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移动的房间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学院路传奇正文 第四章 移动的房间
(88106 www.88106.info)    第四章 移动的房间

    第一节

    能源学院的领导办公会议开得异常沉闷。乔枢民副主任不停地翻弄着手里的两页信笺,这是一份教育部外事局与燃料化学工业部外事办联合签发的公函——大意是中美两国建交后,美方来华访问团体日益增多,近期将有一个科技代表团访华;其中有位美籍华裔科学家林公凯博士,想顺道访问贵院并探望弟弟林公明教授,他提出来访期间能住到弟弟家;我们认为此要求合情合理,望贵院给予协助为盼┅┅。

    乔枢民越看越来气,这不是让学校做无米之炊吗?你们在京城动动嘴,我们在鲁北的盐碱地里跑断腿。关键是公函后尾还缀着一句话:请乔枢民同志负责此次接待工作。

    学院“核心小组”成员一部分来自工、军宣队,还有就是“三结合”进来的教工代表,过去的院领导只“结合”进乔枢民一个人。会上大多数人保持沉默,都等着乔枢民表态——你不是资格老吗,办法和经验多嘛,你说应该怎么办吧?乔枢民明白,有人巴不得看他笑话,他心里暗暗寻思:别以为我一向逆来顺受,要是欺人太甚,我还真不伺候了!大不了再回劳改队干活去。他绞尽脑汁,初步认定解决住房可能是这次接待任务的重中之重。

    提起学校的住房现状,乔枢民不由得叫苦连天——教职员工的住所是由三大片破旧的“干打垒”居民区组成,还有一片正在打地基、准备建造砖瓦房,近期指望不上。所谓“干打垒”,是北方农村常见的一种民居。1965年,能源学院的教师和学生组成两支劳动大军,分赴东北和鲁北两地兴建教学基地,盖了大批的“干打垒”作为配套的教室和学生临时宿舍,准备定期组织学生到油田现场“开门办学”之用。没成想计划没有变化快,1969年冬“京校外迁”,学院从北京整体搬迁到位于鲁北的教学基地。这种“干打垒”除了门窗和房檩使用少量木材外,建造墙壁就地取材,用湿泥巴和捣碎的芦苇杆装入活动木板内,分层夯实,房顶用杂木杆作架,搭上席棚,铺上油毡,再浇上沥青。这样的土坯房每户家庭两间,没有自来水,也没有冲水厕所,屋后加了半截房子作厨房——北京民间把这种凸出于屋子后面的建筑形象地称为“老虎尾巴”,住房条件十分简陋。

    搬迁初期,各家没有安装天然气管道,做饭和取暖需要烧原油;一到饭点,整个学院上空浓烟滚滚,遮天蔽日,不知道的还以为正在拍摄新版的《南征北战》呢,天天上演“淮海大战”┅┅。机械系的林公明教授和身为院领导的乔枢民,都住在这样的房子里。

    会上有人提出解决住房的想法,建议从油田借几栋撬装式野营房,改造一下,作为林教授家的临时接待用房,应个急。陈枢民毫不犹豫地否决了!理由很简单,野营房内部空间狭小,外形简陋寒酸,这可是一项政治任务,不许糊弄。乔枢民此时冒出一个大胆的念头:改造列车车厢!他在五十年代看过二战的黑白纪录片——二战初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签署投降书的贡比涅森林福煦车厢里,举行过德国法西斯接受法国投降的签字仪式;还有就是希特勒的亚美利加号元首专列,配有专门的工作车和寝车,希特勒曾在此会见过轴心国的意大利元首墨索里尼,车厢里的富丽堂皇和设备精良,都给乔枢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于林公凯教授的行程,乔枢民会前询问过学院的外办主任,得知林教授大约一周后乘火车从上海到济南参观,在济南停留期间顺访能源学院;然后返回济南,与参观团汇合后前往北京、天津。对院方来讲,满打满算还有八天的准备时间。乔枢民胸有成竹了,他打破会场的沉寂,甩出解决住房的构想,一时间大家鸦雀无声┅┅。紧接着,与会者进行反击,对他的想法不可理喻,为什么要定这么昂贵的列车房?时间还来得及吗?有那个必要吗?乔枢民面对众多的质疑不为所动,他解释道:我们不能让外国来的人看我们笑话,也趁机展示一下学院的接待水准;再者,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这回学院的外事接待用房有着落了。经过他苦口婆心、恩威并重的辩解,勉强得到大家的认可。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此时谁也不愿意在外事问题上犯政治错误,乔枢民可以松口气了。

    第二节

    接着乔枢民趁热打铁,召集院里各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工作部署。临时组成两个专门小组,一个是赴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订制小组,负责定制、改装车厢及铁路运输等事宜;一个是基建小组,负责选址、土建、吊装、四通一平及施工保障;接下来是紧锣密鼓、一环扣一环的工作落实┅┅。

    订制小组第二天一到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就与车厢分厂的业务人员开展技术交流——接受车厢分厂的建议,选用25型客车车厢改造住宅用房。这是中国铁路第三代主型客车,由四方机车车辆厂研发,尚处于试验阶段,恰好有成型的样品;每节车长255米,车体宽度31米,材质为低合金钢。经测算,只需要车厢的一半,就可改造成两室一厅的一组住宅。订制小组与车厢分厂进行交涉,看能不能只订半截车厢?当场人家就急了,操着青岛话激动地嚷嚷:“你割(ga)一半走人了,另一半给(ge)谁?”

    订制小组赶忙打电话请示乔枢民,乔副主任在电话那边是这么说的:“唉!那就订一节吧,今后想办法糊弄糊弄燃化部财务司,一块处理——报销得了!”订制小组当即签订了改装一节25型车厢的协议。车厢分厂为此组织职工连夜加班,进行拆装改造——去除了车厢底部的轮毂部分,车厢分拆后改造成两组生活用房;每组两室一厅,配有单独的厨房和卫生间,以及燃气炉灶、排风系统、上水和排水系统,设有车顶单元式空调装置和电热装置;安装了单元式铝合金窗,采用低磨耗低噪声的风挡及橡胶风挡,户门为推拉式滑轨门。这工艺水平,毫不逊色希特勒的亚美利加号元首专列。

    学院那边也沒闲着,在大院西南角测量规划了两组车厢的坐落位置,根据青岛方面提供的尺寸,砌好两组房子的基座,铺设了水电气讯管网、以及排水管道。

    五天后的一个大清早,一列货运火车从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的专用轨道上缓缓驶出——经胶济线一路奔西,然后在淄博再转向北行驶┅┅。机车身后的平板拖挂上,蹲着两组幽幽闪着光亮的“大玩意”,黄昏时分火车徐徐驶进学院所在的小镇车站。

    站台上,油田运输公司派出的两台加藤25吨吊车已等候多时,“齐心协力”将车厢吊装到四台“太脱拉”平板拖车上,浩浩荡荡地开进能源学院的西南区┅┅。

    紧接着,早已在现场待命的学院基建处施工人员,将两组房屋一丝不苟地吊装就位,拼装的严丝合缝;然后接通水、电、气、讯和排水系统┅┅。当晚,但见工地上机器轰鸣、人声鼎沸,一派繁忙景象。

    第三节

    “七七事变”爆发后,为了不当亡国奴,南开大学学生林公凯带着15岁的弟弟林公明离开天津故里,一路西行,仅在武汉作短暂停留,最终落脚昆明。公凯进入西南联大继续学业,公明先入"昆中"借读,后转入联大附设的师院附中。

    兄弟二人离家时,父母倾其所有,给兄弟俩凑了一笔盘缠,一路上颠簸流离,他们到达昆明时已两手空空。没有了家庭作经济后盾,哥俩只能靠联大发放的一二十元补助金维持生计,天天看着弟弟清水煮萝卜白菜,公凯心里很不是滋味,弟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整天清汤寡水的怎么行?

    公凯听说联大师生有一半人在外面"兼差"讨生活,自己也蠢蠢欲动,联系了一个城郊的乡村中学,做起了“兼差”教员。虽然很辛苦,每天要往返二十几里路,挣得工钱也只有正式教员的一半,但总算能勉强让兄弟俩填饱肚子了。

    但学校一放假就沒得收入了,公凯咬咬牙,换上一身粗布短衫,抓一顶草帽,扛个長条凳,沿街给人家磨剪子、磨菜刀。开始不好意思吆喝,生意不好做,后来心一横就喊出来了:磨剪子嘞——戗菜——刀!在西南边陲古朴的街巷里,那長满青苔的石板路上,散发出湿热的气息┅┅;骤然,升腾起一阵粗砺而悠扬的北方吆喝声,仿佛气流中回荡着生命的乐章,让人恍惚回到了那魂牵梦萦的故乡。

    每到周末,兄弟俩都喜欢光顾祥云街的黑市地摊;经过几番讨价还价,他们才会谨慎出手买几本旧英文杂志或,作为学习英语之用。也常爱驻足挑选一些美军倒卖的“剩余物资”,黑市上从锅碗瓢盆、奶粉罐头到钢笔电筒打火机,一应俱全。

    林公凯大学毕业后留校作了联大的助教,林公明则从附中考入联大工程系,兄弟二人相依为命,与联大师生共同度过了八年抗战;亲历了师生们面对民族危难所表现出的刚毅坚卓,也听到过不少联大师生苦中作乐的文人雅趣。有一则广为流传的趣闻,某日朱自清教授路过龙翔街,被乞丐追着乞讨,朱老师被纠缠的不厌其烦,回了一句:“别找我要钱,我是教授。”乞丐听到这句话,一哄而散,一边还喊着:“教授、教授,越教越瘦。”

    抗战胜利后,兄弟俩回到阔别多年的天津。早在当助教时期,林公凯就考取了教育部的留美公费生,回天津办完婚事,不久便起程赴美留学。此时,林公明已从联大毕业,应聘到北洋大学机械工程学系当了一名教师;而乔枢民是一九四六年复校后北洋大学招收的第一批学生。

    一九四八年冬,已是学生党员的乔枢民,按照天津地下党组织的要求,在北洋大学成立了学生自治会。乔枢民行事缜密,学生运动开展得有条不紊,成功阻止了“国民政府”学校南迁的计划。北洋大学地处市区边缘,极易受到战争破坏,乔枢民发动同学组织学生纠察队,保护学校的教学设备,顺利迎接新政权的接收。林公明则经过慎重考虑,没有随部分教师南下,而是选择留在天津的学校。一九五一年北洋大学更名为天津大学;一九五二年教育部进行全国大学教育系统的院系调整,林公明与乔枢民一起随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系的部分师生来到新成立的北京能源学院。共同参与组建了新学院的机械系,林公明被评为副教授;陈枢民先担任机械系党总支书记,后于六十年代初升任学院副院长;私下里,乔枢民对林公明以先生相称。

    第四节

    林公明教授对乔枢民“捣腾”房子的事情全然不知,倒是接到了哥哥来信,知道他要回国访问,但吃不准能不能见上一面?直到乔枢民亲自找上门来——诚恳地代表学院征求他的意见时,才意识到真要见到久别的哥哥了,这可是林家兄弟多少年的期盼,终于等来了!乔枢民向林公明详细地介绍了外事纪律和接待要求,林教授默不作声地听着,时不时点点头,此时在他的情感世界里——正被巨大的波浪掀起,随即又跌落至深渊——然后再度跃起┄┅。

    直到乔枢民讲完,林公明才缓过神来说:“乔主任,请放心,我会遵守外事规定,好好配合学校做好接待工作。”“但是——?”林公明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鼓足勇气说出来:“我只有一个请求,希望学校领导给予考虑,能否以学校的名义通知我小儿子所在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让林少佳赶到北京见一面他的伯父?”乔枢明站起身,郑重地点了点头说:“林先生,您放心,这件事我一定办好!”

    第七天,就在学院准备派车去济南接林公凯博士的当口,国务院办公厅给学院来长途电话说:周总理要亲自接待美方科技代表团,访问团的日程改变,不去济南了,直接从上海进京。请学院安排林公明教授全家去天津与哥哥见面┅┅。这回派车不是去接人而是去送人了,可定制的房子咋办呀?

    这几天乔枢民情绪坏透了,革委会里那几位“革命同仁”全都“闪”了,把他自己个儿往火上烤;谣言接踵而来:什么崇洋媚外呀!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呀!屎盆子全扣上来了┅┅。再就是一想到燃化部财务司苟司長绷着的那张大长脸,他头上就直冒虚汗——苟司长总爱操着山西口音一本正经地说那句车轱辘话:“一个钱要掰成两半花呀!”

    这一天,乔枢民坐在办公室里,一脑门子的官司,正想招呢┅┅。油田的周成杰副指挥来到学院,他是能源学院58级的调干生,是个大嗓门,一见面就嚷嚷:“乔院長,救急呀!” 乔枢民忙问:“怎么回事?”

    “油田炼厂的汽柴比调不出来,弄不出合格产品,急死人啦,想请化工系的老师赶紧去现埸看看!”

    “老周呀,我这也有个事正想请你帮忙呢?”

    “那您快说来听听。”

    “学校新订的两组高级列车房想出手,还没找到下家哪。”

    “我的乔院长呀,咋这么巧呀!燃化部刚进口两台德国气体压缩机,准备安装到黄河北的联合站,西门子公司的几个西德专家要吃住到现埸,我正愁怎么解决他们的住房呢!”

    乔枢民听完这番话,激动得从座位上跳起来,一个健步抢上前与周指挥紧紧握手,弄得对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请周指挥放心,我派学院最好的陈天然老师随你去炼厂┅┅。”

    第二天,还是前几天的原班人马——机器轰鸣,人声鼎沸——两组车厢吊起、装车,向黄河渡口驶去┅┅。

    乔枢民高兴的时候,常爱哼上两句戏文,这不!在办公室里开唱啦:“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他好像听到身后有动静,回身一看,院办主任、外办主任静静地站在门口。这又是怎么啦?

    俩人恭敬地递上两页公文,此函写道: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随团的有日本中华总商会会長于咏诗先生,于老先生还将率日本中华总商会的成员访问青岛。于老先生提出要顺访贵院,探望女儿——也就是贵院的女教师于瑛琳,并住到女儿家。我们认为此要求合情合理,这是一项重要的外事任务,请贵院全力协助解决为盼,此致敬礼!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学院路传奇》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学院路传奇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学院路传奇》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