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 第53节 北军失道 吴大帅丢盔弃甲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血染的足迹分卷 第53节 北军失道 吴大帅丢盔弃甲
(88106 www.88106.info)    第53节  北军失道 吴大帅丢盔弃甲

    冯玉祥部的行军路线是经怀柔、密云、滦平至赤峰。冯令部队每日只前进二、三十里,司令部也缓慢移动,10月3日才抵达古北口。4日,先头部队才向朝阳、赤峰前进。冯的司令部到达古北口后,以筹措给养为名停留下来。一面督促沿途各县修路,作回师准备;一面令鹿钟麟部每日从驻地向北京方向练习行军,或50里,或60里折回。其意图不仅是作为急行军回师的演习,而且使沿途百姓对其行军动作习以为常,使尔后班师不至于引起外界注意。

    冯部驻扎古北口时,马炳南又送来张作霖的亲笔信,重申了先前的协议,同时还约定:如两军相遇,均应向天鸣枪。

    张作霖因与冯玉祥达成了停战协议,即将原来防守赤峰方面的兵力抽出,大部转移到山海关方面作战,从而加重了吴佩孚亲率第一路的压力。王怀庆指挥的第二路,在喜峰口、平泉方面,一与奉军接触便溃不成军。吴佩孚见山海关久攻不下,伤亡惨重,立即将丰台的第三师调往前线。

    冯玉祥接到蒋鸿遇“前方战事紧急,吴已将长辛店、丰台一带所驻之第三师悉数调往前方增援”的电报,于当晚在滦平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在此之前,冯玉祥为保密起见,并未公布过倒戈计划,但其部下已从其行动中猜出他的意图。会上,当他宣布班师回京,推倒曹、吴的计划后,各将领并未感到惊讶,而是一齐鼓掌拥护。会议决定将军队改称“国民军”,星夜南下。冯玉祥亲自发布作战命令:

    “胡景翼率部攻占京奉铁路之军粮城、滦州一带,截断京奉铁路直军之联络,并防阻吴佩孚西归;鹿钟麟率部兼程返京,会同孙良诚、张维玺两旅开往北苑,再与留守北京的蒋鸿遇旅会合一同入城;李鸣钟率部直趋长辛店,截断京汉、京奉两路之交通;张之江、宋哲元两旅,即刻从承德班师;通知孙岳秘密监视曹锟的卫队及吴佩孚的留守部队,并封锁京热大道,扣留有关人员,以防走漏消息……”

    命令发布之后,部队立即开始行动,徒步以每日二百余里速度返回,三日行程六、七百里。先头部队的营幕、炊具均留置不动,以便后续部队到达时缩短吃饭和休息时间。因此,数万之众,一路行来,状如流水。鹿钟麟部首先于10月22日到达北苑。鹿钟麟与蒋鸿遇会商后,决定先派一团以接运给养为名,押大车数百辆鱼贯而进,所有武器皆藏于大车内。当晚8时由北苑出发,十二时抵达安定门。孙岳早已接到通知,即令守城卫兵大开城门,迎入城内。鹿钟麟首先指挥部队接收了全城的防务,又把全城的电话线割断,封锁了曹锟与外界的联络,城内各重要交通路口均用大车加以封锁。总统府卫队先由孙岳派兵包围缴械,又由鹿钟麟派兵一营守卫。从此,曹锟即被监视在中南海延庆楼内,与外界断绝了联系。

    次日早晨,北京全城贴满了国民军的安民布告,主要街道上布满了国民军的岗哨,站岗的士兵臂上缠着“誓死救国,不扰民,真爱民”的白色袖章。

    冯玉祥于23日到达北苑,当即发出由他领衔的《主和通电》,大意为:反战主和;一切政治善后问题,请全国贤达“商补救之方,开更新之局”。

    24日,冯玉祥与胡景翼、孙岳等在北苑召开会议,商议正式改组军队事宜。会上,公推冯玉祥为中华民国国民军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胡景翼、孙岳二人为副司令,并分别兼任第二、第三军军长。会议还决定,由于曹锟贿选祸国,不能继续行使总统职权,应迫其接受三项条件:一、下停战令;二、免除吴佩孚本兼各职;三、自动退位。曹锟被迫于11月3日宣布退职,将总统大印交给国务院。

    曹锟被迫下台,但国家不可一日无主啊!经冯、胡、孙等人商议,决定成立一个临时“摄政内阁”,行使大总统职权,作为ZF的过度形式。原北洋老将张绍曾建议,以黄郛为首组织这个“摄政内阁”,总统和总理的职权,由黄郛一身兼任。黄郛原是北洋ZF的内阁成员,曾先后担任外交总长、教育总长之职,这次在冯玉祥发动的北京倒戈过程中,也帮了很大的忙。冯玉祥欣然同意。

    冯玉祥办完了有关稳定局势的事之后,又发出了两封电报:前一封电报足令国人称道,那就是电请孙中山,早日北上“主持国事”;后一封电报却令他遗恨终生,这就是电请段祺瑞,“大元帅一席,非公莫属,万恳即日就职”。

    就在冯玉祥为国事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前方发来电报:吴佩孚率军向北京开来。

    吴佩孚起兵讨伐奉军时,整整出动了4个军共20余万人,可谓是雄心勃勃,气势汹汹,真有一举踏平东北之架势。谁能想到讨伐未成,反而将北京给玩丢了。自己出发时指挥的军队,除冯玉祥、胡景翼二军倒戈外,王怀庆的部队溃散,自己的嫡系中也有3个师被奉军收编了……他哪能咽下这口气,他必须杀回北京,重新建立自己的王国。可是他仅收拢了一个师的兵力,用这点兵力攻北京城,就如同拿鸡蛋往石头上砸。他急电在南方的直系将领,立刻率兵北援。不料京汉、津浦两线受阻,无法应援。吴佩孚自知无力回天,只好退回天津,收拾残部约两个旅的兵力,集中于杨村、北仓一带。两天之后,从山海关败退的残兵,陆续回到杨村。吴佩孚又来了精神,准备再打北京。

    冯玉祥率领国民军第一、第二军,在廊坊一带备战迎敌。这时,张绍曾为了避免北京一带再起战祸,故出面调停。冯玉祥也不愿再战,同意让其说服吴佩孚。但吴佩孚却不肯罢休,一定要夺回北京。冯玉祥看到和平无望,于10月30日与胡景翼等发出联名讨吴通电。国民一军的张之江旅为左翼,国民二军的李云龙旅为右翼,刘郁芬旅为总预备队。

    张绍曾见战争不可避免,便告诫冯玉祥说:“吴佩孚既然不肯讲和,你消灭其势力是可以的,但万不可伤害他的性命。倘若伤其性命,无形树立了好多强敌,对你是不利的。”

    冯玉祥连声说:“是,是,我一定听您的话,决不与他为难。”

    这时正逢北方的阴雨季节,暴雨连日。杨村一带除铁道两旁及永定河堤高地外,到处都是洪水,作战十分艰难。双方相持一天,不分胜负。冯玉祥又派刘郁芬、蒋鸿遇两旅迂回到吴军后方,从吴军背后进攻;同时派李鸣钟由丰台抽调部队,协助正面进攻;还令石友三、谷良友部协助李云龙旅,连续向吴军进击。此战生俘吴部旅长潘鸿钧以下数千人,并乘胜追击。11月3日上午,冯军占领了北仓,接着又占领了天津。

    胡景翼和张之江进驻天津后,去拜访张绍曾。张绍曾对胡、张二人说:“从现在的态势看,你们已接近完全的胜利。但我要告诉你们,你们如果危害吴佩孚,我要和你们算账!你们如果还肯听我的话,就放开一步,让他脱身吧!”

    胡、张二人诺诺而出。

    这时的吴佩孚,已经将司令部移驻军粮城。可奉军步步紧逼,已进至滦州,正准备向芦台发动进攻。胡景翼如果再向前推进,与奉军两头一挤,吴军便无路可逃。胡景翼拿不定主意,就向冯玉祥发电请示。

    冯玉祥回电说:“杀、放均可,请兄定夺。”

    胡景翼看了回电,叹了口气说:“看来都不愿让吴佩孚死,那就放他一条生路吧!”

    “咳,真便宜了这老贼了!”张之江也心有不甘地说。

    于是,他们按兵不动,只下令向军粮城猛放了一阵枪弹。

    吴佩孚看到军粮城已经两头被围,只有从海上逃跑一条路时,大哭道:“天不佑我也!”哭罢指挥部队由大沽乘海军运输舰南逃。

    在国民一、二军与吴佩孚作战的同时,冯玉祥令国民三军一部包围了保定。驻守保定的直军曹世杰部,据城死守。但当他得知吴佩孚溃败南下的消息后,觉得大势已去,遂缴械投降。孙岳于11月6日占领保定。

    冯玉祥见北方的局势暂趋稳定,就开始着手处理辛亥革命的遗留问题。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但末代皇帝溥仪仍然住在紫禁城。袁世凯当时给清宫许诺:大清皇帝退位,尊号仍保留不变,民国ZF待之以外国君主之礼;民国ZF每年拨发400万元供皇帝支出;侍卫人员照常留用等8项优惠条件。因此,紫禁城俨然成了国中之国。民国成立这十三年来,国家给他们供吃供喝,可皇宫中上至皇亲国戚,下至旧臣太监,也不知将宫中古玩、书画盗卖了多少!

    冯玉祥素来反对封建帝制,对宫廷上下在民国以来任意盗卖宫中国宝的行为更是痛恨有加。遂与黄郛召开了临时内阁会议,决定修改对待清室的优惠条件,把浦仪逐出紫禁城。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血染的足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血染的足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血染的足迹》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