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十二章 战前准备和邓九公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一旨封神第一卷 第十二章 战前准备和邓九公
(88106 www.88106.info)    徐荣匆匆离开,子辛摇了摇头自语道:“还说给自己带路的,结果走到一半却自己跑了。【全文字阅读.】”还好东伯侯每次来朝歌都是住在同一地方,融合了前任的记忆子辛轻松找shàng mén。

    西南二路叛乱起的突然,大军集结而后出征只在几天之间,在战争的面前寿王大婚也得退让,所以帝乙单独召见子辛时提出把大婚之期提到出征之前。原本此事只需派遣一人来通禀,但三千年后的灵魂出于对女性的尊重还是决定亲自shàng mén告知。

    从驿亭出来子辛即刻赶回寿王府,大婚的事宜全部丢给惜夕,子辛首先开始为平叛战争做准备。

    子辛身为王子亲军的数量不如战场厮杀多年老将,但集结两卒护卫也非难事,更重要的是子辛需要对前任招募的五位‘奇人’作出安排。

    其中一位邹离,手中一只玉虎,往天一抛可化成身长三丈的巨虎。巨虎除了身形大一点力量大一点无其它特别,和那些原著里的召唤物相比如杨戬的哮天犬或者魔礼寿紫金花狐貂,巨虎也就能让它们吃的饱一点。

    至于另外三位,能力低的实在让子辛提都不想提。

    但五位终究是前任请来,挥手赶走实在显得无容人之量,而且除了神战需要关注之外凡人之间的战争同样重要,面对三教之徒这五位是绝对的弱者但对手换成凡人他们还是有一些过人之处的。

    除了家将亲兵之外,子辛还额外带上十几个人,他们都是年岁不超过二十的普通奴隶,带上他们子辛当然不是期待他们的战斗力或者让他们作炮灰,而是准备培养成刽子手。

    原著中大商的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不可否认其中之一就是纣王的仁慈(傻),每次抓到西周或者阐教子弟后都偏偏要送往朝歌定罪,结果总让人把俘虏救走,第二天生龙活虎的继续和大商作对。反观西周,不管抓住谁二话不说砍了。

    所以子辛需要培养了一批专门砍神仙头的刽子手,在即将到来的商周之战中,代表自己当场处决那些反叛大商的神仙。

    接下来,子辛度过了穿越之后最轻松的两天。

    由于子辛在朝堂之上点的将本就少,又都是外地驻守,只有三山关总兵邓九公带着一位家将星夜赶到了朝歌城点将台,渑池县守将张奎夫妇将直接从渑池出发半路上和大军汇合。

    所以和征西大军名将云集相比,子辛的征南大军显得相当寒碜,将台之上除了子辛这个不随军出发的主帅之外仅有九公一位将军,将台之下也只有九公带来唯一家将撑撑场面。

    登上将台子辛的目光就没有离开过邓九公,只见九公年仅二十五六岁,和“公”一丝也不相符,其人相貌堂堂,身形健硕,颌下尺长的美髯尽显英气。

    “没有,没有。”子辛总不能告诉他,虽然眼里看见的是老子,心里想的却是他的闺女吧:“如果本王说自己能知过去晓未来,九公可信?”

    “真信还是假信?”子辛追问道。

    “哈哈哈,九公者帅才也,这溜须拍马的本事不会也罢。”子辛笑道。

    “不过,本王刚才所说也并非完全是假。虽然本王不能看清过去所有事,也不能看明未来任何事,但至少本王还看的清楚九公及令爱这一生和一人有碍,九公须得小心防范。”子辛开始给邓九公上眼药。

    “此人唤作何名本王也不知,但此人身高仅四尺,以棍为ǔ qì,更有一根抛出便可绑缚任何人的绳子,想来这样的人也不多,九公小心即可。”前世子辛就知道,给人批命就是要做出一副遮遮掩掩的样子,如果子辛直接说土行孙的名字,邓九公还有可能不信,偏偏是这样描述的很详细就是不说名字的情况才更让人相信。

    子辛知道这就足够了,自己的话相当于在邓九公的心里留下了一根刺,如果现在说的更多反而变了味,毕竟这是二人第一次见面,所以子辛马上把话题转到眼下的战争上:“九公对南巢氏叛乱有何看法?”

    “当年圣祖成汤逐暴桀而立商,桀携大量搜刮的财物投奔南巢氏,使南巢氏有了巨大的发展。但随着夏朝的余孽彻底站稳脚跟开始不满足于寄人篱下,于是和南巢氏原本的当权者开始了一场长达几百年的争权斗争。时至今日南巢氏内部的矛盾依旧没有解决。这一次他们可以如此齐心合力,想来是有外力的介入,协调双方的矛盾。”邓九公分析道。

    “末将不知。只是依末将所见,单凭南巢氏的实力还不足以在如此短时间里击溃南伯侯的军队。所以,要不是南伯侯故作失败就是有其他势力混在南巢氏之中。”对于南面局势九公最有发言权,南伯侯父子虽然志大才疏,但一方大诸侯的实力终究还是有的,就算失败也不应该如此轻易快速。

    可惜邓九公似乎有所顾忌,不再开口。子辛微微想了想就明白了,以上的一切都还只是邓九公的猜测,所以不论从九公口中说出的哪个诸侯的名字还是其他外族,全都涉嫌挑拨对方和大商的关系。面对大王季子,邓九公当然不敢随便乱说。

    大商朝有能力对南方形势作出准确预判的只有邓九公,子辛必须在离开朝歌之前就有足够的了解以便作出必要的应变。

    华夏是一个重视礼仪的国度,其中婚姻的礼仪主要是根据《仪礼》发展的。《仪礼》成书于东周时期(另一说法是由孔子所著),其中所记载的则是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在此之前礼仪则是由统治阶级和贵族之间形成并由平民效仿的一种不成文的约俗。

    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旨封神》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旨封神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一旨封神》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