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家父李隆基 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
(88106 www.88106.info)    中书门下。

    “这才几年,黄河的水位又抬上来了,清淤筑坝,势在必行啊,”工部尚书韩择木,今天来到了政事堂参与议事。

    中书门下,原本设置在门下省,后来迁往中书省。

    李琩所在的左卫府,距离门下省不远,但那个叫门下外省,真正的门下省和中书省,在皇宫之中,居太极殿东西两侧。

    东为门下,西为中书,居两省之要职,决举国之大事,这两个省是决策机构,比掌行政的尚书省高一个级别。

    韩择木平常是不会来这里议事的,但这次不能不来,因为工部对于专业性要求极高,李林甫牛仙客都是门外汉,只能请教人家。

    而韩择木这個人,就是历史上韩愈的族叔。

    眼下的黄河,水运系统受河流特性限制,并不发达,而且水位较浅,所以只有在夏秋雨水较多的季节,水位上涨的时候才能走船。

    黄河湍急,从上游的黄土高原带来了大量泥沙淤积,泥沙又逐渐沉降下来,致使河床不断抬高。

    日积月累,只能以抬高河堤的方式巩固河道,随着河床抬高一分,河堤便相应抬高一分,以至于黄河下游成了地上水,高出地面,成为悬河。

    “水位越高,沁水倒灌之下,黄河决堤风险愈增,”工部侍郎兼太子侍读吕向道:

    “眼下急需派遣干练之臣,治理黄河,否则漕运就会出问题,漕运牵扯国运,不可不预。”

    眼下已经入冬了,但是黄河的水位并没有下去多少,高于常年,这不是好现象。

    而沁水发源于山西,从太行山流下来,本来就是倒灌黄河,如果黄河水位不降,那么决堤的风险相当大。

    毕竟黄河在2500年的历史文献记载中,单是下游决堤,就高达1500次,平均每四年一次。

    “那么应该如何治理呢?”李林甫问道。

    韩择木道:“黄河筑坝,永济渠清淤,同时进行。”

    永济渠是杨广修的南北段大运河,因担心水量不够,所以引入沁水。

    隋朝的工匠们也担心沁水倒灌会对黄河产生影响,所以其在开挖之时,将沁水分流为多股,缓慢注入黄河,以减轻黄河水位压力。

    但是现在,朝廷过于重视江南漕运的通济渠,忽略了河北漕运的永济渠,以至于永济渠淤积过高,抬升了黄河水位。

    李林甫眉头紧锁,盯着桌案上的黄河水图,他作为首相,自然对治理黄河也是下过一番功夫研究的。

    大方向是了解的,只不过对于具体施工步骤,不甚熟悉。

    这已经够可以了。

    “清淤要慎重啊,”李林甫缓缓道:

    “永济渠的水位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高度,过高,倒灌黄河,过低,海水倒灌,此等大事,不容小觑,必要精通河道之大匠,方能履任,诸位可有合适人选?”

    筑坝相对于清淤,要简单一些,抬高黄河两边的河堤即可,但是清淤是非常复杂的,每一条河流都有其独特的水性,要因地制宜。

    “李齐物回来了,”韩择木道:

    “怀州,太行雄峙于北,沁水横贯其中,李齐物为任怀州刺史三年,熟悉沁水水性,可为都水使,负责清淤,至于筑坝,让韦坚去吧。”

    李林甫微一错愕,心知韦坚在背地里已经打通了所有关节,眼下谁都在举荐他。

    这个啖狗肠确实厉害。

    李林甫本意,肯定不愿意让韦坚上去,但是他太注重漕运了,漕运是命脉,不能出一点问题,做为首相,绝对不能让大唐的这两条生命运输线出了问题。

    毕竟黄河不但连着永济渠,还连通淮河与通济渠,这要是决堤泛滥,粮食无法抵运长安,他是首要责任。

    国事当前,私人恩怨只能暂时抛诸脑后。

    “好!本相会奏请圣人,”李林甫点头道:

    “韦坚为河南水陆转运使,筑堤黄河,李齐物为勾当沁河及河北租庸转运处置使,清淤永济渠。”

    太子侍读吕向嘴角一勾,微笑点头:

    “右相安排甚妥。”

    他作为工部侍郎,与韩择木在一起上班,就是他帮着韦坚牵线,才使得韦坚得到工部主官的支持。

    李林甫看的明明白白,不过也无可奈何,这一次韦坚是吃准他了,知道他李林甫在真正的国家大事面前,不敢贻误。

    裴耀卿、韩择木这都是顶级专业人员,这两人举荐分量太重,李林甫也不好说什么。

    但是他心里,对韦坚是万分鄙夷的,因为韦坚私底下跟他有一桩交易。

    韦坚陷害齐浣,李林甫帮韦坚对付裴耀卿。

    瞧见没?什么叫小人?裴耀卿还在帮你说话,你已经阴谋对付人家了。

    要不是对付裴耀卿符合李林甫的利益,他才不会答应,但他也很为难,他不愿意再跟裴耀卿结仇了。

    事情商量妥当,工部一干人离开之后,牛仙客脸色凝重的凑过来,道:

    “韦坚自打得了那个平准令,便可在皇城自由行走,借机结交了不少人,此人志向太大,心计又显露无疑,不可不防啊。”

    李林甫笑了笑:“想做事,是好的,会做事,也是好的,但也得将事情做对了,他从一开始就错了,所以今后的路只会是步步错。”

    “嘶~~~右相这番话何意?我怎么有点听不懂,”牛仙客笑道。

    李林甫哈哈一笑:“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仙客勿要在老夫面前,装糊涂了。”

    “哈哈.......”牛仙客抚须大笑。

    他和李林甫,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合作关系,也不是依附关系,更像是一种伴生。

    有李林甫,才有他这个左相,如果不能顺从,李林甫能罢了他这个左相。

    就是这么离谱,从开元初至现在,圣人挑选宰相的时候,大概都是这种方式,一为主,一为辅。

    后来因为首相和次相之间矛盾频发,勾心斗角引发剧烈党争,如姚崇与张说,张说与张嘉贞,萧嵩与韩休,张九龄与李林甫。

    所以到了后来,圣人很多时候选择次相,是要询问首相意见的,首相愿意和你搭档,你才能上来。

    牛仙客就是这么上来的,张九龄贬低他为边疆胥吏,李林甫说他是宰相之才。

    然后他就成宰相了。

    如果将来李林甫要是来一句:我当年看错了,仙客本胥史,非宰相器也。

    那么他这个宰相就干不成了,所以他要像卢怀慎顺从姚崇那样,做李林甫的伴食宰相。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家父李隆基》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家父李隆基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家父李隆基》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