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十七章 扩大工坊产能 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宋之佃农崛起正文卷 第十七章 扩大工坊产能 下
(88106 www.88106.info)    正月初五,结束了繁琐的向长辈一一拜年后,余再兴难得的坐在书房喝茶。

    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半年多了,年仅十二虚岁的他,因为修真的缘故,如今已经身高165厘米了,可以媲美这个时代的成年人了,甚至比一般成年男子身高还要略高一些。

    如果不是因为稚嫩的脸孔,谁都认为他是成年人。

    即便如此,太洪村周边实十里八乡,所有人对余再兴更多的是崇拜,甚至敬畏。

    ……

    正月初十过后,太洪村以东十五里外安阳屯,那一片延绵十里植被生长缓慢的山坡,如今被余再兴以三百贯钱买下。

    去年底,余再兴通过六都乡老郑万钧出面,在地契上盖上了遂城县府鲜红的大章。

    而余再兴所花的代价,就是两坛米酿,三百五十贯钱,其中五十贯是郑万钧的跑路费。当初安阳屯的里正和几个乡老可是暗自嘲笑了很久。

    年底之前乡老郑万钧家门前,竖起了一块招人的牌子。言道:十六至四十五岁,男性。身强力壮,无不良嗜好,待遇每天500文,三餐管饱,人数500。

    这年头,不要说工钱,只要饭管饱,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人到处都是。

    说好的只招500人,不料两天功夫,报名的人员达到1000人,无奈最后招聘人员将报名人员做了一次又一次的筛选,四天以后还是招了800人。

    根据余再兴的指令,每个录用的矿工,一次性发放十斤肥嘟嘟的五花肉,十斤大米。

    可把这些报名后又被录用的准矿工高兴地‘内牛满面’,而那些因为身高不够,身上排骨太明显的,则捶胸顿足,仰天长叹。

    年前还是一片荒芜的丘陵,年后仅十来天时间,出现了一大片矿山的轮廓。矿山之中无数矿工正在忙碌,背着一筐筐铁矿石从坑道里走出,倒在四轮马车货厢里,然后运往山脚。

    山脚的热闹情况不逊山上,数座炼铁炉正冒着浓烟,明亮的铁水流出,工匠们分工协作进行处理,而又有数座炼铁炉正在备料准备开炉。

    所有炼铁炉用的鼓风装置都是水排,也就是水力鼓风机,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而已经预加热的风被鼓入炉内,能让炉火烧得更旺。

    炼铁炉附近场院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经过精心设计的水力锻锤,正在锻打着通红的铁块,人高马大的铁匠们用铁钳夹着铁块,将其打成想要的形状。

    正月天气虽有些清冷,可铁场里到处热浪滚滚,工匠、杂役们挥汗如雨,大部分都是光着膀子,偶尔有小娘子们穿梭其间,为工匠、杂役们运来凉开水解渴。

    “矿山和铁场里如今有多少工匠、杂役?”

    “铁匠十六人连带杂役已经逾300,而矿山里的矿工超过1000人。”

    太洪村‘洪军社’议长余再兴,如今在工堂所总管余张强,铁厂厂长郑万民(郑万钧之弟)的带领下巡视安阳矿山铁场,安阳乡乡老郑万钧陪同,同行的还有安阳屯里正郑大富。

    为了安阳铁矿,余再兴可是筹划了好久,炼铁炉的图纸都画了一箩筐。在矿石开采之际,余张强带着所有工匠们,按照余再兴提供的图纸,耗费了所有储存的生铁,终于竖起了铁炉。

    “每天能产多少生铁?”

    郑万民自豪的答道:“昨天上午巳时至今天卯时,已产出500余斤生铁。”

    ……

    儒水河畔,一座座工坊鳞次栉比,每间都占地颇广,建筑格式如出一辙。临河一边都有几个水车运转着,将河水提起倒入高高的蓄水箱。

    蓄水箱下端有出口,水顺着管道流出,然后推动着许多水轮转动,凭着水轮转动的力量,许多水力纺织机正在不同的运转。

    此时棉花还只有阿拉伯那些国家播种,中原大地大部分地区,采用的是麻葛。

    先是纺车将麻、葛等原料纺成一锭锭的线,然后纺织工再将这一锭锭线放到织机上织成布,水轮不停地转,纺车、织机也不停的运作。

    每台纺车、织机旁都有一人守着,有男有女。做为现代人的余再兴知道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要求女的必须包着头巾,将一头青丝裹得严严实实,避免散落出来被运转的纺织机搅入。

    轰隆隆的运转声中,余再兴站在工坊外,透过窗户看着里面的繁忙景象,一旁的库房门口,工人们正在检查新织出来的素布,合格的运到一旁的库房内。

    “议长,染坊那边来催了,等着布呢。”

    “现在每天能织多少匹素布?”

    “二十台纺车、织机两班不停地转,只要不出问题,每天能出二十匹。”

    “新机器大家都熟练了吗?”

    “年初二十个经过议长您言传身教的,如今各带十个徒弟。”

    “那几位会修理的师傅待遇适当提高一些。”

    “小的知道,绝不会怠慢那几位师傅。”

    余再兴闻言点点头,纺车、织机可是赚钱的宝贝,它们运行的声音虽然吵,但在他听来却十分悦耳。

    管理纺织车间的是余张强的妻弟李三,今年三十岁,十个精明干练的青年人。

    一架水力纺车一昼夜就能纺麻接近百斤,一架这样的纺车能顶上三十户人家的产出,然后纺出来的线再用同样昼夜运转的织机纺布,织出大量质优价廉的布来。

    每匹布的成本实际上比市面低三成,质量又明显好些,所以根本就不愁卖。

    余再兴来到库房,看着刚入库登记的布匹,还没放多久便登记出库,运到附近的染坊,染成各种颜色的布匹,然后在村口装上四轮马车,运到遂城交付客商完成交易。

    水力纺织的利润将是余再兴发展工农军三项事业中的第二经济支柱,可以预见,这种精布上市后,将会引来一大片‘狼来了’的呼声。

    同时,也将引来饿狼贪婪的眼睛,但前提是你们能弄清楚水力纺车、织机里的乾坤!

    水力纺织机起源于后世英国纺纱业的大发展,使织布业迎来了一波高速发展。

    1785年,理发匠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使织布工效提高了四十倍。到1800年,英国棉纺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纺纱机、织布机由水力驱动,使工厂必须建造在河边,而且受河流水量的季节差影响,造成生产不稳定,这就促使人们研制新的动力驱动机械。

    1785年,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开始用做纺织机械的动力,并很快推广开来,引起了第一次技术和工业革命的高潮,人类从此进入了机器和蒸汽时代。到1830年,英国整个棉纺工业已基本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到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机器大工业的转变。

    水力纺织机的秘密和结构,谁都想知道,在本时空,除了余再兴,没人能从太洪村布坊里拿到秘密。余再兴在工坊开始运转之初,就命工坊主管们严防死守,硬来是别想,只能是用软的,不过这也不好使。

    做为余再兴夹袋里的人,李三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秘辛。去年工坊刚落成之际,余再兴硬是耗费昂贵的竹纸,画了半尺高厚的图纸。

    这些跨时代的科技,凝结着余再兴的智慧结晶。

    图纸画好后,余张强率领的工堂所核心人员,化了半个月才将第一台样板水力织机做出。

    在这基础上几经修改,最终于年底前定稿。

    ‘当当当’的敲击铁板声响起,将李三从遐想中拉回现实,只听有人一边敲钟一边扯着嗓门喊着:“交班时间到了!”

    抬头看去,只见显眼处的槐树上,挂着一块两寸厚的铁板,铁榔头敲击时会发出清脆的‘当当当’声。这是交班的时间,前一班的纺织工“下班”吃饭休息,下一班的纺织工已提前吃完饭,接着“上班”。

    到了卯时,又是换班时间,夜班的纺织工开始通宵纺织,直到次日辰时交接班。

    李三按照余再兴的要求将布坊将纺织工分成二班,每日都是“两班倒”,人停但纺车、织机不停,因为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不光他这里,其他工坊也是如此。

    看着纺织工交班,李三示意监工盯紧点,莫要让机器运行出问题,也不要让人偷奸耍懒,李三叮嘱着:

    “要注意上油,注意保养,坏了不要紧,让修理师傅第一时间维修!”

    “是,厂长。”

    ‘厂长’这个称呼是议长大人余再兴发明的,顾名思义工坊工厂之长。

    开年之初,余再兴一口气封了五个厂长。

    扩大产能的肥皂厂,新办的安阳屯的铁厂,纺织工坊的织布厂,机械厂,还有玻璃厂。

    肥皂厂扩大后,人员扩充到50人,除了核心制碱和酿香精、成型等工艺,由外公、小舅和母亲李香珠掌控外,其余的每组工人在封闭的坊间,各自完成一道工序,这样一般工人只掌握一道工序,配合工厂严苛的保密制度,一时间不怕工艺配方流出。

    每隔几天余游明从县城、府城运来大量的动物油脂和植物油,然后将一车车肥皂运走。

    肥皂厂自初八那天开始,每天生产200块肥皂,一个月下来有近六万块。

    如今,在临安府每块香皂售价五十贯、普通洗衣皂十贯。

    就这样,太洪村一车肥皂、精布出去,隔几天就是一个车队的粮食、铜钱以及其他各色物质,绵绵不绝的进入太洪村。

    期间也曾引起盗匪的蠢蠢欲动,无奈每次都有上百武装到牙齿的练勇押运,在杀死上百不怕死的盗匪后,确实惊住了一大批想要做无本生意的人。

    一时间,太洪村至临安府的道路上,风平浪静,其实这是在酝酿更大的风暴。

    山雨欲来风满楼!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宋之佃农崛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宋之佃农崛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宋之佃农崛起》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