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章节 第一百一十九章 初雪纷飞临齐郡(上)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君心应犹在全部章节 第一百一十九章 初雪纷飞临齐郡(上)
(88106 www.88106.info)    船舟疾行,白浪翻滚,经潼关转入黄河水道后,船只航行的速度比起渭水河上时,增快了许多。

    此时的甲板上,不似早先那般笙歌袅袅,欢声阵阵了,只有一些真心赏景的船客,三三两两倚着船舷,时而高天阔论,时而轻声闲谈。

    人虽少,崔莞也不愿搅和其中,她依然与先前一样,独自一人在船尾,静静欣赏两岸飞掠而过的,与渭水截然不同的一马平川。

    这条九曲长河,自远古起便蜿蜒盘旋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汹涌咆哮,奔流不息。放眼两岸,是一片遥望无边,延绵天际的壮阔平原。

    目之所及,任凭是谁,心神都难以不觉震撼,那东郡名士成公绥,也曾挥毫泼墨,写出“览百川之洪壮兮,莫尚美于黄河。潜昆仑之峻极兮,出积石之嵯峨。”的磅礴诗词。

    足以见得,这两岸的风光,是多么壮丽,多么的动人心魄。

    不知不觉中,崔莞看痴了。

    直至一阵刻意重重踏下的脚步声走近身后,她方慢慢回神。

    “小,小郎。”

    随着一道熟悉的清脆嗓音响起,崔莞转过身,对上了一张浮满忐忑的清秀小脸,正是吴汐。

    她秀眉蹙了一下,轻轻颔首,道:“吴氏小姑子。”

    这声音疏离清冷,可这声称呼却让吴汐心中稍稍一松,她抬头瞟了一眼崔莞,又慌忙垂下,用力捏了捏手中的木匣,犹豫片刻,还是将木匣捧在手中,直直上前,咬牙说道:“吴氏阿汐,多谢小郎相助,匣中薄礼,不成敬意,还望小郎莫要推辞。”

    崔莞不由一怔,目光扫过几乎探到眼下的手,只见一双藕臂虽将伸得笔直,可捧在手心上的木匣却在微微颤动,自双臂垂落的碧色长袖也如风中嫩柳,轻轻摆动。

    这个吴汐……

    崔莞眸色微深,一动不动的盯着下颌几欲顶到胸口的吴汐。

    此时以相助之名送上谢礼,乍看下并无任何不妥,反而还显得吴汐这个士族女郎知恩图报,颇有礼节。可唯有她与吴汐心知肚明,这是一桩交易。

    吴汐以钱财,收买她对送信一事守口如瓶,即便将来有朝一日事情败露,也不得供出吴汐的存在。

    到底吴氏一族仍要在雍城世代生活下去,此事虽小,可若真宣扬开来,碍于颜面,周氏也不会让吴氏好过了。

    崔莞唇角微不可查一翘,看来,这个吴汐,倒不似前些时日那么愚笨了。

    良久,待那抖动得愈来愈厉害的手臂即将垂落之际,崔莞才慢慢伸出手,接过了那个略沉的木匣。

    感受手中一空,吴汐早已酸软的手立即无力地垂下,可她心中却是一喜,抬头对崔莞盈盈一福,哽声道:“多谢小郎。”这声谢,含满真心实意。

    昨夜,若说秦四郎与崔莞辗转无眠,吴汐却是备受煎熬,自周薇出事起,她就没有过片刻安宁,一颗心时而悬在嗓下,时而沉入谷底,生怕传信一事被崔莞公之于众。

    即便歇在客店中,她也是战战兢兢,但凡一点声响,立即如惊弓之鸟,胆颤心惊。

    直至天色大亮,前去打探消息的侍婢来禀,说是秦四郎君仍是登了那艘朱漆大舸,吴汐也就顾不得害怕,匆匆跟上了船,又备妥礼,悄悄来寻崔莞。

    “不扰小郎观景,阿汐先行告退。”许是解去了心结,吴汐的脸色好看了许多,她勾起一丝浅笑,行礼离去。

    这番举止,对于崔莞来说,已经是十分的尊重了。毕竟在外人眼中,她不过是依附秦四郎的庶民,而吴氏虽不显赫,却也是名副其实的世家。

    直到吴汐的身影消失在过道拐角,崔莞才收回目光,淡淡看着份量颇为压手的木匣,抬手一勾,解去扣在木匣上的铜片,打开后,一片华光四射而出。

    木匣中装有大半匣金银珠宝,从银裸子到金叶子,从珠花上拆下的莹润珠子到多彩的宝石,一眼扫去,林林总总,莫约有十数件。

    换做寻常人,只怕早已抱着木匣垂涎不已,可对于上一世在膏粱锦绣中焚身而逝的崔莞而言,这些事物,只能勉强入眼。不过,她还是合起木匣,慎重的收入袖中。

    毕竟齐郡离临淄不远了,若无意外,她将会留在临淄很长一段时间,到了那时,衣食住行均是一笔很大的花销,她不愿再依靠秦四郎照拂。

    尤其是今日隐隐察觉到他的心思后,就更加不能了。

    身怀重金,崔莞也没有了方才的心平气和,她干脆转身返回舱房。

    合紧门窗,又细细查看了一遍,崔莞才放下心,取出袖中木匣,又把搁置在矮柜中的包袱拎出,连着木匣一同小心的放在榻上。

    她打开裹得严严实实的包袱,里面除了衣袍琐碎外,便是一本本线装简书,从大到小,从新到旧,从薄到厚,各式各样,便是连封面的颜色均不同。

    这就是她在渭南码头附近逛了一圈的收获,并非是和楼管事所说的果腹炊饼,而是六、七本书册。

    大晋朝儒风盛行,即便钱财不足供不起读书郎的庶民百姓,也为家中能有一卷藏书而倍感自豪,当然,若是哪一日生计维持不住,将书取来出售,亦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崔莞便是恰好遇上了一户家境尚可却急需银钱的人家,在门前摆着二三十本藏书售卖,她从中挑选出的这七本,就足足花去了二十片金叶子。

    如此一来,当初秦四郎给予钱物霎时便去了一小半。

    不过,她并未心疼。

    崔莞慢慢拾起一本略微残破的书册,也不知传世多久,土黄色的封页已有些泛白,但仍能清晰看出上面工整的写着“六韬”二字。

    《六韬》《尚书》《左传》……这些,都是目前她最需要习读的啊,而且这七本书中,甚至还有半本残页的《素书》!

    要是可以将这七本书册通读熟意,铭记于心,即便在稷下学宫内无法一鸣惊人,却也足够引起那人的注意了罢?到时候,若能借此顺利拜入那人门下,那么,她就有了初步安身立命的资本。

    想着,崔莞心中抑制不住激荡,看向那几本书册的目光也渐渐变得坚定起来。

    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君心应犹在》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君心应犹在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君心应犹在》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