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文 第九章 夫唯大雅,卓尔不群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学院路传奇正文 正文 第九章 夫唯大雅,卓尔不群
(88106 www.88106.info)    第九章 夫唯大雅,卓尔不群

    一

    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讲授超导物理课的陈江亭,在给物理系的毕业班上大课时,常会在最后一节课的最后几分钟里,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个巨大的圆,然后习惯性地用手拨弄一下前额的头发,对着课堂上的学生说:“我知道你们此刻心里在想着什么——去美国!上那八所藤校中的一所,然后找一份年薪十几万、二十万美元的体面工作,尽快拥有汽车和洋房,躺在绿草茵茵的花园里或者温暖的沙滩上——享受碧空如洗和惊涛拍岸┄┄。但是,我要真诚地告诉你们:如果你们还热爱物理,还懂得心存感激,还想在专业上有一番作为,你们终将返回原点。去吧!先去圆你们的美国梦吧。”

    陈江亭打小就是块儿读书的料,上小学三年级时正赶上运动迭起,没有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们看的书,他就四处搜罗连环画来看,然后用笔白描连环画里的“乱世枭雄”——曹操、吕布、刘关张┄┄等等,一个个人物在他的笔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他的古代人物肖像画成为同龄人的收藏之物,因为与他哥哥陈江宁是同窗好友,近水楼台先得月嘛,我至今仍保留着几张他当年画的人物素描。

    陈江亭上高中期间,他与同学程原原拉上我和晓文,认识了劳改中的施光隽先生。我们常去施先生那里聊天,施先生学习世界语的执著深深地感染了聪明过人的江亭,于是他在学英语的同时,又自学了一门德语,就这样他在中学期间掌握了两门外语。1974年高中毕业,次年,他从鲁北的学院所在地返回北京郊区农村插队。

    江亭在插队的两年里坚持自学微积分、大学物理,还有英语和德语;他在脑海里一直思索着——自然界的数学结构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或许正是这个念头促使他与物理有了不解之缘。由于数理化基础功底扎实,在恢复高考的头一年,他就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技术物理系,中科大的学习氛围浓郁,名师荟萃,江亭有幸与许多优秀学生在学习上共同切磋、相互竞争,促使他对知识的汲取更加如饥似渴。

    1980年李政道来华访问期间,向中央领导建议,由他在美国联合一些大学来出题、命题考试,中国方面派人参加考试,分十年每年向美国派出100名物理研究生。得到中国领导人首肯后,李政道与严济慈联合发起、共同建立了中美联合招考赴美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China-United State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 Program)。1981年9月,在全国首批CUSPEA考试中,陈江亭以第26名的成绩脱颖而出,成为第一届正式的CUSPEA研究生。在出国前的英语培训期间,他曾向我诉说:考取第6名和第18名的是一对北大物理系的年轻恋人,玩性十足,却次次考试名列前茅,真令人羡慕。我太了解他了,能感觉到,他的话里话外透着一股子不服气的情绪。

    临出国前,中科大的老校长严济慈先生为出国学子们上了一堂发自肺腑的人生课,这堂课对江亭如何做人和选择学术道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27年,严济慈成为第一个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的中国人,他戴上博士帽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尽快回国。不久,在一艘开往东方的邮船上,画家徐悲鸿向他致意:“您好!严济慈博士,我叫徐悲鸿。”两人虽是初遇,却一见如故。途中,徐悲鸿为严济慈画了一张肖像素描,并题写了一行法文小字:“致我的朋友严济慈--科学之光,徐悲鸿”。这行题字,既寓含着严济慈研究的光学以及他的字号慕光,又表达了徐悲鸿希望严济慈成为“科学之光”,去照亮尚处于黑暗之中的国家的心愿。

    此后的八年,严济慈以“加倍的努力与拼命的苦干”从事科学研究,取得了压电晶体、压力与照相以及光谱学等方面的成果,在美、英、法、德各国科学期刊上发表了53篇论文。自1932年起,清华大学庚子赔款委员会选派学生出国留学,物理试题均出自严济慈之手。他只要发现有才华的青年,都会为他们及时提供出国深造的机会;著名的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就是由他亲自带到法国,推荐给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著名的居里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

    严济慈没有辜负徐悲鸿的厚望,他成为我国杰出的物理学家,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地球物理学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工作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我国光学研究和光学仪器研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

    陈江亭满怀当代知识分子的强国志向前往美国,勤奋学习,克服了语言障碍,9个月后通过了PhD Qualified考试;在25人参加的考试中,只有包括他在内的6个人获得通过,开始他在纽约大学攻读博士的生涯。刚到纽约后不久,恰逢中国参加在日本举办的第三届女排世界杯比赛,半夜里,他和几个同学穿过好几个街区,跑到酒吧里看比赛的实况转播,为中国女排首次冲击世界的领奖台摇旗呐喊┄┄。

    李政道委托在纽约的吴健雄教授负责纽约大学中国物理研究生的指导工作,陈江亭视吴健雄为自己的精神导师。吴健雄素有“东方居里夫人”之称,她曾任美国物理学会主席,美国实验物理学家,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袁家骝夫人,杨振宁、李政道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这项发现,就是由吴健雄主持的实验所证实。

    学习期间,江亭在纽约大学图书馆浏览各类科学知识方面的书籍,对他受益匪浅,并由此选择了凝聚态理论物理这个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主题作为研究方向。博士毕业后,他进入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这期间遭遇苏联解体,美国的核物理研究项目大幅度削减,保留项目也面临资金短缺,大批科研人员被迫离职,一些同学改行去了IT行业或金融行业。陈江亭的才气伴随着是他桀骜不驯的秉性,他始终痴心不改对专业研究的渴望和对自己信念执著不懈的追求,因为热爱物理,他坚守在实验室里,苦苦地思考着、徘徊着,冥冥之中他在等待着来自东方的召唤。

    二

    时间倒回到1981年秋季的一天,在首都机场唯一的航站楼里,能源学院的两个多年不见的发小碰面了——“你是江亭吧,你这是去哪儿呀?”“乔延,是你嘛?哥哥你好!我去纽约大学念书!你呢?”“同样,我也去美国念书,不过学校在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市。”原来,他们将搭乘同一架泛美航空公司的飞机飞往纽约,乔延去的地方在美国中部,需要转机;他考取了圣路易斯华大(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的固体力学博士研究生。

    一年前,乔延独自坐在清华大学空荡荡的阶梯教室里发呆——他已经30岁了,此时仍在大学三年级里晃荡┄┄,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他又走到人生的交叉路口,需要尽快抉择,实现超越!他下决心不再走寻常之路,提前修完专业课程,报考明年教育部公派的出国留学生。

    早在去平西煤矿报到前,双双从西南联大毕业的父母就语重心长地告诉他:“知识是人生中唯一有价值的利器”。在矿上单身宿舍昏暗的灯光下,乔延用两年的时间补习完高中课程,然后又开始自学微积分、大学物理和化学,他的英语水平也达到很高的水准,与同时学习英语的萧群群常有交流。“天降大任于斯者,必将苦其心智,劳其筋骨。”乔延时刻准备着厚积薄发,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让我们重温1977年冬那个让一代知识青年命运大翻转的岁月——乔延被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录取的喜讯传遍了平西煤矿,整个矿区沸腾了,矿工们点燃了鞭炮和“二踢脚”,炮竹绽放的火花划破了山区的夜空┄┄。乔延当学徒时,带过他的周师傅非把他拉到家里吃了顿饺子,爷俩儿喝着茶缸里散装的二锅头,吃着饺子,这就叫“饺子就酒,越喝越有!”喝得满脸通红的周师傅说:“早就觉得你小子和常人不一般,大山里还真飞出了金凤凰。小乔呀,不管你走到哪里,都得给咱矿上的兄弟们争口气┄┄。”这几句话,他会牢记一辈子。

    1981年夏,乔延以材料力学专业总分第二名的成绩考取了教育部公派留学生。尽管圣路易斯华大博士研究生的录取竞争激烈,在全美所有具有博士授予权的高校中位列前五的最低接受率,乔延仍得以胜出,成为圣路易斯华大的固体力学博士生。

    圣路易斯市横跨河流湍急的密西西比河,坐落在市中心相距七英里处的华大校园丹佛斯((Danforth Campus)校区,东侧是著名的森林公园,整个校园开阔、气派,欧式的古典建筑物和现代教学大楼错落有致地建造在校园四周,行走在校园任何地方,浓密的树木和如茵的绿草即刻跳入眼帘;漫步在华大校园里,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高等学府的威严、庄重和幽静,还能闻到栽满校园里的树木花草所吐出的芬芳香味。那些年,在校园里的教室、图书馆和实验室,总能频繁地看到乔延这位中国人的身影以及他留下的足迹┄┄。乔延只用了四年就获得博士学位,他随即返回祖国,回到了清华园。孟子云:“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对国家展现出的献身精神常会使社会上那些“精致的利已主义者”们黯然失色。

    随后的20年,乔延在教职生涯中所获得的职称和担任的职务繁多,随便拣几个主要的说说吧,每一个在教育领域里都不同凡响——教育部特聘教授,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固体力学专家(微/纳米力学,断裂力学与本构理论),中国科学院院士,校学术委员会主任┄┄。

    三

    九十年代初,陈江亭接受了北京大学伸出的“橄榄枝”,回到阔别十年的北京。北大物理系是一个能发挥有专长知识分子睿智的自由空间,江亭可以向众多博学的老先生学习,可以开展自己的凝聚态理论物理的研究,对于一位研究物理的学者来说,这里是一片学术净土。

    1995年的一个冬日,我从美国访问回到北京,受江亭哥哥陈江宁之托,去看江亭。我先约上了乔延,此时乔延已是隔壁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我俩一同前往北京大学。此时国内报刊对陈江亭的采访报道已经在市面上纷纷扬扬——并且晒出了江亭在北大的月度工资表,应收376.78元,扣除水电釆暖等,实发230元。一路上,我特别提醒乔延,江亭的妻子仍在美国,两人为回国的事闹翻了,千万别在他面前提起他的妻子。

    进入北大教工宿舍楼江亭的单元房,徐迟当年写的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猜想》的场景再现——屋子里零乱不堪,未洗的衣物堆积如山┄┄。进门后不久,乔延就不声不响地收拾起屋子来,弄得我和江亭很不好意思,赶忙一块帮着收拾起来┄┄。江亭这家伙边干还边向我俩发牢骚:“两位哥哥,告诉你们,我现在拿着少尉的工资,干着上校的活!”乔延调侃他:“还有美国哥哥的美援(美元)作后盾”。

    那天,我们仨人一起吃了顿晚饭,和江亭聊天后才知道,就在这种生存条件下,江亭还做出一件惊人之举,研究《红楼梦》。江亭说:“《红楼梦》里有隐语,需要科学研究才能读懂。”他用高能物理的实验方法解析这本名著,并为此著书立说┄┄。想看吗?他送给我一本,※※出版社出版的,可我从来不看,因为根本看不懂!

    知道江亭惹着谁了吗?北大中文系当时“最著名”的红学专家,这位老教授向北大物理系主任“兴师问罪”,物理系主任平静地回复道:“凭什么物理系就不能涉足古典文学研究?我衷心地期盼中文系能写出一篇超导物理的论文来!”

    这些年,我碰到过好几位从北大物理系毕业的学生,提到陈江亭,他们交口称赞他的课讲得好:人如其课,思想深邃,壮怀激烈,言行一致,世间少有!尤其是他对物理学的认识,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认为:物理学保持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水平,并且它给予我们的是最原则、最基本的知识,因此可以使思维系统化,使我们对事物本身看得更加透彻┄┄。

    前几年,有位同事的女儿所在中学要求在高考前,每个班要找一位有较高知名度的高考“过来人”座谈,从中感悟复习的精要,以期提升学生高考前的复习质量。这位同事找到我拿主意,我反复考虑,决定“启用”陈江亭这个“资源”,不能总让他闲着吧。电话里跟他讲,这傢伙还假装推托,其实我早就清楚他是个表现欲极强的主儿,他对我的要求从来都无法拒绝,因为他从小就有点儿怕我。

    下面是同事女儿班上一位男生在座谈后写的感想——

    “北大燕园,姹紫嫣红,一位削瘦、风度翩翩的中年教授快步走来。一谈起高考,此师马上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当年农村下乡时,在高考前的复习阶段,陈教授自称,把莫斯科大学历年的数理化高考题4000多道全部做了一遍。我们班上的同学们听完后全都傻了┄┄。”

    当男孩子在班上宣读完这篇感想时,整个教室鸦雀无声┄┄。还是班主任打破了沉寂,她迟疑了片刻,然后说道:“要么是这位先生吹牛皮?要么世界上所有的大学他都有能力考上┄┄!”

    同事后来添油加醋地给我转述这档子事——听完后我心里想:江亭呀,你又得意忘形啦!净给孩子们煽火儿自己的当年勇。拿你可真没招啦!这就是恃才傲物、特立独行的陈江亭。

    四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乔延39岁当上清华大学教授,后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常务副院长;每一次职务变动他都会遵从组织安排,在新的教学岗位上任劳任怨、竭尽全力,他说这是清华人的传统,根植于博大精神的校风。

    2004年,他接到教育部部長的电话,征求他的意见,让他出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長。这是个十分繁忙且专业性极强的行政角色,出差成了他的家常便饭。每次出差他都会带上几本英文小说,到住所后休息时看上一部英文电影录相,看上一会儿书,这基本上是他所有的个人爱好了。

    一年之后,乔延又迎来人生的一次重大挑战。这一年教育部直属的北方大学老校長调离,教育部有意让乔延出任北方大学校长一职,并征求部分北方大学有名望的专家、教授意见。有人对乔延的接任提出质疑——此人在国家部委任职,官本位观念应该较重;他与北方大学过去没有什么渊源和传承;据说他从小出生在北京,本科在清华,然后出国,回国后一直在清华工作,仅干过二级院系的副职,从未在其它院校任过职,没有综合性大学的管理经验;他能行吗?这些质疑都点到要害处了。

    北方大学的前身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北洋大学,创建于1895年的北洋西学学堂,由盛宣怀出任学堂首任督办。盛宣怀对新式教育确有真知灼见,要求学生一定要精钻本专业,不可心有旁骛,要循序渐进,不容紊乱,他认为打牢知识基础很重要,决不可“学无次序,浅尝辄止”。 1896年更名为北洋大学堂,被誉为“东方康奈尔”。1951年更名为北方大学,是国家首批16所国家重点大学之一,教育部直属院校。

    “苛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乔延此时就任北方大学校長,只能奋力向前,把压力变为动力。

    在北方大学校长的就职大会上,他慷慨陈词:

    “┄┄,最后,我抛开手里的讲稿,讲几句心里话:我家祖孙三代都与或将与北方大学渊源流長——我父亲乔枢民,1946年进入北方大学前身的北洋大学,成为机械工程系的学生,毕业后留校工作,52年院系调整时才调离母校;我儿子乔维琪,2003年毕业于北方大学,之后赴美留学;我这次来到美丽的滨海,来到著名的北方大学,就是要和大家一起,把北方大学建设成世界的一流大学!”会场上掌声经久不息┄┄。

    从这一天开始,乔延与北方大学的师生们一起,共同书写这所大学发展、壮大的新篇章。哈佛大学对人性的定义是:“说话让人喜欢,做事让人感动,做人让人想念。”我以为,乔延做到了。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学院路传奇》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学院路传奇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学院路传奇》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