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 宋庆龄坚决反蒋 第176节 彭德怀碰上“山核桃”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血染的足迹第92节 宋庆龄坚决反蒋 第176节 彭德怀碰上“山核桃”
(88106 www.88106.info)    7月下旬,曾中生、徐向前按照张国焘的计划,率领红四军的5个团冒着酷暑挥师南下,直逼英山。8月1日,红四军经过8个多小时的激战,攻克英山县城,全歼凭险抵抗的守敌1800余人,生俘敌团长,缴获大批枪械和军用物资。

    这时,曾中生和徐向前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觉得张国焘“通过400里白色区域东进安庆”的计划过于冒险,于是,决定进军蕲春、黄梅和广济(武穴)。在短短7天时间里,连续攻克蕲春、罗田、广济三城,并乘势将驻扎于叶家湾的“国军”包围起来。

    蒋介石鉴于江西战场形势,正计划调驻扎在九江的军队前来增援。突然接到红四军连克九江以北四城的战报,十分惊恐。立即将败将王雨生召来问罪。王雨生声具泪下地说:“徐向前用兵本已诡诈难防,他那个十二师的师长许继慎更是屡出奇兵,搞得我们穷于应付。我听说这二人都是委员长的学生,想来,我哪是他们的对手……”

    正在四处为蒋介石搜集情报的曾扩情正巧在场,就插嘴道:“校长,我的这两位同窗,确非寻常。不过,我听说鄂豫匪区新去了张国焘,好像与徐、许二人不大对劲。我看不如在我们“一期”中找一个与这二人有旧情的,写一封信去。如果能劝其回头,当然最好,即是不能起到劝的效果,也可在张国焘与徐、许二人的裂隙中再加一点硫酸!”

    蒋介石听了,嘴角露出一丝微笑,趁势说道:“既如此,还找什么人,你写封信去不就行了!”

    曾扩情难为情地说:“可是,在黄埔时,我与徐向前就不大谈得来,只和许继慎有些交情。”

    蒋介石笑了笑说:“你还想一封信就让共产党丢掉两个将领呀,能损其一个就不错了!”

    “那好,我就试试!”

    蒋介石又转身对何应钦说:“你立刻命令驻九江的军队,去解叶家湾之围……”

    可还没等九江的“国军”出动,张国焘就气急败坏地命令曾中生和徐向前撤出叶家湾,原因是他们中途改变了“东进安庆”的计划。张国焘以中央分局和军委会的名义致信曾中生、徐向前,气势汹汹地指责他们改变东进计划是重复“立三路线”,犯了“抗拒分局指示”的严重错误,造成了与中央分局“原则上路线上的分歧”。最后强令红四军火速北返,不准有丝毫停留。

    曾中生收到这封信后,不得不放弃非常有利的战机,撤除了叶家湾之围,遵令回师。行至英山鸡鸣河,曾中生召集部队干部对南下作战以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并讨论张国焘的来信。

    与会干部对张国焘的来信难以理解,纷纷要求分别向张国焘和中央写《申明书》。会后,曾中生根据会议意见在《申明书》中表示:在组织上绝对服从党的领导,但在思想上要作极诚恳的陈述,并列举了大量事实说明“东进”之不利和“南下”的正确性及其重大意义。会后,派刘士奇先行返回,将《申明书》送于张国焘并面陈一切。同时也派人将《申明书》向中央上报一份。

    张国焘接到《申明书》,本已十分不悦,一听说这份《申明书》还送中央一份,更为恼火。立即采取组织措施,撤消曾中生红四军政委职务,将其降为独立师师长,并派陈昌浩迅速前去接任。

    话说红十二军在军长伍中豪和政委谭振林的带领下,牵着“国军”的鼻子一直往东北走,一路攀山越岭,忽东忽西。直到八月底,蒋介石才得到内线报告,说红一方面军主力早已西去。他急忙命令“进剿”军主力掉头向西,再到兴国北部地区寻找红军主力决战。

    蒋光鼐接到命令,一脸无奈地对蔡廷锴说:“这一个多月来,我们一直跟着共匪的屁股跑,现在瘦的已经拖死,肥的也已拖瘦。哪还有力气再战呀!”

    但牢骚归牢骚,命令还是得执行。

    但与“国军”不同的是,红一方面军主力已在白石、枫边地区从容休整了半个月,士气十分旺盛。毛润芝得知“国军”又向兴国开来,觉得还不到开战的时候,即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继续西移,转移到兴国、万安、泰和三县之间的均村、茶园冈山区继续隐蔽。

    “国军”本已精疲力竭,士气低落,无力再同红军作战。可偏偏在这个时候,蒋介石又接到一个令他无语的消息:以汪精卫为首的广州国民Z府,乘“国军”主力陷入江西之际,命“张桂军”大举北进,现已攻入湖南。

    焦头烂额的蒋介石,接到这一消息,只好传令收兵,以便集中精力平息内争。

    已经养足精神的红一方面军可不想就此罢休。9月7日,红三军团在高兴圩拦腰截住了第十九路军总部以及前卫5个团。

    第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立即下令让张炎的后续部队跑步前进,向总部靠拢。但无线电却联络不上,只好派传令兵骑马送信,又发现交通已被截断。蔡廷锴只得硬着头皮令所部顶住红军的进攻,先稳住阵脚再说。

    红三军团投入进攻的兵力达到万余,人数多于对手,但蔡廷锴久经战阵,作战经验丰富,他派两个团抢先占领高兴圩后山,在地势上占了优势。

    后山的前方是高兴河,前几天上游下大雨,导致河水猛涨,红三军团无法绕行,只能从正面攻击。双方打得十分激烈,就连红三军团政委滕代远都在战斗中负伤。红三军团经过苦战,终于夺下木桥,继而向山头发起猛攻。

    蔡廷锴指挥部队拼命撑住。黄昏时,他终于通过无线电与张炎联系上了,但让他感到震惊的是,张炎也正在与红一军团主力激战,一时无法前来增援。

    第二天,蔡廷锴见红军越冲越猛,不得不手持双枪,亲自到散兵线上督战。眼看防线就要顶不住了,幸好张炎派来一个营冲破阻挠,赶来支援,双方再度陷入胶着状态。

    彭德怀的指挥所,与后山只隔着那条高兴河,他在山头拿着望远镜一看,对方火力部署很强,他的军队被压在山下动弹不得。

    老彭一时性起,放下望远镜,提起一把马刀,大步流星踏上木桥过了河。到了前沿阵地,他大喊一声:“同志们,跟着我冲!”

    见总指挥亲自冲锋,官兵们不敢怠慢,全部跟着冲了上去。受此重击,第十九路军的防线全线动摇,出现了士兵不听指挥,四处溃散的情况。第六十师师长沈光汉见此情景,也擅自带着师部向兴国县城方向溃退了10余里。

    沈光汉的溃逃,使得守军更加混乱,就连蔡廷锴总部人员及卫队也逃跑了一些人。总部的电台人员慌了,赶紧猛发“SOS”急电。

    这封急电被红一方面军的电台予以截获并送给毛润芝。润芝看完,紧绷的神经松驰了下来。他将电台记录递给朱玉阶,并说道:“看来第十九路军已经在劫难逃。”

    这并非是毛润芝随便之言,而是多少次经验的积累。过去被包围的“国军”,只要一发“SOS”,很快就被红军歼灭。这表明该部已到崩溃边缘,扫起来十分轻松。

    但经验也有捉弄人的时候。

    红三军团的几个战士突然想起了心理战术,就摇着红旗高呼:“士兵不打士兵!”

    对方也应声回答“士兵不打士兵!”

    有了这番互动之后,红军战士就以为他们会像一般杂牌军那样,呼啦啦,纷纷缴械。于是就放松了警惕,向第十九路军的散兵线快步跑来。

    此刻,蔡廷锴也已经绝望,他拔出枪来准备自尽。但转念一想,横竖都是一死,自杀不如冲杀而死。当红军与之距离只有一米时,他立刻跳起来喊道:“快抓俘虏!”

    蔡氏周围的士兵跟着一跃而起。于是乎,冒冒失失跑上来的红军战士尽数被俘。接着,蔡廷锴又亲自率部冲锋。

    第十九路军一向以“有进无退,有死无降”为口号,敢拼命是他们的取胜法宝。蔡廷锴这一举动和彭德怀一样,也激起了部下的血性,士兵们跟着一道冲了上去。

    红军战士从来没遇到过“国军”军长带头冲锋的阵势,顿时乱了方寸,以至于被击退了20多里,才稳阵住脚。

    此后,彭德怀又组织了几次攻势,终因士气受挫,加上火力不强,都没有取得成功。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血染的足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血染的足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血染的足迹》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