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章 平昌县朱家堡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国之朱明天下第一卷 第一章 平昌县朱家堡
(88106 www.88106.info)    汉光和七年,平原郡平昌县。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时,一名身材高大,眉清目秀的少年从一座乌堡内走出来,脸上带着迷茫之色,看着绝不可能在现代社会出现的乌堡和自己奇异的穿着,心底不禁暗暗想到:如此真实的场景,难道真的穿越了?

    前世,他叫做朱吉,据祖上传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后人,并且传下了一尊白玉小楼。可是,正因为这尊白玉小楼,惹下了杀身之祸,被入室盗贼捅死在家中,睁开眼时,已经来到了这个时代。

    ………………………………

    “少爷,您怎么一个人出来啦?您的病还没有痊愈!小心着凉……”

    一个年过五旬的老人从乌堡内跑了出来,急道。

    老人是朱吉的管家,伺候过朱吉祖孙三代,深的信任,被赐予“朱”姓,名全。

    看到老管家朱全这一刻,一股原本不属于朱吉的记忆从朱吉脑海深处涌现出来。

    自己穿越的这个人也叫做朱吉,今年十六岁,祖上是吴郡朱氏。

    但是朱吉这一脉属于旁支,因为和主脉发生矛盾,在朱吉太爷爷那一辈,迁徙到了青州平原郡平昌县,扎下根来。

    朱吉的太爷爷善于经商,攒下极大家业,在平昌县购买大量田地。

    朱吉的爷爷也颇有才华,曾被县令征辟为主薄。

    朱吉的父亲从小体弱,虽然没有多大建树,倒也守住了偌大的家业。

    朱吉幼年丧母,一个月前他父亲也去世了,朱家只剩下朱吉一个人。多亏了老管家朱全尽心尽责,才稳定住了朱家的局面。

    朱家三代经营,在平昌县,已经有良田五百顷,佃户千户,钱粮无数。

    想到这里,朱吉心里狠狠震动了一下,仅仅他一个寒门地主就有这么多家资,那么那些豪门望族又是何等丰裕。

    不对,光和七年,不就是中平元年吗?也就是黄巾之乱爆发的这一年。

    现在是一月底,也就是说距离黄巾之乱只有一个半月了。

    朱吉顿时打了一个激灵,黄巾之乱之后,天下大乱。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他这么一个小胳膊小腿,能在这个时代活下去吗?

    朱吉心中一片叹息:“老子才刚刚穿越,就要为生存而拼搏了……真是……”

    就在朱吉心中哀叹之时,脑海中突然一道白光闪过,显现出一座白玉小楼。

    朱吉只感觉一股极大的吸力传来,一阵头晕目眩,竟然被吸到了里面!

    “怎么回事?这是哪儿?难道我又穿越了?”

    朱吉从地上爬起来,环目四顾,只见所在的地方是一处大殿。

    大殿很大,但并不空旷,矗立着一个个虚幻的人影,身着袍服,井然有序地排列在大殿之中。

    若非这些人影皆是面无表情,且一动不动,朱吉都差点认为碰上了鬼魂。

    大殿的中央,矗立着一座白色高台,高台之上一轮巨大的光球悬空而立,恍若太阳一样照耀着,将这处空间照得恍如白昼。

    奇怪的是,这轮光球发出的白光十分柔和,并没有太阳那般刺眼和令人不敢直视。

    朱吉好奇地走过去,一步一步拾阶而上,朝高台登去,沿途可见盘龙、飞凤、鲲鹏等等浮雕,俱都栩栩如生,充满了古意。

    “功臣阁?”

    朱吉来到高台之上,就见到了一座一人高的石碑,上书三个古纂字。

    碑身成乳白色,不由心中疑窦。

    “功臣阁?莫非是祖传的白玉小楼?那么我现在是在什么地方?莫不是在白玉小楼之中?”

    朱吉望向那轮神秘的光球,突然,许许多多的信息就涌入了他的脑海。

    他立刻就瞪大了眼睛,随后就张大了嘴巴,不过慢慢地,就逐渐转为欣喜!

    “想不到我还有如此机缘!哈哈,这下要发达了!”

    原来,恰如他所料,自己正是被吸入了家中祖传的白玉小楼“功臣阁”之中,不过,并不是肉身进入,而是意识进入。

    而这个名叫功臣阁的白玉小楼,确实是他的老祖宗,洪武皇帝朱元璋所造。

    朱元璋幼年的时候,曾得到过一块神秘的陨石,从中解剖出一块白色玉石。

    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立刻召集能工巧匠,将白色玉石雕塑成这座白玉小楼,取名功臣阁,意思是祭祀对明朝江山立下过功劳的功臣。

    本来这座功臣阁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只是作为朱家的一个传家宝。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铸造功臣阁的玉石有什么神异,或者真的吸收了朱家王朝的两百年气运,再加上朱吉机缘巧合穿越时空吸收了什么特殊能量,发生了异变,竟然将朱明一朝凡是经过明朝册封的文臣武将的真灵都保存在了功臣阁中。

    朱吉能召唤他们为自己征战,但是这些被召唤出的文臣武将,虽然保留着本身的文治武功,但不会有对后世的记忆。

    而且,要召唤这些文臣武将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个就是有足够的信仰,助那些文臣武将的真灵重塑灵魂;第二个就是需要活人作为容器,否则灵魂没有依托,很快就会消散。

    第二个条件很好达成,毕竟乱世之中,最不值钱的就是活人。倒是第一个条件,恐怕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和功夫。

    “朱伯,近年来全国大旱,朝堂宦官弄权,民怨沸腾。仅平原郡就有灾民无数。我打算招募流民,训练三千家兵,同时,扩大乌堡,以备不测。”

    朱吉的意识回到身体,细想了一下,对朱全说道。

    坞堡,又称坞壁,是一种民间防卫性建筑,大约形成王莽天凤年间,当时北方大饥,社会动荡不安。富豪之家为求自保,纷纷构筑坞堡营壁。

    汉代豪强聚族而居,故此类建筑之外观颇似城堡。四周常环以深沟高墻,内部房屋毗联,四隅与中央另建塔台高楼,里面储存粮草和兵器,加上家兵,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城堡。

    朱吉家也算是一方豪强,自然也修建了坞堡,一旦发生什么灾祸,就可以屯聚坞堡,据险自守。

    不过,朱吉为了收集信仰,也为了扩充家兵,就需要招募大量流民,以前的乌堡根本不够用。

    “少爷说的是。这平昌县最近也来了好多逃荒的流民,虽然县里设立了粥棚,豪门大户也都出钱出粮,但根本不够。前不久,一伙流民竟然抢劫一家大户,打死了好几个人……”

    老管家刘全唏嘘道,“不过,少爷,训练三千家兵,是否太多了?这需要花费大量钱粮……”

    “三千还多?一点儿也不多!”朱吉斩钉截铁地说道,“我还要将他们全部训练成精锐,所以老管家你要辛苦一些,尽快购买一些铁锭,打造三千长枪,迅速形成一支有战斗力的家兵。”

    “而且,父亲不是希望和吴郡朱家建立联系吗?若力有不逮,这三千家兵也能护持我们南下吴郡避难。”

    最后一句话,是说给老管家听得,朱吉却从未想过放弃基业。

    (本章完)

    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之朱明天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朱明天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之朱明天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