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剑十年 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二次全国水利工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非洲创业实录磨剑十年 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二次全国水利工程
(88106 www.88106.info)    作为当前世界第一能源,也是东非第一能源的煤炭,其霸主地位依旧是不可动摇的。

    而在吞并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后,东非煤炭储量进一步攀升,尤其是在莫桑比克的太特市,其就是一个重要的煤炭产区,并且紧挨着中部工业区和马拉维湖工业区,这两个工业区是东非重工业最密集的区域,所以沿赞比亚河铁路,也就是从克利马内市—新法兰克福市铁路,建设经过太特的原因不言而喻。

    东非煤炭储量相较于世界其他国土面积大国而言是相对较少的,像沙俄,美国,远东帝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都是煤炭大国,只有巴西偏少。

    但是东非煤炭的质量放在全世界就很可观了,而煤炭品质对工业领域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

    就比如让德国在钢铁产能领域超越英国的秘籍“托马斯炼钢法”,就是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煤炭利用率。

    1877年英国人托马斯和吉尔克里斯特发明了托马斯炼钢法,而德国本土及普法战争后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铁矿都以磷铁矿为主,长期以来无法解决脱磷问题,成本很高,大大影响了钢铁产量。

    而托马斯炼钢法通过向贝塞麦转炉添加石灰,解决了脱磷问题,这一技术上的推广使得德国钢铁产能实现了跨域式增长,1879年德国大量采用此种技术应用到钢铁生产中,解决了脱磷问题,并且进行了改造,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而东非在煤炭上的利用率就是比较低的,毕竟东非煤炭质量和德国又是另一回事,所以要东非本土的科研人员针对东非煤炭的特点来研发相关技术。

    ……

    在总结了东非能源格局后,大家又开始进行下一个话题。

    这次水利部的亚尔斯德说道:“王储殿下,这次我们水利部主要要提的就是中,东部内河航运问题,目前经过全国水利建设之后,两地河流的通航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新水平,但是相较于东部沿海地区,还是大大不如。”

    “所以这次我们水利部的想法是在东非高原和中部高原,实现东非河流的区域性通航能力提升,并且在此基础上对莫桑比克和安哥拉两地河流进行改造升级,同时后两者的水利建设也是一個大问题,毕竟葡萄牙人统治时期,葡萄牙政府对两地的开发太低。”

    水利部的这些请求,在恩斯特看来一点也不过分,虽然当初为了兴建水利设施,东非付出了“惨痛代价”,保守估计至少有七十万人为此丧命,当然,对于这些牺牲在东非水利建设工程中的黑人,东非只能表示哀悼。

    在为这些黑人默哀了三秒钟后,恩斯特果断说道:“对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的农业水利设施要尽快完善,虽然葡萄牙政府时期,对当地的贡献极小,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基础,尤其是安哥拉地区,我们在原有的水利基础上对当地按照东非标准,重新施工和建设。”

    安哥拉的水利设施在葡萄牙人非洲两块主要殖民地中是最完善的,但相对于东非的建设标准而言,完全可以说是粗制滥造。

    毕竟其殖民地水利建设,很多都是当地种植园各自为战,很少有整体上的科学规划,同时在材料和工具上也十分欠缺。

    东非黑奴虽然工作也苦,但是使用的工具和材料都是东非本土生产的,不要小看这一点,像葡萄牙殖民地只能依赖从本土进口,而进口的话成本又太大,所以为了省钱很多种植园主完全依赖黑人“大力出奇迹”。

    加上缺乏科学规划和指导,两地的水利设施不成体系,非常零散,且质量参差不齐。

    “这一点,殿下请放心,经过三十多年来的经验,我们水利部已经总结出了足够的经验,现在万事俱备,就只缺人手和物资调动了。”

    说到底,水利部还是要人,毕竟水利部下管理的黑人虽然多,但也是消耗品,至于物资调动,反倒不是太大问题,毕竟以前东非铁路和公路系统还没有今天发达,现在的各项硬件设施只会比从前更加先进,而东非又一直是粮食生产大国,虽然人口也在增加,但东非国土上的扩张更加惊人。

    而新增人口,又需要粮食,粮食生产提升可能要进一步开垦土地,刚好东非国土又增加了,有了更大的空间来发展农业,农业发展又离不开水利建设,这样就形成了闭环。

    “这次我们水利部,至少需要直接动员全国劳工数量两百万以上,除了对安哥拉,莫桑比克的水利设施建设,全国其他区域的水利建设也要进一步完善,所以这需要其他政府部门的积极配合。”亚尔斯德说道。

    “嗯,水利建设一直是东非的国策,上一次全国水利建设开始的时候,我国国土还没有今天这么大,所以水利部要求更多的人手是完全合理的。”

    恩斯特对于这一点自然是支持态度,只不过这样一来,东非黑人劳工的工作量就更大了,去年东非黑人劳工数量已经下降到一千九百多万,等于这四年来下降了三百多万。

    由此可见,东非对黑人劳工的压榨程度,当然,这消失的三百多万黑人,肯定不全是在工地上累死的,很大一部分是被东非送出去了,毕竟东非有黑人劳工报废制度。

    这次水利建设,对于东非的影响肯定是极为深远的,毕竟水利建设不同于铁路,铁路需要的黑人劳工人数高峰时期也就才三十多万。

    而水利建设所需的劳工数量动辄就是以百万计,更何况不完全是黑人劳工出力,还有大量东非本国公民参与水利建设。

    依照第一次全国水利建设的经验,这次全国水利建设参与人数保守在两千万以上。

    水利建设是一个全国性工程,基本能覆盖到全国各个区域,毕竟涉及到上万条河流,成千上万的水库,甚至每一处田里的沟渠都属于水利建设的一部分。

    在没有机械化的今天,这些工程全部都只能依靠人力来完成,而且东非走的是“速通”派,如果不用极限动员模式,三十多年时间东非也不可能实现国力的跨越式增长,成为世界重要粮食生产国,经济作物第一大国。

    所以在恩斯特看来,水利部要求的两百万黑人都是非常保守了,以前世远东帝国为例,在二十世纪中后期,为了修建全国水利,动员了全国数亿的人口。

    而远东帝国的水利开发有上千年历史,东非却仅有三十多年历史,这样一看,东非就是拍马也比不上远东帝国。

    所以,这样一来只能在动员东非各地民众的基础上,给黑人劳工增加更多的担子,水利建设工程的任务有大有小,就像农田新建沟渠,基本上是土地开荒时顺带就完成了,而开挖运河,修建水库这些才是真正难度较大的。

    (本章完)

    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非洲创业实录》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非洲创业实录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非洲创业实录》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