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二、修道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孙子评传章节目录 二、修道
(88106 www.88106.info)    壮大军事力量,在战争中取得胜利,从而兼并别国的土地,成为诸侯国中的霸王,这是孙武给当时各国领主贵族统治集团指出的一条发达之路。要实现上述目标,孙武认为必须"修道"。他说:"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力胜败之政。"(《形篇》)这里的"政",现代各家注释均训为"主"(主宰,决定),甚是。显然,孙武把"修道"作为决定战争胜败的主要条件。孙武还一再强调:判断战争双方的胜负,要"经之以五事",其中第一件就是"道";要"校之以计而索其情",其中第一项就是"主孰有道"(《计篇》)。可见"修道",是各国领主贵族统治集团要在战争中取胜而必须做的头等大事。

    什么是"道"?春秋末年的许多思想家如老子、孔子等,他们各有各的解释。孙子对"道"也自有他赋予的特殊含义。他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同上)明代军事家戚继光对孙子这段言论,有较好的见解。他阐述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此'道'字即率性之道,'令'字即修道之谓教,'意'字指好恶而言,好恶同即因民之所好而好之,因民之所恶而恶之之意,苟在上者能同民之好恶矣,而我之所好恶,民岂有不同!??孰谓孙子尽用权谋术数,观此谓非知道之言,可乎?"他接着又说:"'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此乃效验,即盂子所谓'执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者,是也。"(《止止堂集·愚愚稿上》)显然,在孙武看来,上层统治者对人民修道而教,观察人民的好恶,好者从之,恶者去之,则人民便会与上同心同德,生死与共。这样,就能形成一股巨大的物质力量,任何坚甲利兵都将抵挡不住,它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在分析战争胜利的条件时,孙子又指出:"上下同欲者胜。"(《谋攻篇》)所谓"上下同欲",亦即"令民与上同意",也就是"有道"的表现。孙子在论述军队官兵关系时还说:"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行军篇》)"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地形篇》)这里的"令素行"、"与众相得"、"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按照孙武的理解,应该都是"修道"的具体说明。

    由上述可见,孙武所谓"修道",从广义来讲,就是国君实行开明的政治,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淮南子·兵略训》中有一段话,可以用来阐发孙子"修道"的实质。它说:"兵之胜败,本在于政:政胜其民,下附其上,则兵强矣;民胜其政,下畔其上,则兵弱矣。故德义足以怀天下之民,??此必胜之本也。""是故内修其政,以积其德。??良将之用兵也,常以积德击积怨,以积爱击积憎,何故而不胜?"战国时代的商轶、荀卿等人,也深深懂得政治的好坏对战争的胜败、国家的强弱有直接的关系。商鞅说:"凡战法必本于政胜,(政胜)则其民不争,不争则无以私意,以上为意":"兵起而程敌,政不若者勿与战";"若民服而听上,则国富而兵胜,行是必久王。"(《商君书·战法》)荀卿曰:"下可用则强,下不可用则弱,是强弱之常也";"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荀子·议兵》)显然,商鞅关于"政胜"则"民服而听上",荀卿关于"下可用"、"政令信"、"民齐"则强,《淮南子》关于"政胜其民,下附其上"的论断,都是孙武"修道"思想的发挥,与"修道"的精神实质是息息相通的。

    从狭义来讲,孙武的"修道",就是长官关心、爱护士兵,用"仁义"去笼络人,以达到军队内部的和谐一致。《孙子·计篇》杜佑、杜牧注曰"道者,仁义也";"上有仁施,下能致命也。"这样来解释孙子的"修道",也是符合他的思想体系的。孙武自己就常常讲到"仁义"。如他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所谓"仁"就是有爱护部下之心,它是将帅应具备的重要品质之一。将帅有仁爱之心,它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汉王符阐释说:"仁以附众,??附众则思力战。"(《潜夫论·劝将》)孙子还主张用仁义的手段去对待间谍,强调"非仁义不能使间"(《用间篇》)。这里的"仁",是指用优厚的爵禄、金钱进行赏赐;"义",是以真诚相待,激发其气节。孙子认为,那些"爱爵禄百金"不肯赏给间谍,而又"不知敌之情者",是"不仁之至也"(同上)。所谓"不仁",显然是没有爱国爱民爱士卒之心。正因为孙武常主张以仁义治军用兵,故唐人杜牧指出:"武之所论,大约用仁义,使机权也。"(《樊川文集·注孙子序》)明人王世贞论道:"武称雄于言兵,其书自《始计》至《用间》,率多权谲叵测,辅之以仁。"(《孙子评释序》)清人孙星衍也说"(孙子书)本之仁义,佐以权谋。"(《孙子十家注序》)可知,用"仁义"对待民众,"令民与上同意",确是孙武"修道"的主要内容。

    孙武主张以仁义"修道",与当时一些思想家甚有相似之处。和孙子同时代的孔子是最热心于用"仁"去"爱人"的宣传的。他认为治理"千乘之国",应当"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他教育子弟要"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他的学生问"仁"的含义,孔子直截了当地回答:"爱人";他经常告诫人们:"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以上见《论语》的《学而》、《颜渊》、《尧曰》各篇)孔子从政治的角度谈"仁",提倡"爱人"而"得众";孙子从军事的角度谈"仁",要求"视卒如爱子"而"与众相得",其实质是一样的。时代比孙武稍后的吴起,曾提出"亲万民"和"修四德"的主张。他说:"昔之图国家者,必先教百姓而亲万民。有四不和: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和于阵,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是以有道之主,将用其民,先和而造大事。"又说:"圣人(对民)绥之以道,理之以义,动之以礼,抚之以仁。此四德者,修之则兴,废之则衰。"(《吴子·图国》)这些议论,与孙武提倡的"令素行以教其民"、"仁以附众",君主要"有道"、用兵者须"修道",有异曲同工之妙!至于战国中期的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主张用"仁义"的手段去达到"人和",从而成为"得道者",使"天下顺之",这更是孙武以仁义"修道"思想的进一步发挥了。

    从历史记载来看,孙武用仁义"修道"主张的提出,是有其特定的背景的。春秋后期,由于各国领主统治集团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使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鲁国在公元前552 年,其境内已称"多盗"(《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孔子曾亲自访问过泰山脚下一民妇的悲惨遭遇,指出"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弓下》)。晋国在此时,也"寇盗充斥","盗贼公行"(《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郑国在公元前522 年,发生了农民暴动,史称"郑国多盗,取(聚)人于苻之泽"(《左传.昭公二十年》)。南方的楚国,更是"四境盈垒,道相望,盗贼司目,民无所放"(《国语·楚语下》)。当时各国人民困不堪忍受统治者的剥削压迫,纷纷出逃至野外山林川泽,有的已经组织起来,与统治阶级展开针锋相对的武装斗争。这就必然会削弱领主统治集团的力量,使其在频繁的兼并战争中处于不利的境地。

    很明显,孙武在当时提出"修道"的主张,就是要领主统治集团改善政治措施,减轻对人民的剥削压迫,以缓和阶级矛盾,"令民与上同意",取得人民的拥戴和支持,稳固封建领主政权,使全国"上下同欲",从而成为兼并战争中的强者。孙子这个"修道"主张,虽然其真实目的,是要人民为领主统治集团的兼并战争拼死出力,所谓"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有其欺骗性的一面;但它毕竟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处境,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保卫自己国家的安全,免遭别国的蹂躏,从客观上讲,是有其相当积极进步的意义的。

    如果觉得《孙子评传》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88106 http://www.88106.com/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孙子评传》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孙子评传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孙子评传》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