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十一章 宋版大跃进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宋之佃农崛起正文卷 第十一章 宋版大跃进
(88106 www.88106.info)    施易元连同余二毛等几个学生,整整忙了三天,为八百多号人做了报名登记,其中青壮比例只占了一半。

    仅太洪村为例,村里除了几个老弱病残,其他的全部来了。甚至周边十里八乡几个村也来了大半,后面陆续还有不断前来报名的,可见那个年代贫富两极分化极为严重,米面在贫农面前还是威力无穷的。

    三天时间,除了收录工坊帮衬小工、工地杂工外,倒是招收了铁匠六人,木匠十人,泥水匠十二人,乡村、走方郎中四人。

    还有一个铜匠,名唤‘徐有福’,早年曾在县城临街面摆一张工具桌,后因故沦落为村匠,专门挑一个“铜匠担子”,流动于乡野民间中。前日在山下村摆摊时,听闻太洪村要大量招收匠人,今日一大早就来到报名处,他此番前来太洪村,可是连吃饭的家伙也带来了。

    余再兴看过他的工具担,不由惊讶,前世小时候,他就看过这种担子,没想到近八百年年以来都未曾改变。

    只见他肩挑担子,前面一头为柜头,放下可作为工作台,后面一头则是风箱、小炉子和燃料。然后担架上挂满修补用的铜片,挑担走动时,架上的铜片“唤头”就相互撞击,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

    余再兴曾对他们印象很深,因为铜匠行俗不吆喝、不敲牌,只靠架上的铜片声音招徕生意,那声音还颇为悦耳,让人一听难忘。

    此时招收了一个铜匠,完全是一个意外之喜。自己计划中等铁匠铺有了大量熟练技师后,再实施燧发枪计划。

    有了铜匠后,看来计划可以提前了。

    看了十几个匠人名单后,余再兴突发奇想,马上召集了余厚道、余张强、余公明前来议事。

    既然工匠都愿意留下来,还是有必要签一份契约,然后将各行业工匠予以评级,由余张强主考,余再兴等三人合议。

    他们的等级评定也将在十天内一边工作,一边完成。

    各工匠暂时划归议事堂,目前主要以建设兵营、工坊为主,毕竟目前可用之人还不多。

    他们各类福利住所等交给民政堂余公明安排,正式上工之前,余再兴打算先将前期的各类标准厘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余再兴打算推行太洪村标准。

    人们总说一流强国定标准,二流国家体系中混,三流国家连体系都挤不进去。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标准很重要,一切都要事前计划好。

    所以余再兴打算事先对每个行业定下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标准规格,让以后各类器械的零配件,都可以互换。

    后世工业发达的国家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标准化,规模化。

    而这个时代的工匠都是口口相传,敝帚自珍、各搞各的,根本没有形成一套有效标准。

    这个现象必须在太洪村杜绝,签了契约的匠人必须广授弟子,工作中事事都要讲究标准。

    当然为了不让师傅吃亏,每带出一个弟子,师傅拿多少奖励。

    在出师的一年时间里,徒弟每做好一件器械,师傅都能拿部分提成。

    ……

    一天以后,在各小组选出的小组长的带领下,太洪村开始了建村以来的第一个兵营,第一个工坊。

    兵营的建造,余再兴打算就地取材,用山上挖下的黄土筑墙,木料做梁柱,瓦匠烧至青瓦覆盖。

    土坯房有一件大好处,那就是冬暖夏凉,坏处就是不能漏雨,泥墙见了水,会发生坍塌。

    操练场平整后,铺就一些碎石,碾平、压实就可以了。

    工坊建设余再兴不准备采用类似兵营的土墙,木质结构,而是采用现代的红砖。

    烧纸红砖也不是高难度的技术活,余再兴简要给三里外山下村前来报名的李佐龙传授了一下窑厂的知识,毕竟这烧制红砖和烧制陶器有异曲同工之处。

    而且目前只为了建房需要,也无需能媲美现代红砖的质量,只要足够结实就行了。

    如果有水泥就好了,余再兴不由感叹道。

    其实如何烧制水泥他早就了然于心。水泥的生产过程一般分为两磨一烧。

    首先将石灰石,铁粉,砂石等材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好,进入生料磨内磨制成粉,然后将这种粉送到旋窑内,经过大约1350~1450度的高温煅烧,就制成了水泥熟料。

    水泥熟料再加上一定量的混合材(如矿渣,粉煤灰),石膏再进入水泥磨粉磨成粉,水泥就制成了。

    石灰石、铁粉这些原料,虽然根据后世的资料,三十里外的乡镇也能找到,但目前人员紧张,这方面的人才更是一个也没有。

    一切等团练人员招聘好,其他各堂所有了一个轮廓之后再逐步推进吧。。

    ……

    时间过得很快,秋天终于匆匆而去,天气也进入了深冬。

    这个季节,老少爷们也没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正好都来赚点米面。

    每天,李秀珠和余公明、余厚道、余张强三人的婆娘们,带着一群妇人,在中午时分提着一个个大木桶。

    盛着热气的木桶,有白花花的大米饭,菜肴有萝卜烧肉,腌菜炒鸡蛋。

    看着硕大的肥肉炒制的萝卜,脆生生的腌菜混搭着金黄的鸡蛋,工地上的百姓们不断地咽着口水,干活也更卖力了。

    邻村的一个五十岁的老汉,带着十一岁的孙子,捧着白花花的大米饭时,竟然激动地留下了眼泪。

    在一片感恩声中,太洪村工地上热火朝天,每天不断地有新人加入。

    一个月后,工地上总人数达到了一千两百人,光青壮就达到了七百多人。

    这期间,几十间兵营完成了,红砖、青瓦也烧制成功,再有七八天,工坊也可以完工了。

    ……

    在兵营完成期间,距离过年也只有二十来天。

    乘着这当口,余再兴将准备在年后招募练勇的议程,提前到年前。

    有关太洪村有了余再兴得到神授的种种传闻,村内百姓生活也因为大建设而有了极大的改观,这些早传了出去,那种包吃包住,是大家都不敢想的,这年头能混个肚饱就足够了。

    对招募练勇之事余再兴当然非常关注,他和余厚道两人分组考核,除身强力壮,老实本份外,基本就是按照厢军的要求来。如果按照禁军的要求,基本没有能达标的。

    当然,那些管理辎重的兵种可以放宽要求。

    经过一天的考核,余再兴招募了620人,这筛选可谓非常严格。要知道这十里八乡人口有好几万,青壮也有二三千之多,结果只挑选了不到六分之一的人数。

    反正后续工坊还需要大量的青壮,于是等这批练勇挑选后,又选出600多人,进入工坊。

    由于一开始余再兴就宣布,被选入练勇营的除包吃包住外,每年发放春秋两季军服、鞋袜,月俸1贯钱,禄粟20升。伍长月俸2贯,禄粟30升。都头月俸3贯,禄粟40升。营头月俸6贯,禄粟60升……

    训练成绩优异者,给予奖励。战时,立功者给予奖励。

    工坊中管理者参照普通练勇俸禄,普通工人俸禄只有练勇的一半。

    在宋朝,禁军普通士兵每年可拿45贯,厢军士兵可拿35贯。官员的俸禄、禄粟更是普通士兵的好几倍。

    做为缺衣少吃的农村百姓,哪怕你只给个温饱,就会应者如云了。

    因此,被选中者自然是兴高采烈,他们的家人也欢呼雀跃,落选者不免垂头丧气。

    不过随行前来观摩的各村里长倒松了口气,村中大多青壮都被选中,就是有些羸弱的,也被一些工坊收录。

    余再兴所挑选的,都是一些良善的农家子弟,身家清白。

    对各村奸猾青皮之辈,却是敬谢不敏。那些青皮无奈,虽然也想混进队伍,但在观看余再兴表演的徒掌劈红砖后,只得灰溜溜的逃走。

    ……

    招募练勇持续了一天,练勇招募后,余再兴立即进行了编伍。

    前世身为特种部队连长的余再兴,对编制之事早就胸有成竹,将各村青壮采取混编。

    考虑自己此时武器紧缺,对社团练勇大体分为长矛队、弓箭队、辎重队几大部分,还有军法、突击、护卫、哨探等一些小队。

    这些青壮招来,余再兴手下练勇达到620人,除100人做为辎重队外,20人留做医护人员,其中十人为女性,纯战兵分为5个都500人。还要准备训练时,吃不了苦,逃逸的。因此满打满算,最后估计能有500人就很不错了。

    此时,宋朝武装力量主要由禁军、厢军、乡兵、蕃兵构成,此外,还有土军和弓手。

    禁军是中央军。包括皇帝宿卫军和征战戊守部队,分别隶属三衙。

    其任务是卫皇宫、守京师、备征战和屯戍边郡、要地。有步军印马军两个兵种,水军和炮军附属于步军。

    军队编制为厢、军、营(指挥)、都4级。厢辖10军,军辖5营,营辖5都,每都100人。

    各级统兵官分别为:厢都指挥使;军都指挥使、军都虞候,指挥使、副指挥使;都头(马军称军使)、副部头(马军称副兵马使)。指挥(营)是禁军基本的建制单位,调动、屯戍和作战,常以此计算兵力。

    为防止武将叛乱,禁军在兵力部署上,大致一半守京畿,一半戊诸郡,京城与畿辅兵力亦大致平衡,以便内外相制。同时实行“更戊法”,畿辅与诸州禁军定期更换驻地,以使兵不识将,将无专兵。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宋之佃农崛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宋之佃农崛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宋之佃农崛起》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