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一切的开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吴山传正文 第二章 一切的开始
(88106 www.88106.info)    自武帝驾崩,皇族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洛阳百姓无故受牵连者甚广,贤明之士纷纷远离,逃避祸乱。

    洛阳余公,祖籍长安,曾祖随先帝东迁洛阳,遂世居于此。

    公少年深沉儒雅有器量,举孝廉,曾任军中属官,因灭吴有功而封爵,后武帝罢天下州郡兵,便以年老致士,闲居京中。

    面对日益疯狂的贵族们,余公与其子太子舍人余威商议后,决心早日远离这是非之地,以保全余氏族人延续,京中家业交由其子打理。

    江南偏安,且多沃壤,余公率领亲朋族人一路南迁。南迁路上,余公躬自步行,把牛马车让给老弱疾病之人,衣药粮食施与急需之人。迁徙途中多遇盗贼拦阻,余公应付自如,被同行之人推为“行主”。

    余公一行没有选择时人通常路线,从江淮渡江,南迁投奔琅琊王,而是向西经彭蠡入大河,远离是非。尽管一路小心谨慎,但当到达江边湖口时,个个衣衫褴褛,往日的衣冠士族已与流民无异了。

    翌日,余公见着众人疲惫模样,又望一地景色奇异,遥指问曰:“望上游雉堞壁立,疑为城?”于是率众人抵岸近看,皆为山。

    余公觉得此地依山傍水,风水极佳,便决定在此地安居,余氏一族就此在吴山扎根。后又听闻此地乃孙氏吴国兴起之所,便称此山为吴山。

    原来东汉末年,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有一大豪,名叫孙钟,在此地雇农屯田经商,以致巨富,不久他的儿子孙坚凭此财富成为汉末割据一方诸侯,其孙仲谋更是建立东吴,称孤道寡。

    勤劳勇敢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余公的带领下,几年时间,原本荆棘遍布,野兽出没的荒野,开辟为良田沃壤,成为海昏县仓廒所也。再加上地处水路交通要冲,渐渐地繁荣起来。

    余公也因在南迁侨民中树立威信,被举为乡之三老,专主教化。

    在距吴山三里许,隔河相望的便是海昏县县治所在。汉高祖六年“令天下郡邑城”时筑城,是豫章郡除了古艾和番之外,最早的一批城市之一。

    此地曾是汉海昏侯封邑之地,从内城不是县衙和祀庙,而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宫殿——基子殿,便可以看出与寻常县城的不同。

    现任海昏县令是吴兴沈正之,清廉勤政,劝课农桑,岁月有年,深受百姓爱戴。使几乎毁于战乱的海昏城又重新繁荣起来,在那个崇尚清谈的年代里,是个不可多得的能吏。

    沈正之虽然是三吴故人,但一心向晋。对于德高望重,兼有军功爵位的余公尊重有加,对南迁的余氏一族也颇为照顾,奏请免了余氏税赋。

    吴山百姓除了耕种渔猎,还靠着给海昏县城提供粮食瓜果和所需之物,换取钱帛富足生活,日子过得就像在桃花源中一样,好似快忘了越来越动荡的天下。

    关于余信,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份来历。

    只知道,那是一个波澜不惊的日子,大河上游流下许多船只木料残骸,太平久了的人们一时弄不清楚怎么回事,事实上他们也确实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随着几声婴儿的啼哭,人们发现一只装着婴儿的面盆正随波逐流而下,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于是有热心肠的百姓划着船去救这婴儿。

    说来也怪,人们一靠近婴儿便闻到一股奇异的香味。当婴儿被救抱上岸时,香味弥漫,闻到之人莫不感到精神振奋。

    这件奇事惊动了三老余公,当余公到后,原本一直啼哭的婴儿看到余公便笑,两只粉嘟嘟的小手一直想抓余公的胡子。

    救婴儿上岸的余老三不禁动容:“这孩子和叔公有缘呐,且身怀异香,大难不死,一看就有福气。估计这孩子的亲人都已经遭难,不如叔公就收养了这孩子?”

    余公也觉得这是上天对他晚年丧子的补偿,这孩子是上天派来安慰他的。在检查除包裹衣物外再无其他身份标识,便决定收养这个婴儿。

    余公中年得独子,名威。自幼聪慧孝顺,举孝廉授县吏,三年考校皆为上品,拜为太子舍人,入东宫。东宫太子遹自幼聪慧,颇有宣皇帝之风。

    新皇即位后,原来的太子妃成为新皇后,权位的巩固使她野心也跟着增长,因为太子不是己出,恐即位后自己地位难保,因此极不喜欢故太子。后设计谋害,诬陷太子谋反,遣黄门以药杵椎杀之。

    余威不忍弃主而去,也受此牵连,被逼自尽。自太子死后,天下更乱了。

    正是因为余威提前察觉到朝局的微妙,才有了前面与父亲商议举族南迁,保全了余氏一族。

    余公给这个婴儿取名余信,因为被救时身怀异香,所以乳名香儿。

    公从军多年,兵法谋略,射艺武技,颇有心得,皆倾囊而授予余信。时魏晋崇尚清谈显贵,武夫乃寒门浊事,练习强身健体的武艺会被人哂笑轻视。

    余公却以为“书生不可以没有,但空谈误国”,不顾世俗眼光,使香儿得以自幼练习武艺。

    余公妻王氏更是对这个香儿宠爱有加,不仅起居饮食,样样亲自过问。还教授家传《论语》为余信启蒙,照着书卷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并把《论语》讲解的通俗易懂,让余信理解起来更加透彻。

    当此乱世,官学衰微,私学盛行,所谓家学渊源便在于此。王氏出自琅琊大族,家学渊源,其所讲解的《论语注》便是东汉大儒马融所注释。

    天下大乱,流民起义不断。但在余公余母的照顾之下,余信的童年时代还是过得非常幸福。

    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吴山传》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吴山传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吴山传》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