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三二、捷克问题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一代欧皇第二卷 三二、捷克问题
(88106 www.88106.info)    波希米亚(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是德意志帝国始终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完成了两德和奥地利帝国合并之后的德意志帝国终于腾出手来,开始把魔爪伸向这里。

    自从进入到1936年,除了战火纷飞的伊比利亚半岛,位于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苏台德地区也成了整个欧洲所关注的焦点。这里居住着360多万的日耳曼人,在奥匈帝国时期,他们是这个国家的主体民族。但在战后的巴黎和会上,整个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在协约国集团的支持下,被从帝国的领土上分离出去,形成了新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

    这个过程并没有经过什么所谓的“民族自决”。

    而作为生活在波希米亚的第二大族群,日尔曼人在这个新生国家里的地位甚至还不如人口比他们要少一半的摩拉维亚人。面对捷克人的压迫,境内的德意志人当然选择了反抗,自从《凡尔赛条约》签订之后,原波希米亚地区德意志民族要求脱离捷克斯洛伐克回归帝国的呼声愈濱愈烈,而奥地利帝国则在一旁推波助澜,不时在国联大会上提出所谓的修约要求。

    在东欧,有许多地方都零零散散地生活着日尔曼族群,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当年为了对抗奥斯曼帝国的入侵,神圣罗马帝国在边境一带设立了许多日尔曼军团的边疆军事屯垦区,比如在巴纳特、伏依伏丁那、特兰西瓦尼亚和布科维纳,有一些地方的人口比率就是以德意志人占多数。

    德意志人给斯拉夫人带去了现代科学和工业技术,这些德意志人居住和生活的地区,基本上都成了斯拉夫人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的地方。

    这反而引起了他们的觊觎。

    1937年2月,奥地利和南德联邦帝国正式在日内瓦的国联大会上向各国提交了照会:如果国联不能就捷克斯洛伐克境内所发生的捷克人欺压其他民族的问题做出正确的解决方案,那么奥地利帝国将会采取单独的行动,保护波希米亚境内的德意志同胞免于遭受捷克人的“残酷迫害”,帝国有能力也有决心独自解决这个问题。

    奥地利方面要求在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举行一场在国联监督下的“全民公投”,这一要求当然遭到了捷克人的拒绝。

    这份外交照会顿时引发了一场所谓的“苏台德危机”。

    在皇帝的命令下,超过40万的帝国陆军被部署到了捷克边境一线,似乎一场全面战争一触即发。

    面对战争的威胁,新任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总理布鲁姆亲自前往维也纳进行外交斡旋,在奥、英、法三国的压力下,贝奈斯不得不选择屈服,同意国联派出一个“特别调查团”就捷克内部的民族问题进行所谓的调查。

    1937年5月3日,为期两个多月的国联调查团向国联大会提交了正式的调查报告: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并非一个民族,所以组成一个单独的民族国家的基础并不存在。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捷克民族人口只有59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六左右,由于无法占到国内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绝对多数,所以说独立的捷克人国家的存在并不符合“民族自决”的原则,从法理上来说是不合理的。有足够的证据显示,捷克人在政治、语言、文化和教育方面对境内的其他民族存在着长期的压迫和歧视行为,例如规定不会捷克语的人员不能在政府机关中出任公务人员。由于这种压迫政策,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民族矛盾愈发尖锐,随时都有可能引发一场全面的内战,这对于地区的安全形势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国联的调查报告对于贝奈斯政府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另外,英国人和法国人并不愿为捷克人的愚蠢来背书,从而卷入一场“毫无准备的战争”。

    1937年7月9日,德英法意四国政府领导人在慕尼黑举行会晤(历史的惯性是如此巨大,因为英国人不愿意把会谈地点选在维也纳),英法两国作出了妥协的姿态,决定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实行“分治”,苏台德地区和摩拉维亚实行自治,其后由全民公投来决定未来的前途。

    捷克人所剩下的地方只有以布拉格为中心的一片平原区域,不到捷克斯洛伐克原来领土面积的一半。在英法意三国的逼迫下,贝奈斯无奈地选择了接受现实——没有英国和法国的支持,他很清楚,捷克人在重新武装起来的德意志帝国强大的军事进攻面前,连一个星期也不会坚持下去。

    况且境内还有许多捷克人认为原来生活在皇帝的统治下比现在还要好,许多捷克的保皇党人依然在想着如何在波希米亚恢复帝制。

    1937年7月11日,《慕尼黑协定》签署,苏台德危机得以用和平的方式解决。

    在《慕尼黑协定》签署之后,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辞去总统,选择去了英国。

    旧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不复存在,苏台德地区和上西里西亚地区重新回归奥地利帝国,摩拉维亚成了奥地利帝国治下的保护国。

    对于吞并捷克,李想也没这个兴趣,600万的捷克人如果在帝国内部,除了拖后腿就是捣乱,不如让他们一直独立下去。捷克人打仗不行,用来打工还是蛮管用的。如果是在战争期间,这里应该是一片很不错的生产基地。

    纵观整个危机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用跌宕起伏和充满不确定性来形容并不为过。帝国皇帝和埃希曼首相不时摆出一副要以武力解决问题的强硬姿态,从而迫使英法两国最终选择了妥协。很明显,捷克人成了英法两国的“弃子”。

    苏台德问题的最终解决,也为皇帝赢得了巨大的声望,更是激起了整个德意志民族的狂热情绪,在整个帝国内部,要求彻底解决《凡尔赛条约》所遗留下来的民族和领土问题的呼声日渐高涨。

    在过去的三百多年来,东欧一直是由奥斯曼、帝俄、奥地利和普鲁士四个帝国所瓜分统治的,随着奥斯曼帝国的消亡、罗曼诺夫家族的消亡和哈布斯堡帝国的崩溃,这一带有许多小的国家冒了出来。比如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加利西亚-布科维纳、匈牙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另外还有重新独立起来的波兰,这些国家和民族之间的领土争端,这才是真正的混乱之源。

    比如,克罗地亚人正在想方设法脱离塞尔维亚人的统治,而在普鲁士王国统治时期,西普鲁士的土地上生活着大批的日尔曼人,现在他们连同整个西普鲁士都在战后划给了波兰,另外波兰人也对大多数居民都是波兰人的奥地利上西里西亚地区念念不忘。

    在欧战后,奥地利帝国同意把以克拉科夫为中心的“小波兰省”交还给重新独立的波兰共和国,但却拒绝交出工业发达的上西里西亚。那里一直是奥地利帝国的一块飞地,直到德奥合并和苏台德地区重新回归奥地利帝国之后,才算重新把与维也纳之间的交通路线给连接了起来。

    埃希曼想用对付捷克人的办法去解决西普鲁士问题,但皇帝却严厉地禁止他去这么做,以避免过度地刺激波兰人。

    这位首相当然想不明白皇帝为什么会要求尽可能推迟解决但泽问题的时间,他根本不知道这个问题将会挑起一场世界大战。

    由于皇帝的压制,在收复了苏台德地区之后,第三帝国内部喧嚣尘上的解决西普鲁士问题呼声渐渐平息,整个欧洲又重新恢复了平静。除了西班牙人依旧在内战不休,似乎德英法意四国在签订《慕尼黑协定》时所宣称的和平目标已经实现。

    但事实上,随着德意志帝国的重新崛起,各国都在扩大着军备规模,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暗潮汹涌,整个的局势反而更加危险了。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代欧皇》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代欧皇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一代欧皇》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