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学院路的历史地理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学院路传奇正文 第一章 学院路的历史地理
(88106 www.88106.info)    学院路传奇

    第一章学院路的历史地理

    第一节营造“大都 ”

    北京城建成已有三千多年。作为国都,它的早期规划始于元朝,1267年开始营造中都,城址和规划主要由刘秉忠负责。五年后忽必烈正式命名为“大都”,突厥语称“汗八里”,意思是“大汗之居所”,直到1293年才全部完工。刘秉忠出身官宦人家,博学多才,忽必烈取得汗位前,刘秉忠曾被召见,他向忽必烈陈述:“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的道理,深得忽必烈信任。元朝建立后,刘秉忠身居太保,定国号,立朝仪官制,营建大都城池与宫殿,发挥了极为重大的作用。

    元大都城完全按照《周礼》所规定的“匠人营国,国方九里,旁三门,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设计的。大都坐北朝南是一个规则的长方形,元大都城围二万八千六百米,共有十一门。皇城在城的南部,皇城北面是海子,海子又叫积水潭,是对北海、南海、积水潭的总称。海子东岸有中心阁,阁西有石,上刻“中心台”,这是元朝的中心点,它构成了全城的基准。

    大都的南墙在今天北京城东西长安街南侧;东西城墙与明清北京内城东西墙位置重合;北城墙及西城墙北段,东起现在太阳宫附近的服装学院东墙,向西一直延长至学院路,再向南到明光村;涵盖蓟门烟树和北面小月河水系旁的北土城,统称为元大都遗址公园,土垣遗迹宛然可寻;城墙最高处约6米,基底宽约15米,城墙延续约12公里。

    1368年9月2日,明朝大将许达攻陷元大都城的齐化门(朝阳门),占据大都城。为防止五天前从建德门逃离的元顺帝反扑回来,命令指挥华云龙“经理故元都,新筑城垣,南北取径直,东西长一千八百九十丈”(明成祖实录卷四十五)。在元大都北城墙向南约5里地处筑起一道新的城墙,新城墙仍开两门,左为“安定门”,右为“德胜门”,这道新城墙就是明清北京内城的北城墙,其位置在今北二环路。

    小月河是随着元大都的兴建,由人工渠与自然冲积沟河形成的一条古河道,也是位于京城北部唯一一条自南而北流向的河流,已静静地流淌了七百多年。小月河源于德胜门外关厢,沿德(德胜门)清古道西侧,经马甸、小关、卧虎桥、九间房、双泉堡等地,于清河镇东南注入清河,是清河南部的主要支流。八家、六道口一带的人多称其为“东大道”,源于早年间河边曾有一条顺河而行的大道,可出德胜门,直达清河镇。

    北京有句老话:“先有德胜门,后有北京城”。意思是说,修建德胜门时,明朝只是把大都作为一个军事重镇,并未打算在此建都。从在大都北城墙内缩5里地建新城墙,到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正式定都北京,中间度过了35年。

    绕了这么大弯子,就想表述一件事,学院路的南端就在元大都的西北角上,它的历史地理坐标十分显赫,且源远流长。

    第二节 回望“烟树”

    金中都“燕京八景”中有“蓟门飞雨”一景。“蓟门烟树”源于唐朝李益的诗:“惆怅秦城送君归,蓟门烟树远依依。秋空莫射南来雁,纵遣乘春更北飞”。明人邹缉所题王绂之《燕台八景图》上说:“蓟门在旧城西北隅,门外旧有楼馆,雕栏画栋,凌空缥缈,游人行旅,往来其中,多有赋咏,今并废,而门犹存二土阜,树木蓊然,苍苍蔚蔚,晴烟浮空,四时不改,故曰蓟门烟树。”

    明代依唐代诗句,改用“蓟门烟树”。

    清代乾隆皇帝翻阅了古诗词,心血来潮,非要寻访诗中提到的周代蓟城遗址。他带着侍卫顺着北土城巡察,果然发现一座古城门——登城远望,绿树成荫,炊烟袅袅,犹如一片林海烟云,好一派幽静自然的景观。乾隆认为此门就是蓟门,于是诗兴大发,命人拿笔即席而作:“十里轻扬烟霭浮,蓟门指点认荒丘。┄┅”并立了一通石碑,题写了“蓟门烟树”四个大字。从此,皇上钦点此处就是蓟丘,蓟门也有了准地儿。其实“蓟门”指的是春秋战国时的蓟城,而此处并非古蓟城,也非古蓟门。这是把德胜门外的元大都城健德门(俗称土城关)当作蓟门旧址了,现如今这地界儿叫西土城。

    古之蓟门在何处?今天的北京西城广安门外滨河公园内,树立有“北京建都纪念阙”,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教授题额曰:“北京地区,肇始斯地,其时惟周,其名曰蓟”。看来,权威的专家认定古蓟门在广安门外一带。

    明清时期,从元大都西北角往北至六道口,一眼望过去,尽是坟岗子。老辈人讲:有“菜杀五埋”的说法,就是说菜市口管杀人,五道口管埋人。据说,五道口最大的乱坟岗子就在现如今的北京科技大学西门内小广场和中国地质大学东门内小广场一带。五道口奔北三里地,在通往清河镇的官道上,有双泉堡至前八家、北沙滩至后八家另外两条土道在此交汇,形成进进出出的六个道口,故名六道口。

    元大都城西北角坐落着祭旗庙村和黄亭子村,这地方地势平坦,西有西土城,北有北土城,如果把土城看作连绵的小山,这小山在风水书上称为“靠”,因为有靠,当年这地儿就是风水宝地。明朝的五军营荒废后,清朝的达官显贵们纷纷到这里构建坟茔,这些坟地占用了大量的土地。清朝灭亡后,这些坟地成了极好的耕地。

    其中一块坟地叫“老公”坟,位于祭旗庙村和黄亭子村当间儿。“老公”就是“太监”,尊称“公公”,民间叫“老公”。坟里埋的是清末宫廷里一位王姓太监,王太监死后没有后人,由他的远房外甥来看坟。他外甥也姓王,在家行四,人称王四。王四老家在北京大兴县采玉镇,祖上有一位爷爷做过清廷太医院太医,到王四这一辈家里受穷了,便来到京北给远房舅舅看坟。

    这坟地有100亩大,离黄亭子村不远。开始坟地里不许种庄稼,王四只能在自己住地附近种点粮食和蔬菜,种的粮食和蔬菜除了自己生活用度外还能有些节余。王四为人行侠仗义,爱帮人排忧解难,谁有困难,他常出手相助。因此他在这一带乃至德胜门关外都很有名气,人称“大地王四”。

    皇亭子因有清代乾隆爷的御制碑而得名,早年有碑亭,亭顶铺设黄色琉璃瓦,俗称黄亭子,挨着的村庄就叫黄亭子村。村里有位老住户姓李,会武术,清朝时做过北京九门提督的侍卫。他见王四仗义,就与他结交,俩人成了很好的朋友。

    民国以后,在祭旗庙与黄亭子之间,许多墓地逐渐可以买卖了。1920年前后,王太监的远房侄子王小山来与王四争这块墓地。这王太监除了在祭旗庙附近有100亩地外,在通县还有100亩地,王小山想全部占为己有。李侍卫见多识广,他对王四说:“侄子和外甥都有继承权,你在这儿以亲戚身份看坟几十年了,而王小山从未露过面,可以去打官司”。在官司审判中,李侍卫和黄亭子村的村民都帮着王四说话,最后官府判二人各继承遗产一半。王小山因为是侄子辈,有优先挑选权,他选了通县的100亩地,祭旗庙的这块地就归王四所有。

    王四打赢官司后,提出分40亩地给李侍卫,李侍卫不收。为了报答黄亭子村乡亲们的帮助,王四就在靠近黄亭子村的地界儿种了两亩菜地,多为黄瓜、茄子、韭菜、萝卜、白菜、西红柿等农村常用蔬菜。这菜地种出的菜不卖,也不许自家取用,只供黄亭子村的村民食用。黄亭子村的人吃菜就到菜地里无偿去取,王四只管种菜,一直持续到解放后。

    祭旗庙村北是土城。明朝早期的时候,人们在这一段土城上挖开了几个豁口,最大的一个叫牤牛桥豁口,明清乃至民国时从德胜门去海淀一带的古道就从这个豁口通过。在豁口南侧西边,大路边上有五间砖房,坐西向东,面向大道,解放前在这里开有一间茶馆和一个小餐馆,许多人路过这里都要歇歇脚,喝点水或是吃点东西,生意很兴隆。在豁口的南侧偏东有一座小庙,是座龙王庙。有两间房子大,也没有院墙。每当天不下雨、庄稼大旱时,农民们就会把龙王座像抬出来求雨,人们抬着龙王座像绕着田地走,直到下了雨再把龙王座像送回小庙来。这庙有人看管,庙虽小却有几亩地产,看庙人姓程,靠这几亩地过活。庙的旁边沿着道路长着十几棵白杨树,很粗很高大--—晚风一吹,树叶哗哗地作响。

    民国时期这地界儿属北平市北郊区,北京解放后,属十四区第12乡。解放初年,国家在祭旗庙和黄亭子一带建测绘城。为了加快建设速度,经政务院批准,在北京北城墙西侧,扒开了新街口通往北太平庄的豁口。并从新街口修了一条公路直通北太平庄(新外大街),公路又从北太平庄向西拐,经过测绘城,一直延伸到西土城的学院路南端。

    第三节“出落大方”

    50年代初,国家在各个领域学习苏联。受其教育体制的影响,政务院于1951年5月18日批准了教育部部长马叙伦的报告,确定适当地、有步骤地充实和调整原有高等学校的院系,先从华北、华东做起。1952年5月,教育部提出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原则和计划,其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紧接着教育部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院系调整:撤并了教会大学(如:燕京大学、辅仁大学、津沽大学、圣约翰大学、震旦大学等);更名了若干所大学(如:原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原北洋大学更名为天津大学等);按照苏联高教定义,北京大学定位为文理类综合性大学,清华大学定位为工科类综合性大学;除留少数综合性大学外,按照苏联模式,组建一批单一的专科性高等学院;从而确立了按照专业条块分制的高等教育体制,其结果是突出了工业部门所属的专业院校的发展,弱化了文理兼备的综合性大学建设。

    为加快工业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国家在北京海淀区的西土城往北——五道口、满井村、九间房、六道口一带选址,兴建“八大学院”。这些新诞生的学校是: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航天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北京医学院、北京林学院。这些学校校史的起点无一例外都是1952年,它们是那个充满希望的年代里诞生的八个兄弟院校,八大学院由此“横空出世”。各校组合、分立、迁移及成立情况如下:

    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的地质系科组合成立北京地质学院;

    由北京工业学院、唐山铁道学院、山西大学工学院、西北工学院等校的冶金系科、北京工业学院的采矿、钢铁机械系科、以及北洋大学采矿系金属组合并成立北京钢铁学院;

    由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学院航空系、四川大学航空系合并成立北京航空学院;

    由北京农业大学机械系、北京机耕学校及农业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由北京农业大学、河北农学院、平原农学院等校的森林系合并成立北京林学院;

    1952年,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的矿冶系并入位于天津的中国矿业学院,1953年9月11日学校迁至北京,更名为北京矿业学院;

    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在学院路东南位置上独立建院,更名为北京医学院;

    北京石油学院的合并成立则分两步走:先由清华大学采矿系、化工系,北京大学工学院,燕京大学有关学系,以及北洋大学地质系、采矿系、化工系、机械系,于1952年共建了清华大学石油系。紧接着教育部成立石油学院筹备组,以清华石油系为基础,成立北京石油学院。此时清华大学石油系已初具规模,有化学、地质、机械、钻采、炼油五个教研室,设立占井、开采、炼制、储运、矿机、炼机六个专业,教师60多人,学生400多人。

    当时这批新组建的院校急需校舍办学——北京钢铁学院、北京航空学院借用清华大学的校舍办学;

    北京地质学院在原北京大学工学院院址(端王府夹道)和北大图书馆(沙滩)临时办学;

    而北京林学院则借用西山大觉寺等几座古庙办学。

    北京市政府迅速在京郊西北部完成教育与科研区域规划,调集庞大的建筑施工队伍,突击完成建设任务。在北起六道口,南至北太平庄西路(今蓟门桥)的地段上建设学院路,同时开工兴建八所院校的教学区和校舍。工程从1952年年底开始,到1953年暑假期间基本完工,八所院校相继迁入新校址。这八个学院校园两两相对,由北向南排开,中间形成一条宽阔的大道,公路于1954年年底建成通车,被命名为“学院路”。道路两侧除了学院占地,全是绿油油的庄稼地。由于道路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八大学院的名气随之远扬。

    当时途经学院路的公交车为31路汽车,该路汽车开始首发站是西安门,在学院路上停三站,通往颐和园;后改为平安里至中关村;现改为331路,从平安里启程,香山是终点站;一晃眼,它已是63岁的“老公交”了,岁月蹉跎。

    学院路,俨然成为那个崭新年代里大学城的代名词,新中国又一个日新月异的地标。也是无数莘莘学子和院校子女们引以为傲的殿堂和乐园——它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启航的地方。

    第四节 故园难舍

    上个世纪60年代末,由于国际形势严峻,许多北方的大中城市开始疏散人口。1969年10月,随着一声令下,北京的十三所重点高校外迁,史称“京校外迁”;其中涉及八大学院的——石油学院、地质学院、矿业学院、农机学院和林学院,这五个学校相继迁离北京。

    钢铁学院原定迁往云南昆明,据说要与昆明工学院合并。临上火车的前一个夜晚,一位钢院上初中的小男孩,跟随着父母把行李打好,准备第二天出发,却在当晚接到紧急通知,幸运地留在了北京。

    我依然能体会到这个男孩当时突然松了一口气的感觉,随及,男孩哼起了小曲,接着,他轻松地将行李打开,把衣物重新归置到壁柜里,悄悄地取出藏在衣物里的小物件——一颗精致的象牙麻将牌,塞进褥子底下┄┄这一幕,几乎让五所迁校离京的孩子们羡慕了一生。

    北京石油学院迁往山东鲁北的胜利油田所在地——东营,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

    北京地质学院先迁往湖北江陵,更名为湖北地质学院;1975年再次迁徙,落脚武汉市,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

    北京矿业学院1969年先迁往四川合川县三汇坝,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1978年又搬至江苏徐州市,复名为中国矿业学院。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先迁到河南省博爱县,再搬往重庆北碚,先后更名为四川农机学院、重庆农机学院;1975年又迁至河北邢台,再次更名为华北农机学院;1979年返京复校。农机老教授曾苦笑地回忆道:“搬家都是整箱地抬走精密机械及仪器,别人都管我们叫“箱子大学”。

    北京林学院先迁往云南昆明,再搬至下关办学,曾在云南省内迁徙四次,终于1975年率先返京复校。

    几经颠簸,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三所在外埠风雨飘摇的学院——地质学院、矿业学院和石油学院,终以“两地办学”的由头挤开了回京的一道门缝,陆续将研究生部设到北京原址。之后,地质学院和矿业学院的本科教育也重回学院路,只有没了地盘的石油学院搬去了昌平。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八大学院陆续更名为大学。北京钢铁学院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学院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农业机械学院与北京农业大学合并,更名为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学院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石油学院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矿业学院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医学院重新回归北京大学,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部。

    今天的学院路两侧,教育与科研机构林立,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学院路南段(北土城以南)及其延长线改建成为西土城路,呈现出一番新的景象。

    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八所学院里,大门已经打开,正等待着我们进入——

    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学院路传奇》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学院路传奇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学院路传奇》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