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一章 回乡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青云志气录正文 第四十一章 回乡
(88106 www.88106.info)    陈越走进船舱内,内舱室正在准备几桌丰盛的酒席,伙夫伴随着厨娘以及镖师、护卫头目、纤夫头目、挑夫头目、船老大、船工头目、舵手,整个船上有点身份的都在这里了。

    待所有酒桌准备完毕,陈越及众位头目坐了一桌,让厨娘作陪。船上其他人等坐了另外几桌。

    一时间众人推杯换盏好不热闹,席间陈越问了船老大及舵手等人,还需几日方能到达五城县船老大回道:“举人老爷至少还需要三日,这还要看风向的,风向不好可能还需要多些时日方可!”

    陈越点了点头不置可否,他举杯对众人道:“那就多多倚赖众位了,在此,我敬各位一杯!”

    酒席散后,他嘱咐镖局护卫注意安全,就回到自己的客舱去了,其他人等也回到自己的舱室歇息。外面的纤夫人等早就吃好,从船上拿了铺盖睡在岸上,打地铺!

    船上并无这么多睡觉的地方,尽管船只很大,但陈越采买了不少的东西,青州府城的特产买了不少。像什么布匹绸缎,烈酒、各色特产小吃、南北干货、细盐等等。装了满满一船货物。

    这上面有送给县令的礼物,还有李三家的礼物,还有众乡邻的礼物。当然还有他在清平镇交好的同年,及父辈长辈的同年。特别是曾经和他一起,帮助李三免除丁役的几位书生。

    一夜无话,天不亮众位船工,就早起准备行船了,如此这般三日后,陈越终于到达了五成境内。在五C县码头将众多货物全部卸下。

    他叫挑夫挑了二担酒,另外各色府城特产干货等等,都准备了一些。他又拿了几张自己早就准备好的拜帖。向县衙走去。

    到了县衙,先是递上拜帖,然后就在门外等候。此时的县令,不是前几年的薛爱民大老爷了,薛大老爷已经高升了。

    县令得知本县秀才陈越中了举,特回乡省亲。县令换了官衣,与师爷一起出来将他迎进官署。举人是可以出来做官的,不过不能做正印的县令,大多是县老爷的副手。

    陈越此次回乡,一则是看望李三,二则是与本地县官打好关系,打通关节。免得李三在清平镇吃苦。

    他这一通走动,直到日头西斜才回到码头。此时众多货物都已经打包装车,就等他来好出发去清平镇。顺着官道还要走近三十里路才到清平镇。

    他在五城县除了拜访县令,他父亲的同年长辈也拜见了几位,还有他自己的同学。各送上青州府带的各色特产,去时挑的担,回来已是两手空空全部送了出去。

    他看看天色将晚,夜间赶路麻烦,就带了众人到县城寻了家客栈歇息。晚间的时候,李三到了县城,也不知道他怎么就得了消息。就寻来了!

    夜间叫店家做了饭食,又安排了几桌酒席,众人一起吃了,早早的都安歇了,明日还要赶路。

    三十里路并不算远,次日清早,所有人准备好了,一早就收拾行装向清平镇赶路。

    午时,众人在路途中间的茶摊休息了一下,吃了些东西,又赶了一个时辰的路,就要到清平镇了。

    此时的清平镇已经是张灯结彩,鞭炮吹鼓手都已经准备好了,李三家里已经摆满了酒席,摆不下的都已经摆到了街道上。

    终于到了清平镇,陈越下了轿子,举人等同于县令可以坐四人小轿,李三在后面也从二人抬上下来了。

    这时就热闹了,清平镇顿时鼓乐齐鸣,鞭炮也就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在李三的带领下,众人都到了李三家的院子里。

    陈越吩咐李三,将自己从府城带来的特产烈酒、干货、布匹、盐、海鲜,都去发给众乡邻。二三十俩大车的东西,分的只剩下五车,陈越和李三这才出去,大家开席喝酒吃菜。

    席间不断有乡邻,带着孩子向陈越问好,来一个人,李三就从旁边的大筐中抓一把铜钱给孩童。

    男孩扎的发髻,女孩也是双发髻,陈越看着这一切,觉的那么亲切,那么熟悉。几次湿了眼眶。也有乡邻来让他给孩子取名字的,也有来向他诉苦申怨的。也有请他解决邻里纠纷的。让他苦笑不得。

    这一顿酒食,他可真是没吃好,说话也说的口干舌燥。到了日头快西斜了,没想到四乡八邻的乡亲,接到消息,哪怕不属于清平镇的都来了。

    来的都是客人,不可怠慢一人,只要来了就有位子坐,就有酒席吃,李三安排了二十家乡邻帮助做饭。酒食不够又叫屠夫宰杀了不少猪羊送来!

    乡下的物价有多便宜,陈越可是晓得,当初刚去府城,看见东西价格翻了三四倍,心里多少还是不习惯的。现在回到了清平镇,仿佛又回到了自己青春年少时。

    陈越叫李三安排了别的人发铜子,请了个书生帮着记录名字,乡邻小孩每人十文铜钱。李三这才有时间坐下喝口水酒。

    陈越李三看看差不多了,就向乡邻告辞,陈越站在酒桌中央,向众乡邻告别。路上几日间赶路,身体疲累就先下去歇息了。

    他回到了自己在清平镇的那间院子,李三也来这里陪他。二人叙了叙旧,李小妹已经嫁人了,不过陈越这里她还是时常来打扫的,每月李三都会给李小妹二两银子,就像从前一样。将剩下的几车货物都交给李三,他又取出一千两银子给李三,叫他将自己的这个院子修缮一下。所谓的光耀门楣,无外乎如是。

    他们又聊到了镇里大户,李扒皮家里。李扒皮家里在一年前,不知何故被人一把火夷为平地。

    陈越也是想不通何人所为。但是那个绾着青丝的女子,身影却总徘徊在了他的心头!久久不能忘怀。故乡的人啊故乡的景,总是让人难以忘怀!

    陈越在清平镇也并没有呆几天,就又乘船返回了青州府,故乡毕竟是故乡,怀旧可以,怀恋可以,什么都可以,但是生活还是要过的。回到府城他觉的还是更适合他一些。乡邻的淳朴感怀一下即可,却当不得饭吃的。

    此次中举对他来说,了却了许多愿望。回到府城后,就有不少人自带产业寻他来投靠,举人可是有了免税免苦役的资格。他着实考察了一番,钱他并不缺。都是些个心思活泼,投机取巧之辈,似这等人,他着实瞧不上。统统都推辞了。

    他去寻了些正经人家姑娘孩子,买了几个到家里照顾起居。两个丫鬟一个十四,一个十二,又买了两个童子,一个七岁,一个八岁。再去买了一个寡居的厨娘三十多岁。

    又花钱请了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夫子,教导这些丫鬟童子读书识字。又在府城寻了一处宅院,这样一个家就算成立了。

    宅院大门上写了牌匾,松翠园陈府。

    他这宅院可不小,三进的大院子,有花园、石桥、假山、小径、水阁、凉亭,曲廊,水牌、书房。他着实又找了几个以前院子周围的邻居雇佣来照顾这宅院,瓦匠、花匠、木匠、石匠、叫王老六做了自家宅院的管家,他一家人也搬来了这里住!

    王老六虽说在府城也呆了这么几年,可是始终也买不起一间宅院。一向都是租房子住,年年交房租。陈越叫他来这里,他千恩万谢将家人接了来。

    陈越将所有人都召集起来,将各人职司安排妥当,又嘱咐王老六配合厨娘,每日一起去集市采买每日所需。安排人手看家护院,巡逻院子!

    他将官府办好的宅子地契,童子丫鬟的卖身契,一并交与王老六保管,告诉他,日后自己若是中了进士,这宅院就送与他。吓的个王老六半死,说老爷使不得使不得。陈越笑笑不理他。

    其实他何尝又不是抱着报恩的心思呢?看看王老六实在不信,他带着王老六去了官府,定下了契约,若是自己中了进士,宅院就归族叔王老六,若不中,十年后,宅院也赠与他。

    顺便也叫王老六的儿子,一起去老夫子处读书识字。陈越连买宅子带添丁进口,着实花去不少银子。

    这三进的大宅院一共是八百两,买进人口不过花了不到五十两。这宅院是在外城,如果是内城八百俩可拿不下来。不过就是这样,已经是大户人家了。

    他想了想又去寻了说书刘,将他也请到了宅院来,将王老六叫来,这宅院也有说书刘一间养老房子,当然说书刘有权利在这住,等百年之后,房子的所有权彻底归王老六,说书刘的亲人没有继承权。也不得在此居住!

    让王老六签字画押,去官府盖了印章。说书刘的孙女巧儿已是嫁人了。孩子都有了。

    嫁与了城内一个小富之家,也生养了一个孩子,只是说书刘习惯了说书,并不愿意去巧儿那里过生活。祖孙俩人也就过上了各自不同的生活!

    也就随陈越来了他这里住,早些年,陈越曾经给过说书刘一千两银子,也不知道他有没有用掉。

    本来他是不想给的,因为说书刘的那个吐纳之法,好像并没有什么作用,他又有了佛珠内的秘籍。后来一想,说书刘曾将南北二僧的江湖传闻告诉他。也就给了他一千两银子。

    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青云志气录》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青云志气录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青云志气录》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