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2,过年了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真好与哈瑞正文 42,过年了
(88106 www.88106.info)    (故事情节完全虚构,看官切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国内,从路灯下的街景能感受到,这城市里一派喜迎春节的气象。

    室内温暖的灯光下,陈栋梁正在静好家里献殷勤,帮她父母打扫卫生迎春节。

    静好爸爸抬头看看石英钟:都9点了,他让陈栋梁赶紧歇歇,算算静好那边英国的时间,减去八个小时:中午1点,应该既不上课,也没在吃饭,静好也没有午睡习惯。他催陈栋梁给她发个微信视频的邀请,全家跟静好视频聊聊天。

    英国,牛津,静好正走在市中心玉米市场大街上。

    雪越下越大,她拐进了一家咖啡馆躲避一会,点了一杯热巧克力饮料,看着玻璃墙外雪花中的玉米市场大街,突然收到视频邀请。

    英国假期和中国假期不同,英国的寒假相对固定,主要是圣诞假期,除非当年春节早,不然中国学生只能在春节前赶回来上课。静好因为自己不能留在家里陪父母过年,原本有些伤感,又从视频里看到陈栋梁如此关心照顾父母亲,有些过意不去,说了几句感谢的话。

    父亲问了她回牛津后的情况:“你回去后咱们那次视频,你没说几句话,就报了个平安,现在回去有一小段时间了,各方面都挺好吧?”

    静好说:“都挺好的。”

    这时候,咖啡馆窗外,天空中飘飞着雪花,几个当地人在雪花飞舞的街头走过,静好转身把镜头对着落地玻璃墙,给爸妈和陈栋梁看大雪中的街景。

    突然从手机画面上,她看到:远远的,哈瑞背着大包,抱着几本书,正从一条小路拐出来,还恍惚远远地跟谁招手。静好连再见都忘了和爸妈说,就推开了咖啡馆的木头门,朝着他挥手示意,下意识地要朝哈瑞那个方向走,待定睛一看,那人却不是哈瑞,只是一个身材和哈瑞有点像的人,人家也不是向她招手,而是和路上另一个人打招呼……

    静好失望地转身推门,又坐回咖啡馆,继续和家人视频聊天,虽然嘴上在和他们对话,眼睛却总是盯着外面的大雪,朝玻璃墙外张望,可是连她自己也不知道在看什么……

    微信视频聊天结束后,静好妈妈看着陈栋梁,突然又想起超市里看到的一幕,她瞥了陈栋梁一眼,琢磨着今天可一定要开口问问他。

    妈妈回头和爸爸说:“老郭,你把栋梁刚带来的水果拿去北边阳台上放着吧,房间里太暖和,容易坏。”

    爸爸一走,静好妈妈话头就扯开了:“小陈,你们家一般是你妈去超市买东西是吧?你和你爸不太去吧?”

    陈栋梁说:“我有时候顺路也去。”

    妈妈说:“你也是习惯去咱们附近这家永旺吧?上回我看见你了,好久了,差不多快有一个月了。不过你好像和一个同事一起,一个女的。”

    不想这时陈栋梁手机响了,他父母打来的,好像是家里有什么东西找不到,问他知不知道放在哪里。陈栋梁没听到静好妈妈的最后一句话。

    静好爸爸赶紧让陈栋梁回家:“小陈,九点多了,赶紧回家吧,下了班就来忙卫生,也不回去帮你爸妈忙忙年。我们多不好意思!回家代我们问你父母好啊!”

    静好妈妈起身说:“水果你带一半回家吧,别都给我们,我们吃不完就坏掉了。”

    陈栋梁说:“不用,阿姨,我们家里多的很,根本吃不了,我爸妈单位都发了一些,最近还天天有人去家里送水果。”

    陈太太风尘仆仆,赶在春节前回了公司,一进办公室,还挂着满脸倦容、一双大黑眼圈,就忙活起来,打开电脑,处理邮件,接电话,和人约时间见面……

    除夕到了,静好家附近,小区内外,才挨近傍晚,就到处是炮竹声声,洋溢着春节的喜庆气氛。一年一度,这过年的鞭炮声一响,所有的一切似乎都跟着欢腾起来。马路上的快递小哥们也没了踪影,大概再远也是要回家过年的。

    在牛津,只是一个平常的午后,不过大街小巷上,尤其是华人社区里,也挂着些有关中国春节的装饰,只是不太多也不太醒目。但是只要中国人路过,都会多看几眼。

    哈瑞正在家里看BBC的新闻,关于中国的报道一条接着一条,有好事、有坏事,坏事儿居多:春运、高速路不畅、景点脏乱差,春节拉动中国消费增长,等等......不过因为中国飞速发展,越来越有钱,不容小觑,各国的领导人也纷纷通过电视讲话,向世界各地的华人祝贺中国的农历新年:奥巴马、卡梅伦、默克尔,都在画面里闪了几下……

    在伦敦皮克迪里商业中心的特拉法特广场上,电子广告屏幕闪烁,滚动播出着带有中国农历新年元素的广告。

    伦敦和牛津的中餐馆纷纷推出庆祝春节的优惠;连麦当劳,也有和中国春节有关联的套餐......

    除夕当天,国内的晚上7点,是牛津中午11点多,陈先生、白老师夫妇、姑娘和若诗一起在餐厅里聚餐,若诗还特意打开笔记本电脑,通过网络播放着春晚,大家依旧按照老习惯,每人献菜一份,陈先生“嘣嘣嘣嘣”地,开了从旁边小超市买来的青岛啤酒、法国波尔多红酒,又找出中国带来一瓶剩了一半的茅台,从冰箱里取出几瓶色彩缤纷的水果酒,忙得不亦乐乎……

    共同庆祝的同时,他们各自都捧着自己的手机或IPAD,插空在和自己国内的亲人们视频聊着天儿,互相祝福……

    陈先生问陈太太在干什么,陈太太说,自己在办公室里,她祝海德里道28号的所有房友们过年好!大家都凑过脑袋跟陈太太问春节好!……

    海德里道28号的大门两侧,陈先生提前挂上两个大红灯笼,不光是海德里道28号,在牛津城的每个角落,尤其是Summer Town夏日城和考利路一带的华人聚居的社区里,也到处都是张灯结彩,华人们都在过年,还有人在家中用音量适中的电子鞭炮营造着喜庆气氛,中国民乐、中国歌曲从一些人家里飘出来……

    在牛津大学的东方研究中心二楼,四五位中国学者和家人、学生们,大概十几个人,正围坐在豆沙色的绒布沙发上,一起等待看中国春晚。有几位不知是女学者还是学者们的太太,膝上抱着小孩,小孩手里握着糖果。茶几上摆着很多中国零食和饮料,一条红色横幅上面贴着黄色大字挂在薄屏大电视后面的墙上:“牛津中国学联春节聚会”。

    英国媒体对中国春节的关注也比往年多。不过对绝大多数英国人来说,这只是个最平常的日子。

    哈瑞在家吃过简单的午餐,要冲一壶热红茶喝喝,发现装茶包的玻璃罐子空了,于是开着电视机,就披上大衣出了门,步行去旁边的超市。一路上他也看到一些中国春节的元素——一户人家贴着春联,挂着灯笼;一家书店的橱窗里挂着中国吉祥物……

    回到家,一进门哈瑞看到BBC新闻还在播放中国农历新年的消息——羊年到,紧接着后面的一条消息,是欧洲、美国的各大奢侈品品牌已经做好充分准备,迎接中国春节假日期间蜂拥而至的中国游客,中国游客2013年买下了1020多亿美元、全球三分之一强的奢侈品,2014年买下了超过1060亿美元全球50%以上的奢侈品,2015年,会冲新高,云云;又一条,阿里巴巴美国上市后,发展成绩斐然,不过美国媒体认为,假货问题一直是困扰阿里巴巴的大问题……

    哈瑞在厨房烧水冲茶,一边听着这些新闻,有些惊讶,也有些地方不理解,例如假货,BBC新闻节目里翻译成fake brand products,哈瑞弄不大明白,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假货”呀?都卖给谁呀?有那么大的市场需求?刚新闻里说的奢侈品“真货”销售得如火如荼,也是中国人买的,那么,这些仿冒名牌的“假货”又是谁买呢?中国人可真能买东西,消费大量昂贵的奢侈品不算完,还再买那么多仿冒的假货?他有点弄不明白,直摇头。

    这时候BBC又播了一条关于中国的消息:太阳能飞机的开发使用很可能会在中国遇到问题,因为空气污染(雾霾)的原因,全年能看见太阳的天数太少……

    这一条内容显然是英国媒体故意选了来播出的,带点黑色幽默,也有点讽刺的意思,哈瑞笑点不高,一边弄水冲茶,一边笑出声来……

    “无论如何,春节是中国人最大的节日。”哈瑞自言自语着,端着茶去了二楼书房,打开白色的苹果笔记本电脑,给静好发了一封邮件,向静好表示问候和祝贺,祝她“中国新年羊年快乐”……这次他没说“祝你不停地快乐”。

    静好正在餐厅和大家嘻嘻哈哈过节,突然IPAD响起提示声“嘀”,她打开信箱,竟是哈瑞发来的春节祝福,很是惊讶和意外。

    担心其他房友们问,她赶紧锁屏。趁大家闹腾着,她拿着IPAD去了卫生间,重新打开又看了一遍,是哈瑞发来的祝福邮件,他竟然还知道是羊年到了……

    其他人见她带着IPAD进卫生间,还以为她躲进去和男友说悄悄话,待她出来,故意开玩笑:“还要躲到卫生间去说话啊”……

    李若诗和妈妈也在视频交流,若诗先是给妈妈看了他们这一桌子除夕大餐,又特意走到院子大门前,让妈妈看看牛津城的春节也有红灯笼和春联......

    若诗妈妈穿上了前几天在夜市上买回来的花棉袄。从视频看不出材质,若诗只感觉颜色和款式非常好。

    他问妈妈在哪里买的。妈妈说,从挺贵的一个高级百货店——海信广场买回来的,以前从来没进去过,这次把李若诗留下的钱都花了。

    其实,她是去闹市区的地摊上买的,还是趁腊月二十九小贩们甩卖,只花了69块钱。但李若诗信了妈妈说的话,母子俩都好开心。

    陈先生和陈太太视频,陈太太说:“老公对不起你,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没和你一起过春节。”陈先生一听,咧着嘴直笑,对着IPAD和陈太太飞吻......

    李若诗妈妈除夕夜和儿子视频后,关了儿子留下的旧笔记本电脑。她摸摸脑门儿,怎么发烧了。她回忆自己那天为了省钱坐公交车跑夜市买东西,怀疑是不是被那个不断咳嗽的夜市摊主传染了流行性病毒感冒?这阵子感冒的人特别多,这一波感冒也特别厉害。

    外面夜空中,烟花爆竹闪亮,外面的刺眼光亮映照出若诗妈妈住的杂物间内的凄冷。这屋子比一般的房屋高,从天花板垂下一个U形灯管,不知是瓦数小,还是灯管蒙了厚灰的原因,屋里不亮堂,光是清冷的。家具是几样必需品:一铺旧木床,一个旧式儿的带穿衣镜的大衣柜,一个圆的可折叠饭桌,三把叠放在一起的不高的彩色圆形旧木头凳子——这是附近幼儿园淘汰了送给她的,还有一个旧得到处掉漆、不过擦得干干净净的木头碗柜,也几乎是二十年前的老式样,挨着门放着,简陋的厨房灶台和水龙头都在这间房子的铁门外,碗柜放这里比较方便。

    如果这是社区里普通的住宅,那么在这样一座日新月异、发展迅猛的城市里拥有这么一个房间,也是值得欣慰的,但是,这个房间其实并不是住宅,而是一个社区杂物间,和旁边的公共厕所,共用一堵墙,不过墙很厚,隔音效果很好,一丁点儿也听不到隔壁撒尿和洗手盆水龙头的声音。

    她从窗户望出去,旁边的居民楼里,灯火通明、热热闹闹,从一楼到六楼,家家都在团聚。

    又一颗魔术弹伴随着孩子们的欢笑声蹿到十几米高空,“哗”地照亮了临近公寓楼的南向一侧,那些贴着红色窗花的落地玻璃门内:六七户人家的客厅里,有的装修豪华气派,有的简朴温馨,但无论摆设还是气氛,都和她的杂物间内宛若两个世界。这些环境整洁、物质丰裕,和她仅仅相邻一条小路,隔着十几米的人家,餐桌上的年夜饭花样大致相同,餐桌旁围坐的人们,笑脸也相似……

    她的杂物房内,小饭桌上,摆着三副碟筷,三碗水饺,三只杯子,六样小盘装的菜,这是她给若诗爸爸、若诗和自己一家三口准备的年夜饭。若诗爸爸去世快二十年,但每逢除夕和八月十五,还是三副碗筷、三只玻璃杯。很多中国人相信失去的亲人一直还在,在春节、中秋节这种日子,他们一定会回来团聚,只是活着的人看不到他们的身体,只能感受到他们的灵魂飘来飘去。

    饭菜虽然简单,看着非常可口,可惜李若诗妈妈渐渐发起高烧,一点食欲也没有。她走到碗柜前,取出几个盘子,回来扣在这些饭菜上,免得落灰。

    外面又是一阵焰火闪耀,李若诗妈妈找出退烧药吃了,她两眼发红、脸颊发烫,自己动手,搞了一条冷水毛巾,不停地擦额头、擦脸,物理降温。

    这时,窗外,忽然一个特别大的礼花绽放在空中,又一阵孩子的叫声和欢笑声,大礼花在蓝黑色夜幕上绽放成一个刺眼的锦簇花团,再星星点点地倏忽消失,归于暗淡……

    耀眼的焰火光亮和结束后的黑暗平静,与若诗妈妈似乎一点关系都没有,她脱下外套,轻轻躺在了自己的那铺旧木头床上,拉过一条厚被子盖在身上。她没脱下毛衣和绒裤,整个冬天,她都只能和衣而卧,因为室内外温度差不了几度,冰雪天甚至需要戴着毛线帽子过夜。

    窗户上钉着厚厚两层塑料布,被风吹得一直鼓胀,塑料布上,再挂一条小毛毡挡风,房间的铁门内也挂着一条挡风的军绿色棉帘子,木床旁边,摆着居委会送来的一个六成新的乳白色电暖气,这是社区居民捐给居委会的。电暖气开关按钮亮着,这寒冬夜越深越冷,开着总比没有强。住在这里唯一的好处是没有房租,水电不用交钱。

    若诗妈妈回忆起:若诗放假回来看到房间里太冷,要给她装个空调,可她无论如何不同意。又想起若诗寒假回来打工,给自己留在豆腐乳罐子底下的不到两千块钱,妈妈带着平和的笑容,渐渐在严冬的寒夜里入睡了,只要儿子好好的,她过这样的生活,也心满意足。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真好与哈瑞》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真好与哈瑞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真好与哈瑞》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