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皇帝的身体,皇帝自己最清楚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正文卷 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皇帝的身体,皇帝自己最清楚
(88106 www.88106.info)    深门绿帘,红柱金阶。

    沉重的脚步声从殿门口传来,一身黑色衮龙袍的皇帝,面色轻松的从偏门走进殿中。

    一身紫色襦裙的武后随在身侧,明黄色蟒袍的太子李显,紫色蟒袍的相王李旦,还有浅绿色襦裙的太平公主也一起进入殿中。

    李绚站在桌案侧畔,面色诧异的看了太平公主一眼。

    太平公主前日才刚刚诞子,如今不过两日时间,她便已经出现在了乾阳殿,行走如常。

    李治坐在了御榻之上,武后坐在皇帝身侧,李显和李旦各归其位。

    群臣立刻拱手俯首:“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臣等参见天后,天后万福金安。”

    “众卿平身。”李治微微抬手,目光扫向殿中,殿内殿外都站的满满当当。

    今日是腊月二十三日,小年夜,除了中枢三省六部九寺五监以外,还有众多地方都督,长史,宗室亲王、郡王,等等,朝中所有正四品以上官员全部到齐。

    “谢陛下!”李绚跟着群臣一起拱手,然后就见李治点点头道:“众卿落座。”

    “谢陛下!”李绚再度拱手,然后坐了下来。

    他的左侧是郑王李敬一家,右侧是邓王李炅一家。

    更往前有诸位王叔王伯,前方便是裴氏和临淄郡王两人,往前依次是太平公主,相王和太子几家。

    李绚的目光落在了皇帝身上,神色肃穆,然后微微躬身。

    皇帝笑着开口道:“众位爱卿,腊月二十三日,乃是东厨司命上天汇报人间善恶之日,永隆二年,朕自筹还算稳妥,过了今日,新年将至,众卿与朕共同举杯,愿上苍怜悯,来年风调雨顺,百姓安乐。”

    “愿上苍怜悯,来年风调雨顺,百姓安乐。”群臣同时举杯,神色肃然。

    李治轻轻的抿了一口,随即放下酒杯,微微抬手,鼓乐声响,一群身姿妙曼的宫廷舞女已经快步进入殿中,然后旋转着歌舞起来。

    李绚将一杯酒饮尽,然后将酒杯放在了桌案上。

    眼角余光扫到旁边的刘瑾瑜,刘瑾瑜同样将一杯酒彻底饮尽。

    霞儿和昭儿肃然的坐在刘瑾瑜两人,不停旋转的目光却是看向殿中的其他孩童。

    能在今夜出现在乾阳殿中的孩童,多数都是有些爵位的。

    平常便是刺史人家,也无法带儿女入殿。

    ……

    一曲舞罢,众多舞女立刻躬身而退。

    等到殿中再度安静下来的时候,皇帝再度举杯,看向群臣道:“众位爱卿,今日亦是百姓家中小团圆之日。今日受累众卿在宫中与朕同聚,朕即是欢喜,亦是有愧。

    来,朕敬诸位爱卿一杯,愿诸卿在这新年之时,接福纳祥,全家和乐。”

    “愿陛下万寿无疆。”群臣再度拱手,然后将一杯酒直接饮尽。

    李治再度微微抿了一口,目光落在了一旁的裴氏和临淄郡王李光仁的身上。

    “朕有四子,长子不孝,早离朕而去,但幸在,有临淄郡王承继宗统,感慰朕心,不过朕也有做的不对的地方。”李治看向裴氏,直接说道:“二娘。”

    裴氏立刻站起,到了殿中,俯身跪倒:“儿媳在。”

    李治轻叹一声,直接开口道:“自从大郎故去之后,宫中一直没有妥善安置于你,你不会怪朕吧。”

    裴氏沉沉叩首道:“父皇让仁儿陪伴儿媳,已是儿媳最大的福分。”

    李治微微点头,说道:“但终究身上有个正当名分的,宗正寺。”

    宗正寺卿韦思谦拱手站出,叩拜在地:“陛下!”

    “传旨,降封孝敬皇帝李弘太子妃裴氏为代王妃,抚育临淄郡王长大后,封为临淄太妃,百年之后,以代王妃陪葬恭陵。”皇帝话音刚落,李绚不由得眉头一挑。

    他顿时就明白,皇帝今日将裴氏叫入宫中的原因。

    李弘被追封为孝敬皇帝,古今第一回,但也因此,埋下了一个隐患。

    孝敬皇帝李弘的儿子算什么?

    临淄郡王李光仁虽然是废太子李贤的儿子,但是如今,他成了孝敬皇帝李弘的嗣子,便有了一丝继承皇位的可能。

    尤其是在如今,皇帝身体不安的时候,他很容易会被有心人利用。

    哪怕仅仅有一丝的可能,这也会对朝政平稳造成极大威胁。

    必须要进行处置。

    李绚为官多年,对于皇帝的手段也有深刻的认知。

    明升暗降是他最常用的手段。

    很多人即便是被废掉了实权,但依旧对皇帝感恩戴德,抵触之心甚少,原因便是在此。

    今日,他正式下诏,孝敬皇帝李弘太子妃裴氏降封为代王妃,临淄郡王长大后,封为临淄太妃。

    尤其,等到裴氏百年之后,她是以代王妃陪葬恭陵,而不是以孝敬皇帝皇后的身份入葬恭陵。

    如此一来,临淄郡王李光仁继承皇位的可能将极大的下降,他对皇位的威胁,甚至还在废太子李贤之后。

    起码在正统上,今日之后,他已经没有了任何继承地位的可能。

    但这对裴氏,以及李光仁来讲却并不是一件坏事。

    一直以来,裴氏的身份都极为的尴尬,很多场合她都不方便出现。

    便是就连临淄郡王李光仁,也无法出现在宗室聚会的场合。

    如今,皇帝彻底抵定李光仁和裴氏的身份,宗室之间,甚至包括东宫和相王府,还有太平公主那里,和他的交往也会正常起来。

    “多谢父皇隆恩!”裴氏沉沉的叩拜在地,神色激动的甚至有些想要落泪。

    “归位吧。”李治微微抬手,裴氏立刻应是而退。

    “皇家家事和睦,亦为百姓榜样。”皇帝再度抬手,一侧钟磬声响,歌舞再度入殿。

    ……

    歌舞声中,李绚微微低头。

    其他人或许看不明白,皇帝这究竟是在做什么,他却是能够看清楚的。

    如今的皇帝,虽然依旧在追究长生之望,但在实际上,他已经开始隐隐有自己过不了这一关的担忧。

    如果他真的过不了这一关,那么他就必须从现在开始,为日后做准备。

    李绚的目光扫过皇帝,皇帝似乎沉浸在了歌舞当中,不再在意其他的事情。

    然而殿中群臣哪个不明白,今日之事,怕是没有那么容易结束。

    果然,一曲舞罢,舞女退场,皇帝再度举起来酒杯。

    群臣顿时肃然。

    看着群臣如此模样,皇帝笑笑,然后开口道:“再有几日,便是新年正旦,元月初一,封禅之时,朕亦知封禅劳累,故从明日开始,朝中众臣,可提前半个时辰下值,六十以上老臣,可提前一个时辰下值。”

    “臣等多谢陛下。”群臣立刻站起来,对着皇帝沉沉拱手。

    新年之时,朝中群臣本就没有多少心思在朝政之上,如今皇帝能够找个理由直接提前放假,群臣亦是欣喜无比。

    “来,饮胜。”皇帝举起酒杯,群臣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一饮而尽。

    “叮”的一声,钟磬声再响,胡娘入殿,齐跳胡旋舞,整个大殿之内,越发的热闹起来。

    但每个人都坐在原地,目光虽然在胡娘身上,但是注意力,却依旧在皇帝身上。

    一曲舞罢,胡姬退场。

    皇帝看向一侧座位上的李显,说道:“太子,替朕敬一敬众位爱卿吧。”

    “是!”李显虽然有些诧异,但还是站了起来。

    这种事情,他做的也不在少数,每逢正旦大朝,朝会宴席,他都有敬酒群臣。

    看着李显从朝中几位宰相,到尚书,侍郎,诸位刺史,一个个敬酒下去,李治满意的点点头。

    他的目光看向了殿外,殿外一样的灯火通明。

    李旦坐在一侧,目光微微黯淡。

    因为在往常,敬酒群臣,一般太子负责殿内,李旦负责殿外。

    今日,皇帝彻底不用他了。

    而如今,殿内殿外的,尤以朝中刺史为多,李显这一敬酒,所有的刺史便已经全部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太子继承皇位,任何人都不准再有其他的心思。

    再加上之前临淄郡王的事情,皇帝的态度已经清晰无比。

    ……

    殿中的声音逐渐的安静了下来,殿外的声音在逐渐的响起。

    李显已经到了殿外。

    李治轻叹一声,目光扫向群臣,最后落在了李绚身上,开口道:“彭王!”

    “臣在!”李绚立刻站了起来。

    李治点点头,说道:“你历来文思飞扬,今日难得大节,与朕赋诗一首,以示庆贺。”

    “臣领旨。”李绚赶紧拱手。

    殿中群臣的目光已经落在了李绚的身上。

    哪怕是没有杨炯,卢照邻,杜审言这样的诗道好手,但欧阳通,岑长倩,魏玄同,薛元超等人亦都是文学大家。

    李绚多年以来,向来以诗才惊艳著称,众人也想听一听,今日,他会有什么大作。

    稍微沉吟,李绚缓缓的开口道:“古传腊月二十三,灶君朝天欲言事。”

    群臣不由得笑笑,李绚这诗写的太平白,但也太合情合景了。

    “云车风马小流连,家有杯盏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不少人忍不住的咽了咽口水,目光看向自己面前的餐盘之中。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争斗君莫闻,猪犬角秽君莫嗔。”

    皇帝忍不住的笑笑,在李绚的诗句之下,平常百姓的喜乐,已经尽数展现在他的眼前。

    李绚微微转身,看向李治拱手道:“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李治眼睛不由得上抬,看向殿中群臣,群臣立刻同时拱手:“陛下。”

    李治笑笑,说道:“不错,此诗虽然没有往日那么惊艳,但能在短时间内便如今成型,亦是相当难得。来人,赐彭王二百金,彭王如此熟悉百姓人家,看的出来,治理地方是着实用心了。”

    “多谢陛下。”李绚沉沉的躬身。

    李治抬头,看向殿中群臣,笑着说道:“众卿,今日还有何言所说,不妨一起说来。”

    “陛下!”侍御史姚崇从殿门之处走了出来,对着皇帝沉沉躬身:“臣有奏。”

    李绚难以置信的看向姚崇,今日什么时候,一个御史站出来要做什么。

    “讲!”皇帝并不在意,微微抬头,示意姚崇继续。

    姚崇拱手,目光肃然的看向皇帝道:“臣弹劾御史大夫崔谧之侄崔济关说通贿情事。”

    (本章完)

    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