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破碎 第三百七十五章:合营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风起明末山河破碎 第三百七十五章:合营
(88106 www.88106.info)    南直隶、中都凤阳。

    崇祯八年,农民起义军攻陷中都凤阳,中都城内外大量建筑被焚毁,皇陵也遭毁坏。

    虽说不久之后凤阳重新收复,但是破坏却是难以挽回。

    关内民变不休,叛乱不止,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崇祯八年后,中都凤阳便不断的开始修筑防御工事,加派兵丁防守。

    凤阳城北,蒲北岗上,刀枪如林。

    一望无边的旗海在微风中轻轻飘扬,漫山遍野尽是身穿着玄甲的甲兵,山岗之下无数甲士列阵而立。

    山岗之巅,无数的旌旗,宛如众星捧月一般,将一杆玄黑色的大纛簇拥在中央的位置。

    赤日高悬,碧空如洗。

    寒冷的山风自北朝南吹袭而过,一瞬间之间带起无数的旌旗猎猎而动,汇聚成宛若雨穿竹林一般的声响。

    风吹山林,旌旗卷动,那杆被一众旗色各异的旌旗围拢在其中的大纛也同样被山风所影响。

    山风带动着大纛顶上赤红色的旗缨卷起,旗面也随着山风而舒展,暴露在众人的视野之中,露出了一个斗大的白字——「信」!

    大纛之下,李岩头戴翎羽明铁盔,内穿着水磨铁甲,外罩半臂紫金武绣袍,挎箭带弓,腰悬利剑,端坐于高台之上。

    高台之上将校林立,甲士如云。

    「咚!」「咚!」「咚!」

    凤阳城下,战鼓声如雷。

    伴随着恍若雷霆般的战鼓声,无数头戴黑巾,手持着兵刃的军兵排列着严整的军阵缓步前行。

    最前方,一座座高大的云梯正在慢慢的向前移动。

    「嗬哈——嗬哈——」

    云梯车下,一众军兵呼喊着号子,奋力的推动着云梯车向前。

    远方,凤阳的城墙之上,无数赤色的旌旗在北风之中飘扬。

    就在攻城的云梯进入了大概百步的距离之时,团团橘红色的火光乍然闪现,大量的硝烟自凤阳城的城墙之上升腾而起。

    高台之上,李岩眉头微蹙。

    他知道,那是明军的火炮……

    视野之中,数座云梯车在转瞬之间便已经是土崩瓦解,轰然倒塌而下,攻城部队也不可避免发生了骚乱。

    过了一息左右的时间,隆隆的炮声才在众人的耳畔响起。

    李岩神色不忍,无论是历经了多少次的战阵,经历过了多少次的生死,他都没有办法真正的硬下心肠,不去在乎伤亡。

    对于李岩来说,他永远没有将一条条活生生的人命,看成是一个个冰冷的数字。

    都说慈不掌兵,但是李岩没有办法,如果他有选择,他希望这天下是一个太平盛世。

    他其实从来就没有想过,登临高位……

    只是,他从来就没有选择。

    从在杞县起兵之时,他就已经是没有了选择。

    到如今,他麾下的从者已经逾越五十万人之众,他的肩膀上挑着的是五十万人的生死,挑着的是五十万人的希望。

    不,不仅仅是五十万人。

    山风冷寒,恍若刮骨的钢刀,李岩的心也随着寒风慢慢的冰冷了下去,眼神也坚定了起来。

    他曾经立下誓言,举义旗而起,必将扫除女干邪,澄清宇内。

    大丈夫,言必行,行必果。

    要想改天换地,又怎么能够少得了牺牲。

    「呜————」

    低沉的号角声自远方响起,而后伴随着号角声响起的,是无数军卒的齐声呐喊,攻城已经拉开帷幕。

    洪武二年九月,诏以临濠为中都,命有司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

    后两易其名,又因中都宫阙建在凤凰山之南,终赐名凤阳。

    凤阳城参考《考工记》规划建设,在全国调集百工技艺、军士民夫等,不少于百万之众。

    凤阳作为中都占地范围极广,规制之盛,实冠天下,共有三道城墙,分为三城。

    第一道城为中都城外城城墙,呈东西扁长的长方形,西南隅为将凤凰山包入城中,还修建了一个凸角,共开辟城门九座,水关十八座。

    凤阳城外城城墙周长,达到了惊人的六十余里。

    要知道,襄阳城城墙的周长只有十二,就是北京城城墙的周长也不过是二十八里。

    当然凤阳的城墙虽然长,但是实际上防守能力却是远不如襄阳和北京。

    如此漫长的城郭没有充足的守军也难以作为依仗。

    这也是为什么在崇祯八年的时候,凤阳城会被当时高迎祥所带领的起义军所攻破的重要原因。

    不过眼下,防守兵力并不再是短板,凤阳周围云集了超过五万的明军官兵。

    五万明军依托着城墙,以及周遭的山岭、岗地安营扎营,排兵布防。

    之所以现在才发起对凤阳城的进攻,是因为此前明军在凤阳城外还有大量的营地。

    拔除这些明军在外围设置的据点和堡垒,也确实是花费了万民军不少的功夫。

    李岩现在所在的蒲北岗,原先就驻扎着千余名明军,曾经作为明军在凤阳城北的重要支点。

    扫视着凤阳漫长的城墙,李岩的大脑也飞速的在转动。

    凤阳的外城城墙漫长,防守能力很差,很多平缓的地段,都可以作为突破口,攻陷凤阳的外城并不困难。

    真正的难点却是凤阳的第二道城墙——禁垣。

    禁垣是中都凤阳的第二道城墙,周长十五里里,开四门。

    禁垣内就是中都凤阳的内城,大部分的重要建筑都在禁垣之中,宫殿坊市也全都集中在内城。

    禁垣城墙的高度普遍都在三丈左右,也就是十米上下,多铸炮台,戒备森严。

    禁垣、禁垣。

    便是他们此战最后将会遭遇的难关。

    禁垣之内虽然还有皇城,还有一道城墙。

    但是实际上只要禁垣失陷,官兵无疑将会土崩瓦解,皇城再高的城墙也是无用。

    李岩的目光转动,山岗之下,无数的军卒已是向着凤阳城下蜂拥而去。

    而在这时,一名传令兵也登上了高台,带来了李岩一直在等待的消息。

    「禀报信王,革左五营营首领兵即将抵达我军方丘大营。」

    李岩眼神微凝,霍然起身,转头回望着西北的方向。

    西北方,能够清晰的数支兵马正沿着山道缓缓向前,向着方丘大营的位置行进而去。

    「终于来了……」

    李岩握紧了腰间的雁翎刀,在今天上午时分他派人相请革左五营的营首到方丘大营相聚,当时虽然就得到了答应。

    但是革左五营迟迟没有动静,让李岩也不由的忐忑了起来。

    而眼下,见到正在向着方丘大营而来的革左五营兵马,李岩的到底是有些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

    「会谈之事已经说了许久。」

    身穿着戎装的红娘子也随着李岩站了起来,她上前了些许,握住了李岩按刀的手腕,轻声道。

    「革左五营的营首这一次答应来方丘大营商议,已经算是迈出了一大步,证明了革左五营的营首们有合营的意向,只是心中还有些忧虑罢了」

    听到红娘子的声音,李岩心神的下意识的放松了些许,紧蹙的眉头也随

    之舒展开了许多。

    在起义的队伍之中,现在他麾下的万民军虽然算得上是实力最为强劲的一支。

    但是他们却属于是后起之辈,革左五营起于陕西,起事已有十数载,恐怕难以劝服。

    「娘子说的是。」

    李岩放缓了声音,松开了腰间的雁翎刀,握紧了红娘子的手,他的眼神也是重新恢复了沉稳。

    革左五营的营首虽然带了不少的兵马,但是愿意到他们的大营中商议,这已经算是将身家性命相托,已经是给足了诚意。

    这些时日往来的书信,他不断的晓以利害,陈述利弊,到底是使得革左五营的营首心中旧有的观念产生了动摇。

    「革左五营的营首已经快到了,我们现在就启程去方丘。」

    李岩回望了一眼前方的战事,要想攻陷凤阳并非是一朝一夕的时间,并不急于一时。

    进攻凤阳的计划和方略早已经是定下,只要按照计划稳步推行即可。

    从河南到南直隶,一路辗转千里,转斗百阵,如今的万民军中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将校。

    李岩将前线的指挥权暂时交给了李际遇后,便和红娘子一起带着亲卫离开了蒲北岗。

    顺着山道一路疾驰而下,一刻多钟的时间,李岩便已经是抵达了方丘大营。

    方丘位于凤阳的北方,地势颇高,西北临河,左连门台、右接蒲北岗,处于要冲之地。

    所以李岩在方丘设置大营,用以控制凤阳城北,连通东西。

    李岩一路从营门飞驰入营,一直到中军门前,才勒住了战马。

    瓦罐子和一斗谷两人一直守在中军门前,见到李岩到来,连忙上前迎接。

    「革左五营的营首都已到了吗?」

    在进营之前,李岩就已经看到了西面下了很多的行营,恐怕他还是晚来了一步。

    「信王来的时间正好,革左五营营首也才刚到帐中。」

    一斗谷上前替李岩牵住了马,回答道。

    李岩从战马上下来,转头看向了瓦罐子。

    「属下已经派人确定过了,来的五人确实是革左五营的营首。」

    确认身份并不困难,李岩麾下主体都是河南人,但是也不少的陕西人。

    七十二营跟随着高迎祥进入河南之后,后面分散发展,一部分去往南直隶,一部分去往湖广,还有不少的留在了河南。

    本来高迎祥的计划是在攻陷了西安之后,策动大规模的叛乱,里应外合,使得进剿的官兵首尾不能顾。

    但是随着高迎祥战死黑水狱,最终计划也自然是走向了破产。

    留在河南的一共有九营的兵马,但是后续三边总督郑崇检在河南的时候,九营兵马的主力几乎都被剿灭,只余下一些残部还在坚持着斗争。

    这些残部,后面在李岩带领万民军崛起之后,也都先后加入了李岩领导的万民军中。

    革左五营之中,老回回马守应、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改世王刘希尧、乱世王蔺养成五人,都是当时七十二营之中赫赫有名的人物,自然是为众人所识。

    听到瓦罐子的确认,李岩的心中再定,他压住了心中激荡,握紧了腰间的雁翎刀,逐渐的平静了下来。

    迎着红娘子温和的目光,李岩正过了头,阔步向着中军帐内走去。

    「恭迎信王!」

    伴随着一众甲士的恭迎声,李岩已是踏入了中军帐内。

    刚步入中军帐内,李岩便感受到数道目光齐齐投来。

    早在之前,李岩便已经是从瓦罐子的口中得到了所有人的信息。

    瓦罐子在

    李岩入帐前,也将各人坐在什么位置都告诉了李岩。

    帐中右首的位置,坐着的一名男子生的身形魁梧,剑眉虎目,穿着一件绣着獬豸的正红色云肩通袖炮,略显慵懒的坐在座椅之上,但是却难掩其身上凌厉的锐气。

    此人正是革里眼贺一龙。

    贺一龙身侧的将领,看起来比贺一龙年轻些许,内穿着鱼鳞甲,外罩着一件半袖的文武袍,头戴着网巾,双目微眯,面带着笑容,将目光投来。

    不过那将领脸上的笑容却是没有让李岩感到多少的暖意,反而是从心底中生出了丝丝寒意。

    坐在贺一龙旁边的这人,正是左金王贺锦。

    时人称呼的革左五营,其中的革和左,指的正是贺一龙和贺锦两人的名号。

    老回回马守应、改世王刘希尧、乱世王蔺养成,三人的名号则是没有被加上去。

    革左五营中,五名营首的地位名义上是平等的。

    但是实际上,主要的话语权还是在贺一龙和贺锦两人的手中。

    而贺锦大部分的时候也都是听从贺一龙的决断,和贺一龙站在一起。

    李岩目光横移,坐在临近帐帘处的两人,分别是改世王刘希尧、乱世王蔺养成。

    相对于贺一龙和贺锦,两人无论是兵力还是话语权都要逊色许多。

    不过革左五营之中,还有一营,有别于其他的四营,也是李岩最为看重的一份力量。

    而这份力量,现在掌控着他的,正是老回回马守应。

    左首的位置,马守应身穿着白袍,头戴着毡帽,靠坐在座椅上,神色平静,彷佛一切的事情都不能对他的心神造成什么影响。

    马守应的长相有别于他人,他的鼻梁极为高挺,眼眶颇深,卷发浓眉。

    马守应是回族人,所以才别号老回回,他是陕西绥德生人,早年曾当过边兵,崇祯元年,便率众起义。

    在马守应的麾下,多精骑马军,共计有三千余骑,骑军之中回、汉、蒙三族混杂,皆是弓马娴熟,骁勇善战之辈。

    革左五营虽然都有骑兵,但是最为骁勇善战的,还是马守应麾下的这支骑兵。

    对于李岩来说,若是能和革左五营合并,便可以用其麾下的精骑填补如今万民军骑兵不足的短板。

    骑兵是一支军队不可或缺的兵种。

    开封城郊一战,汉中军的甲骑给李岩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骑兵难练,精锐的骑兵更是难上加难。

    正是因为深知这一点,所以李岩对于骑兵才越发的渴求。

    原本李岩的心中仍然有些忐忑,但是在迎着众人的目光走入帐中之时,李岩已经是重新恢复了镇定。

    李岩的心神安定,他在心中,早已经是想好足以说服所有人的理由。

    免费阅读.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风起明末》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风起明末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风起明末》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