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四、富民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孙子评传章节目录 四、富民
(88106 www.88106.info)    领主统治的诸侯国家和下属的卿大夫若要强盛起来,不被别的诸侯国或卿大夫所兼并,孙武认为,除了"修道"、"保法"而外.在经济上还要实行"富民"的政策。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吴问》是记述孙武回答吴王阖庐的询问,晋国的"六将军"(六卿)谁先灭亡、谁能成事的。这里集中地表达了孙武关于如何富民的思想。概括起来,约有以下三点:(1)田宽。原来在西周初年,周公制订"分地薄敛"(《逸周书·大聚》)的政策,每家农户部分有"百亩"的"私田"作为份地。同时各家必须派出劳力到领主的"公田"上去服役。到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实行"相地而衰征"(《国语·齐语》)的税制,鲁国在公元前594 年"初税亩"(《左传·宣公十五年》)。与此同时,各国都先后实行了由劳役地租到实物地租的转变。由于春秋时期农具质量和生产技术的提高,每家农户所授予的"百亩"私田,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于是,谋求改革的各诸侯国和卿大夫,都纷纷扩大给农户授地的亩制。原先的周制是"六尺为步,步百为亩"(《周礼·地官·小司徒》郑注引《司马法》)。到春秋后期,晋国六卿中的范、中行氏,改"以百六十步为亩";韩、魏制田,更"以二百步为亩";赵氏扩展最多,"以二百四十步为亩",把原来的亩制扩大了1.4 倍。据孙武的分析,范、中行、韩、魏诸家,制田都还嫌"狭";赵氏的亩制较宽,按这样的亩制给农户授田,就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广大农民富裕起来。

    (2)税轻。春秋后期各国领主统治集团对农民的地租剥削,将劳役地租的"藉"制改变为实物地租的"税"制后,由于领主剥削阶级的贪得无厌,税率不断提高。当时各国普遍都由十分税一的"彻"法增加到十分税二。如鲁国在"初税亩"后,即实行十分抽二的税制。孔子的学生有若曾向鲁哀公建议降低税率,改行"彻"法。鲁哀公却回答说:"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论语·颜渊》)看来鲁哀公不但不肯把税率降下来,而且还有增税的念头。据汉简《孙子兵法·吴问》的记载,当时晋六卿中的范、中行、智、韩、魏五家,对于授田农户的剥削,也都"伍税之",亦即伍分抽一,十分抽二。与鲁哀公对农户的税率相同。这样的税率,从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说,对农户的剥削是相当重的。故有若认为,实行"彻"法可使"百姓足",而实行十分抽二或更高的税制则会使"百姓不足"。孙武也认为,范、中行等五家实行"伍税之"是使"公家富"而人民贫困。这样,"公家"(统治者)和人民之间必然加深矛盾,人民不可能赤胆忠心为捍卫自己的国家而战斗。赵氏与五家相反,对授予农民的田亩"无税",连十分抽一的"彻"税也免除,只征收一些为加强战备的军赋。如此。人民的负担大大减轻,"公家贫"而人民"富",民众就会力保卫自己的家园而踊跃参战,国家也会因得到人民的支持而强盛起来。

    (3)士少。汉筒《吴问》篇记述孙武对晋六卿情况的分析,认为范、中行、智、韩、魏诸家,皆"置士多,主乔(骄)臣奢,冀功数战",因而都先后要被灭亡;只有赵氏,"其置士少,主佥(敛)臣收,以御富民,故曰固国,晋国归焉"。这里的"士",应包括两方面:一是指军队的士卒、将官,二是指管理人民的士大夫官吏。在孙武看来,军队和官吏是加在人民头上的沉重负担。军队和官吏越多,所需的费用越大,人民的负担就越重。而且官吏一多,政治容易**,他们之间互相攀比,形成"主骄臣奢"的局面。这样,必然会对人民加紧敲诈勒索。使国内的矛盾激化。而且军队一多,又往往喜好打仗,穷兵黩武,"冀功数战",常会受到诸侯各国的联合反击,导致战争失败而自取灭亡。赵国正与此相反,军队不多,官吏精简,"主敛臣收",民众富裕,人人为保卫自己的国家斗志高昂,因而国防巩固,国力强盛。按照孙武的分析,晋国将由赵来统一。

    在汉简《孙子兵法·黄帝伐赤帝》一文中,孙武还叙述黄帝征伐东、南、西、北"四帝"时,都"□年休民、□(艺)谷、赦罪"。这里所强调的"休民、艺谷、赦罪",同样表示对人民要宽厚,要使人民安居乐业。所谓"休民",就是要使人民得到充分的休息,不能滥用民力,连年征战;统治者部署作战计划时,必须有节制和间歇。"艺谷"是告诉人们:战争不要忘了生产;只有广种谷物,前线的士兵才能有足够的粮食,后方的秩序才能稳固。"赦罪"是要在战争中减免刑罚:对人民刑罚太重必然会失去民心;赦罪免刑可以使人民感恩戴德,激发其征战杀敌的勇气。"休民、艺谷、赦罪",和上述"田宽、税轻、士少",都是要发展生产,减轻对人民的剥削压迫。人民的生活安定,物质富裕,自然就会拥戴统治者,出死力为本国作战。孙武认为。黄帝的这种做法,是"得天之道,??民之请(情)",所以能够"胜四帝,大有天下","天下四面归之"。黄帝以"休民、艺谷、赦罪"的政治方针统一天下,赵氏也可以用"田宽、税轻、士少"的富民措施来统一晋国,其道理是一样的。

    吴王阖庐在听了孙武对于晋国六卿情况的分析后,曾感慨地说:"王者之道,□□厚爱其民者也。"(汉简《孙子兵法·吴问》)阖庐所总结的"王者之道"必须"厚爱其民",确实概括了孙武在当时条件下应该如何对待民众的一系列主张。这些主张,与孔子所提倡的对庶民要"富之"、"教之";"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宽则得众,信则民任"(《论语·子路、学而、尧曰》);"使民富且寿"(《论苑·政理》)等等,是十分接近的。

    孙武提出"田宽、税轻、士少","休民、艺谷、赦罪"等一系列"富民"、"爱民"的政治主张,是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因一定的斗争环境而发的。春秋后期,在晋、齐、鲁等一些诸侯国中,下属卿大夫如晋的六卿、齐的田(陈)氏、鲁的"三桓",其势力逐渐壮大,并有夺取国家政权、取代诸侯国君之势。这些卿大夫在斗争中所使用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施惠于民,使人民都来归附,从而壮大自己,削弱和孤立对手。鲁国的季氏数代对人民施舍,他的剥削较公室为轻,穷民都到他家取食糊口,甘愿做他家的徒属和卫士。因而季氏人多势众,在和公室的政治斗争中每每取得胜利。有人就指出:"政自之出久矣,隐民多取食焉,为之徒者众矣";"季氏甚得其民,??有天之赞,有民之助。"(《左传·昭公二十五、二十七年》)季氏依靠着减轻剥削、施舍粮食,取得人民的归附和支助而控制了鲁国的政权。齐国的田(陈)氏更用大量贷出、小量收进的办法来争取民众,而当时的国君齐景公却"征敛无度",刑罚苛重。景公的大臣晏婴谏诤说:"公厚敛焉,陈氏厚施焉,民归之矣"(《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若君欲夺之,则??缓其刑罚,振贫穷而恤孤寡,行恩惠而给不足,民将归君。"(《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但是齐景公并没有接受晏婴的忠告,惠民措施很不得力。于是,田氏在齐国的势力越来越大,齐国的政权将归田氏所有,遂成定局。晋国的公室也奢侈腐化,对人民残酷剥削。史称晋国的"庶民罢敝,而宫室滋侈;道相望,而女富溢尤;民闻公命,如逃寇仇"(《左传·昭公三年》)。相比之下,晋国的六卿对人民的剥削相对减轻,因而他们得到人民的拥护,领地不断扩大,晋国的政权逐渐为六卿所控制。

    从上述各诸侯国中公室和卿大夫的斗争情况可知,谁能"爱民"、"富民",人民就归附于他,他的势力就会壮大,从而在争夺政权的角逐中取得胜利。孙武主张"爱民"、"富民",正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政治措施,由一些进步的卿大夫来重新统一鲁、齐、晋等国,结束公室和卿大夫之间长期纷争的混乱状态,出现一个崭新的政治局面。在汉简《孙子兵法·吴问》篇中,孙武预测晋六卿纷争的结局,范、中行氏"先亡",智氏为次,韩、魏又次,而赵氏由于"爱民"、"富民","晋国归焉"。

    后来的历史事实,与孙武的预测并不完全一致。范、中行、智氏的先亡,孙武是预见到的。韩、魏、赵三家由于势均力敌,再也无法兼并下去,晋国卿大夫的纷争只得以三家瓜分晋国领土而告终。虽然如此,孙武能以政治措施的是否"爱民"、"富民",大致预测各家卿大夫在兼并战争中的命运,这已足够说明,孙武不仅是一位多谋善断的军事家,也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在春秋末年这场公室与卿大夫的夺权斗争中,孙武显然支持相对来说能比较"爱民"、"富民"的季氏、田氏、赵氏,认为他们夺取诸侯国君的权力,乃是必然的规律。而孔子死守西周以来的宗法等级统治秩序,反对卿大夫去夺取昏庸腐朽的诸侯国君的权力。孙武的政治态度,显然比孔子高明和进步。

    战国时代商鞅在秦国变法,他把孙武关于田宽、税轻,"以御富民"而成为"固国"的思想,进一步加以发挥和运用。《通典》卷一七四《雍州风俗》说:"周制:步百为亩,亩百给一夫。商鞅佐秦,以一大力余,地利不尽,于是改制二百四十步为亩,百亩给一夫。"《太平御览》卷七五0 引《一行算法》亦有同样的记载。商鞅把"步百为亩"拓宽为"二百四十步为亩",以使农民得到足够的土地,让他们发展生产,尽快地富裕起来的做法,正是从赵国学来,也是从孙武的议论中得到启示的。商鞅又指出:"禄厚而税多,食口众者,败农者也。"(《商君书·垦令》)商鞅变法时规定;"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史记·商君列传》)所谓"复其身",即免除其徭役。《商君书·徕民》篇更主张对三晋西来之民,"利其田宅,而复之三世"。这种轻税减役的措施,必然大大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使各诸侯国之民纷纷投奔秦国。孙武"富民"的思想和计划,在战国时代的秦国得到了实施,它为秦的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综上分析可见,孙武政治主张的内容也十分丰富。他对于兼并战争,既提出要"慎之"、"警之",千万不可莽撞行事;又提出"军争为利",当有利可得时,要"攻其无备","侵掠如火",尽力去兼并土地,夺取财富。对于君民关系,他既主张用"仁义"来"修道",施恩惠于民而"令民与上同意";又强调废止特权而"保法",建立严格的赏罚制度。对于经济政策,他认为必须用"田宽、税轻"、"休民、艺谷"等措施去"富民";谁能使人民富裕,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护,从而在诸侯国的兼井战争和国君与卿大夫之间的政治斗争中取得胜利。不难发现,在孙武的政治主张中,既吸收了早期儒家思想中的精华部分、讲究"仁义"、"爱人"、"富民":又承继了春秋时代各国法制建设的优秀成果,强调"法令"、"赏罚"、"耕战"的那一套措施。这说明春秋战国问儒法诸家的思想,从一开始就取长补短,互相吸收和扬弃。孙武在春秋末年各种思潮的影响下,努力研究探索,在战争谋略和军事哲学之外,又创造了自己的一套独具特色的政治思想体系,同样是难能可贵的。

    如果觉得《孙子评传》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88106 http://www.88106.com/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孙子评传》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孙子评传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孙子评传》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