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逐王戮臣(3)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桓灵 正文 第四章:逐王戮臣(3)
(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说洛阳城有一个角落与洛阳城的富丽繁华大相径庭,那么莫过于洛阳城的大牢,发霉的稻草上面时不时跳过一两只老鼠,李固依靠在冰冷的墙壁上,他看着角落里一只肥硕的老鼠,突然口中吟道:“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李固并非第一次进入监狱,早在顺帝时期,他因开罪于顺帝乳母宋娥而被诬陷入狱,可是当时群臣上书求情,令人讽刺的是当时的执金吾梁商也参与了营救,而这一次他却被梁商的儿子推到了鬼门关前。就在刘蒜被下令流放桂阳的时候,李固便猜到了自己的命运,其实李固与清河王刘蒜并无私交,李固两次上书拥立刘蒜的初衷也非常简单---刘蒜年长,相比年幼的君主,更容易摆脱外戚的束缚,而这却正触碰了梁翼的底线。

    这时牢门打开了,接着投进来的光亮,李固看见一个清瘦的身影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个宦官模样的人。那人走了进来,李固抬眼看去,那人不过十五六岁,但倒是面容清秀,李固坐在地上抬头看着此人,那人尚未开口,身后的宦官狐假虎威的斥责道“你这穷酸,见了皇上怎么还不行礼?”

    李固心中一惊,原来此人便是新皇刘志。因为刘志继位之时,李固便因为‘立储’风波被梁妠免去职务,故而他并没有见过刘志。

    “罪民...李固拜见吾皇。”李固向刘志简单的施了一个礼。

    刘志看着已经被拷打得鼻青脸肿的李固,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李大人...朕...”

    “陛下切勿这样称呼罪民,罪民早已革职在家,不是什么大人了...”李固自嘲得笑了笑,刘志一时语塞,他尴尬的笑了笑“既然这样,那朕就称你先生便是...”

    李固也笑了笑,“那罪民就谢陛下抬举了,陛下前来有何指教?”李固依旧一副不卑不亢的表情,刘志觉着有些别扭,但是相比身边阿谀奉承的宦官和颐指气使的梁翼,李固虽然古怪,但刘志确信此人富有才学。

    刘志朝李固拱手“朕...想让先生为朕指点迷津...”李固有些意外,没想到新皇倒是如此谦卑,他叹了口气“陛下言重了,在下并无什么高瞻远瞩,否则也不会落得如此田地...”刘志听出李固似乎心中满是冤屈,若是此时想直接从李固口中得出一些治国方略,估计也不太可能实现。

    刘志转了转眼珠,便迂回问李固“李先生,您以为道家学说如何?”李固顿时觉着莫名其妙,为什么好端端的皇帝向自己问起对道家学派的看法,他有些警觉,“罪民乃一介儒生,对道家学派所知尔尔,故而不敢妄加评论。”一见李固有些戒备,刘志对身后的宦官说“你上外面去等朕,没有朕发话,任何人都不得入内。”宦官离去,刘志对李固说“先生但说无妨,朕入京之前,母后送了朕一本《道德经》,朕才疏学浅,不懂得道术之奥妙,李先生学识渊博,想必对道术亦有涉猎,所以朕想听先生对道术的看法...”

    李固见刘志一副‘推心置腹’的姿态,也放下了戒备,“陛下敏而好学,实乃我大汉之幸,那么罪民就妄言一二,如有不当之处,还望陛下不要见谅...”见李固松了口,刘志很是高兴。

    “《道德经》虽然仅仅五千余言,然而其奥义包罗万象,为君者可窥其治国之略,为将者可参悟领兵之策,为民者可通晓修身之道,实乃一部奇书。”刘志点了点头,经过长时间的研读,刘志对《道德经》已经到了爱不释手的程度,李固之言倒也恰如其分。

    李固继续说道“道家学派历史悠久,然春秋战国时期却难成任一诸侯国治国方略,这并非学派理论谬误所致,实乃世道所致。战国初期,列国悉数变法,除燕、赵之外,其余五国皆以法家、兵家学说加以自强, 而道家却置身大争之世于事外,唯我大汉建国初年,奉行黄老之术,与民休息,方有文景之治...”

    “那为何孝武皇帝之时没有继续推行黄老之术?”这是困扰刘志许久的疑问,李固叹了口气“花无百日红,世间万物当顺天而行,凡事过犹不及。诸侯国尾大不掉,威胁皇权,若是继续依照黄老之术,无为而治岂不天下大乱?大周颠覆始于礼崩乐坏,诸侯僭越无视周天子,方有数百年纷争,儒家成为我大汉朝宗学也是顺应天意。”李固毕竟是儒家学子,言语之间少不了高抬儒家一番,刘志不置可否,示意李固继续说下去。

    “然孝武皇帝虽然雄才大略,但却无视民间百姓疾苦,连年拓边开疆,百姓十室九空,民不聊生,故而晚年轮台颁布《罪己诏》,与民休息,这才没有重蹈秦朝二世而亡的覆辙...我大汉朝疆土广阔,对西域小国当奉行墨家的兼爱非攻、对侵我疆土羌人当以兵家利剑向抗衡、乱世需用法家重典、大战之后当奉行道家休养生息、国泰民安时当恪守儒家等级秩序,不可使僭越之事出现...总而言之,不可抱守其一,逆天而行。”李固的话犹如一声惊雷,彻底震撼了刘志的心,他试探性的问“先生,朕现在当局者迷,有些事很难开口...”

    李固自然知道刘志所表示的是什么,他笑了笑,他只说了八个字,“掌控乾坤、坐山观虎”,见刘志还有些不解,他转过身去,幽幽的说“陛下只要这大汉江山还是姓刘,忍耐一时也未尝不可,时机成熟您定可以反转乾坤。”

    刘志听后激动不已,他突然后悔自己冒失的决定,他上前一步,有些哽咽的说,“先生之言,鞭辟入里,朕...朕...朕这就下令大赦天下...”

    李固则放声大笑“哈哈哈,我李固乃一介腐儒,死不足惜,陛下怎又可能因为在下朝令夕改失信于天下百姓呢。”

    刘志低下了头,惭愧的说道“不瞒先生,太后先前已经下诏赦免先生,是...是朕...”

    李固转过身来,和颜悦色的说“这一点罪民早就料到,陛下休要自责,儒生学子手持铡刀逼宫为罪臣请命实在不妥,若罪民当日在场绝不会允许有此事发生。”李固顿了顿,突然向刘志下拜,弄得刘志也是一惊,“先生这是为何?”只见李固老泪纵横,“陛下,罪民年已老迈,但有三子一女尚在民间,恳请陛下...”这时李固已经泣不成声,刘志也为之动容,“好,朕答应你。”

    几日之后,李固和杜乔死在牢中,丧心病狂的梁翼将二人陈尸于街市,并声称如有吊孝者与二人同罪。却不料数名儒家学子为其哭孝,最后梁太后还是下旨将二人葬于故土,自此一场荒谬的民间叛乱,以一个藩王、两个太尉的鲜血画上了句点。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桓灵》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桓灵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桓灵》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