威风大震,使得开往北部的苏联运输船队遭受重大损失。有一个阶段,希特勒甚至感到他的战略目标就要实现了。

    同希特勒一样,戈林也以为德国的最后胜利就在眼前,7 月末,他再次去巴黎搜集艺术品。几天后,他回到希特勒的大本营,喜庆气氛扑面而来。

    就在苏军在顿涅茨克盆地和顿河上游之间全线撤退的时候,希特勒又一次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他认为“俄国人完了”,因此不顾最高统帅部的一再劝告,在7 月23 日,正当夏季攻势进入**时,作出了兵分两路,同时拿下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油田的狂妄决定。不到几天,德军的两面出击便落得两面落空的结果。希特勒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它加速了第三帝国向灭亡之路的迈进。

    戈林很快便发现形势有些不妙。7 月底,从北非回来的最高统帅部的瓦尔特·瓦尔利蒙将军,向希特勒和戈林讲述了北非之行的见闻,特别强调隆美尔的非洲军团由于得不到有力的空中保护,现在已不仅仅面临着供应线被封锁的问题,以至每一个阵地每一天都要遭受英国空军的饱和轰炸,隆美尔的部队在敌人空军的重压之下作战。“你听说过这些情况了吗,戈林?”瓦尔利蒙将军的话使得希特勒激动起来,仇摇晃着手臂大叫,声音里带有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觉,“在沙漠,英国人每天都在进行饱和轰炸!”戈林连急带吓,手心都是汗。

    这边戈林正为北非忧心,那边国内的麻烦事又来了,英国空军连续不断的空袭和食品的短缺引起了公众的愤怒。为了解决食品短缺的问题,戈林专门召开了各占领区行政长官会议。在会上,他先把食品短缺的责任一股脑推到新占领区地方官的头上,他说:“尽管我们的部队已经占领了顿河和高加索之间这块肥沃的土地,这些地方号称是俄国的粮仓,可我们的人民却在挨饿。”为什么会这样呢?戈林将原因归结为地方官们的懒惰。而西欧正是收割季节,占领区同样没向德国提供粮食,这又是为什么呢?戈林指出,原因就在于那些地区的地方官“多愁善感,缺乏决断”。总之,责任人人有份,唯独把他自己排除在外,说着说着,戈林激动起来,疾呼:“先生们,不要指望占领区的居民会自动地拿出他们的一切。要记住,这些人都视我门为敌人,对我们恨之入骨,没有一个人真正和我们同心同德。……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可我们从这些胜利中得到了什么?”戈林命令与会官员:

    “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但是你们必须保证从各自管辖的地区中为德国拿来我们所需要的一切!”散会后,戈林对一道参加会议的米尔希说:

    “我真不知道这种情况什么时候才能好转,真是厌烦透了。”

    不管戈林多么厌烦,问题还是必须解决。一天,纳粹负责苏联南部地区事务的行政官洛泽来访,戈林让他设法排除向德国本土运送物资的困难。洛泽办法没有想出,难题倒是提了一大堆,他告诉戈林在向前挺迁的德军的后面,出现了大批游击队,他们已对德国在这些地区的控制形成威胁,正规军无法对付他们。戈林出语惊人:“我们也组织游击队,让我们的游击队来对付他们。”洛泽不明所以,戈林得意地解释:“我们把监狱中的罪犯统统放出来,编成一支特别部队,放到苏联游击队出没的地方——这些人是有办法对付游击队的。……你可以下一道特别的命令,允许他们在指定的作战区内放火、抢劫、杀人,就让这些人把俄国人的游击队的视线吸引过去。”他沉吟了一会儿又补充:“如果国内的犯人不够,就强行征召荷兰人,把他们编成两个反游击队的支队,让他们对付俄国人。”洛泽面有难色,欲言又止。

    戈林问道,“你认为我的想法不切合实际吗?”洛泽说起从前陆军曾作过征召荷兰人的尝试,最后没有成功,戈林听后有些生气:“这就需要你想办法!

    把他们骗到那里,撂在游击区里,不给他们枪支和给养,直到他们成功!要么豁出命去干,要么就完蛋。”洛泽仍旧担心:“这些游击队是以军事组织的形式出现的,装备同正规军一样,只用一般的方法恐怕不会收到效果。”

    戈林哈哈大笑:“你快成了一个伟大的小说家了,洛泽先生。”洛泽争辩:

    “这些都是警察和武装部队报告的。”戈林摆了摆手,说,“如果是陆军方面说的,那就更不可信了。假如在他们后边出现了几个拿老式步枪的游击队员,他们就会夸大说整整有几个师的游击队!”

    戈林企盼着夏季攻势尽快取得胜利。然而,来自前线的消息说,在高加索战线无功而返的第4 装甲军8 月份在斯大林格勒外围地区停滞不前,仍然没有建树。戈林向希特勒出示了来自前线的侦察报告和照片,不断尖刻地批评陆军将领们:“这是一些真正的胆小鬼,为了掩盖自己的无能,他们故意把敌人说得很强大。”他还告诉希特勒,在第6 军团司令保卢斯及其部下的头脑中存在着严重的失败主义情绪,其实在斯大林格勒前线根本就不存在“强大的敌人部队”。

    在最高统帅部,希特勒破口大骂陆军,并且不允许哈尔德等人辩驳,哈尔德等人明知道戈林从中捣鬼,可又不知该怎样同希特勒说。

    不久,戈林收到两份不同的情况分析报告。一份是他的首席情报官贝波·施密特提供的,施密特根据设在苏联的情报网提供的资料,得出苏联空军目前只有1000 架左右战斗用飞机的结论;而那顺内克提交的报告则说,在苏联人的防线后面有二百个战斗机机场,有数千架飞机用于战争,耶顺内克一并将空军侦察机带回来的照片交给了戈林。施密特坚持说,这些照片上的飞机除少数是真的外,其余大部分都是模拟品。他还劝戈林,由于这些照片的真实性尚需进一步核实,为稳妥起见,最好先不要把它们拿到大本营。耶顺内克则一口咬定那些侦察照片绝对真实可靠,并劝戈林要认真对待他那份报告。戈林最后认定耶顺内克杞人忧天,他交来的报告是不可信的。回去后,那顺内克忧心仲忡地对参谋部的军官说,“如果我们到12 月份还没获胜,那就没有机会了。”

    8 月31 日,戈林接到北非战场的战情报告,得知隆美尔在阿拉曼发动的进攻已被英军粉碎。至9 月3 日,隆美尔被迫转攻为守,等待增援。来自北非的消息好比雪上加霜,戈林感到日子更不好过了。

    进入9 月份之后,俄国战场的形势并没有出现大的改观。希特勒和最高统帅部的将军们为此焦虑不安,此时他们才真正意识到昨天隐约可见的胜利之光,今天变成了一个不真实的幻影。9 月7 日,德国高加索方面军总司令李斯特向希特勒报告,他的军队再也无法前进一步了,因为高加索地区的崎岖山路使他的机械化部队步履维艰。希待勒勃然大怒,痛骂李斯特欺骗和背叛了他。李斯特不服气,拿着地图向希特勒解释,希特勒根本就不听。李斯特告退时,希特勒拒绝同他握手。第二天,李斯特被解职。戈林听说这件事之后,生怕自己呆在大本营也会遭到希特勒辱骂,当天便回到了柏林。几天后,戈林得到消息,哈尔德由于同元首在斯大林格勒战役问题上存在着严重分歧,被解除了陆军参谋总长的职务。

    从接二连三被解职的将领们身上,戈林吸取了教训。为了免遭丢官的厄运,他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都不能得罪元首。在面对面谈话时,他常常看着希特勒的脸色,揣摩他的心思,陪着小心,顺着他的话茬说。每次到元首的大本营参加局势讨论会,他都要先到自己的办公室呆几分钟。这时,他派驻希特勒处的联络官博登萨茨就会借故走开。戈林的同僚们猜测,博登萨茨是去用电话向戈林通报情况。戈林走进会场后,总能主动说出希特勒准备说服将军们接受的观点,希特勒则会顺势很得意地对人们说:“请看,诸位,帝国元帅的意见同我所说的完全一致。”

    说心里话,即便不为迎合希特勒,这一阶段戈林对局势也很难发表有价值的独立见解,因为他已经有些日子无暇顾及苏联战场的事情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难题又把他缠注了,那就是如何处理空军的多余人员。在前一个时期,一些陆军将领指责戈林无视陆军兵源的枯竭,在空军中闲置人力,他们把状告到了希特勒那里。希特勒问戈林是否属实,戈林承认空军的地勤人员确实多了一点,不过他否认故意屯积人力,强调这都是为下一步扩充空军所作的储备。希特勒没有听信戈林的话,9 月2 日,他正式命令戈林从空军中调出20 万人,补充到兵力日渐匾乏的陆军中去,这无疑于剜掉戈林的一块心头肉。戈林接到命令后一直闷闷不乐,迟迟不肯行动。直到希特勒再一次要求戈林尽快拿出方案,戈林才鼓起勇气,劝说希特勒保留他的兵力,作为一种补偿,他可以组建20 个空军“野战师”协同陆军作战。戈林的想法最终得到了希特勒的同意,却在空军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些空军将领群起反对,可戈林坚持这样做,因为他已经没勇气再向希特勒提出进一步的要求了。空军将领们十分失望,平时他们的元帅一有机会便指责陆军将军们是一群无能之辈,但在关键时刻,却也不敢为了空军的利益同他们也同元首抗争。里希特霍芬事后向加兰等人发牢骚说:“让空军去当野战军,这是只有他(戈林)

    才能想出的主意。总有一天他会知道,这是一个多么坏的主意。”

    进入1942 年10 月以后,对苏联战场的形势,除了希特勒本人之外,任何人都不敢再有乐观的估计,就连戈林也是这样。在斯大林格勒,尽管德国飞机每天都要投下上百万颗炸弹,但这个城市的军民同仇敌忾,顽强地保卫着自己的家园。整个10 月份,德军同坚守斯大林格勒的苏联红军频繁展开激烈的巷战。这座城市早已成为一片废墟,可它却像一座巨大的兵营,不知埋伏着多少士兵。德军每次进攻,都破神奇地出现的苏军击退。本来,德军最高统帅部攻打斯大林格勒的目的是切断苏联的石油和粮食通道,而从战略的角度看,德军只要控制了斯大林格勒的近郊地区,就算达到了目的。可是,希特勒坚持要拿下斯大林格勒,他要在他的人民面前维护尊严。在最高统帅部中没有一个人敢向希待勒提出停止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建议,虽然他们都在暗自担心,如果在冬季来临之前攻不下斯大林格勒,德军就可能会再经历一次去年冬天莫斯科城下的灾难。

    与此同时,德国的城市自10 月份开始,再次遭到敌机大规模轰炸,民众对德国空军的不满情绪日甚一日。为了安抚民心,戈林在10 月初的一次柏林群众集会上。大言不惭地宣称:“过去我对你们说过,德国空军将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空军,现在我仍然可以这样说。我们的空军在俄国、北非取得的重大的胜利就是最好的证明。如果丘吉尔先生夸口他每夜要让1000 架轰炸机到德国上空旅行,那么我就只能回答:他根本办不到。”在欢呼声中,戈林似乎真的相信了自己说出的大话,竟有些飘飘然起来。

    会后,米尔希对戈林说,美国已启用B —17 空中堡垒轰炸机群袭击德国的目标。这种轰炸机可以全天候飞行,且装甲极厚,空中自我保护能力极强,配有11 门重机关炮,德国的战斗机很难同它们抗衡。没想到戈林根本就不愿听米尔希说这种话,当米尔希提出要制定对付B —17 的方案时,戈林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话:“难道你也相信美国人所惯用的那种虚张声势的宣传吗?

    空军参谋部已向我报告过这种飞机的性能,根本就不用担心。”

    就在戈林同米尔希说那番话的一个星期后,德国空军击落了一架脱离飞行编队的B —17 飞机。米尔希带着这架飞机的全套资料再次找到戈林,面带优色地对戈林说,从资料上看,这是一种性能非同一般的飞机,不能把B —17 的威胁估计得太低。接着,米尔希又向戈林汇报了他手下的专家对美国一种型号更新的轰炸机——B —24 的分析,专家们已从B —24 解放者轰炸机的照片上发现了类似涡轮增压器的装置,这就意味着这种飞机的飞行高度可达3 万英尺。听完米尔希的话,戈林不满地说:“我真不知道我现在到底要听谁的,空军参谋部有一种说法,你对我又是另一种说法,每逢这种情况,我唯一的办法就是,谁的都不听,只相信自己的判断。”

    德军1942 年的第一个大灾难终于降临了。

    10 月23 日起,北非的英国第8 集团军在蒙哥马利将军的指挥下,向阿拉曼一线的隆美尔军团发动了强大的攻势,德军在缺少坦克、汽油、后援部队,特别是空中保护的情况下,拼死抵抗着。在这场战役中,英国的沙漠空军完全掌握了制空权,猛烈轰炸隆美尔的士兵、装甲车、防御工事及所剩无几的军需物资,给地面部队以有力的战术支援。仅在24 日一天,沙漠空军的飞机就出动了1000 多架次,它们如入无人之境,无情地打击着德军的目标。

    隆美尔一次次用电报向希特勒告急,并要求在必要时,他将把部队撤至距阿拉曼40 英里以外的富卡。

    11 月2 日,蒙哥马利的部队突破了隆美尔军团的南翼战线,使其面临着全军履没的危险。当天,隆美尔又打电报给希特勒,向他报告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他将率领部队撤至富卡。希特勒立刻回电,不许隆美尔后撤一步。

    沙漠空军继续发挥着作用,同日趋衰微的德国空军相比,英国皇家空军正呈上升趋势。

    希特勒急令戈林派空军援助北非。戈林把驻挪威的几个轰炸机中队调到了的黎波里,又命令在斯大林格勒己被用至极限的里希特霍芬的第4 航空队,抽调一部分飞机飞往希腊,保护隆美尔的运输线,他还让南线的凯塞林亲赴非洲指挥作战,以图挽回败局。后来发生的事情说明,这番调兵遣将并没有奏效。

    在北非告急的同时,进攻高加索地区的德军全线撤退。眼看着令他们垂涎欲滴的油田将无法到手,一个罪恶的念头在希特勒和戈林的脑中产生了。

    在同希特勒紧急磋商之后,戈林指示里希特霍芬立即派飞机破坏格罗兹尼的油田。几天后,戈林又下令炸毁巴库油田。在隆隆的爆炸声中,在熊熊的火焰中,油井一个个被炸掉,苏联人蒙受了巨大损失,戈林利用苏联石油资源的梦想也彻底破灭了。

    11 月4 日,隆美尔发现如果再不从阿拉曼撤退,24 小时之内地指挥的德意联军就会全军覆没。因此,隆美尔冒着被送上军事法庭的危险,决心率领部队后撤。在撤退之前,隆美尔在被炮火震得摇摇晃晃的指挥部里给希特勒发电,请求希特勒同意撤离。没等接到回电,隆美尔便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在撤退的途中,英国空军围追堵截,一刻不停地摧残着丢盔卸甲的德军。

    11 月5 日,德军最高统帅部接到报告,一支由美国护航舰队护卫着的运兵船队正从直布罗陀海峡向东开会,目标可能是北非某地。这份报告6 日早晨便被送到了希特勒的办公桌上,希特勒却没多加理会。同时,一份来自苏联的情报分析报告也被希特勒放到了一边。在这份报告中,德国情报部门很肯定地说,苏联红军将在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的背后——顿河沿岸,发动大规模反攻。7 日上午,英国驻直布罗陀的海军部队正同从大西洋驶来的运输船和军舰会合,之后开往地中海的消息,又传到了希特勒的大本营。对于这些情况,最高统帅部极为重视,但究竟应采取什么应对战术,还得由希特勒定夺。而希特勒反应冷淡,只简单地布置了一下,便启程去了慕尼黑。原来,8 日慕尼黑将举行一年一度的纪念“啤酒馆政变”的集会,希特勒要在集会上发表演说。

    戈林一反为出风头不顾一切的习性,没同希特勒去慕尼黑抛头露面,而是独自留在柏林的空军指挥部的作战室里。北非战况事关重大,而且局势危急,所以虽说已派凯塞林亲自指挥,戈林还是不敢放松片刻。他知道,英军在北非取胜同皇家空军的出色表现有着直接关系,德国人要挽回败局也要在空军身上下功夫,德国空军或许还有重显神威之日。就在希特勒踏上去慕尼黑的专列的时候,戈林接到凯塞林的电话,他报告说,英、美的舰队继续向东航行。戈林命令凯塞林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敌人的舰队。

    他严厉地说:“在敌人的船队进入我们的空军的有效攻击范围之前,必须做好一切攻击的准备。”戈林实在不愿作最坏的估计,他又像宽慰自己似地补充道:“我相信敌人试图在科西嘉岛、撤丁岛或者其他什么地方登陆。”

    “帝国元帅阁下,我认为敌军将在非洲登陆,很可能是北非的一个港口。”凯塞林直言不讳。

    戈林坚持说,“即使是北非,也不会是法属北非。如果把这一仗打好,非洲的形势就会大不一样,就会减轻阿拉曼失利的影响,……隆美尔的失败最多不过是同盟国取得的暂时性的和战术上的突破,……请你告诉每一个飞行员,我希望他们要尽最大的努力,作最大的牺牲,对英国人的舰队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攻击,以实际行动为德国空军增添光彩。”后面戈林还提到战术方面的问题,这在近期是不多见的,他说:“你要告诉每一个飞行中队,他们的攻击目标首先是航空母舰,要使它的飞机不能升降;其次是要打击运兵船,没有人员的装备则无关紧要。除了攻击护航队之外,不要采取其他作战行动。”他还嘱咐凯塞林,“这次重要行动,你一定要亲自指挥。”

    放下电话后,戈林感到十分疲乏,时希特勒不满的情绪和不堪重负的感觉油然而生。在苏联和北非战场的紧要关头,他所崇敬的元首居然还有闲心去慕尼黑参加与战事无关的活动,这实在有些不可思议,他真想把过去别人曾用来指责他不务正业的话,一股脑甩到希特勒的身上。虽然戈林还不能断定形势会向着哪个方向发展,但不祥的预感伴随着他,无法驱散。

    戈林最怕看到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德国空军未能阻止英、美舰队的行动,11 月8 日,英,美部队在法属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海滩登陆。戈林接到盟军在北非登陆的电报后,立即飞往慕尼黑见希特勒。第二天,戈林陪同希特勒会见前来商讨北非问题的意大利外长齐亚诺。希特勒告诉齐亚诺,他已决定“全面占领法国,登上科西嘉岛,在突尼斯建立一个桥头堡,伺机重新控制北非”,并吹嘘说德军将在短时间内夺回对北非的控制权。戈林深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了,他阴阳怪气地对齐亚诺说:“入侵北非成功大概应算做同盟国在这次战争中所得的第一分。”对德军在北非的失利,戈林不但个人没有一点内疚感,而且不想让他的军队和国家负一点责任。他理直气壮地质问齐亚诺,德国的陆军和空军已经尽到了最大的努力,不知道领袖(指墨索里尼)对非洲的失利该怎么想?言外之意就是墨索里尼及他的军队、国家应对轴心**队败退北非负全部责任。几天后,希特勒开始向北非空运精锐部队,当然,派去的部队不是增援隆美尔的,而是要抢在艾森豪威尔的部队赶到之前占领突尼斯。据统计,为拿下并守住突尼斯,希特勒先后投入的德、意士兵达25 万人之多,到第二年春天,这些士兵连同他们的武器损失殆尽。

    送走齐亚诺,戈林又回到了卡琳庄园。他已被接连出现的危机弄得疲惫不堪,支撑不下去了。在去卡琳庄园的路上,戈林暗自告诫自己,千万不可再管军事指挥方面的事情。

    正是:回天乏术叹世运,大难临头方心灰,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如果觉得《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戈林》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88106 http://www.88106.com/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戈林》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戈林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戈林》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