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前往东江镇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明末问鼎 第十七章 前往东江镇
(88106 www.88106.info)    南台山营垒。

    张明德等人回到广鹿岛已经有两天时间了,刘山君也急忙赶回营垒,听了张明德等人的回报,其余几个小旗官也在旁边。

    得知后金军正在忙于稳固在金州卫等地的统治,尚可喜也已经投靠了后金,刘山君顿时松了一口气,这两条消息综合来看,后金军在近期是不会对广鹿岛等海岛发动进攻了。

    “这次带来了多少百姓?”

    张明德说道:“启禀大人,一共是二百零八人,暂时安置在山下村以北的一处荒村内。”

    刘山君点了点头,然后对小旗官黄德清说道:“你带人辛苦一趟,和董里正一起,将那二百零八人全部转为军户,就地安置在北面,那处荒村就叫做北村好了。”

    “具体的分地事宜,也按照之前山下村的规矩办。另外从营垒中拿出一部分粮食带去,先让那些百姓有口吃的吧。”

    黄德清担心的说道:“大人,咱们的粮食也就能支撑一个多月的,再分出去,兄弟们怎么办啊?”

    刘山君也是没办法,说道:“总不能让那些百姓饿肚子,先解决眼下再说吧。”

    “我这两天就要动身前往东江镇,希望能从东江镇获取一些补给吧。”

    这次张明德等五人有功,刘山君便兑现承诺,给每人发下十两银子,并且在功劳簿上给每人都记上一笔。

    张明德五人拜谢出去。

    刘山君这才对黄德清、李傲、包天顺说道:“北村那边,黄小旗盯紧些,与董里正一起安置百姓,同时也要再对那两百多人审查一番,严防有细作混杂其中。”

    “是。”

    “另外各队兵丁的训练不能停歇,具体的训练事宜由包小旗负责,李小旗负责守卫营垒。”

    “是!”

    这时黄德清问道:“大人动身前往东江镇,谁带人护送啊?”

    刘山君说道:“我谁也不带,只带手下的十五个老兵过去。”

    三人都很担心,东江镇刚刚在旅顺遭到惨败,内部的混乱,众人早就有所耳闻,如今刘山君贸然过去,东江镇上下将如何对待,众人心中都没有底。

    “你们也不用太过担心,咱们毕竟还是官军,最多也就是吃闭门羹,东江镇也是朝廷官军,总不能把我丢下海喂鱼吧?”

    第二天一大早,刘山君带着十五名老兵出发,先来到山下村,见到董正明后,嘱咐了北村的事情。

    “大人放心,属下一定尽心办事。”

    董正明笑着说道:“有大人在,咱们广鹿岛日渐壮大,不但各家各户多分了土地,人口也多了起来,以后的日子肯定会更好,属下就在这边等着大人回来。”

    随后刘山君又带人去了东面的海盐工坊。

    此时海盐工坊这边依旧是热火朝天,六处晒盐池已经差不多全部挖好了,各条引水渠也大多完工,小旗官田毅正安排人手修建工坊的围墙,以及各处房屋等设施。

    “大人,昨天从山下村运来了一些铁锅,属下也命人砌了一些炉灶,剩下的事情也都好办了,再有几天工坊就能开始运转了。”

    刘山君点了点头,如今广鹿岛的气候很异常,八月的海岛上,应该已经凉爽了,可是如今依然非常燥热,炎炎烈日之下站一会儿,就能晒得滋滋冒油。

    “这样的天气很不错,晒盐的话,估计一两天就可以将晒盐池内的海水蒸发得七七八八了,等从东江镇回来,可以试验制取一次!”

    刘山君心中暗暗想着,然后便嘱咐田毅一些事项,准备回来之后制取海盐。

    当天晚上刘山君带人在海盐工坊住下,第二天一大早,刘山君带着十五名老兵从海盐工坊出发,此时海盐工坊这边为了运输方便,时常停靠着几艘渔船,刘山君直接调用三艘,十几人分乘三艘船只出海,向北航行前往皮岛。

    三艘船只航行在茫茫大海上,刘山君站在船头,目光所及都是海天一色,心绪自然而然的想到了东江镇。

    当年毛文龙还没死的时候,东江镇可谓盛极一时。据孔有德降金后的口述:投奔东江的辽东难民不下百万,其中常驻东江镇的就有三十余万人。可以说大规模的接收难民也是间接的削弱了后金,从这看,后金损失的劳动力就有百余万,东江镇的作用不可谓不大。

    而据史料《天启实录》记载:天启五年,东江镇所部官兵达到了十五万人之多,不过受后勤压力及朝廷中大臣们对毛文龙的非议,到了天启七年东江镇减员至十一万,到了崇祯元年兵部核对兵员的时候,东江镇只保留了士卒三万六千人。这几次裁军,也为后来东江镇覆灭埋下了隐患。

    至于到了崇祯二年的时候,袁崇焕狡旨斩杀了毛文龙,但他并没有借机对东江镇进行清洗,所以东江镇实力尚在。不过袁崇焕为了便于以后控制东江镇,却刻意地为东江镇制造了分裂。

    袁崇焕先是把东江镇分为四协,分别委任毛承禄、陈继盛、徐敷奏、刘兴祚四人统领。后又合并为两协,由陈继盛和刘兴祚分领。

    袁崇焕被崇祯帝处死后,接任的孙承宗也继续奉行这一策略,让刘兴祚以副将身份掌管皮岛军务,授予了刘兴祚完全压过陈继盛等原东江诸将的地位。这导致两派之间的斗争日益恶化,东江镇的混乱也延续至今。

    随后以孔有德、耿仲明、李九成、李应元为首的一批中下级军官,纷纷带着自己的部属离开东江镇,前往山东投奔登莱巡抚孙元化。留在东江镇的将官们也不服刘兴祚的领导,反而用他们的身份谣传他们兄弟二人欲叛明投金。

    崇祯四年三月,沈世魁、张焘等将领发动兵变,击杀刘兴治,对朝廷宣布平乱。但朝廷却空降了孙承宗部将黄龙为总兵,令沈世魁居其下,东江镇内部愈发的混乱,当年毛文龙的十几万大军,此时也只剩下不足五千人马。

    至于当下东江镇的代总兵沈世魁,此人虽然不怎么出名,之前官衔也不高,但是他在东江的影响力却很大。首先他是毛文龙的老丈人,他的女儿是毛的小妾,从而被毛文龙称为"沈太爷"。据说此女在毛文龙死后,接连被东江总兵陈继盛、刘兴治、黄龙娶为小妾,这三人也都称呼沈世魁为"沈太爷",就不知是真是假了。

    另外沈世魁还有个身份,他是个商人,而且还是经营“国际贸易”的,与朝鲜国有很深的贸易往来。

    长期以来东江镇的主要收入不是朝廷派发的军饷,而是靠着沈世魁搞贸易赚来的,也就是走私。

    对于这个沈世魁,刘山君明白最好的结交办法就是送银子,送很多很多的银子,只是现在刘山君手中没钱,仅有的三、四百两银子还要发展广鹿岛,是不能动的。

    所以刘山君索性一两银子的见面礼都没带,只准备以局势利弊说服沈世魁。

    “此人在历史上虽然不是什么猛将、智将,但是在后金攻陷皮岛的时候,沈世魁还能够奋勇作战,并没有逃跑、投降,最终被俘也是慷慨赴死,也算是一条汉子了。”

    “即便是沈世魁贪财好色,不过在大节上是没有太大亏欠的,此人应该是可以说通道理的。”

    刘山君心中暗道,对于沈世魁,刘山君还是做了些功课的,只是实际效果如何,还要实践一番。

    八月十九日,刘山君一行三艘船只抵达皮岛。众人刚一上岸,便被一队东江镇的兵丁围住,为首一人厉声说道:“何人?胆敢擅闯东江镇!”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末问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末问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问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