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 第25节 马林道上遭跟踪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血染的足迹分卷 第25节 马林道上遭跟踪
(88106 www.88106.info)    第25节  马林道上遭跟踪

    上海的七月虽然白天骄阳似火,但只要当这个灼人的大火球滚入地平线以下,沿黄浦江刮来的阵阵海风,不大功夫即可把那令人烦恼的暑气吹走。尽管如此,黄昏的时候,人们还是喜欢到户外纳凉,因为室外总比室内先凉爽。

    润之和玉衡这时也手拿蒲扇,十分悠闲地从贝勒路走来。

    在贝勒路与望志路交叉路口,也建有一排五幢整个上海都流行的石库门房子。房子外墙全用青砖砌成,每隔一米高低便用红砖镶成纵向条纹,每幢房子都是黑漆大门,黄铜门环,米色石条门框,半圆形的门楣上装饰着矾红色的浮雕。靠西边的那个门,只开了一扇,每隔一段时间,便有一两个人闪入门内。

    这是孙中山的总统府顾问、国务院参议李书城租的房子。因为李书城全家都去了广州,他的弟弟李书诗自日本留学回来后,就住在哥哥家中。

    润之和玉衡见前面的人已进去了几分钟,没有异常现象,也就折进望志路,向这个门走去。快到门口时,润之回头看了一眼,见十米开外有一个中国人陪着一个外国人缓缓走来。这里是法租界,外国人来来往往是极为平常的事,他并没有在意,闪身走进门内。

    这外国人也向那个门走去,他不是别人,是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同行的是翻译杨明斋。他们正要进门,猛然发现身后不远处有个人跟了过来。马林朝杨明斋使了个眼色,二人经直向前走去。马林并不是神经过敏,近来只要他一出门,总有“尾巴”跟在后边,为了甩掉“尾巴”,往往要走很多冤枉路,看来今天又要与“尾巴”兜圈子了。

    润之和玉衡穿过天井一样的院子,踏入半是玻璃半是木板的隔扇门,看见铺着红漆木地板的房中央,放着一张长方形桌子,桌两边各放有六个圆凳,桌两头各放两把太师椅。家俱都是橙黄色的,桌面上铺着雪白的台布,上边放有一对插着鲜花的荷叶边粉红花瓶,一个精致的茶壶和十几只白底蓝花细瓷茶碗儿,茶碗里边已倒上棕红色的凉茶。

    桌傍已坐有十余人,这些人装束不同,打扮各一,有穿长衫的,有穿白纺绸对襟上衣的,有穿西式衬衣的;有留八字胡的,有理学生头的;有学者风度的,有绅士模样的。这些人中,除过住在博文女校的之外,有三个人,润之还未见过面。一个是这座房子的主人李书诗;一个是李达,在陈独秀离沪期间,《新青年》由他主编,因而住在陈独秀家里,他和李书诗都是上海代表;另一个是广州的代表,叫陈公博,因带着婚后不久的妻子,住在大东旅社。

    张国焘见除了共产国际代表之外,都已到会,于是宣布会议开始。润之从张国焘的言谈之中似乎听出几分得意的声调,这种声调在刚到上海时就好像感觉到了,但还没有现在明显,或许是由于昨晚被马林、李汉俊等几个会议筹备人员推选为大会执行主席的缘故吧。

    张国焘向大家报告了会议筹备经过之后,宣读了陈独秀的《致出席代表信》,信中主要写了四点:一曰培植党员,二曰民权主义指导,三曰纪纲,四曰政权……

    张国焘刚把陈先生的信念完,马林与杨明斋便从后门走了进来,一进门便呜里哇啦讲了几句。

    多数代表都还未曾见过这个外国人,也听不懂他说的话,一个个仰起脸看看马林再看看张国焘。张国焘马上介绍道:“这位就是共产国际代表斯内夫利特同志,中文名字叫马林。那位是马林同志的翻译杨明斋同志!”

    大家听了,纷纷起来与二位握手致意。完了各自坐下,马林与翻译坐在空着的两把太师椅上。杨明斋这才对大家说:“刚才马林同志说,因与‘尾巴’周旋,让各位久等了,因而表示歉意!”

    张国焘听了说:“都是同志,不必客气!现在就请马林先生致词!”

    杨明斋把张国焘的话翻译给马林,马林也不推辞,站起来说:“各位代表,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走到一起来了,今天的会议一开,就正式宣告中国GCD成立了。中国GCD的正式成立,是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的。她使共产国际增添了一个东方支部,使苏俄布尔什维克增添了一个东方战友。而我们这些在不同国度里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推翻已经腐朽的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共同奋斗的人都是志同道合的同志……”

    马林向大家介绍了共产国际的性质、组织和使命,接着说道:“共产国际不仅仅是世界各国GCD的联盟,而且与各国GCD之间保持领导与被领导的高度统一的上下级关系。共产国际是以世界GCD的形式,统一指挥各国无产阶级的战斗行动,各国GCD都是共产国际的支部。”

    当杨明斋把这一段话翻译成汉语后,会场的气氛立刻变得肃穆紧张起来。因为他的话表明,中国共产党要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这不能不引起各位代表的思索、捉摸,因为自清末以来,中国政府始终摆脱不了各国列强的制约和操纵。在座的这些血气方刚的志士们,就是为了寻求独立自主的强国之道才走到一起来的,而现在组织刚一开始组建,又要置于别国的指挥棒下,这是每一个成员都不愿接受的事情。但当谈到他与列宁在莫斯科的会见,会场顿时变得热烈起来。列宁在每个中国进步青年的心目中都享有崇高的威望。马林讲了列宁对中国的关怀,期望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期望着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代表们个个睁着大大的眼睛聚精会神地听着,频频露出欢喜的笑容。

    马林正讲地津津有味,突然从门外挤进一个身穿蓝长袍黑马褂的中年男子,一进来便在每个人脸上打量……

    李书诗见是个陌生的面孔,便厉声问道:“你找谁?”

    “我找社联的王主席。”那人随口答道。

    李书诗诧异地问:“这儿哪有什么社联,哪有什么王主席?”

    “对不起,找错地方了!”那人一边点头哈腰地道歉,一边退出门外。

    “什么人,怎么回事?”马林警惕地问。

    杨明斋把刚才的对话翻译给了马林。马林听完,立刻大声说道:“一定是密探!我建议立即停止开会,大家迅速离开!”

    张国焘一听马林的话,脸色唰地一下发白了,那灵巧的舌头突然笨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快,快,大家快离开!”

    陈公博看着张国焘的举动又好气又好笑。几天来他已对张国焘的举动大为不满,平日里只见他比谁都能,专门与李书诗过不去。现在刚有一点惊动,还不一定是真的,就惊惶失措。看到别人匆匆离去,他偏不动,一是要在危难之时,与夸夸其谈的张国焘对照;二是要验证一下到底是马林神经过敏,还是真有暗探捣乱;三是趁机与李书诗交谈一次,看李书诗为人究竟如何,为什么张国焘对他有如此恶感。

    李书诗把准备提交大会讨论的党章顺手放进抽屉里,看见陈公博没有走的意思,就催促道:“公博,还是躲一躲好!”

    “躲什么?我就看不起平时呈英雄,一有风吹草动就变狗熊的人!”

    “还是警惕性高一点好,可减少一些无畏的牺牲!”

    “我今天偏不走,如果真有巡捕来捣乱,我还可以帮你应付。”

    李书诗见他执意要留下,就进内屋取了一听长城牌香烟出来,陈公博也不客气,抽出一支点燃。他刚刚把烟点着,就听见外面急急的敲门声,书诗吩咐厨师去开门。厨师刚一打开门,便有八九个法租界的巡捕闯进客厅。四五条长短枪口全都对准了李书诗和陈公博。

    走在后边的巡总走进客厅一看只有两个人,说了一句法语,立刻有四五人冲进内屋和楼上,翻箱倒柜搜查起来。

    巡总则留在客厅审问李书诗和陈公博。巡总面对李书诗用法语问道:“会法语吗?”

    李书诗坦然答道:“不精通,但可以交谈。”

    “英语怎么样?”

    “英语没问题。”

    “你呢?”巡总又面对陈公博问。

    陈公博不懂法语,转身问李书诗:“书诗,他说些什么?”

    李书诗回答:“他问你懂不懂法语,懂不懂英语。”

    陈公博对巡总说:“我不懂法语,只会讲英语。”

    巡总见这两位气度不凡,态度也有所缓和,他转身用法语向李书诗问道:“请告诉我,刚才你们为什么开会?”

    李书诗不慌不忙地说:“我们并没有开过什么会呀!”

    “不,不,我们早已接到国外通报,说有俄国、日本、朝鲜、印度等国的GCD人将齐聚上海开会……”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血染的足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血染的足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血染的足迹》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