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营救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寒门宰相正文卷 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营救
(88106 www.88106.info)    御史台又称为乌台,柏树。

    因为东汉时御史台外栽种了不少柏树,柏树上有数千只野乌鸦盘旋其上,故而得名‘柏台’,‘乌台’。

    当苏辙,苏迈,章丞一行抵达时,看见御史台的兵卒头缠黑巾,身穿白衣,腰盘刚刀把守在牢外。

    苏辙和苏轼的长子苏迈以及章丞前来,本来苏轼是不许看望的,但见章丞拿着宰相的令谕,故而御史台上下不敢阻拦,一一放行。

    一道一道的狱门打开,苏辙一行似闻到一股腐败潮湿之味。

    当苏辙被带到一处牢房,却见一名男子倚坐在地,抱膝仰望着盘旋着油灯上的飞蛾。

    苏辙一见对方不由拍着门栏大声道:“哥哥。”

    对方一听立即爬起身抓住门栏道:“九三郎!你莫不是来见我最后一面?”

    苏辙惊道:“哥哥何出此言?”

    苏轼道:“前几日苏迈命人送了一条熏鱼来,我写了两首绝命诗予你,尚未寄出。”

    苏辙惊讶,苏迈闻言连忙解释。

    原来苏轼与苏辙约定,平日送饭只送蔬菜肉食,若遇到坏消息,则送一条鱼来。

    苏迈因一日有事托朋友送饭,忘了交代此事,朋友误送了一条鱼便造此误会。

    此刻误会解开,众人方是大喜,叹说虚惊一场。

    苏轼叹道:“累我这几日长吁短叹,连身后事都安排好了。”

    正说话之间,忽是牢锁被打开,但见监察御史舒亶,何正臣在几十名狱吏簇拥下抵达监牢中。

    身为监察御史舒亶在牢中威风凛凛,他目视左右后向苏辙作礼道:“子由,这里是御史台未得允许,不得轻入看望。更不用说有闲杂人等。”

    苏辙不答。

    苏迈对舒亶自无好感,唯有按捺道:“启禀御史,这里有集贤相的令谕!”

    舒亶道:“本官知道,可是没有陛下亲旨,我这里也不好办。”

    说完舒亶看向一旁的章丞问道:“汝是何人?”

    “我?”章丞犹豫了一下,一旁的苏迈抢着道:“这位是章丞相家的二郎君。”

    舒亶闻之动容道:“原来是章二郎君,失敬!”

    “不敢当。”

    舒亶道:“既是如此,看在集贤相面上,我姑且破例一次。”

    苏辙,苏迈闻言都舒一口气。

    舒亶看了章丞一眼,对方不知道舒亶一开始就知道他的身份。故意兴师动众至此,也是有意为之。

    这一次乌台诗案。

    王安石、王安礼、张方平、曹太后、章惇都为苏轼说话。

    唯独与苏氏兄弟交好的章越却一言不发。

    章越看似不插手此案,却让苏辙苏迈二人手持他的亲笔令谕出入乌台,其用意就差着当面没告诉舒亶苏子瞻是我要护的人,若你敢动他就要你们好看。

    舒亶看着章丞看似年轻木讷,心底暗暗盘算。

    舒亶行礼道:“章二郎君,此案如今在士林中颇有争议,有人言是我们御史台,冤枉了苏轼。”

    “旁人言语罢了,但在章丞相面前必须一剖肝胆。”

    舒亶不等章丞回答,便道:“眼下我为苏轼定下四罪。”

    “一是怙终不悔,其恶已著。”

    “二是傲悖之语,日闻中外。”

    “三是言伪而辨,行伪而坚。”

    “四是陛下修明政事,怨己不用。”

    “我们御史台认为苏子瞻讪上骂下,法所不宥。”

    章丞色变心道,怎至如此?这不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吗?

    一旁苏辙,苏轼,苏迈听了都是垂下头。

    章丞想了想道:“这些事御史不必与我说,爹爹……集贤只是交代我看一看苏学士。”

    “看看他有没有被刑讯逼供?有没有苛刻对待?衣食供给安好?他是朝廷重犯,故案子还未水落石出前,需要厚待,不可擅加一指予他。”

    见章丞不上当,舒亶尬笑一声。

    何正臣出面道:“还请二郎君代禀丞相,苏子瞻在牢中一切安好,吃食皆由家中供给,至于每日还有热水梳洗。”

    一旁苏轼则道:“确实如此,也没有受苛待,只是每日通宵达旦地审问,令人疲倦不得歇息,还时不时拿话吓我。”

    舒亶闻言看了一眼苏轼,又是生气又是无奈。

    何正臣,舒亶告退,众人与苏轼说话。

    章丞道:“爹爹让我转告苏学士说他愧为宰相,但在此事上却无能为力,累苏学士在此。”

    苏轼对章丞道:“这是哪里话,劳丞相关怀。轼想当年苏某与丞相都受知于欧阳公。欧阳公之意本待文坛之后,意属丞相承他衣钵将学问发扬光大。”

    “不意丞相官越做越大,诗词文章倒是越做越少。反而是苏某仕途不得意,却文坛得意,为远近鸿儒为宗师,当今儒士皆以夫子呼之苏某,代丞相成为了文坛宗师。”

    “这也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之故。岂知因才高名高之故而身陷囹圄,这也是轼始料不及。”

    众人听了哭笑不得,苏轼都到这地步,还不忘调侃自己,再调侃调侃章越。

    苏辙问道:“哥哥你招了?”

    苏轼点点头道:“我进乌台前以为不过是文字上一些事,最多言语时事如实而道,并非有指责之心。但御史一再逼问,只好说是了。”

    众人都是摇头,众人本还有些许指望,没料到苏轼已全招了。

    苏迈不甘心地道:“爹爹你真的全招了?”

    苏轼点点头,旋又道:“还能如何,我好歹还是一任太守,御史台在湖州以一绳拽我入京,如驱鸡犬。”

    “我当初为孙觉作松江堤而来湖州,但御史非要说我是借诗讽刺农田水利法。早知如此便‘若对青山谈世事,当需举白便浮君’,言时事真为难。”

    “更恨的是无中生有,我与陈襄在僧寺中见牡丹数朵和诗云,一朵妖红翠欲流,春光回照雪霜羞。化工只欲呈新巧,不放闲花得少休。”

    “舒亶非说我要此诗讽刺执政,以化工比喻执政,以闲花比喻小民。”

    “这倒冤枉了我。”

    众人又再度摇头,看苏轼自言自语,手足无措的样子,好似关得疯了。

    苏辙,苏迈不胜难过。

    ……

    章丞回府时,章越正在见客,来人正是王安礼。

    王安礼对章越道:“吾兄长来信说,当今天下能救苏子瞻的唯有丞相一人,故请丞相施以援手!”

    章越笑着问道:“这是王舒公的意思,而不是和甫的意思?”

    王安礼摇头道:“不是,确实是兄长的意思,这里有书信有凭。”

    王安礼将家信交给章越。虽是家信,但章越看到王安石托王安礼恳求自己。

    章越不由动容地道:“仆自任相以来,舒公无一事烦仆,不曾料到为苏子瞻之故。舒公真是君子。”

    章越心底确实是震惊,他任相后与王安石一路小龌龊不断,今日王安石竟为了苏轼之事放下身段私下求己出面营救。

    此公确实当得起后世读书人的推崇备至。

    王安礼道:“当然在安礼眼里,若苏子瞻因此而死,天下人必怪罪于兄长。此事算是我兄长拜托丞相了。”

    章越隐去情绪放下书信言道:“不过和甫,此事仆不宜直接出面。”

    章越伸手一按,打断王安礼的话道:“不出面却不是不救,便没有舒公这封信,子瞻我也是救定了。不过到了殿上时,还劳和甫你先仗义执言。”

    王安礼起身道:“多谢丞相!”

    章越笑道:“任相至今,终有一事与舒公相同了。”

    说完章越王安礼二人皆是拊掌而笑。

    章丞等王安礼走后,向章越说了见苏轼经过。

    章越对章丞道:“子瞻确在供词上签字画押。”

    “上书‘入馆多年,未甚擢进,兼朝廷用人多是少年,所见与轼不同,以此撰作诗赋文字讥讽,意图众人传看’。”

    “啊?”

    章丞吃了一惊,他吃惊的并非章越如何从御史台拿到苏轼的供词,而是吃惊为何苏轼会主动这么承认。

    章越道:“出乎意料吧!”

    章丞点点头然后道:“会不会几十日在御史台连续拷问下,苏叔父糊涂这么写的。”

    章越道:“确有此可能,但我与你说多次,不要神话一个人。”

    “你苏叔父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古今第一才子。”

    “想来或有这等不甘,不然何必在诗文里多谈‘淡泊名利’的词句。”

    章丞心道,苏叔父当年难制举入三等,可谓是得天下之高,百年制举只有他和父亲章越,及舅公吴育得此名次,他对自己以后的仕途怎么没有期许呢?

    章越道:“你苏叔父的性子,便是一遇邪恶如蝇之在食,吐之方快。”

    “他之前奏疏所指‘追陪新进’四个字,指的不正是蔡确,李定之流吗?

    “但话说回来我与章子厚两位好友,也是两位新进啊。”

    章越想起苏轼当年进京初次面圣就指出天子三个缺点,其中之一便是进人太速,弄得他当场差点下不来台阶。

    尽管章越知道,苏轼这是无心之举。

    不过换了是自己处于苏轼的位置上,看着章越,章惇二位昔日好友一路飞黄腾达,自己却一直遭到政治上的打压排挤,心底焉能没有一点情绪。

    都知道苏仙是古今第一才子,同时他在政治也是个很有抱负的人,心底也期望致君尧舜上。

    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寒门宰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寒门宰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寒门宰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