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 宋庆龄坚决反蒋 第166节 邓中夏硬套“围魏术”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血染的足迹第92节 宋庆龄坚决反蒋 第166节 邓中夏硬套“围魏术”
(88106 www.88106.info)    朱玉阶估计谭道源会向小布进攻,就派主力冒着严寒在必经之路设伏,打算出其不意地将该师歼灭于运动之中。

    可老奸巨猾的谭道源却不上套。这个湖南湘乡籍的师长,早年上过湖南兵目学堂,曾先后担任驻粤湘军第三师师长、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五师师长、第十四军副军长等职,20多年的临战经验使他不敢在苏区腹地孤军冒进。他命令部队在元头坚守不出。这就使红一军团的指战员白白在冷冰冰的草丛中埋伏了一夜,太阳升起之后,不得不撤回小布。

    可张辉瓒不允许谭道源按兵不动,不然就无法向蒋介石交待。于是就严令谭道源向小布开进,谭道源只好答应第二天出动。

    这一消息又被内线传到朱玉阶耳中,于是又命令林彪当夜率部进入伏击阵地。谁知谭道源这个老猾头,离开元头不久,想想不对,又缩了回去。林彪只好再将部队撤了回去。

    玉阶得报,摇头骂道:“这个谭道源真是个泥鳅!”

    毛润芝笑了笑说:“性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们就存住气,再耐心地等一等。”

    张辉瓒见谭道源不听使唤,就决定自己先打头炮。即令第五十四旅留守东固,亲率师部和第五十二旅、第五十三旅向龙冈以东推进。

    龙冈的后面是一座大山,前面有一条河,河的对面是一座小山,东边不远处的黄竹岭是第十八师东进的必经之地。此处地势十分复杂,有些怪地方,没人领路,部队就会在树木、草丛和怪石之间打转转。此处的“人”、“地”条件均对红军有利。朱玉阶得悉第十八师东进,即令一军团主力在遮天盖地的大雾掩护下秘密西进,悄悄埋伏在龙冈一带山中。

    拂晓时分,当张辉瓒的先头部队行进至五门岭的狭窄山路时,突然遭到红三军七、八、九师的猛烈袭击,前进道路瞬时被切断。口袋一被扎住,沉睡的山岭顿时沸腾起来。朱玉阶在德国学到的“品”字形阵法这时也派上了用场,部队以连为单位,疏开队形,梯次冲锋。这种阵法与“国军”用的“一”字形老阵法相比,可以避免受到敌军集中火力杀伤,能起到以少胜多,一连顶几连的作用。红军很快把“国军”逼到河边,打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两个旅的队伍顿时乱成一锅粥。

    张辉瓒这才大梦初醒,知道红军主力已在龙冈布下了天罗地网。他深知陷入重围的后果,即下令师直属部队和五十三旅集中自己的迫击炮和几十挺机枪,对合围过来的红军进行反攻,以且战且退的方式向万功山方向逃跑。

    然而红军岂能让到手的猎物跑掉。穷追猛打,越战越勇,很快接近了张辉瓒的指挥部。指挥部的人员乱成一团,纷纷夺路而逃。张辉瓒眼见无力回天,便急忙脱掉中将呢子军服,换上了一件士兵上衣,来不及脱下将军裤子,就向万功山奔去。

    一队红军战士冲进张辉瓒杂乱无章的师部,见一个铁匣子还在发出“叽叽”的尖叫声。一个战士,不知是什么东西,上去就是一枪托:“娘的,我让你叫!”

    接着又要砸旁边那个与此模样差不多的匣子,被随后到来的古柏喝住了:“不许砸,这是宝贝!”

    这个战士立刻住了手。这时,朱玉阶和毛润芝也说笑着走了过来。古柏高兴地喊道:“总政委,我们缴获了张辉瓒的电台,可惜发报机被那个无知的战士砸坏了!”

    润芝看着那台被砸坏的发报机,心疼地说:“这就是游击主义的破坏性!立刻传令全军,今后凡是缴获的一切战利品,不得破坏,一律清理上交!”

    古柏马上说:“好的,我这就去起草命令。”

    润芝又说:“还有,让有关人员在清查俘虏时,注意一下无线电工作人员……”

    张辉瓒爬到半山腰,忽听山顶传来枪声,知道已被红军占领。他四下张望,发现附近的一棵大枫树下有个土坑,便匆忙跳了进去,将坑边的茅草使劲往身上盖。

    少时,几个搜山的红军战士来到了这棵大枫树下。他们见土坑边的茅草被人刚刚扒拉过,就上前用枪一挑,张辉瓒的头便露了出来……

    在元头的谭道源得知第十八师被歼,赶忙率部东撤。红军乘胜挥戈东向。谭道源的第五十师退到东韶,立足未稳就遭红军突袭,半数被歼,余部向南丰方向溃逃。其他三个师见十八师和五十师相继被歼,急忙撤退。此役共歼敌一个师部又三个多旅约1.5万人,缴获各种枪支1.2万余支。蒋介石对赣东南苏区的第一次大“围剿”就这样被彻底粉碎了。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胜利,润芝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迅即填词一阕: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邓中夏见贺龙事先不征求他的意见就擅自从临澧带兵返回,极为恼火。他质问道:“没有我的命令,你为什么把队伍撤了回来?”

    “中夏,你看看这个。”贺龙把一叠报纸递到邓中夏面前。报纸上不少地方都用铅笔划了出来。他说:“红一方面军不打长沙了,我们配合谁?敌人已经大批南调,常德、桃源我们也不能去打了。我看,还是马上返回洪湖。”

    红六军政委段德昌也来翻看报纸,他看了贺龙划出来的地方,对邓中夏说:“政委,前几天逸群不是也从洪湖写信给你,认为红二军团不宜久离根据地孤军南征吗?他不是建议我们迅速返回洪湖吗?我看这个意见是对的。你应当考虑考虑。”

    邓中夏见段德昌也来支持贺龙,十分不悦。就说道:“夺取常德是我们的既定目标,任务完不成就走,哪有这个道理?云卿,你怎么可以随便撤回来呢?你不愿意执行中央的路线?我认为必须按照原定计划,攻打津市、澧州,夺取常德。一方面军打不打长沙,那是他们的事。我们执行中央攻打大城市的指示,不允许动摇。”

    尽管贺龙的意见得到段德昌、许光达等人的支持,但政委却用“不执行中央路线”的大帽子压他们。这些人有理难辨,只能率部重新攻打津市、澧州,心里很不痛快。

    此时,津市、澧州都已大量增兵,骨头更加难啃了。红六军虽然占领了津市,但损失惨重,政委段德昌也被流弹射中,伤势不轻。红二军围住澧州,就是打不进去。师长贺锦斋怒火中烧,带领敢死队冲了上去,但不幸中弹身亡。贺龙含泪命令二军参谋长黄鳌到前线指挥,但不曾料到,他刚一踏进攻城指挥部,城头飞来一发炮弹,黄鳌顿时倒在血泊之中。

    贺龙接到报告,简直是五雷轰顶。这打的是什么仗嘛,不仅城未攻下,还接连失去他的左膀右臂。自己是总指挥,却要被动地去指挥这种无法取胜的战斗,贺龙心里五味杂陈。

    但何键却火上浇油,他又命令李觉的第十九师和陈渠珍的警备第一军,分两路向红二军团发起了进攻。一路夺取石门,一路从临澧向澧州稳步推进。

    情况十分危急,邓中夏这才不得不同意贺龙的意见,将部队撤到湖北松滋的杨林寺、街河市一带。

    这时,“国军”正对洪湖根据地实施大规模“围剿”,华容、监利、潜江均已被“国军”占领。周逸群再次给邓中夏写信,要求红二军团迅速返回洪湖,迎击敌军,保卫根据地。

    贺龙乘机向邓中夏建议道:“中夏,还是回洪湖去吧,丢掉了根据地,我们就没有依托了。”

    邓中夏却说:“老贺,洪湖那儿河流湖泊太多,部队行动很不方便,恐怕很难打败敌人的进攻。”

    贺龙说:“别看那儿水多,但是个老根据地,群众基础好,我们回去是可以打破敌人围剿的。”

    段德昌听了,也说:“怎么不能打败敌人?有那么好的群众基础。不像在这里,脱离根据地,孤军深入,兵家之忌。”

    邓中夏不耐烦地说:“别说了,部队现在不能回去。段政委身上有伤,可以回洪湖去,到那里担任鄂西赤卫总队的总队长。”

    政治委员一言九鼎,谁反对也没有用。贺龙拿起烟袋走出屋去。段德昌满脸不高兴,跟出来对贺龙说:“胡子,这不是撤我的职嘛?我有什么错呀!”

    “因为你不同意他的意见嘛!”贺龙猛抽了几口烟,接着说道,“其实,你回去也好,我倒希望他让我也回去。”

    第二天,邓中夏邀贺龙去看地形。路上他对贺龙说:“你去洪湖,那是从井救人,人固不救,救者必死。我们在这里打,这叫‘围魏救赵’。所以,我决定以松滋刘家场为中心,选择阵地与敌人决战,让红六军去进攻松滋。我们要在这里创建第二个中央苏区。”

    贺龙想了想说:“你这个仗不能打。要打,去打公安,还可以解除军团侧后的威胁,进洪湖也有了门。”

    邓中夏点头说:“打公安也可以。你马上调红二军去打。”

    贺龙不解地问:“中夏,你要在这里找阵地?找什么阵地?就因为这里有山?队伍现在没吃没喝,如何决战?我不同意!这个仗不能打,让一个军在这里打怎么行?要打也得集中两个军的兵力呀!还有,搞新苏区可以,但‘中央’二字要去掉!创建、发展苏区,我坚决支持,但不能提‘中央’二字,与江西中央苏区并立,这是不可以的!”

    邓中夏听了摇了摇头。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血染的足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血染的足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血染的足迹》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