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魂断威奇塔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学院路传奇正文 第五章 魂断威奇塔
(88106 www.88106.info)    第五章 魂断威奇塔

    第一节

    锡林郭勒大草原东北部的乌珠穆泌草原,是蒙古高原上最负盛名的天然牧场,那里有一望无际的原野——茂盛的牧草伴随着刮来的西北季风不停地舞动着,到处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放眼遥望东北方向,蓝天和白云就好像镶嵌在宝格达山峦之上,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北京知青林少佳策马而行,他正寻觅一匹怀驹母马,这在牛羊遍野的原生草原上,并非易事┅┅。猛然间,只见林少佳人马合成一团旋风,狂飚般地突入草原上散养的牲畜群中——刹那间,他的套马杆已将一匹鼓着肚子的母马牢牢套中,母马顺从地跟上林少佳胯下枣红马的步伐,散乱的鬃毛优雅地随风飘扬┅┅。

    近旁的蒙古包炊烟袅袅,一位年轻的姑娘拎着奶桶掀开毡布帘,在一头奶牛面前半跪下来,熟练地挤着奶┅┅。她就是林少佳的妻子——上海知青邓丽,他们新婚后刚刚返回插队六年的草原。

    远方,在一片丘陵地带出现了一个黑点,它不停地跳跃和移动——逐渐放大、由远而近,一匹雪青马飞奔而来,马上的驭手是少佳在一个放牧点的知青刘奇松,此时他在马上兴奋地呼喊道:“少佳,旗里转来一封加急挂号信,听镇上通讯员说:是你伯父从美国来华访问,要见你!”

    林少佳曾在给我的来信中这样描绘草原:乌珠穆沁在蒙语中的意思是“采摘葡萄者”,它是内蒙古保存最完好的天然草原,牧草非常茂密,属于草甸草原。你知道乌珠穆沁草原有多大吗?六万多平方公里,比海南岛的面积还要大。由于生态环境保持得好,黄羊、狐狸、旱獭、雪兔、麋鹿、梅花鹿、狍子、马鹿和草原狼等许多野生动物,在此栖息繁衍,是突厥马的原产地。这里还聚集着许多湖泊和沼泽,大大小小的“泡子”有一百来个,天然矿泉60多处,栖息着天鹅、鹰、鸨、大雁、鸿雁等珍贵水禽。草原植物主要为羊草、贝加尔针茅、线叶菊。自古以来就是游牧民族的乐园,东胡、鲜卑、乌桓、契丹、突厥等游牧民族,都曾在此驻牧。晓霖,想念你!你送给我的麻将棋子,我始终珍藏在身边┅┅。

    少佳是师大附中的“老高一”,奔赴内蒙古之前,我和小伙伴们去车站送他——他和一块插队的同学们兴高采烈地讨论着塞北、大漠和草原的风土人情,根本顾不上和我们几个来送他的小伙伴搭讪┅┅;车厢里,他和伙伴们齐声朗诵:“——二十属卢龙,三十防沙漠。平生爱功业,不觉从军恶。”这是唐朝诗人于濆《边游录戍卒言》的诗句,这些古往今来的豪迈字符强烈地撞击着这些青少年狂野的心。林公明教授此时正在学院“牛棚”里接受审查,无缘为小儿子送行,哥哥和姐姐陪着母亲来了,少佳妈妈的泪水一直在不停的流淌┅┅我模糊地记得她一直在用手帕擦拭着眼睛,与少佳洋溢着的青春喜悦形成鲜明的对照。

    11楼孩子中常听少佳哥哥讲故事的我,江宁、清扬和晓文,默默地站在月台上,向车厢里的林少佳挥手致意,送别这位曾用文学的光辉照亮我们几个初入人世孩子心田的启蒙者。

    笫二节

    尼克松的破冰之旅,引发神秘中国向世界徐徐拉开大幕——接踵而来的美国各界访华团如过江之鲫。这一年,来华访问的美国科学家代表团里有一位美籍华裔科学家,正是少佳的伯父林公凯博士。

    林少佳接到锡林郭勒盟和东乌珠穆沁旗两级政府公文传递过来的加急挂号信,已是父亲与乔枢民谈话的五天以后。这封学院革委会的公函指出这次外事活动的重要性,请盟里、旗里给予大力支持为盼┅┅。细心的乔枢民把林公凯教授在国内的行程附在了公函之后,这无疑给了林少佳充分的准备时间和宽松的日程安排。

    在伯父下榻的北京饭店,林少佳第一次见到自己的伯父。林公凯见到这位小侄儿时,心里止不住一阵惊喜。这孩子的长相,活脱脱就像当年在西南联大念书、意气风发的弟弟。他又回想起几天前,老哥俩在天津重逢的情景——兄弟二人紧紧地相拥而泣,然后默默地以泪眼相对,不需要语言,心灵早已相通,一切都在不言中。

    伯父和少佳一见面就迫不及待地说:这回我要完成你父亲的一个嘱托——安排你去美国留学。你的哥姐都受过高等教育,能够自食其力,你爸爸最担心的还是你的前程!我要像当年在昆明照顾你父亲一样照顾你。回美国后,我会找最优秀的移民律师办理你的赴美申请,孩子,你耐心等待吧。

    少佳执意与妻子继续生活在草原上,等待着出国的消息,同时,他开始苦读英语。他留恋草原上的一切,依依不舍这里的景观——夏天,他骑上心爱的枣红马趟过小河,漫步在旷野上,有时嘴里衔一根茅草,躺在野花与羊草丛中,抬头是碧洗的天空,洁白的云彩就像漂泊的棉絮┅┅。同为一个放牧点的蒙古族小姑娘其其格,坐在勒勒车上,依偎在妈妈怀里;林少佳与刘奇松骑着马,驱赶着牛群、羊群向夏季牧场转场——一路上,其其格用稚嫩的声调向少佳和奇松讲述自己的梦境——她看到了牧民山岳般的脊背,还有草原姑娘纯洁而明亮的眼睛,在她的眼里,游牧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伴随着乌珠穆沁草原上那悠扬动听的蒙古长调。

    在少佳眼里,四季的蒙古包变幻无穷——有白云下野花簇拥的蒙古包,也有斜阳下冒着炊烟的蒙古包,还有月夜里亮着灯火的蒙古包,更有从雪地里踏出一行脚印的蒙古包┅┅,草原上的每一个景物都会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出挥之不去的记忆中的映像。

    第二年的春天,邓丽怀孕了。少佳匆忙与好朋友刘奇松交接了自己的牛群,护送邓丽去上海的岳父母家┅┅。

    他万万没有想到,他走之后,春季的一场暴风雪突如其来——为保护牛群,刘奇松从几十里外的草地驱赶着牛群回到围场,奋力将牛群一头不落地拢进牛圈,关上圈门后,他又担心圈门会被暴风雪刮开,抽出皮带将圈门紧紧扎牢。此时,他已耗尽生命中最后的一点儿力气,冻得说不出话,迈不开步,于是趴在圈门上歇息,就这样冻死在冰天雪地里。等人们发现时,他僵直的身体依旧保持着伏门而息的姿态——他被那场早春的暴风雪吞噬了年轻的生命。安葬那天,从四面八方赶来送别的同学、知青战友和当地牧民全都扑簌簌地掉下眼泪来┅┅。

    几天后,少佳赶回牧场,他牵着雪青马,站到刘奇松在草原上孤零零的坟前,失声痛哭。他们从中学到草原,十几年来患难与共,如今奇松走了,雪青马空着的马鞍似乎时刻在等待着老朋友的归来。

    经过伯父积极的斡旋和奔走,林少佳以继承财产为由办理赴美手续。然而世事难料,竟用了两年的时光,直到1977年才得以成行,此时他28岁,女儿已经周岁。在他飞往美国时,妻子作为知青返城,借住在岳母上海弄堂的亭子间里,期盼着他学业有成、全家团聚。

    第三节

    赴美后,考虑到少佳的英语基础以及中美文化的差异,伯父给少佳受教育的计划是“循序渐进”式的;先过“语言关”,随后进两年制社区大学学习,适应后,再择机转入四年制大学。为此,伯父特意给他报了半年的语言培训班,尽快熟悉美国的语言环境。

    刚与人交流时,少佳总是很小心地先在脑子里过一遍措词,然后才敢小心翼翼地开口,却发现听者一脸的茫然┅┅;而对方说话稍微快一点,少佳就要pardon, excuse me个不停,自信心备受打击。慢慢地他逐渐适应了,开始分到c班,进入后半程培训时,他已跻身a班,还考过第一名,这为以后的大学学习打下了良好的语言基础。

    接着他进入一所社区大学,大学的学习时间,课内与课外的时长比例约为1:3。也就是说上1小时的课,老师布置的作业要花费3小时;对留学生而言,则需要4-5个小时才能完成。按照外国学生每个学期10个学分的标准,少佳课外学习至少需要40-50个小时。加上10个小时的课程,以及班级开展的各种活动,每周花在学习上必须在60个小时以上。少佳深感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很刻苦,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远超预期。他只用了一年就把社区大学两年的学分修完了,凭着获得的学分以及较高的gpa分数,顺利转入了一间四年制大学。

    威奇塔位于美国堪萨斯州中南部的塞奇威克县阿肯色河畔,是该州最大的城市和塞奇威克县治所在地,城市规模相当于中国的地级市。19世纪80年代起,从南方得克萨斯向北方运送的牛群经过此地,故而有“牛街”之称。

    威奇塔州立大学(ichita state university) 是堪萨斯州的公立大学,拥有多年招收国际学生的历史,来自110个国家、1000多名国际学生在此就读。选择这所大学,少佳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威奇塔市的生活费用在美国城市里是较低廉的,每月400美元就可维持生活,他不想让接近退休年龄的伯父为自己负担太多的费用;其次是这所大学提供研究所教育,符合相关资格的研究所学生可获得研究助理奖助、学术奖助、奖学金、贷款等财务援助;他想在研究生阶段,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为妻女来美陪读提供生活保障。

    他喜欢上了植物学,这与他在草原的经历有关。为了掌握英语植物专业的单词,他选择阅读有关植物方面的科普读物,在本科的后两年,通读了近十年的《科学美国人》期刊,里面有很多有趣的研究方向和前沿科学知识,内容足够深厚准确。他还自学了好几本植物方面的英文教科书,牢记住每一个专业名词,目的是将来读得懂国外文献,能与专业人士讨论课题。

    不久,国内也传来了喜讯。能源学院在北京原址设立了研究生部,林公明教授成为第一批研究生的专业导师,夫妻俩一起回到阔别十年的北京,与少佳的哥姐团聚了。

    但少佳心灵上的孤独,无法排解。每当他独处时,思乡之痛,撕心裂肺,他常常背诵纳兰性德《長相思》中的词:“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他思念妻女,想念父母和亲人们┅┅。

    第四节

    只有付出,才有收获。林少佳终于等到了本科毕业那一天,他同时被本校研究所录取为植物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提供全额奖学金。那时,全美国从大陆来的公派留学生也不过百十人,包括少佳这些自费生,加起来也就几百人;而在威奇塔州立大学,只有少佳一人是从大陆来的学生。倒是有不少来自台湾的留学生和他相识,这些台湾学生大多努力勤奋,热情友好,乐于助人。

    来美国好几年了,少佳写信给知青伙伴们这样描述美国:——也许你出门拐个弯,就能看到两个足球场大小的绿地,这是供居民自由活动的场所,让人内心很舒服,感受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大部分美国人待人很热情,对陌生人也会主动打招呼,展示出较高的文化素养;有强烈的公民意识,自律,恪守信念,敬畏法律和对规则的遵守。

    林少佳想念他的枣红马,他曾经在草原上放了8年的牛,马背上的青春岁月,磨难和理想撞击着他的心灵。在梦里,他多次与心爱的马相遇——那匹善良、温驯的枣红马正回头望着少佳,好像心中充满了眷恋之情┅┅。

    少佳的研究生阶段极富挑战——课堂学习是启发式的,指导老师会每周针对某一课题布置2-3篇综述,3-5篇文献,然后老师做概括性的讲述之后,由学生轮流上来主讲这个课题,下面的学生可以随时打断提问。你的成绩不是由考试,而是由你主持的这个课题,以及下面学生的反应来决定的。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则是老师提出一个课题,你选择其中的一个主题,然后大家分组进行讨论,各自形成自己的实验假说,以及相关的实验步骤。

    少佳在实验室,看到很多教授都很年轻,自己动手做实验,能与学生讨论和解决具体问题;让他们自由想象,大胆探索,勇敢交锋。实验项目的“产学研”结合得非常好,既开阔科技视野,又开拓研究思路;研究成果在短时间内或许用不上,等过一二十年后,可能会很有价值。

    32岁的林少佳迎来了自己最繁忙的阶段,他要抓紧时间修完专业课,因为他已接手学校给他提供的本科生教学助理一职。这些天少佳每天只睡3-4个小时,他太拼了,四年的学习生涯,几乎耗尽了他所有的气血和精力┅┅。但一想到,再过几周,妻子和女儿就要来美国与他团聚,他就立马精神抖擞起来。他太渴望与最亲爱的人在一起了,与他分享每一步的成功,他无数次地遐想着——沉浸在团聚的愉悦之中。

    一天晚上,在学校图书馆的阅览室里,少佳正要起身换阅一本专业书,突然感到一阵晕眩,一头栽倒在书桌上┅┅。

    威奇塔州立大学行政大楼前的旗杆上,经常飘扬着三面旗帜,它们依次为国旗、州旗和校旗。在为林少佳举行葬礼的日子,三面旗缓缓地降下半旗,向这位异国青年表示敬意。

    威奇塔州立大学校长在为林少佳举办的追思会上致词:“在我们学校的历史上,这个中国来的年轻人,是第一位在读书时去世的学生。一个中国人,万里跋涉,为了追求科学的真理,做到了舍生忘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中国人的名字——林少佳。我们感谢他,他为我们展现出一种舍我其谁的勇气,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信念是可以战胜死亡的,他是我们学校的骄傲,也是中美两国人民的骄傲┅┄安息吧,我的孩子!”

    时光荏苒,又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这一天,在威塔奇市郊的公墓墓地,一对年轻夫妇牵着一个小男孩,静静地伫立在一座墓碑前,年轻女子弯腰把一束洁白的鲜花放到了墓碑的基座上,然后轻声说:“爸爸,我们全家来看你了。”她叫林莺,加州理工大学天体物理专业的助理教授,她的手里紧紧攥着一枚牙牌。

    88106 www.88106.info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最新网址:www.88106.info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学院路传奇》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学院路传奇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学院路传奇》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