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纵横七海 第一千七百一五章 发配倭国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天唐锦绣第三卷 纵横七海 第一千七百一五章 发配倭国
(88106 www.88106.info)    渊献诚跪在地上、以首顿地,怆然道:“罪臣岂敢有此等大逆不道之想法?大唐威服四海、横行宇内,千邦万国皆俯首称臣,罪臣不敢有半分螳臂当车之心。只不过因为平穰城破之时罪臣只身在外,后被溃兵裹挟退入山林,为了族人之生死不得不辗转各地、狼狈奔逃,这才没有追随父亲归顺大唐。然罪臣心中久慕华夏之文宗、崇尚大唐之繁盛,如今孤身入唐恳请大唐能够准许罪臣携带族人有一块丰美之地可以繁衍生息,则渊氏一门生生世世为大唐之忠臣,不再颠沛流离、居无定所。”

    说到后来,已然涕泗横流、声泪俱下。

    倒也并非全是做作,渊氏一门在高句丽早已“不是皇族却胜似皇族”,说一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都有失偏颇,实打实的与高氏皇族“共天下”,其尊崇荣耀之处甚至犹有过之。

    然而平穰城破、高句丽亡,渊氏一门由云巅跌落深渊,往昔衣饰华丽奴仆成群的世家公子如今丧家之犬一般奔波于山岭林壑之间,朝不保夕、衣不蔽体,其间巨大之落差让人难以接受。

    到了这个地步何谈什么“复国之念”?惟愿能够获取大唐之谅解、宽宥,在大唐境内赐予一片丰美安详之土地安置下来,从今而后繁衍生息、延续血脉,为此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父亲那边早已噤若寒蝉吓破了胆,唯唯诺诺只求活命,根本不在乎族人是否死活、家族是否延续,只一味在邯郸醉生梦死。

    渊献诚只能靠自己。

    珠帘后的贵人不为所动,声音依旧清脆动听却平缓淡漠没有一丝一毫波动:“先贤早已告知吾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我又何必养虎为患呢?华夏之大、大唐之盛,不必以汝等异族之归顺来彰显,更不在乎汝等是否视大唐如仇雠,大唐百万将士枕戈待旦征讨一切不臣,铁蹄所至,俱为齑粉。”

    最甜美的嗓音说着最狠厉的话语,这就是背靠大唐带来的底气,没人敢质疑她。

    更何况这位据说千娇百媚的美人执掌着“东大唐商号”数百条战船、万余武装到牙齿的“护卫”,更能够调动大唐皇家水师,有着反掌之间屠一城、灭一国之能力。

    渊献诚惶恐不已,膝行上前两步,哭着哀求:“高句丽岂是异族?当年武王伐纣、以周代商,纣王之叔父箕子率领族人泛海东渡建立箕子朝鲜,延续几近千年!其后虽被卫满所灭,然则归属于燕国,其国土包括高句丽、真番、临屯、沃沮、夫余五国之地,方圆数千里,领地之内皆写汉字、说汉话、穿汉服,传承至今犹不忘先祖血脉,今日之高句丽臣民,皆华夏苗裔啊!”

    珠帘后的贵人一时哑然,似乎对于这段历史并不熟知,沉默少顷,询问于保宁:“于先生,确有此事?”

    渊献诚跪在地上,抬起头疯狂给于保宁使眼色。

    这厮收了自己大笔钱帛可不仅仅是代为引荐贵人,也有责任从旁劝说,结果进楼以来老老实实站在那里不发一言,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现在正好可以替自己说话,怎地还迟疑不言?

    收了钱不办事,你好意思?!

    于保宁却是看都不看渊献诚,对他的眼色自然一无所知,面对武媚娘的询问,略一沉吟,思忖着道:“高句丽的确可以上溯至箕子朝鲜,虽然期间经历了诸多沧海桑田一般的变化,国人之构成也极其复杂,但若说是华夏之苗裔也不算错。”

    渊献诚大喜,忙道:“正是如此!高句丽虽然自成一国,却是因为由诸多历史原因所造成,无论汉末乱世亦或是南北朝并立,都对辽东之地放任不管,在此生活的无以计数的百姓在混乱之中无以为继,这才不得不自成一国、结民自治,现在华夏正朔横扫六合、一统八荒,将高句丽重新纳入版图之内乃是理所应当,吾等离弃数百年之华夏苗裔重归天朝治下亦是欢欣鼓舞、涕泪满裳!”

    至于隋唐两朝皇帝举国东征之时高句丽为何不愿重归帝国版图、生活在高句丽的“华夏苗裔”为何不是欢欣鼓舞,他绝口不提,反正一口咬定高句丽之地乃是华夏版图、高句丽之民乃是华夏苗裔,都是一家人,总不能赶尽杀绝吧?

    珠帘后的贵人又沉默少顷,而后悠然道:“高氏皇族已然归顺大唐,被陛下赐予‘朝鲜王’之爵位,又授予辽东都督之职,乃大唐之顺臣。渊盖苏文阴谋篡逆、不忠不义,不仅高句丽臣民共弃之,大唐亦为之不齿。大唐固然疆域辽阔、富有四海,却并无一片空闲之土地去安置此等悖逆之贼。”

    渊献诚仓惶绝望、痛哭流涕:“还望贵人垂帘,我族人愿意奉上所有家财,只求一片安身立命之土地。”

    他一边哭,一边瞪眼看着于保宁,希望于保宁能够帮忙说话。

    于保宁一直不动声色,直至珠帘后传来不耐烦的一声轻咳,这才出声道:“贵人明鉴,渊氏一门入唐之心极为虔诚,其家族百年之积累愿意双手奉上,还望贵人念在其诚心诚意,网开一面。”

    “让他先退下吧,我考虑考虑。”

    “喏。”

    于保宁给渊献诚一个眼色,让他暂且退出。

    渊献诚双目含泪,对于保宁投去祈求之眼神,后者微微颔首表示会尽全力,这才三步一回头的退出小楼。

    “于保宁,你好大的胆子!高句丽虽然覆亡,然渊氏一门根深蒂固、威望不凡,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其死灰复燃,届时辽东之地一片糜烂,帝国不仅要平白牺牲无数兵卒之性命更要耗费无以计数之钱帛粮秣用以平叛,事关帝国战略,你居然敢私下与贼酋勾结,该当何罪?!”

    于保宁额头微微见汗,惶然道:“是我疏忽了,本以为高句丽已然覆灭,渊氏一门回天乏术,却未曾考虑帝国层面的危险,实在该死。”

    之所以敢私底下答允替渊献诚引荐武媚娘,一则渊献诚给他的太多着实不好拒绝,再则觉得武媚娘不过是房俊的妾室,再是受宠也要为了自身之地位去考虑,收下渊氏一门百年积攒之财富定然使其身价倍增、地位上涨。

    区区一介女流之辈,心胸气魄必然有限,岂能抗拒如此之多钱帛之诱惑?

    “你自然该死,以帝国之国策换取己身之利益,此等心无家国之贼子该当千刀万剐!拿着你收下的钱帛与渊献诚一同赶赴长安吧,去陛下面前负荆请罪,看看陛下能否给你一个全尸!”

    “武娘子饶命啊!”

    于保宁吓瘫了,之前所有的成竹在胸全都不翼而飞,整个人彻底崩溃,不顾体面的跪地求饶。

    “唉,无论如何也应当以家国为重,岂能见利忘义、将个人之私利凌驾于帝国利益之上?念在于家此番全力配合丈量田亩一事,去将渊氏一门贿赂你的钱帛悉数奉还,我不予追究。”

    “喏。”

    于保宁暗暗松了口气,觉得肉痛,那毕竟是一笔连他这个洛阳于氏主事人都不能无动于衷的财富……

    “敢问武娘子,渊献诚应该如何处置?”

    “方才渊献诚的话语其实也不无道理,高句丽虽然乃是番邦之国,但其国民却皆是华夏苗裔,既然其国已覆、其政已亡,又何必视如仇雠非要斩尽杀绝呢?你回去告诉渊献诚,让他将所有家财交付苏定方用作水师开销,然后由苏定方以舰船护送渊氏一门抵达筑紫国,在彼处繁衍生息吧。”

    “呃……喏。”

    于保宁一头雾水,隐隐听过“筑紫国”这个称呼,好像在倭国那边……

    但他现在顾不得什么“筑紫”还是“筑红”,他只知道武媚娘不但让他将吃下去的全都吐出来,而且还要一口将渊氏一门的所有财富全都吞下去。

    这女人看上去千娇百媚、柔弱矜持,孰料却是这般心黑手狠!

    可他不敢表现出半分不满。

    *****

    回到于府。

    “筑紫国?!”

    渊献诚瞪大眼睛,好似被雷电击中一般神情呆滞。

    那是倭国的地方!

    渊氏一门内附于大唐也就算了,虽然放弃祖地、背井离乡,可到底是融入天下第一的强国,成为举世瞩目的唐人,可若是去了倭国之地又算什么?

    唐人做不了,去做倭人?

    那还不如高句丽人呢!

    于保宁好奇:“这个筑紫国到底在哪儿?”

    高句丽与倭国的联系很紧密,彼此很是熟悉,渊献诚一脸绝望、生无可恋的模样:“在倭国南部筑紫岛。”

    于保宁还是缺乏直观的印象,遂令管家取来一张倭国的舆图,找到筑紫国的方位,上上下下看了看,捋着胡须道:“虽然拒绝你们进入大唐,也不准你们逗留高句丽故地……但我看筑紫国这地方还不错啊?算得上倭国除飞鸟京、利根川之外最为繁华的地方了。”

    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天唐锦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天唐锦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天唐锦绣》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