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 宋庆龄坚决反蒋 第177节 张国焘借刀杀异己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血染的足迹第92节 宋庆龄坚决反蒋 第177节 张国焘借刀杀异己
(88106 www.88106.info)    再说红一军团虽然围住了第十九路军的后续部队,但从火力到兵力,后者都占着优势。战场的主动权基本上一直被张炎所控制,因而伤亡极为惨重,就别说营以下的官兵了,团以上的指挥员就有4名阵亡,6名受伤。林彪觉得再不撤就撤不下来了,就赶紧下令撤退。但这个“退”的命令一下,已经谈不上撤退了,而几乎是溃退。最终只是靠着地形熟悉,才七绕八拐摆脱了追兵。

    林彪一撤,张炎立刻腾出手增援蔡廷锴。

    彭德怀发现战场形势逆转,只得撤出战斗。撤退时,他的警卫员毛正武看到彭总走路有些难受,忙问:“总指挥,你的腿受伤了?”

    “是吗?”彭德怀停下来,拉起裤脚管,这才发现大腿被子弹擦破了一块皮,乌紫的血把裤子都给粘住了。但他却平静地说:“小意思,打仗挂花,这是兵家常事。”

    战斗结束后,双方都在开会作战斗总结。

    蔡廷锴神情严肃地说:“就伤亡而言,敌我双方应该是大致接近,可以说是打了个平手。这次高兴圩之战,真乃我军生死存亡之战!我本人亦是幸得生还,可谓百战余生啊!”

    但毛润芝却不这样认为。因为这样的“平手”,对红军来说非常不划算:红军既没有兵工厂制造武器,又没有钱买武器,只能实行“以战养战”,不仅要靠打仗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还要借此获得装备。高兴圩一战,红军只缴到20支枪,自己反倒损耗了1200支。以毛润芝的定义,这样死伤相当,但武器损失远大于缴获的战斗,只能看作是败仗。于是说道:“不能不承认,我们在高兴圩打了一场败仗。但这个败仗,不是因为你们指挥得不好,也不是因为战士们作战不勇敢。而是因为我和朱老总低估了敌人,找错了对象。因而,要记住这个教训……”

    会后,朱玉阶对红一方面军又进行了整编。红三军团因减员太多,其作战部队由原来的4个师,被缩编为3个师。红一军团更惨,由3个师缩编为两个师。

    如果“国军”都像第十九路军这样能战,哪还有红军蘸的蒜水。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当红三军团从高兴圩转移至东固以南的方石岭时,正好遇上韩德勤的五十二师在此宿营。彭德怀接到前方报告,毫不犹豫地下令:“消灭这股敌人!”

    前卫部队已经与敌军交上了火,后续部队还在路上休息待命。由于新败不久,彭德怀心里不踏实,就带上参谋长邓萍等30多人到前沿去察看。他们一路小跑,从后卫部队中间穿行。传令兵手执一面小三角旗,一边跑一边要众人让路。正在休息的战士纷纷让道,只有一名战士坐在那里打瞌睡。彭德怀急着往前赶,忍不住大骂一声:“狗娘养的,起来!”

    这一喝不要紧,这名战士立刻恼了,他霍地站起来,朝着彭德怀咚咚打了两拳。彭德怀愣了一下,但顾不上多说,就避开对方匆匆向前赶路。

    一名小兵居然打起了总指挥,这还了得!邓萍立即让两名传令兵解下绑腿,将这个战士捆了起来,带着一起走。

    这名战士刚参军不久,根本不知道他打的是谁。当传令兵边捆边骂道:“你小子吃豹子胆了,敢打总指挥!”

    这时,他才知道闯下大祸,吓得脸色立刻变白。

    可令彭德怀没有想到的是,他紧跑慢跑赶到方石岭,战斗已接近尾声。韩德勤的五十二师被全歼。师长韩德勤也被生俘,只是因为没有查出其身份,才和其他俘虏一起获释。

    彭德怀从战场上下来,看见传令兵捆来一个人,忙问:“干什么的?”

    传令兵答道:“彭总你忘了,就是他刚才打的你!”

    彭总双眼一眯,呵呵笑道:“谁叫你们捆来的,小事情,快放回去!”

    这名战士本以为大难临头,没想到彭总没有一点难为他的意思,这令他既意外又感动。于是含泪说道:“彭总,是我年幼无知,你就还我两拳吧,让我长个记性!”

    彭德怀又呵呵笑了,说道:“小鬼,这不完全怪你,也怪我当时心太急了,态度不好!”

    彭德怀说的是真话,他性情耿直,说话有时很急躁,骂人时往往和别的湖南人一样带个口头禅。但他并不是见谁都骂,一般不骂战士,只骂干部,而且对方职务越高,骂得越凶。刚才骂小兵,是因为心太急了,脱口而出的。

    鄂豫皖的红四军第十二师师长许继慎正在师部的地图前捉摸,警卫员进来报告:“有两个商人模样的人求见!”

    “商人?问他有什么事。”

    警卫员刚要转身出去,那两个人已经闯了进来。其中一个点头哈腰地对许继慎说:“是你一个性曾的同学,托我们给你带封信。”说着将信递给许继慎。

    许继慎用怀疑的眼光打量了那两人一眼,打开了信。只见信中写道:

    继慎兄无恙:

    蒋校长之怀念,有如父兄之怀念一样,望幡然悔悟,回到南京,立将受到最为优厚之待遇……

    许继慎看到这里,立刻大怒,高声喊道:“来人!将这两人捆起来,连同这封信送交曾政委!”

    门外瞬时冲进5名警卫,4名警卫押走那两名“商人”,许继慎将信交于另一个警卫。

    警卫将那两个“商人”押到军部,经曾中生和徐向前审问,断定是蒋介石派来离间红军关系的,不予理睬

    可陈昌浩接任红四军政委后,得知这一情况,马上报告给了张国焘。

    正在挖空心思寻找证据陷害曾中生的张国焘,得到消息如获至宝,立刻将这个离间信与鸡鸣河会议联系在一起。经过一番思索,一个借机铲除曾中生及其拥护者的计划便在他脑海中形成了。于是,便将沈Z民和陈昌浩找来,对他们说:“现在看来,在鄂豫皖的革命队伍中,很可能有一个包含‘AB团’、‘第三党’、‘改组派’在内的反革命的大组织,并且必然有一个中心组织。因而,我们也必须建立起一套组织,来肃清这些反革命分子……”

    沈Z民和陈昌浩是张国焘的坚定支持者,对张国焘的决定自然表示同意。

    张国焘于是又接着说:“既然你们都同意,我建议:1、为了防止发生异动和反抗,将各师、团,以营为单位拆散混编;2、为了防止各师肃反不坚决,中央分局和鄂豫皖省委组成巡视团,派到各师监督肃反;3、为了加强肃反力量,必须扩充政治保卫局,增设政治保卫队和临时革命法庭,并给这些肃反机构赋予临机处置之权……”

    三人商议结束,陈昌浩根据张国焘的授意,立刻将部队集中于光山县东南的白雀园及其周围的砖桥、泼河、余集一带。

    9月的白雀园秋风萧瑟,阴冷的寒气四处弥漫。红四军刚刚进驻到这里,张国焘便骑马从鄂豫皖边区的首府新集匆匆赶至此地。有他亲自坐阵,军、师、团三级很快建立了起肃反机构,这个机构总的负责人便是新任红四军政委的陈昌浩。

    为了将肃反工作迅速开展起来,陈昌浩又把军、师、团肃反机构的负责人叫来面授机宜:“你们回去以后,一是从已经确定为‘犯人’的口供中寻找反革命组织的线索,二是从两条路线的斗争中去寻找反革命活动的线索,三是从不正确的思想意识和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反革命活动的线索。再一个,反革命分子绝不会轻易承认自己反革命面目,你们可以利用一切手法,并且可以利用广大群众对阶级敌人的仇恨心理,开展这一斗争……”

    这些人回去之后,肃反工作便大张旗鼓地展开了,首先让被审查的干部承认自己是“AB团”、“第三党”、“改组派”或是“混进革命队伍的反革命分子”。光是承认了自己是这、是那还不行,还要证明还有哪些人,特别是哪些干部是“同党”。如果不承认,又不证明,那就要动刑,轻则跪板凳,重则灌辣椒水,坐老虎凳。

    如此一来,“战果”果然辉煌:“改组派”、“AB团”、“第三党”都被挖了出来,甚至连红四军中的“反革命军事委员会”也揪出来了,还有“反革命暴D计划”,声称“要把红军拉到长江边,于9月15日举行武穴暴D,投降国民党”。

    陈昌浩将战果汇报给了张国焘,张国焘欣喜地说道:“这就对了,红四军因此就有了‘抗命不遵’的南下蕲、黄、广;就有了‘和中央分局公开对抗’的鸡鸣河会议。这还了得,这些人必须给予正法。”

    此令一下,红四军中的大捕杀便开始了,红十二师师长兼皖西军分会主席许继慎和第十一师长周维炯首先被秘密杀害,接着是12个团的政治部主任,继而捕杀到营、连、排干部。

    事情还在进一步发展,凡是“不听话”的、与张国焘意见不一致的、家庭出身有问题的、战斗中失利的等,统统与“反革命暴D”及“改组派”、“AB团”、“第三党”挂起勾来。

    很多人一被传呼就再也不见回来,有的人天黑被传呼,天不亮就被杀在白雀园的荒郊。

    鄂豫皖苏区领导人曹学楷、戴克敏等也相继被杀,他们甚至连军长徐向前也不放过,为了整倒他,竟偷偷逮捕了他的妻子程训宣。因为审问不出所需要的证词,就瞒着徐向前将她杀害。

    这天,陈昌浩又来向张国焘汇报肃反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共计肃清叛逆2500余人,其中党、政、军1000余人。红四军中被杀的,有军级干部17人,师级干部35人,团级干部44人……”。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血染的足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血染的足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血染的足迹》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