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 宋庆龄坚决反蒋 第138节 林彪无情舍同僚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血染的足迹第92节 宋庆龄坚决反蒋 第138节 林彪无情舍同僚
(88106 www.88106.info)    当毛润芝得知何挺颖受重伤,让陈毅转告林彪,一定用担架抬着他。

    陈毅遇见林彪,就对他说道:“何挺颖是三十一团过来的,一定要好好照顾他,不然会影响两团的关系。”

    林彪虽然满口答应,但却并未当回事。

    部队越过大余岭,到达事先规定的集结点——广东南雄的乌径,等队伍聚齐后又稍作整顿,然后转入赣南,经信丰、安远进入寻乌。

    然而厄运远未结束。在寻乌的圳下,队伍又险遭灭顶之灾。当夜军部驻圳下,前卫三十一团驻圳下以东,后卫二十八团驻圳下以西。次日拂晓,后卫二十八团竟先于军部开拔,特务营也未能及时察觉敌情。当李旅进入圳下时,润芝因工作至深夜,这时尚未起床。等他被枪声惊醒,发觉李旅的先头部队已经越过了他的住房,就立即随警卫员乘着昏暗向村外转移。

    陈毅披着大衣急走,被突然冲上来的李旅士兵一把抓住大衣,即把大衣向后一抛,正好罩住那个士兵的脑袋,自己乘机脱身。

    当玉阶和妻子伍若兰离开住房时,敌军已近在眼前。警卫员开枪掩护时中弹牺牲,玉阶含泪摘下警卫员的冲锋枪,在敌我交错中夺路撤退。因弹雨横飞,人群奔突,他同妻子伍若兰被冲散。

    何挺颖因为伤重也落在队伍的后面,他对两个战士们说:“你们不要管我了,快去赶部队!”

    这两个战士哪能丢弃自己的党代表呢!就去设法搞担架,好抬着他寻找大部队。恰遇一队敌军围了上来,何挺颖拉响了身上的手榴弹,与这一队敌军同归于尽……

    这时,特务营已在村外聚合了,集中兵力全力抵抗,三十一团、二十八团听到密集的枪声后,又调头来援,这才压住了李旅的进攻。

    军部被冲散的人陆续归队,主要负责人都安全,只有毛润菊腿部受伤。但伍若兰却被敌人俘去,后押至赣州惨遭杀害。

    得知何挺颖壮烈牺牲,朱、毛商议,让谭政接替了他的职务。随即率领部队急行至闽、粤、赣三省交界的罗福嶂,暂时摆脱了李文彬的追兵。

    红四军前委在罗幅嶂开会,就这支红军的领导体制、行动方向和如何使部队精干利索地对付严峻复杂的敌情,展开了讨论和争论。

    由于当前局势严峻,必须指挥便捷。前委过去因有大量地方工作要领导,所以需要有军委专管军队,目前暂时没有地方工作,决定军委暂时停止办公,由前委直接领导红军。

    玉阶提议对所属部队进行改编,分成两个纵队,一纵队由二十八团和特务营编成,三纵队由三十一团和独立营编成。在商议纵队指挥员的人选时,玉阶鉴于林彪近期的表现,提议另选他人。

    润芝虽然也对林彪的表现很不满意,但觉得这个22岁的小伙子人聪明,能打仗,善于使用计谋和声东击西,隐蔽自己,尤善奇袭和伏击。如多经历练,一定会成为一个难得的将才。于是说道:“他毕竟还是个娃娃,没有经验,就让他在实战中再锻炼锻炼吧!”

    最后决定还是由林彪任第一纵队队长,陈毅任党代表;第三纵队由伍中豪任纵队长,蔡协民任党代表。

    玉阶还提议,为解决部队的给养和宿营困难,必要时,由他和润芝分别率领一、三纵队单独行动。多数委员都同意玉阶的意见。但润芝不同意,他说:“我认为,在固定区域割据,宜用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强敌跟追,则宜用盘旋式的打圈子政策。这种战术正如打鱼,要随时将网打开,又要随时收拢。打开以争取群众,收拢以应付敌人。至于远距离的分兵,在好一点的环境和比较健全的领导机关两个条件之下才可以采用。因为分兵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发动群众、建立政权、扩大红军和地方武装。若不能达到这些目的,或者反因分兵而遭受失败,削弱了红军力量,例如去年八月,湘赣边界分兵那样,则还是不分的好。”

    又有一些委员觉得润芝说的有道理,表示赞同。

    玉阶于是又说:“老毛说的或许是对的,但问题是我们这些人都聚在一起,没有策应,容易被敌人包围。因此,我提议召开扩大会议表决,少数服从多数。”

    润芝觉得,若召开扩大会议,有可能分兵成为多数意见,于是就说:“这个问题暂不决定,先讨论下一个议题。”

    当议到行动方向时,因已有消息说,吉安东固一带的红军独立第二团尚在坚持且有发展,就决定逐步向东固转进,以便找到一个有党有革命群众的休息地,安置一路拖累的伤员;并可以拊吉安赣军之背,救援坚持井冈山的红军。

    会议还没有开完,寻乌县委书记古柏前来通报说,刘士毅的第十五旅正向这里开进,企图包围罗福嶂。润芝立刻结束会议,率部向瑞金方向转移。

    2月10日,红军到达瑞金、宁都边界的大柏地。刘旅闻风尾随而来。林彪命令现已担任一纵二支队队长的萧克率队阻击,因为天色已暗,刘旅未敢贸然前进。

    这天正是旧历除夕,然而大柏地的群众不了解红军,竟逃跑一空。想到追敌不能摆脱,大年三十还面对黑房挨饿受冻,战士们一个多月郁积的烦闷、恼怒,这时候简直要爆炸了。有的怪军长无能,有的叫嚷:“拚了算了!”

    此时,前委正在开会。玉阶特别沉静地引导大家分析敌我形势:“敌军骄横必然轻进,刘士毅曾在遂川被我们打败过,他的弱点是战斗坚忍性不够。此次他孤军深入,没有后援。我军虽然疲惫不堪,弹药不足,但久屈求伸,求战心切。此地虽无群众助战,但地形有利。我在行军途中已留心看过周围地形,大柏地以南两边峰岭连绵,树木茂盛,中间是一条狭长的凹形地带,是一个理想的口袋阵。我建议在这里打一场伏击战。”

    润芝也注意了这里地形,即点头微笑。为使指战员有足够体力打好这一仗,他当即批准可以动用群众家中的粮食,但要留下借条保证日后偿还。

    两个纵队官兵吃过一个月来的第一顿饱餐,乘夜色进入预定阵地:一纵队的一、二支队在大柏地以南西侧山上设伏,三纵队的一、三、四支队在大柏地以南东侧山上设伏,一纵队的三、四支队在两中间堵击,三纵队的二支队为总预备队留大柏地由军长亲自掌握。

    大年初一拂晓,刘旅又冒着蒙蒙细雨向大柏地前进。受到红军阻击后,以为得手,不断投入新的兵力,猛攻求歼。一纵三、四支队佯作不支,轮番掩护退却。退到大柏地附近,便与东西两侧伏军形成了一个口袋形的伏击圈。敌人不知是计,在口袋底部遇到顽强抗击仍增兵不止,以致全部进入口袋。

    9时许,东西两侧伏军向敌后迂回,悄悄扎住口袋。接着,只听玉阶一声令下,各路红军向刘旅发起突然攻击,一时间杀声四起。但是,红军终因弹药不足,沿途又只损无补,虽然弹无虚发,但火力还显得薄弱。子弹打完了,就用剌刀、石块、枪托拼搏,可毕竟刘旅人数众多,逐渐出现僵持局面。

    此时,朱军长即令总预备队出击,并且亲自带队冲在前头。就连平时很少摸枪的润芝,这时也提枪带着警卫排向敌军阵地冲锋。正在战场搏击的红军战士,看到朱、毛亲自带队增援来了,又振奋起来,使战场形势得以扭转。经过红军战士的奋勇肉搏,终将刘旅两个团大部歼灭,刘旅残部溃退赣州。此战俘敌八百,缴获步枪千余,水旱机关枪六挺。这是出山以来首次胜仗,使指战员胸中的郁闷为之一扫。玉阶和陈毅这才意识到,润芝不分兵的主张是正确的,否则就不会有此胜利。

    大柏地民众先是隐藏山间偷偷观战,看到红军打败了国民党军,这才回村。见到家中的借粮纸条,将信将疑,相互交谈说:“只要能打败这些欺压我们的白狗子,就是不还也愿意。”

    教导队押解着长长的一队俘虏向大柏地行进,其中一个俘虏向押解他们的红军战士问道:“你们真是共C党的队伍吗?”

    “这还有假?”

    这个俘虏兴奋地要拉红军战士的手。这战士立刻警惕地把枪指向了他:“干什么,老实点!”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个俘虏竟然唱起了《国际歌》。

    俘虏怎么会唱《国际歌》?区队长陈士榘感到奇怪,就上前说道:“你,出列!”

    俘虏走出了队列。陈士榘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是从哪儿学的歌?”

    “报告长官,我叫谭甫仁,家住广东仁化,前年上半年,在北江农军学校学习了3个月,认识了农军学校校长朱云卿,他介绍我参加了共C党。这首《国际歌》,就是那时学的。”

    “你说的朱云卿,是哪里人?”

    “是广东梅县人。”

    “那你怎么来江西当了国民党的兵?”

    “咳,说来倒霉透了!南昌起义时,我们农军负责给贺龙的二十军运送弹药,由于没有战斗经验,被‘国军’打散了。找不到自己的队伍了,就与几位战友商议回广东寻找党组织。走到樟树镇,看到有‘贺龙、叶挺招兵处’,我喜出望外,与几个战友一同报了名。到了兵营才知上了当,原来是江西军阀朱培德部的金汉鼎假借贺、叶的名义招兵买马。可一到兵营就跑不掉啦,只好等待时机,再作打算。这下好啦,总算找到自己的队伍啦!”

    陈士榘听了,不知真假,安慰了几句,就匆匆离开。

    朱云卿一边走一边向润芝汇报部队的情况。陈士榘走上前向朱云卿问道:“陈营长,你原来在北江农军学校当校长时,认识一个叫谭甫仁的学员吗?”

    朱云卿想了想说:“有这个人。你突然问这个干什么?”

    陈士榘说了刚才发生的事。

    润芝听了说:“云卿呀,你去看看,如果是真的,要把他留在革命队伍里。这可是一棵红色的苗子……”

    这一仗将宁都的守敌也吓跑了。第二天,红军不战而进宁都城。红军得以短暂休整和少量补给。休整期间,内线传来井冈山丢失的消息。润芝感到奇怪:这样一个险要地方,咋能这么快就丢掉了呢?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血染的足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血染的足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血染的足迹》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